「易卜拉新纳」易卜拉欣什么意思

博主:adminadmin 2023-04-14 05:01:05 69

318地推拉新网 (点击进入网站)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易卜拉新纳,以及易卜拉欣什么意思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拉姓 拉氏家谱 拉姓起源 拉姓名人 拉姓的来源 拉姓简介

*** 的取姓方式有其本民族的特点,有以 *** 教先贤名中某一字立姓的,也有以祖辈原名中某一字立姓的;有皇帝赐姓的,也有主动改用汉姓的;有以回 *** 名立姓的,也有以居住地名取姓的,还有不少被迫改姓的。(一)取 *** 教先贤和祖辈名字中的一字立姓俗话说:“十个 *** 九个马,剩下的就姓撒拉哈。”马姓 *** 遍布全国各地,是 *** 中的大姓。据清代一个马姓 *** *** 遍历云、贵、川三省 *** 地区调查,三省内便有“二十七姓马,同姓不同宗”。在 *** 聚居区,有的整个村、寨、巷都居住着马姓 *** ,并且有以马姓命名村庄,如马家庄、马家湾、马家寨等等。马姓 *** 如此之多,其得姓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取自 *** 原名的译音。 *** 原名中有不少带马字音的族猛汪,如阿合马之后裔取其前辈名字的尾音立姓,马合马沙之后裔取其前辈名字首音立姓。另据《怀宁马氏宗谱》载:“吾族系出西域鲁穆,始祖讳鲁穆文字,汉译马依泽公,遂以马为姓。”二是取自与 *** 教的圣人 *** 名字有关的字为姓。 *** 基本上是一个全民信仰 *** 教的民族,对 *** 圣人非常崇拜和敬佩,平时说话、办事都遵循“圣行”,凡是 *** 做过的, *** 都乐意做。因此,在起经名时,有很多人都喜欢取与 *** 相同的名字,如穆罕麦、穆罕子等等。在取姓时,多取与 *** 名字相关的姓。 *** 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同的译音,尤其是明代以前(包括明代),有些译者将兆仔 *** 译为马合麻、马哈谟德或马和穆狄等等。《明史》中有“相传回 *** 之祖曰马哈麻者”、“ *** 历法,西域默狄纳国王马哈麻所造”等记载,将 *** 译为谐音“马哈麻”。这样 *** 在取姓时,多取 *** 译音的首字“马”为姓。如元时的 *** 人马马(窝阔台近臣)、阿合马(世祖时宰相)、马合马沙(工部尚书兼领茶迭尔局)、马哈麻(至顺年间咸阳郡公)、马合麻(至正年间福建政和县尉)、马哈谋沙(至正十五年同安达鲁花赤)以及马合木、马合谟沙、麻合马、抹合马、马合睦、马哈沙等,均是原名 *** 的汉文译音译字。他们的后人有不少取“马”字为姓。三是 *** 迫于统治阶级的压力,在当时汉族马姓较多的情况下也遂改为马姓。四是朝廷赐姓马。如“亦剌思,西域 *** ,洪武二十三年内附,命为南京锦衣卫头目;子马哈麻,英宗天顺元年袭职,历功屡晋至都督佥事,御赐姓马名政,后为南京望族。”由于这样几种原因,经过长期的发展,马姓 *** 越来越多。宛、万、安、王四姓,据 *** 民间传说和自称,皆源于唐太宗(627年-649年)在位时来我国传播 *** 教知大的 *** 人——宛葛思。宛葛思在中国亦译“万尕斯”、“旺歌师”、“斡歌士”、“斡葛思”等等。其后裔取其祖先原名之首音谐音,冠以王姓。有些王姓 *** 自称是“随燕王来的”,为明初 *** 军事官后裔。今王姓主要分布在北方,多集中在河北沧县盐山一带和宁夏同心王家团庄等地。安姓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及西北等地。穆姓 *** 多取自 *** 先辈“穆撒”、“穆罕”等名字的首音。如《元史•氏族表》中就有 *** 世家穆古必立等。