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拉新成本」平台拉新成本
今天给各位分享平均拉新成本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平台拉新成本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叮咚0元配送后,双向补贴达166元拉新政策,是引流还是被薅?
- 2、信用卡拉新成本
- 3、电商类app拉新成本是多少钱一个用户?
- 4、电商平台拉新成本如何计算?
- 5、互联网咖啡,如何建立品牌力与营销力
叮咚0元配送后,双向补贴达166元拉新政策,是引流还是被薅?
疫情期间,人们只能在家隔离,即使是日常生活所需,像瓜果蔬菜也不能出去购买。疫情的“无接触配送”解决了人们生活中很多不便。这个时候生鲜电商平台在人们的生活中显得特别重要。
本地生活服务行业一直被很多人看好,马云也不例外。除了收购饿了么之外,在生鲜电商平台马云也有淘鲜达。打开淘宝的页面在首页就可以看到。只要有大润发,淘鲜达就能送到家门口。这样也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除了淘鲜达还有每日优鲜等生鲜电商平台也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近几年正码来有一个生鲜电商平台在悄悄发展起来。这个生鲜电商平台就是叮咚买菜。叮咚买菜刚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是从它的营销推广开始的。
很多人有的时候在小区里,经常能看到叮咚买菜的推广员骑着电动车,后面背着一筐的瓜果蔬菜。看见路过的人就要邀请他们进行下载APP,并给出满减优惠后还赠送一盒产品。不得不说这样的营销方式虽然比较消耗人力,但是也是有一定的效果的。
叮咚买菜对于营销上从不吝啬钱。2018年的时候,叮咚买菜为了吸引流量有推出了“0起送费、0元配送”的烧钱方法来吸引用户。仅上海一个城市一年的补贴费用就达到了数亿元。
叮咚买菜为了引流也是烧了很多钱。但是每日优鲜的CFO王珺说:“前置仓模式平均履约成本在12-15元之间,按照传统商超20%的毛利计算,客单低于70元,就等于是在烧钱。”
“0起送费、0元配送”的方法不谈效果如何,钱是花了不少。在4月13日,叮咚买菜又出来了拉新政策,只要老用户邀请新用户便都可以获得奖励。但是成本却高达166元。至于为什么有这个拉新政策?
这次疫情各行各业都遭受了重创,但是生鲜电商平台却在这段时间收益颇多。从叮咚买菜的数据来看,疫情期间,叮咚买菜每天的新增用户在4万以上,自然增长从25%上升到75%,客单也从50元提升到了70元。
但是这样的好收益对叮咚买菜也只是昙花一现。疫情结束之后,叮咚买菜的数据也恢复到之前的水平。为了重新将数据拯救回来,叮咚买菜也就出来这次的拉新政策。叮咚买菜的拉新政策和前几次的营销手段都是以烧钱的方式来实现的。
除此之外,叮咚买菜的融资速度拍神也是非常快的,在2018年的时候叮咚买菜就已经完成了8轮融资。从这样的速度,不难看出叮咚买菜对于资本也是非常渴求。目前生鲜电商行业好像除了烧钱也没有其他确切有效的方法。
叮咚买菜的烧钱的营销的方法,不知道结果引流还是钱白花。目前叮咚买菜的拉新的成本应该属于生鲜电商平台最高水平。这种营销之前也有人使用,只是收效成果一般。但是在烧钱的袭清亏同时,叮咚买菜也确实收获了一些忠实用户。
有些用户说“叮咚很好,承包了我家的基本生活所需,再也没有去过菜市场,期待叮咚越办越好,太方便使用了,尤其疫情期间保证了配送很棒”。但是也有很多用户存在着薅新用券的行为。
“薅羊毛”行为在各个生鲜电商平台都有发生。只是这次叮咚买菜下了血本来了,不知道能不能取得预期的收益。生鲜电商平台发展实在是不容易,靠着这样烧钱的方法不知道能坚持到什么时候。
叮咚买菜拉新的方法,究竟是引流还是被“薅羊毛”了还是要看后面的发展。只有过硬的资本,叮咚买菜才能靠“烧钱”坚持下来吧。
信用卡拉新成本
500元/人。根据查询第一财经可知,信仔纳用卡拉新成本在500元/人。信用卡也叫贷记卡,是商业银行和信用卡公司发键戚拆行的一种卡,主要作用稿枣是透支消费。
电商类app拉新成本是多少钱一个用户?
