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拉新还」特拉斯拉最新事件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特拉新还,以及特拉斯拉最新事件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葡萄牙哪些地方好玩?
马德拉群岛
马德拉群岛(madeira)是葡萄牙的领地,它位于非洲西北海岸的北大西洋内,面积796平方公里,属亚热带气候,由含火山的群岛组成。这个群岛, 是葡萄牙人于1418 年发现的一个无人居住海岛。
马德拉群岛包括两座有人居住的岛屿---马德拉岛(madeira)和波尔图.桑塔岛(Porto Santo),两个无人居住的岛---德瑟塔斯岛(Desertas)和萨尔瓦格斯岛(Selvagens);马德拉岛是其中最大的岛屿,岛内人烟稀少,主要城镇名叫丰沙尔(Funchal),在岛的东南沿海;波尔图.桑塔岛于马德拉岛以北约26海里(42公里)处,德瑟塔斯岛位于马德拉岛外东南面约11海里(18公里)处;萨尔瓦格斯岛又称萨尔瓦根(Selvagen)群岛,由三个无人居住的岛礁组成,其位置大约在马德拉岛外西南面约156海里(251公里)处。
新特拉
里斯本近郊的新特拉市(Sintra) 是摩尔贵族与葡萄牙王室的夏宫所在地,位于与城市同名的山脚下,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这一带山峦起伏,宫殿、城堡和别墅就坐落在这一碧连天之中,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柔合在了一起。它独特的风景文化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它列为世界遗产。同时考虑到它的自然风景如同它的历史建筑一样重要,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为它创造一个特别的类别--" 文化风景"类。新特拉山上覆盖了非常丰富的植被,是新特拉自然公园(Sintra-Cascais)的一部分。
从很早时期新特拉就已经有从伊比利亚半岛(Iberian Peninsula)过来的各种各样不同人类居住的痕迹,这些都被陈列在这个城市郊外的奥德林哈斯考古学博物馆里(the Archaeological Museum of odrinhas)。在12世纪, Dom Afonso Henriques, 葡萄牙的第一位国王, 夺取摩尔人的城堡, 并且他的后继者在这个阿拉伯宫殿的废墟上修造了假日居所, 现在成为这个城市的国家宫殿。很多摩尔人存在过的遗迹都保存在这里, 尤其是一些瓦片, 庭院和喷泉, 并且他们样貌都被绘制在中世纪建造的两个极大的圆锥形烟囱上。
新特拉市作为国家旅游胜地经常被国王和贵族赞美,被诗人和作家称颂,如拜伦称赞它为"灿烂的伊甸园",新特拉有大量的村舍和庄园,现在其中的一些作为官方的旅游度假场所。
新特拉其它的一些宫殿也很出色,如佩纳宫(the Pena palace),是一座多种建筑风格综合在一起的城堡,建于1840-1850年,距今近一个半世纪;建造在山顶的罗马时期建筑,以及18世纪的瑟特阿斯宫(Palace of Seteais),现在成为一个高雅的酒店,它的花园成为辛特纳音乐节最重要的活动--舞蹈之夜的场地,以及莫色拉特宫(the Palace of Monserrate),都以拥有独一无二美丽的异国情调花园著名。
新特拉当地食品特别值得一提,特别是"travesseiros" (一种糖果混合的蓬松食品)和按照12世纪配方制造的奶酪饼干,味道都非常棒。
卡斯卡伊斯
卡斯卡伊斯市(Cascais)位于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市以西30公里,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人口18.4万,是葡萄牙第三大城市。交通便利,旅游业发达,是葡萄牙著名的海滨旅游胜地。
卡斯卡伊斯曾是一个渔村,在14世纪开始发展,成为了往来里斯本的一个繁忙的港口城市。然而到19世纪后期,当洗海水澡非常流行的时候,这个城市变成了有名的海滨旅游胜地,这场改革的首席设计师就是葡萄牙国王唐.路易斯一世(Dom Luís I ),他把葡萄牙王室的避暑山庄搬到了这里,在这里修建了官邸和五个别墅,王室在这里度过整个炎热的夏天。这里也从此完全改变了原来渔村的面貌。
于是,卡斯卡伊斯成为了一个国际性的城市,吸引了很多好奇者到这里参观。
现在这里成为一个活跃的,带有贵族气息的城市,也值得大家漫步于城市街道,欣赏当地高质量的商品,花一些时间在城市众多观景楼中放松休息
海滩依然是卡斯卡伊斯最吸引人的地方,人们可以选择去一些守保护的浅滩或者选择到更远一点的Guincho区域(现在是新特拉-卡斯卡伊斯国家公园的一部分)去冲浪或者进行帆板运动.