有的姓氏,既有取自 *** 祖辈原名之首音的,也有取自中间某一字音和尾音的。如海鲁丁之后裔姓海,改住之后裔姓改,奥都喇合蛮之后裔姓喇。沙姓 *** ,多取自 *** 名字的首音和尾音。如《新元史》也黑迭儿传记载:“也黑迭儿,西域人……子马合谋沙……子密儿沙……次木八喇沙……次忽都鲁沙……次阿鲁浑沙。”《元史•氏族表》中还记载了倒喇沙、别罗沙、掌机沙等 *** 世家,其后裔多取自祖辈原名尾音立姓。还有不少沙姓 *** 是取自祖辈原名首音立姓的。在 *** 经名中“沙阿得”一名较多,其后裔取沙为姓。《元史》卷132载:沙全,哈刺鲁氏,父沙的,世居沙漠……全初名沙儿赤,甫五岁,为宋军所虏,年十八,留刘整幕下,宋人以其父名沙的,使以沙为姓,而名曰全。(二)以祖辈的名字分为数姓者在 *** 姓氏中,除了马、丁、白等常见姓外,赛、撤、速、忽、纳、闪等十三姓在《百家姓》里却找不到。 *** 十三姓,源于我国杰出的政治家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及其子孙。1221年,成吉思汗西征,蒙古军占领了布哈拉, *** 人苦鲁马丁和他的儿子赛典赤•赡思丁率骑兵千人归顺。因赛典赤•赡思丁聪明英武,颇受成吉思汗的信赖和重用,任为帐前侍卫,南征北战。窝阔台和蒙哥汗时,出任陕西五路西蜀四川行中书省平章政事,1274年任云南省平章政事。赛典赤执政期间,兴屯田、修水利、置驿道、办教育,改革行政制度,繁荣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功绩显赫,威望甚高,百姓自觉地为他树碑。赛典赤逝世后,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宣布“赛典赤虽逝,德政尚存,敢有更易者诛之”。相传,赛典赤是 *** 教先知 *** 的三十一世孙。“赛典赤” *** 文原意为“荣耀的圣裔”,即伟大的贵族。“赡思丁”的含义是“宗教的太阳”。“乌马尔”的意思是“长寿”。赛典赤的后裔,不仅铭记着前辈的丰功伟业,而且取赛典赤称号之首音“赛”立姓。赛典赤•赡思丁有五个儿子。长子纳速拉丁,官至云南省平章政事、陕西省平章政事;次子哈散,官至广东道宣慰使都元帅;三子忽辛,官至云南行省右丞、江西行省平章政事;四子苫速丁兀默里,官至云南省平章政事。他们的后裔有赛、纳、哈、速、忽、马、撒、沙、丁、闪、穆、杨、郝等姓,传说子孙分为“十三姓”,主要集中在云南。直至清咸丰六年(1856年),清朝官府曾下令“灭回”,激起 *** 大规模武装反抗,即历史上有名的“丙辰之变”,这十三姓 *** 才被迫分居全国各地。后来在长期的发展中,由十三姓又演变出其他姓。如忽姓后来又发展为虎、胡姓,闪姓后来又发展为陕姓等等。再如赛典赤之子纳速拉丁,其后代分别以纳、速(苏)、喇(拉)、丁为姓。据《陕西通志》载,元朝初,贵族纳速拉丁“子孙甚多,分为纳、速、拉(喇)、丁四姓,居留各省”。今纳姓 *** 主要分布在云南和宁夏 *** 自治区等地。仅宁夏永宁县纳家户村就有纳姓 *** 七百余户,四千余人。喇姓 *** 主要分布在甘肃省临夏 *** 自治州等地。拉姓 *** 分布在陕西等地。丁姓遍布全国。易卜拉欣之后裔,分别取其祖辈名字中的每一个字立姓。因易卜拉欣,亦译伊白来金或伊白拉金,故后裔多以伊、白、拉、金冠姓。(三)皇帝赐姓 在 *** 姓氏中,有不少姓氏是历代皇帝赐予的姓,如李、达、答、张、白、沐、陕、郑、朱、金等姓。传说大食国人李诃末将军以及李彦升和波斯人李铉、李珣均为皇帝赐姓。元代达姓 *** (今分布在江苏省六和县),据达氏家谱,其先世为色目人,名母把拉沙(波斯语:官爵之称),因功绩卓著,被元王朝封为平章政事,并赐名达不华,其后裔取其达不华名字首音立姓。今居住在我国湖北荆州、河南南阳等地的答姓 *** ,也为皇帝赐姓。