淘宝,拼多多,京东这些要拉新的话,搭银一租兆个用户的成本是很高的,基本上弊枝租都在100元以上的。
电商平台拉新成本如何计算?
1
注册丛扮卜实名用户10块-20块吧渗穗
光刷量的话一个CPA是5块一人
付费/投资用户缺帆50块起
互联网咖啡,如何建立品牌力与营销力
星巴克汪禅咖啡进入中国市场20年,用9年的时间完成用户消费习惯培养,也成为了线下咖啡的龙头老大。2018年,借助线上支付与物流配送的高速发展,一波互联网咖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冲入咖啡市场。本文重点从咖啡产品的消费品牌、市场现状进行分析,对当前的互联网咖啡品牌连咖啡及瑞幸咖啡进行重点介绍,对咖啡互联网模式进行对比、分析。
一、咖啡市场分析
目前国内的咖啡市场主要速溶咖啡、即饮咖啡与店铺咖啡三大类,从饮用量来看,仍以速溶咖啡为主。而伴随消费升级,店铺咖啡的消费量逐年增长。
据伦敦国际咖啡组织统计显示:
中国的咖啡消费正在以每年 15% 的速度增长,一线城市甚至能达到30%左右,高于全球水平的 2%。
目前中国平均每人咖啡消费小于5杯/年,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可达到是20杯/年。而北美和欧洲国家的每年人均咖啡消费大约是400杯,日本的每年人均咖啡消费大约是360杯。我国咖啡市场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褪去文艺、小资的外衣,咖啡逐步变成人们生活、工作中的标配。早上一杯咖啡唤醒一天好状态,成为越来越多职场人士的选择。用户饮用场景增加至办公室、家中等,需要更便捷的方式满足用户需求。
二、互联网咖啡简介
互联网咖啡重新定义咖啡消费的人、货、场,基于大数据分析与LBS技术,以外卖形式将咖啡送到消费者面前。吸引的是不方便到店、距离较远不愿到店、假期懒得出门等场景的消费人群,省去路途繁琐,在不降低品质的基础上获得便利。这些用户更注重咖啡品质,而非咖啡店环境。目前发展较迅速的品牌是连咖啡与瑞幸咖啡。
连咖啡:2012年建立,创立初期主打“品牌咖啡外卖”服务,通过代购星巴克等品牌咖啡产品,获得咖啡外送市场的数据。2016年建立自有品牌Coffee Box,依托微信与外卖平台,提供自有品牌咖啡外卖服务。
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成立于2017年 11 月,由原神州优车集团COO钱治亚创建,截止2018年5月,已完成门店布局525家,采用线下门店与线上配送的结合方式。门店不设收银,无现金结算,均通过下载品牌APP完成下单。
三、连咖啡与瑞幸咖啡分析
本文主要从品牌、产品、渠道、用户增长四个维度,对两品牌产品及运营模式进行分析。
3.1 品牌分析
3.1.1品牌定位
可以看出,二者在品牌定位、人群方面均有一定的重合,尤其在线上部分,具有较强的竞争态势。不同嫌陵纳的是,连咖啡只有线上的渠道,咖啡车间只生产不售卖,做到移动咖啡馆的规模覆盖;瑞幸咖啡采用线上、线下的新零售方式运营。
3.1.2品牌传播
连咖啡以新媒体传播为主,未见广告投放。公众号建立用户对品牌认知,完成产品宣导;营销推广带来朋友圈曝光及引流。更多是撬动用户的社交关系链来完成品牌的传播,利用熟人口碑更好的实现品牌推广。
瑞幸咖啡签约大牌代言人、采用密集广告片投放,进行高密度品牌曝光。代言人汤唯的知性魅力和张震的绅士形象深入人心,传递出文艺、气质、品质生活的信息,与目标人群相匹配,通过代言人的个人形象迅速建立品牌认知,让用户产生信任感。
密集投放电梯、楼宇广告、新店开业基于LBS推朋友圈广告。上班前看到广告、电梯里看见广告,时刻提醒用户来一杯吧。广告片色彩与咖啡杯一致的蓝色,整体广告调性轻松活泼,音乐动感十足,每次看到广告,都有一种来一杯的冲动。