另外,卡斯卡伊斯的食物也非常出色,特别是能在当地许多餐厅里吃到众多美味的海鲜。
葡萄牙是个适合长久居住的地方,葡萄牙哪些城市最适合移民?
波尔图,里斯本,阿尔加维,科英布拉,卡斯卡伊斯这几个城市都是比较适合移民的,环境非常的优美,民风非常淳朴。
世界足坛十大魔鬼球场,哪个最为恐怖震撼
10、圣西罗/梅阿查球场
这里是米兰双雄球迷顶礼膜拜的朝圣之地 ,国际米兰和AC米兰的共同主场。南看台是红黑死忠的地盘,而隔场相望的北看台则是蓝黑死忠的聚集地。这座雄伟的殿堂级球场曾拥有世界上最精彩的同城德比,这里拥有世界上最热情的球迷。米兰南看台与蓝黑北看台的对决成为米兰德比的一大亮色,不离不弃的球迷组织让球迷们携手战斗,他们诠释了忠贞不渝的真实内涵。球迷们以第12人的身份鼓舞球队前行,也让这里成为魔鬼球场中不得不提的经典之地。
9、莫斯科卢日尼基球场
冰天雪地的莫斯科一直是客队望而生畏的死亡之地,卢日尼基体育场的雨夜是铁人特里心中永远的伤,同时也是c罗的幸运之地。这座坐落于莫斯科的体育场可以容纳8万余名观众,曾一度被斯巴达克、中央陆军和鱼雷队共有,凭借前两支豪门在联赛的强势,卢日尼基体育场见证了无数欧战风云,而它的低温和阴冷是客队获胜所必须逾越的一道坎。
8、老特拉福德球场
查尔顿爵士命名的“梦剧场”是对老特拉福德球场的最好诠释,这个如梦似幻的舞台上留下无数经典比赛,这座球场浓缩了曼联百年荣耀历史,成为是曼联永恒的象征。恢弘的北看台已经铭刻上弗格森的名字,它象征了红魔典雅端庄的一面,死忠聚集地西看台则用疯狂与忠诚让来客见识到梦剧场的恐怖之处。
7、安菲尔德球场
安菲尔德球场的KOP看台是红军精神的象征,已经走过105个春秋的KOP看台见证了红军厚重的历史。一度可容纳3万人的KOP看台无疑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站立看台,红军百年风云史起起伏伏,两次惨案也给球迷带来挥之不去的阴影,但无论胜利还是失败,看台上总会飘扬起熟悉的 《你永远不会独行》歌声,鼓舞红军将士继续前行。
6、伯纳乌球场
皇家马德里是世界足坛最伟大的球队之一,是获得欧冠冠军次数最多的球队,其主场伯纳乌球场也自然是久负盛名了,是世界最著名的足球场之一,纯白色看台经常给予客队极大压力。伯纳乌见证了不计其数的巨星们和精彩绝伦的国家德比,此生能够去一次伯纳乌球场看场球是最大的幸福!
5、诺坎普球场
巴塞罗那是执着勇敢的加泰罗尼亚地区象征,爱憎分明的球迷让诺坎普变成一片狂热的海洋。每当有精彩的表现,球迷们从不会吝惜他们的掌声,而球队遇到低谷时,全场舞动的白手绢让人见识到加泰罗尼亚人对球队的爱之深、责之切。随着近些年战无不克的梦之队如日中天,诺坎普成为无法攻克的堡垒。掌声与欢呼让对手胆怯,伴随巴塞罗那一次次迈向巅峰!
4、马拉卡纳球场
马拉卡纳球场单凭其容量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之冠,曾经能容纳20万人的球场是里约乃至整个巴西球迷狂欢的圣地。在平均每场十余万人的狂热球迷呐喊声中,马拉卡纳成为客队的梦魇。马拉卡纳不仅拥有巨无霸的容量和雄浑的外在美,它还举办了1950年世界杯决赛和2014年世界杯决赛,狂热的巴西球迷在马拉卡纳球场见证了一个又一个的传奇时刻!