据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答氏宗谱》载,其族原籍西域,自元世祖至元癸巳(1293年),讳剌罕与剌海祖,同孛可人,献大珠,赐价不受,帝嘉其廉,命姓答氏,其后裔以答氏为姓。在白姓 *** 中,除以前辈原名译音立姓外,还有一个来源是皇帝赐姓。元代 *** 世家伯笃那丁,“其子察汗,赐姓白氏”。明代国姓是皇帝的朱姓。据对今安徽、山东朱姓 *** 家世考证,其先人姓氏为皇帝所赐朱姓。因朱与猪同音,后来不少 *** 又改为黑姓。张姓 *** 也系明代皇帝赐姓。据湖北《张氏族谱》记载,其始祖璞罗德“原属 *** 经名”,“后来赐姓于明初”。从此,其后裔立张为姓。当然,张姓 *** 中,也有被迫改为张姓的。上海松江纳速拉丁后裔被赐以唐姓。我国海军史上伟大的统帅、世界有名的航海家之一郑和,就是皇帝赐姓。郑和原名马三宝,是赛典赤•赡思丁五子马速忽的儿子,在明军攻人云南时被俘当了太监。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在这场重要的战役中,马三宝英勇奋战,立下了汗马功劳。燕王即皇帝位后,视随行马三宝在北京郑村坎立下的战功,便赐姓为郑。从此,其后裔立郑为姓。今郑姓 *** 主要分布在云南、河北和西北等地。 *** 当中还有木、金、陕等姓氏也是皇帝赐姓。如陕姓 *** 是由原来的凵姓改为陕姓的。据清朝金天柱《 *** 释捕辑》载:“明凵茂,湖广公安县人……登天顺甲申科进士。廷试时,上不识其姓,问内阁,李贤对曰:’凵音同陕’,即以御笔改为陕。”如今陕姓 *** 分布在广东、湖南等地。(四)以 *** 民族和地名立姓在 *** 姓氏中,以 *** 民族和地名立姓的虽占比例不大,但却很有代表性,富有民族特点。 *** 民间早就流传着“ *** 姓回”之说。在我国河北、山东、西北今居住着不少姓回的 *** 。 *** 立回为姓,据回姓老人讲,有其深刻的含意:一是 *** 本身是 *** 、波斯等“ *** 国”来的;二是 *** 人信仰的是“回 *** 门”,即 *** 教;三是 *** 经过长期的发展已形成为 *** 民族。为了让后代记住祖源,信仰“回 *** 门”,记住自己是 *** 民族,便立“回”为姓。 *** 当中还有以地名立姓的。如元代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的孙子伯颜察尔的后裔杨应奎,原住在北京羊市角头(今北京羊市口),取羊为姓。明初为避战乱,迁往山东省益都居住,改羊为杨姓。锁姓 *** 也源于地名,如明代的锁懋坚为中亚地区的撒马尔干之名称的译音,其后裔便立锁为姓。(五)汉蒙等民族融合于 *** 后出现了汉、蒙等姓氏 *** 当中还有许多与汉族共有的姓,如李、周、刘、陈、孔等姓。这些姓氏一部分是因与 *** 联姻出现的,一部分是汉、蒙古等民族在元以后信仰 *** 教,并逐步成为 *** 的一部分,但仍保持原来的姓氏。如现在 *** 当中的铁、脱、贴、朵、妥、火等与蒙古族名字铁木耳、贴木耳、脱不花等有关。 *** 当中的完姓,据《重修朝真寺碑阴题名》载,“完”源出完颜氏,金人裔也。金大定年间,禁女真人勿得混汉姓,故去完而为颜,惟在曲阜不敢兖国之姓,特称“完”氏。这说明 *** 在形成过程中,融合了中国历史上女真人的后裔,沿用“完”为姓。 *** 中的端木姓原为我国古代春秋时期的汉姓,呼姓原为我国鲜卑人的姓,后因其一部分木姓汉族和鲜卑人融合于 *** 民族,故沿用端木和呼姓等。党姓 *** ,其姓氏原为我国西夏党项族之姓,后来因一部分人融合于 *** 民族之中,所以也沿用此姓。居住在今青海省东部的孔姓 *** ,原为孔子的后裔,后来因改信 *** 教,成为 *** 的一部分,但仍保留了原来的姓氏。再如泉州的李贽(原名林载贽),其先祖林驽于明初洪武九年(1376年)到波斯的霍尔摩斯经商,娶了当地 *** 女子为妻,“遂习其俗,终身不革,今子孙蕃衍,犹不去其异教”,其后人融合于 *** 当中。