3.2产品分析
产品分析从种类、价格、包装三个维度进行分析。
3.2.1 产品种类
连咖啡:
除提供咖啡外,还提供鸡尾酒、饮料(以椰子水为代表)等多品类产品。以咖啡为主力产品,鸡尾酒、饮料作为辅助产品,并且拥有了粉红椰子水、防弹咖啡等独家网红产品,在产品种类上与其它竞争品牌形成区隔。
且在售卖时间上,白天是咖啡馆,晚上化身小酒馆芹没(只提供莫吉托与椰子水)。丰富的产品不但有助于增加用户选择,也有利于用户留存及复购。但需注意新产品研发成本、市场推广成本等数据,降低产品风险。
瑞幸咖啡:
主要产品为咖啡,辅助以一些茶、饮料等产品,并提供健康轻食与沙拉产品,与星巴克等线下咖啡店产品线基本一致。预估瑞幸咖啡的产品受其线下店的运营模式影响,仍遵循线下应用场景,提供给用户休闲、下午茶的搭配组合。
连咖啡在产品线上更加突破,给用户更多选择,差异化产品更有竞争优势。
3.2.2产品定价
定价分为两部分:用户实际支出=产品+配送费(瑞幸咖啡仅分析其线上模式)
连咖啡:
除美式外,产品单价集中于30元左右,其中防弹咖啡售卖35元/杯,拿铁、摩卡类产品与星巴克差异不大,配送费为5元/单(满两杯免配送费)。如按照标价购买一杯咖啡的价格实际高于星巴克,但因有福袋、万能咖啡、新用户半价等促销手段,用户实际支付价格低于星巴克,在营销推广部分做详细分析,在此略过。
瑞幸咖啡:
咖啡标价分为21元、24元、27元三个价位,低于星巴克,高于低端连锁咖啡。且有买赠促销、折扣券等优惠政策,用户有可能获得更低价格的产品。
与星巴克相比,连咖啡与瑞幸咖啡均抛弃了价格歧视的做法。一款产品只有一个规格,节省用户在杯型上的选择时间,降低流失率。以瑞幸咖啡为例,点击卡布奇诺产品后可以看到用户可以选择规格、温度、糖分及其它添加物,搭配出更多口味。
3.2.3包装设计
连咖啡:
配送包装采用纸杯+纸盒的形式,精致纸盒包装提升了产品质感。根据产品口味不同,咖啡杯具有不同颜色,从网图来看,有橙色、黑色、白色等多种颜色。
考虑到品牌本身的品牌力目前还不够强,不同的颜色会降低品牌的视觉记忆度,减弱用户的关联联想。尤其在品牌知名度还不够高时,鲜明的包装符号有助于帮助用户建立品牌联想,加强品牌认知。
瑞幸咖啡:
同样采用纸杯装,在设计上采用视觉效果佳的蓝色,与当前常见的白色咖啡杯形成区隔,用户辨识度高,而且在社交圈已经形成“小蓝杯”的昵称。用户在看到广告、其他人手里的杯子甚至纸提袋,都会联想到产品,触发购买欲望。
3.3 售卖渠道
连咖啡:
售卖渠道主要是社交渠道与外卖渠道。
在社交渠道上深耕微信渠道,通过公众号进行销售及活动推广、小程序主打团购售卖,用户省去了下载APP的繁琐。如何能有效吸引用户查看消息,需从文案、活动等方案进行打磨,结合数据分析。
在外卖平台饿了么、美团外卖等以设立门店为主,通过参与平台会员奖励金等活动,优化品类rank排名获得订单。
瑞幸咖啡:
采用独立APP形式,用户可通过线上购买与线下到店体验两种方式接触产品。相比连咖啡,增加了线下的渠道,APP的模式在新品上线、有促销信息时可以通过push手段到达用户,时效性更强,唤醒效果更佳,成本也更低。
3.4营销推广
主要从拉新、促活的角度来分析。
3.4.1拉新
连咖啡拉新形式:
采用小程序老带新1元团、首单半价等手段。新老用户开均可开团,将团购信息发朋友圈或拉好友来完成拼团。在拼团中也使用了小心机,体现在:
如2h内未拼团成功,则退款,利用稀缺性及紧迫性吸引用户的冲动性消费;
1元拼团的超低价,新用户试用门槛低;
采用3人的小型拼团提升拼团机会。新用户仅可参与一次特惠;
数量有限,拼团从速。老用户可以参与开团,拉新成本=(咖啡成本+配送费-1)*3/2,成本还是比较低的。
一元拼团主要是针对少数的几款新品,除此拉新形式外,用户首次下单半价、外卖平台新用户首单立减等方式,为用户提供低成本尝试机会。
瑞幸咖啡的拉新主要采用裂变营销:
新用户首次下单可以免费领取一杯新咖啡,老用户通过分享至微信好友or朋友圈,如好友首次下单,两人均可获得一杯免费咖啡。老用户可无限推荐,裂变营销充分调动了老用户的积极性,当裂变系数大于1时,用户数量呈现指数增长。
APP人均拉新成本=2杯咖啡成本(含制作+配送费),新用户成长态势强劲。
对比连咖啡的“一元团”与瑞幸咖啡的首杯免费,虽然考虑到配送费之后,二者的价格实际是一致的。但从传播上讲,用户判断并非理性判断,更容易被免费的宣传所吸引,可能会带来更高的新用户。
3.4.2促活
连咖啡:
在用户的促活上,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万能咖啡券、满减、满二免一、老户团、抢福袋、节庆促销等。今天重点讲一下福袋产品和万能咖啡券:
福袋利用了多变的酬赏,你永远不知道你这次抽的福袋里有什么样的折扣券、多大优惠的折扣券。不同产品优惠券带来优惠的同时,吸引用户尝试不同产品。优惠券具有一定的有限期,通过公众号过期提醒,利用损失厌恶心理,将券转化成产品。
万能咖啡券的优势是把选择权给予用户,减少用户的购买选择困难症,只用跟随自己的口味喜好度来选择。同时,用户购买高价格产品时,会有一种赚到了的感觉,满足用户“占便宜”的心理,这种想法可以转化为社交货币,增加品牌的口碑传播。
瑞幸咖啡:
满二赠一、满五赠五的促销活动。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选择21、24及27元三个价位的咖啡券,用户可以组合使用该券。根据用户的消费数据统计:
当用户在一个平台上连续购买超过5次时,更容易形成忠实用户。
但相比于连咖啡的万能咖啡券来比,优惠券的使用具有一定限制性。
除批量购买优惠外,瑞幸咖啡还会不定期的发放给用户一定折扣的优惠券,如五折券、1.8折券、开业大券包等,除拉新促活外,也属于流失召回的手段之一。
3.4.3社交推广
在咖啡的使用上,除了日常的个人饮用外,连咖啡与瑞幸咖啡都设置了赠送的版块,用户可以送给好友,形成礼品,成为传情达意的媒介,更易引发用户的社交传播。
连咖啡在小程序中上线心愿咖啡板块,用户上传个人照片,利用好友好奇心,赞助一定金额抵换咖啡,每人最多助力0.5杯,类似微信之前的付款看图。但个人认为此方式慎选,除非你是貌美女神,朋友圈一堆拥护者愿意为你买单;或者就是好朋友间的偶尔调剂,图个开心,否则容易变成朋友圈乞丐,造成不愉快的交流体验。
四、总结
综上分析,连咖啡在产品组成上优于瑞幸咖啡,但视觉设计上弱于瑞幸咖啡;二者都充分利用老用户的社交关系来发展新用户。
从营销手段上来看,瑞幸咖啡前期狠砸钱,通过代言人、广告投放烧钱圈地,也达到了迅速打开知名度的目的。线下门店相比于连咖啡的站点,重资产投入大,快速铺店带来产品标准化管理、店铺运营的极大考验。互联网咖啡仍受制于位置、价格影响,咖啡产能的暴增是否与消费量增长相匹配,砸钱能否培养出一个足够支撑其体量的市场,并且实现盈利,仍待后续持续观察。
市场的发展除了受产品与营销手段影响外,还与市场环境与资本加持相关。一二线市场的用户有更强的咖啡消费习惯以及外送需求,但三四线市场的人群时间成本更低,店内消费、社交沟通是用户咖啡的强需求因素,或许瑞幸线下店面的形式更有市场。同时,资本加持也时刻影响着品牌的营销策略,有资本做后盾,才有底气去采取激进的手段来跑马圈地。
未来互联网咖啡品牌到底鹿死谁手,我们拭目以待。
平均拉新成本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平台拉新成本、平均拉新成本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发布于:2023-04-13,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