3、糖果盒球场
曾代表巴西队做客至此的巨星罗马里奥说过:“我去过世界上绝大多数恐怖主场,但糖果盒却是最接近地狱的地方!” 在满溢着浪漫气息的潘帕斯草原,糖果盒球场是一颗耀眼明珠,漫天飞舞的纸屑和歇斯底里的呐喊是阿甲赛场的一道亮丽风景,疯狂的糖果盒是这其中典型代表。这座造型酷似糖果盒的球场坐落于静谧的拉普拉塔河边,球场内的疯狂与场外的宁静形成巨大反差。相比富人球迷居多的纪念碑球场,糖果盒球场承载了平民的爱,一个个从平民中走出的孩童在震天动地的呐喊中成长,青春与激情共舞。而对对手而言,这里是不折不扣的噩梦之地,除了死敌河床,博卡青年纵横阿甲难遇敌手便是最好的写照!
2、伊斯坦布尔球场
伊斯坦布尔实际上有三家豪门分庭抗礼,但地狱是这三座球场共同的名字。加拉塔萨雷队那个著名的球场标语“Welcome to Hell(欢迎来到地狱)”早已伴随该队的联盟杯冠军传遍全世界,球迷们放烟花做到极致,球场经常如同一片火海。“黑鹰“贝西克塔斯与费内巴切的恐怖程度也是不逊分毫,好战的突厥民族充满血性,在地狱主场这个舞台上,他们的激情演绎让对手不寒而栗,地狱主场也得以名扬天下!这里还见证史上最神奇的欧冠决赛—伊斯坦布尔奇迹!
1、威斯特法伦球场
能够容纳8万余人的威斯特法伦球场近年来一直是德甲上座率之冠,即便球队前些年陷入低谷,球迷们依旧不离不弃。球场的上座率一般总能保持在每场7万人以上,这已经成为了俱乐部的良好传统。最为著名的南看台能容纳25000名球迷,球迷全部站立观赛,也是欧洲体育场中最大的单侧看台,南看台的黄色波浪绝对是威斯特法伦球场最动人心魄的场景之一。近年来多特蒙德的强势苏醒让死忠们激情得以彻底释放,继让人疯狂的夺冠庆祝之后,多特蒙德球迷又有惊人之举,25000名球迷用黄色与黑色的围巾构筑了一个恢弘的阵列,中间600平米的骷髅头让人不寒而栗!“多特蒙德,直至死亡” 的巨长横幅体现了球迷坚贞的爱!
里斯本之旅
来欧洲十几年,足迹遍布大半个欧洲,却一直没有踏足葡萄牙,我的荷兰朋友和同事也鲜有人去那里。在许多荷兰人眼里,葡萄牙是西欧的“发展中国家”,其落后程度相当于30、40年前的荷兰。60和70年代,曾有大批葡萄牙人作为劳工来荷兰,我很久以前的一位同事,其父母就是那拨人中的一对,说起当时的日子来还有点恨恨的,显见得也颇受歧视。我想我没有动过去葡萄牙的念头,多少受到荷兰人的影响。
直到去年的某一天,在网上读到一篇写里斯本的短文,作者闲适的笔调激起了我对这座欧洲古老帝国之都的强烈好奇心,决定找个机会去看看。于是在今年4月的第二天,我开始了一周的里斯本之行。
2005年4月4日,星期一
2日早8点离家,9点40抵达阿姆斯特丹Schiphol机场。晴空万里。11点飞机准时起飞。里斯本距荷兰阿姆斯特丹2300公里,与英国同一时区,比荷兰晚一小时。飞行时间2小时30分钟,于当地时间12点半到达里斯本国际机场。大风大雨。那天恰好是教·皇·保·罗二世辞世的日子,大概是上天在哀悼吧。机场显得陈旧杂乱。
乘机场专车进城。从机场去市中心,也就是5、6公里,沿途一栋栋风格各异、新旧不一的别墅在雨中各显风采。未几,机场大巴在庞巴尔侯爵广场停了下来,我的酒店就在广场东南角。3欧元的票可以全天使用,乘坐除地铁外的所有公共交通。办好入住手续后,在酒店旁边的一家小餐厅吃午饭。一杯橙汁、一碗汤及一份葡萄牙特色煮鱼,共17欧元。味道一般。饭后冒雨去参观Calauste Gulbenkian博物馆。Gulbenkian是亚美尼亚的石油大亨,1942年移居里斯本。去世时把全部收藏捐给里斯本,以表达他对里斯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受留他的感激之情。里斯本政府以他的名义修建了这座博物馆,展出他的收藏。每个展厅都有一扇或二扇落地窗,望出去是树木葱郁的花园,如18、19世纪的欧洲风景油画。