哈萨克族的古尔邦节的风俗习惯

哈萨克族的古尔邦节的风俗习惯 哈萨克族的传统节日

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忠孝节”。古尔邦节是伊斯兰教最大的节日,也是哈萨克族的节日。肉孜节后70天是古尔邦节。“古尔邦”一词系阿拉伯的音译,意为“奉献、牺牲”。这个节日来源于伊斯兰教的一个传说。相传,伊斯兰教的先知易卜拉欣老年膝下无子,夫妻俩晚年生活很孤寂,后来向真主祈求为他赐子,果然真主满足了他的祈求,使他有了一个儿子,取名伊斯玛仪。伊斯玛仪聪明可爱,先知易卜拉欣夫妇膝下有子承欢,生活十分幸福美满。可是,有一天晚上先知易卜拉欣梦见真主安拉要他宰杀自己的爱子伊斯玛仪献祭,表示他对真主的忠诚。先知易卜拉欣非常喜欢伊斯玛仪,但是又难违主命,为此易卜拉欣显得心事重重,伊斯玛仪看到父亲心事重重,就问是什么原因,易卜拉欣对儿子说了事情的经过。

伊斯玛仪听后坚定地说:“父亲,您是一位虔诚的先知,也是一位慈爱的父亲,为了对真主的忠诚,请您宰了我吧,我是心甘情愿的,如果您面对面的下不了手,就在我的脸上盖一块布吧。”易卜拉欣本来就是一位虔诚的先知,对真主唯命是从,听了JL子的话后,便下决心执行真主的命令。当易卜拉欣准备宰伊斯玛仪时,真主念其虔诚差使一只绵羊从天而降代替了伊斯玛仪。从此以后,每年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穆斯林要宰牛、羊、骆驼等牲带蚂畜来祭祀真主,表达人们对真主的奉献和牺牲精神。哈萨克族的古尔邦节就是根据这一宗教节日长期发展演变而来,并且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

在古尔邦节前几天,哈萨克妇女们就会打扫房屋庭院,做一些油炸食品、烤制食品、糖果等准备过节。节日当天,男子们要沐浴(大净)更换衣服,到清真寺去做礼拜。礼完拜后有些人会请毛拉到祖先的坟上去上坟,祭拜祖先亡灵,然后回家请毛拉念《古兰经》祈求平安,宰羊、煮羊肉、做抓饭等来款待客人,还要走亲访友欢度节日。有经济能力的人家要宰羊、牛、骆驼等牲畜作为“宰牲”,被“宰牲”的牲畜要选满两岁以上的羊或三岁以上的牛、骆驼,被选牲畜不能是瘸腿、割耳、少尾的牲畜,要挑选体壮健美的牲畜。宰牲畜时用白毛巾或布盖住牲畜的脸,不绑腿。传说古尔邦节宰的牲畜是去世后上天堂时骑的,绑了腿就没法行走了,因此不能绑腿。宰牲畜时全家人抓住被宰牲畜,并由毛拉诵念“清真言”,然后宰牲畜。此外,新疆阿勒泰市吉木乃县巴扎尔湖勒村的哈萨克族宰完牲畜后,还要在家中最年幼者的额头上点一点“宰牲”的血,表示以此孩子的名义将羊(牛、骆驼)祭献给真主。

