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门店拉新」母婴店拓客引流的最快方法是什么

博主:adminadmin 2023-03-29 22:01:12 39

318地推拉新网 (点击进入网站)

今天给各位分享母婴门店拉新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母婴店拓客引流的最快方法是什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烧光百亿融资后,有人倒闭有人停运,万亿市场养不活一家母婴电商

撰文/ 《 财经 天下》周刊作者 李丹

编辑/ 陈芳

又一个垂直电商倒下了。

近日,母婴电商独角兽蜜芽关停APP的消息一出,令外界震惊不已。至此,许久无人问津的母婴电商行业,算是彻底以败局告终了。

蜜芽已是活得较久的母婴电商平台,这家发展史可以追溯到2011年的企业,在坚持了11年后,还是选择说再见。对于关停的原因,蜜芽在公告里解释说,是因为用户的购物习惯改变了,他们最终做出2022年9月10日停止运营APP的决定。

事实上,过去一两年蜜芽创始人刘楠的精力早就没放在电商上,她已经换了赛道,全心全力在做兔头妈妈,这是一个面向儿童人群的洗护品牌,刘楠将其称为自己的“二次创业”。

不光蜜芽,在母婴电商行业掘金失败的企业还有很多,名单能列成一长串,如贝贝网、辣妈帮、母婴之家、荷花亲子等,这些曾经的资本宠儿无一例外都成了资本弃儿,最终宣告失败。

从规模层面看,母婴用品市场规模很大,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母婴市场规模达4.8万亿元,为何如此庞大的市场却养不活一家母婴电商?

看到“蜜芽APP发布停运公告”上热搜时,消费者徐霖开始在记忆里搜寻,她记起来,自己2016年左右用过这个母婴类APP,“这家性价比一般,产品更新也不及时,久而久之就不用了”。

再翻看词条下面的评论,徐霖发现,大家的反馈都差不多,有同样感慨“以前一直用来着,一晃都好几年了”的,有记起“这家创始人还上过《奇葩说》,说比米未市值高”的,也有调侃“直到停运了才知道这家公司”的。

通过这些零零碎碎的评论,大体能够拼凑出这家曾经站上风口的母婴电商独角兽的轮廓。

2017年,刘楠以蜜芽CEO的身份参加了《奇葩说》第四季。在节目里,刘楠讲述了自己进入垂直电商领域的契机、竞争和感悟。她说,孩子出生后,她会常常焦虑,会较真地拿出做毕业论文的劲儿去研究各种母婴产品,甚至给产品的美国官网邮箱写邮件询问。之后,她还会把资料整理出来,分享给妈妈们。

慢慢地,刘楠萌生出做母婴电商的想法,开了家淘宝母婴店,两年卖了3000万。再之后,刘楠又通过北大校友会联系上真格基金创始人、天使投资人徐小平,拿到投资,正式做起母婴电商的生意。彼时,她把公司调性定为进口母婴电商。

那是2014年前后,正值80、85后一代结婚生子的那几年。那一批妈妈们有一个特点,消费能力提升,对高端母婴用品的需求水涨船高。于是,一大批国外的高端母婴用品品牌顺着海淘的路子进入中国,还一度带动跨境电商创下年均30%以上的增速。刘楠就是瞅准这个市场,准备把蜜芽宝贝(蜜芽的前身)打造成正规军,一举代替一直以来海外代购的散兵游勇。

为了打开市场局面,刘楠选择用简单粗暴的价格战。2015年3月,蜜芽挑起了母婴电商的价格战。当时,已经完成三轮融资的蜜芽不差钱,硬是把纸尿裤的价格从128元拉低到了50多元。“电商领域只有老大,没有老二和老三。”时任蜜芽CFO的孙伟说,为了迅速把规模做上去,拿到更大的市场份额,总会有人跳出来打价格战,蜜芽只是顺势而为。

蜜芽疯狂烧钱,使得纸尿裤的价格一路走低,从99元,到79元、66元,再到50多元。但效果也显而易见,蜜芽GMV成倍数增长。价格战之前,蜜芽每个月的GMV大概是2000多万,价格战的那几个月,GMV做到了5个亿。