3日参观圣.乔治城堡(Castelo de Sao Jorge)及周围的几座教堂。因为是周日,教堂满是做礼拜的天主教徒,这在其它欧洲国家不多见。后来才想起也可能与教皇保罗二世逝世有关。教堂都装修保持得很好,里面金碧辉煌。
下午游览阿尔法玛(Alfama),这里曾是犹太人的主要居住区,全是上上下下的青石板小路,极其狭窄。晚上在该区的一家小餐厅吃晚饭,听fado,一种典型的里斯本音乐,一人唱,另有一或二位吉他手伴奏。旋律时而低沉,时而忧伤,时而高亢。
2005年4月5日,星期二
昨晚睡了个好觉,直到今早9:30分才起床。吃过酒店简单的早餐,10:30分去贝伦(Belem)。中途下车想去参观里斯本美术博物馆,被告知下午两点才开。继续乘坐15路有轨电车西行,15分钟后到贝伦。著名景点是Mosteiro dos Jeronimos大教堂和贝伦塔。
大教堂建于16世纪上半叶,由国王曼努埃尔(Manuel)下令修建。当时正值葡萄牙国运的鼎盛时期,建筑风格亦体现了典型的葡萄牙风格,并以国王的名字命名:曼努埃尔(manueline)艺术。教堂建筑历经3位建筑是。曼努尔艺术受到航海启发,混合了缆绳、矛和桅杆,还有一点东方的神秘。据说达.伽马在出航的前一天曾在此祈祷。现在他的灵柩就停放在这里。由大门进去,首先看到的是两具石棺,左边是达·伽马的,右边是著名的葡萄牙诗人Camoes的。通道两侧有8根立柱,精雕细刻。圆拱形的顶部是一道道拱装弧线。
从大教堂出来后,去看贝伦塔。该塔为达.伽马出航而建,也是曼努埃尔艺术的典型代表作。
Jero河岸没有什么酒吧、餐厅。除了几个小港口,只有贝伦塔和航海纪念碑二处可以走到河边,而这两处也只有屈指可数的餐厅。这么一块风水宝地没有利用,实在可惜。
里斯本人绝大多数都热情友好,会说英语的人也很多。餐厅都有英文菜单,哪怕是很小的家庭小店。展览馆都是葡、英双语解说。公共交通很发达,地铁、有轨电车和公共汽车连接全城,只是没有准确的时刻表,每班车的时间间隔从7-15到10-20分钟不等,典型的拉丁文化传统。
2005年4月6日,星期三
10:30离开里斯本,乘火车去新特拉(Sintra)。新特拉位于里斯本西北29公里处的色拉(Serra)山,曾经是王室的夏宫和狩猎地。老城只有很少居民,以旅游业为主。火车站、汽车站都在新城。
从火车站出来,出租车带我穿过峡谷,经过森林公园,5分钟后停在酒店门口。酒店对面就是皇家宫殿。
Tivoli Sintra酒店是现代建筑,4星级,70欧元一天。房间很宽敞,设施也不错,比我花74元一天住的里斯本酒店好太多。在酒店遇到4位从杭州来开会的同胞。
新特拉严格说起来只是一个小村庄,半个小时便可逛完。从旅游咨询中心出来,沿西行的路向山上走几百米,是葡萄牙本世纪最著名的诗人、作家Ferreira de Castra纪念馆。他曾在此居住并葬于此地,死后将全部手稿和资产捐赠给该城。
由此向南再向西走约2公里,就到了新特拉的著名景点之一Regaleira Palace and Gardens。这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建于20世纪初。高耸的尖顶和雕琢繁复的立柱,制造出一种神秘色彩。房间装饰得美轮美奂。大大的花园里种植了各种花草,香气随风阵阵传入鼻中。花园依山而建,随处这里建座塔楼,那里修个喷水池,看似散漫不经意,其实是经过精心设计。主人似乎对溶洞情有独钟,凿了几处,并有石梯通进去,是不错的幽会场所。
在Regaleira西边约一公里,有一座建于19世纪的皇家宫殿(Seteisa Palace),现在是Tivoli Hotel,五星级豪华酒店。在露台酒吧喝了杯红酒。里面只有我一个人,耳中是风声和鸟的啼鸣,眼里是葱绿的桔子树和草地,真是人生难得的享受。酒吧侍者非常热情,告诉我许多周围的景点、葡萄酒产地和品牌,还有烤乳猪最出名的地方。