古尔邦节“宰牲”的肉不能自家人独享,要分成三份,分别用来自家人享用,分送给亲友和救济穷人。分送“宰牲”的肉时,一般是送剔骨肉,“宰牲”的血液、骨头等要留下深埋掉。哈萨克族在古尔邦节煮肉时是一大块一大块的煮熟盛在盘子里,客人来后,主人当着客人的面削成小块或小片请客人吃,吃完肉以后,主人要请客人喝一大碗肉汤。每年古尔邦节时,哈萨克族除了举行宗教活动外,还要举行各种传统的娱乐活动。节日蠢哗埋期间,哈萨克族男女老少都身穿节日盛装互相拜访、走亲访友、互相祝贺、品尝节日盛餐。白天,人们(尤其是农村、牧区的哈萨克)聚集在草原上举行赛马、叼羊、姑娘追、摔跤等具有民族特色的娱乐活动。到了晚上,大家聚在一起弹起心爱的冬不拉,唱歌跳舞,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

哈萨克族的传统节日:纳吾鲁孜节

“纳吾鲁孜”哈萨克语为“辞旧迎新”之意,按照哈萨克族的古代历法,这个节日表明新年春节来临了,哈萨克族人民将从这一天开始的月份叫做那吾热孜月。

这一天,各家各户都吃一种用小麦、小米、大米、面、盐、肉、奶子7种食品做成的那吾热孜饭。这种饭香味扑鼻,咸淡适宜,营养丰富。人们穿上鲜艳的民族服装互相登门祝贺,主人要用亲手制作的那吾热孜饭招待客人,饭后,人们尽情欢唱、歌舞、做游戏。

为了送旧迎新,预示丰收,人们不仅吃“那吾热孜”饭,还要食用珍藏过冬的马肋条灌肠、马肥肠、马碎肉灌肠、马脖肉、马盆骨包肉和其他肉类等。在这一天,人们成群结队地从一个阿乌勒到另一个阿马勒,走家串户,吃“纳吾热孜”饭,唱“纳吾热孜”歌,互相拥抱、祝贺新年。在节日期间,还芦李要开展各种体育娱乐活动,有牧民们喜爱的绕口令、猜谜语、弹唱、对唱、摔跤等。

「易卜拉新纳」易卜拉欣什么意思

奥斯曼帝国帕尔加勒易卜拉欣的妻子叫什么

帕尔加勒·易卜拉欣,苏莱曼身旁的男人(下)——奥斯曼简史56

加大号的DK

原创

2022-9-30 12:00 · 来自浙江 ·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头条创作挑战赛#

若问1523-1536年间奥斯曼帝国最重要的人物,当属时任奥斯曼帝国苏丹的“立法者”苏莱曼大帝莫属;而要说次一级的重要人物,那就得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帝国大维齐尔(即宰相)——帕尔加勒·易卜拉欣帕夏!

帕尔加勒·易卜拉欣帕夏

上期咱们刚刚介绍了这位易卜拉欣的早期情况,不仅自幼结识苏莱曼得到赏识,并且与之关系亲密,而随着后来易卜拉欣在政治、军事、外交一系列领域的突出成就,最终他成为了帝国境内仅次于苏丹的第二号人物!

那么这位易卜拉欣究竟立下过怎样的不朽纳启清功勋?又得到了苏莱曼大帝怎样的赏识和重用?如此位高权重、风光无限的人又是怎样落得悲惨结局的?本期咱们就来聊一聊帕尔加勒·易卜拉欣帕夏的后半场人生起落......

功勋卓著

公元1524年,易卜拉欣的政敌阿纳维特·艾哈迈德帕夏,因怨恨苏莱曼册封易卜拉欣为大维齐而不是他,遂赶赴埃及,煽动当地马穆鲁克贵族暴乱,虽然艾哈迈德帕夏于1524年被奥斯曼帝国的军队逮捕并处决,但埃及的动乱并没有停止。

埃及马穆鲁克贵族

于是易卜拉欣帕夏在1525年被苏莱曼派往埃及处理局势,首次亮相的易卜拉欣很快就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随后被任命为埃及行省的总督,并在当地实施改革,主要对埃及行省的民政与军事行政体系进行改革以防再度叛乱。

奥斯曼帝国埃及行省

易卜拉欣帕夏一方面用最残酷的手段屠杀马穆鲁克贵族,另一方面安抚百姓,在埃及设立了更完善的行政系统,从而巩固了帝国对埃及的统治。这一切完成后,易卜拉欣又被召回中央,被任命为帝国大将军,掌握全帝国军队。

随后在1526、1529、1532年,易卜拉欣帕夏作为全军副总指挥三度指挥多瑙河战役,虽然是苏莱曼御驾亲征,但在1526第一次摩哈赤战役、1529维也纳之围跟1532未成型的维也纳之围中,易卜拉欣都在战场上有着出彩表现,赢得了苏丹的认可。

易卜拉欣帕夏

再后来奥斯曼帝国与萨法维帝国的百年土伊战争中,易卜拉欣任帝国陆军元帅,于1534年占领大不里士,不久又攻占巴格达,在战场上履历军功。

当洞前然易卜拉欣在军事上的突出能力在1526年镇压安纳托利亚土库曼人起义的战役中表现的更为突出:1526年苏菲派教士巴巴·祖努和军官卡伦德接连领导当地土库曼人发生叛乱,苏莱曼派出易卜拉欣前往镇压。

土库曼人形象

由于这次叛乱得到了当地土库曼王公的广泛支持,所以尽管易卜拉欣获得了军事上的胜利,但并未抓住卡伦德。为此易卜拉欣非但没有屠杀叛乱的土库曼人,还将攻下的土地归还给了土库曼王公,这些王公们顿时感恩戴德,改而支持苏莱曼,并最终助易卜拉欣击杀卡伦德。

由此可以看出易卜拉欣精明的头脑和滴水不漏的政治手腕。所以除了军事外,政治和外交也是易卜拉欣的舞台:

1533年易卜拉欣说服哈布斯堡家族查理五世承认匈牙利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领土;1535年又与法国弗朗索瓦一世完成了一项庞大的贸易协议;1536年又和法国就通商问题进行了谈判......

哈布斯堡家族查理五世

可以说易卜拉欣在外交方面与西方基督教世界的合作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他运用各种手段与天主教国家的领导人进行了各种有利谈判,事实上此时的苏莱曼外交政策就一直受到易卜拉欣帕夏的影响。

而由于易卜拉欣出身于希腊的基督徒家庭,所以担任帝国重臣的他在外国统治者和使节之中变得很有影响力,甚至当时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和哈布斯堡家族的斐迪南都会直接写信给他,而来到伊斯坦布尔的使节也总是先去拜见他,再去苏丹的宫廷内。

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

所以当时的易卜拉欣总是吹嘘说:他有能力让苏丹按他的意思办事,还口出狂言说“管事的其实是我”。而不明真相的威尼斯人就把他说辞当真,背地里将他戏称为“易卜拉欣大帝”。

当然此事瞒不过苏莱曼大帝,但他并不介意,因为他知道这不过就是一种外交武器,苏莱曼确实也需要易卜拉欣出面替自己表达外交上的态度,或是恐吓或是利诱他国,而自己则在宝座之上保持神秘、冷酷的态度。

苏莱曼大帝

所以两人在外交实务上达成了默契。苏莱曼主导帝国外交策略大方向;易卜拉欣则利用自己对欧洲的了解,在战术、细节和短期应变方面弥补苏丹的不足。所以易卜拉欣对奥斯曼帝国与西方世界之间外交关系的初创、帝国与欧洲国家新的外交关系的演进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影视剧中的旁顷苏莱曼

无论是外交还是行政,亦或是战争,易卜拉欣都做到了滴水不漏,成为了苏丹的得力助手,加上他俩的亲密关系,终于帕尔加勒·易卜拉欣帕夏爬到了他权势的顶点,虽然再向前一步就是粉身碎骨的万丈深渊......