晚饭吃在Lawrance。据首席侍者称,该酒店是欧洲第二古老饭店,大诗人拜伦1809年在此住过10天,对此地大为赞赏,该酒店从此名闻欧洲。后来这里曾一度被改为点心工厂。1994年一对荷兰夫妇买下这个地方,重新装修为酒店,于1999年开张,并沿用了最初的名称。酒店是五星级,共有11间双人房和5间套房,每个房间的装饰各异,套房用曾住过这里的名人的名字命名。餐厅服务极佳,食物做得也很精致,只是味道不太合我的口味。
2005年4月7日,星期四
10点离开酒店,搭乘10:20的公共汽车上山参观摩尔城堡(Moorish Castle)和皮纳王宫(Pena Palace)。
公共汽车在山间小路上盘旋,10分钟后到达摩尔人城堡。该城堡最早建于9世纪,是摩尔人的重要城防要塞。12世纪摩尔人被击败后,城堡失去了军事重要性。后来的葡萄牙国王又重修了城墙,现在我们看到的断壁残垣就是那时候的遗迹。
与摩尔城堡遥相对应的是建于19世纪的皮纳城堡。该城堡溶哥特式、洛可可式和新古典建筑风格于一体,浪漫中透出虚幻缥缈。
与皮纳城堡相比较,城中心的王宫则简洁明快得多,但多了一份庄重。王宫外墙以白色为主体,两个白色的圆锥塔高高耸立,格外醒目,却原来是厨房的通风口。
傍晚在城中闲逛,遇一对法国退休夫妇,一起从半山腰往城里走,他们指责葡萄牙环保不好。
这两天吃饭花钱不少。新特拉明显比里斯本贵,且品种少,味道也差一些。
2005年4月8日,星期五
吃过早饭后离开新特拉,回到里斯本。入住解放大道上的NH酒店。房间宽敞、明亮、舒适,临近时中心。在罗西欧(Rossio)广场旁边的一家小餐厅吃了中午饭:烤墨鱼和一杯红酒,7.6欧元。味道非常好。比较起来,新特拉的食物既单调又贵,烹饪也极普通。实践又一次证明,要吃得好还得在大城市。
下午参观里斯本国家博物馆。介绍说是里斯本必看,但收藏实在一般。里面有一些19世纪以前葡萄牙画家的作品,没有什么特殊之作。
晚饭在Alentejo吃。在网上看到的推荐,许多人和我一样是慕名而去,故而用餐的人很多。服务不怎么样,但物美价廉,还可以欣赏墙上精美的瓷砖画。
晚上观赏莫斯科城市芭蕾舞团演出的“唐吉坷德”。女主角舞姿轻盈,技艺精湛。整个表演堪称一流。
2005年4月9日,星期六
上午再一次沿解放大道走到罗西欧广场,在那里盘桓数十分钟,在蓝色的天空下和温暖的阳光中与里斯本告别。
写于2005年4月10日
葡萄牙建筑风格
葡萄牙建筑风格为曼努埃尔风格,是葡萄牙在15世纪晚期到16世纪中期,因极力发展海权主义,而在艺术和建筑上出现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取名自当时执政的曼努埃尔一世。
其建筑特色在于扭转造型的圆柱、国王纹章和雕饰精细又繁复的窗框,同时运用大自然图像,如在石头上镶着贝壳、锚等。
其中以里斯本的贝伦塔、杰罗尼摩斯修道院、托马尔的耶稣修道院、阿卡巴萨修道院和巴塔哈修道院等最具代表。另外参考摩尔建筑也是曼努埃尔式的一大特点,辛特拉的辛特拉国家宫为其代表建筑。
扩展资料:
葡萄牙乃天主教国家,84.5%的人信奉天主教,并受天主教文化极深。葡萄牙境内天主教教堂相当多,绝大多数都有浓厚的罗马天主教味道。
葡萄牙饮食,各种米饭、马铃薯、面包、肉类、海鲜和鱼类组成其主要食谱。葡萄牙人因钟情鳕鱼而闻名,据说有365种(即一年中每一天都可以不同)烹饪鳕鱼的方法。
葡萄牙的葡萄酒自罗马时期就已经开始出口。罗马人将他们的酒神巴克科斯与葡萄牙联系起来。这个国家仍享誉于众多葡萄酒爱好者,葡萄酒曾荣获多次国际大奖。
特拉新还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特拉斯拉最新事件、特拉新还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发布于:2023-04-12,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