悲惨结局

帕尔加勒·易卜拉欣帕夏担任帝国大维齐尔共13年,这段时期他权势极大,可以说是“苏丹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但长期被苏丹宠信也让他在朝中树敌颇多,尤其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位曾经谦卑的苏丹仆从,越来越肆意妄为。最后竟敢跟苏丹“平起平坐”......

事实上易卜拉欣平日里虽然权势熏天,但在面对苏丹时还是极尽讨好之能事,比如在苏丹的安排下,易卜拉欣举行了一场婚礼,婚礼盛大豪华足以在奥斯曼历史上留下印记。而事后苏丹就问易卜拉欣:自己儿子的割礼与他的婚礼相比较,哪一个更豪华?

易卜拉欣毫不犹豫的回答道:“世界上没有哪次庆典能比得上我的婚礼!我的苏丹呀!我的婚礼有这样一位尊客:时代之主;伊斯兰之壁垒;麦加、麦地那的拥有者;大马士革和埃及的主人;神圣入口的哈里发;神之居所的主人——苏莱曼!请问在您儿子的庆典上可有哪一位客人比得上我的客人呢?”

苏莱曼和他身边的男人女人

这样的马屁拍的苏丹很是舒服,而凭借着机智和出众的能力,苏莱曼确实也没有杀死易卜拉欣的理由,但偏偏聪明一世的易卜拉欣忽视了天底下所有君主最为敏感的一件事:权力!

当时奥斯曼后宫干政十分严重,而当时后宫领袖则是苏莱曼的母亲——太后艾谢·哈芙莎苏丹。太后为了巩固地位和易卜拉欣结成政治同盟,排挤其他势力进入帝国的权力核心,而心怀大志的苏莱曼则显然不愿意被他们限制。

艾谢·哈芙莎苏丹

当然艾谢·哈芙莎苏丹太后一向是支持儿子苏莱曼的,也是前期苏莱曼宫廷中的得力助手,所以这种后宫干政实际是起到了帮助苏莱曼的作用,苏莱曼也就授予易卜拉欣很多特权,而易卜拉欣所代表的德米舍梅阶级也就水涨船高,成功取代帝国内部原有的统治阶级——旧突厥贵族。

艾谢·哈芙莎苏丹年轻时

公元1534年,太后艾谢·哈芙莎苏丹去世,易卜拉欣的地位开始动摇,此时易卜拉欣的政敌和被强占利益的旧突厥贵族以及被冷落的伊斯兰贵族们开始发难!

恰逢此时苏莱曼的宠妻许蕾姆苏丹(即罗克塞拉娜)开始执掌后宫,一心要让自己的儿子取代苏莱曼和他原配夫人所生的长子穆斯塔法成为帝国的继承人,而易卜拉欣却正是穆斯塔法一派。

许蕾姆苏丹

虽然穆斯塔法并不得宠,但他既是长子也正直勇敢、屡立战功,得到了大维齐尔易卜拉欣的看好,于是易卜拉欣将宝压在了能力出众的穆斯塔法身上,所以跟许蕾姆苏丹走向了对立面,再好的关系也抵不过许蕾姆苏丹的枕边风...

并且最让苏莱曼感到不安的是,他本人更喜爱许蕾姆苏丹和与她生下的儿子,但自己的大维齐尔兼帝国元帅却和自己并不喜欢的长子站在了一条战线!这俩人要是一文一武、一外一内搞个阴谋叛乱啥的,自己很可能将死于非命!

苏莱曼影视形象

所以1536年易卜拉欣被处死在本质上是政治斗争失败的必然结果!他既得罪了穆斯林、旧突厥贵族和朝堂同僚,又得罪了苏丹背后的女人,并且失去了他最后的保命牌——忠心!

如此一来,剩下的不过就是理由和契机罢了。公元1535年,帝国财政大臣伊斯坎德·切莱比因易卜拉欣使用“苏丹”头衔,控诉他对苏丹图谋不轨。结果被易卜拉欣在政治上击败,惨遭处死。

死前伊斯坎德写下临终遗言继续控诉易卜拉欣,而穆斯林则把人们的临终遗言视作神圣的证词,所以苏丹对易卜拉欣产生了怀疑。好巧不巧,苏丹晚上做梦又梦见被处死的伊斯坎德头带光环出现在自己面前,并试图勒死自己......

而伊斯坎德的控诉也并非撒谎,易卜拉欣确实在第一次波斯战役取得成功后,把苏丹的头衔加在了自己的塞拉斯克尔(即总司令)的头衔之上。而他本人也很喜欢人们称他为“易卜拉欣苏丹”。

当然在当地,这种“苏丹”的叫法十分常见,连微不足道的库尔德人酋长往往都能拥有苏丹头衔。但是苏莱曼一世却并不知情也不会这样理解,在许蕾姆苏丹耳旁风和一众朝堂大臣的共同攻击之下,苏莱曼大帝确信此时的易卜拉欣已经不忠!

至此,苏莱曼对这位少年伙伴动了杀心,而有了杀心就一定会有行动,苏莱曼决定迅速而隐秘地解决问题。公元1536年5月15日夜晚,易卜拉欣帕夏被召唤到大萨拉基里奥宫与苏丹共进晚餐,随后在苏丹的住处留宿。结果次日清晨,人们就在大萨拉基里奥宫的大门口看到了易卜拉欣的尸首......

苏莱曼形象

被抬出王宫的易卜拉欣脖子上,被弓弦勒得血肉模糊,尸体上的痕迹,表明他曾拼死挣扎,但最终还是难逃一死。奥斯曼帝国风光无限的一代大维齐尔,最终惨淡收场,死后被被一匹套着黑色马具的马驮走了,然后给埋进了加拉塔的一座托钵僧修道院里,而坟墓上却连墓碑都没有留下......

按照大维齐尔死后的惯例,易卜拉欣的巨额财富被收归苏丹所有。而在易卜拉欣发迹之初乞求苏丹不要让自己攀升得太高,以免跌落下来粉身碎骨的话,如今一语成谶。

而易卜拉欣之死,一方面削弱了德米舍梅阶级的权力;另一方面则让许蕾姆苏丹权力进一步扩大。最终为帝国埋下政治斗争的隐患,而无论后宫与德米舍梅谁获胜,最终都将阻碍帝国的进步。

许蕾姆苏丹

至于长子穆斯塔法王子,则伴随着许蕾姆权力扩大而被苏莱曼处死,苏丹的继承人也就成了许蕾姆的儿子塞利姆,即未来的塞利姆二世。一个鼎盛辉煌的帝国,最终在苏莱曼的晚期,产出了衰败的迹象......

塞利姆二世

而作为一位君主来说,苏莱曼大帝性情内敛,举止冷漠,天生便沉默寡言,多愁善感。所以他需要像易卜拉欣这样的一个亲近人与他沟通,为他的计划和想法提出独到的见解,所以十余年来易卜拉欣才能屹立不倒成为帝国重臣。

但与帝王同吃同睡,是帝王的恩情;想要和帝王平起平坐,那就是自己往绝路上走!易卜拉欣就犯了这样一个低级错误,尽管我们仍愿意相信他还对苏丹保有忠心,但对君王来说,臣子的忠诚从不在于你是否真的忠心,而在于君主是否觉得你忠心!以及你是否对君主权力产生了威胁!

最终奥斯曼帝国一代权臣帕尔加勒·易卜拉欣帕夏落了个悲惨结局,而他绝非个案,古今中类似人物不可胜数,而他们的故事也引得今天的我们产生新的思考...

正像奥斯曼历史作者评论的那样:“君主是人,而人就会生变;宠臣会骄傲,会变得不知感恩。正因如此,苏莱曼终有一天会食言,而易卜拉欣也会失去他的信任和忠实。”

参考资料:《奥斯曼帝国六百年》、《奥斯曼帝国》

搜索

奥斯曼帝国杀兄制度

苏莱曼大帝功过

帕夏最漂亮照片

奥斯曼帝国十大美女

苏莱曼大帝有多厉害

土耳其全盛版图

关于易卜拉新纳和易卜拉欣什么意思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The End

发布于:2023-04-14,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首码项目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