在那之后,秀完“肌肉”的蜜芽成功拿到了雀巢、亨氏、达能、惠氏、美赞臣、herobaby等国际母婴品牌的授权。到了2016年,蜜芽已经完成5轮融资,估值接近百亿。彼时,春风得意的刘楠在接受采访时畅想公司5年后的场景。

但在现实世界里,5年之后,蜜芽不仅关掉了所有线下门店,还即将放弃APP这个阵地。根据蜜芽官网的公告,从2022年9月10日开始,蜜芽将停止APP服务,之后,要购物的会员可以去微信有赞小程序,保留了最后的体面。

(图/蜜芽官网截图)

从高处跌落的不仅只有蜜芽,倒在母婴电商路上的企业名单能列出一长串,荷花亲子、辣妈帮、母婴之家等。但此次蜜芽关停APP,也意味着,当年的母婴电商三杰(蜜芽、贝贝、宝宝树)已经悉数败下阵来。

曾经的贝贝网很风光,“单季度订单突破一亿”、“MAU月活千亿”、“天价融资”标签层出不穷。甚至于,还差一个IPO,贝贝网创始人张良伦就能兑现几十亿身家了。但最终的结局令人唏嘘,2021年,数百家供应商围攻贝贝集团讨债的新闻被曝出。据称,当时贝贝集团旗下的贝店,涉及拖欠1400多家供应商的账款,总欠款超过1.4亿元。

与刘楠的体面不同,张良伦当时跑路了,贝贝集团被传破产。

做母婴社区的宝宝树也不好过,好不容易闯关上市却惨遭投资人抛弃,股价长期在1港元以下徘徊,总市值只剩7亿多港元。投资人不满意,核心原因还是宝宝树业绩不行,被认定没有未来。宝宝树2021年的营收只有2018年的三分之一,仅为2.82亿元,净利润更是连年亏损,三年共亏掉了13.51亿元。

和刘楠一样,宝宝树创始人王怀南也换了赛道,开始进行二次创业,这次他不再做儿童生意,彻底改行做起了中老年的生意,卖舒适鞋给中老年人,品牌名叫响午。

大母婴电商不好过,小母婴电商更难。某电商圈内人士告诉《 财经 天下》周刊,蜜芽的困境是整个行业的缩影,“身边那些母婴电商老板没一个不艰难”。

母婴电商曾经也是个香饽饽。

2014年,互联网江湖暗潮涌动。阿里巴巴成为美国 历史 上最大一笔IPO,3Q大战以腾讯胜诉收尾,美团、饿了么烧钱酣战,滴滴、快的日均烧钱过亿......在时代的映衬下,母婴电商行业也热闹非凡。

当年1月,宝宝树获得好未来1.5亿元战略投资,正式拉开行业融资序幕。随后,辣妈帮、蜜芽宝贝、贝贝网、小荷特卖等母婴电商网先后宣布融资。2015年年初,贝贝网宣布完成1亿美元C轮融资,直接将战势推向高潮。

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到2016年三年间,蜜芽共获得五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真格基金、红杉中国、H Capital、百度等,总融资金额近20亿元。贝贝网先后拿下今日资本、高瓴资本、IDG资本、高榕资本等共计超23亿元融资。网经社数据显示,2014年到2019年,我国母婴电商共计融资133.1亿元,其中贝贝网和蜜芽拿下了大头。

(图/蜜芽官网)

没想到曾经的资本宠儿,最终却成了资本弃儿。蜜芽最后一轮融资发生在2016年,六年来再无融资;贝贝网靠社交电商贝店的续命,稍微晚一点,最后一轮融资发生在2019年,但在出事之前也有两年没有获得新融资;辣妈帮的融资纪录停在了2017年,在今年出事之前,有5年没有获得新融资……

2016年年底,有网友匿名表示,蜜芽资金很紧张,再融不到钱就要出大事了。在这条内容下面,有网友附和,公司的资金链的确出了问题。在此之后,蜜芽试图自我造血,但都无济于事。

蜜芽造血的第一次尝试是招募城市合伙人,布局线下市场。当时成为蜜芽城市合伙人的方璐告诉《 财经 天下》周刊,根据合同,合伙人要先交90万元,取得合伙资格,就能用蜜芽的牌子,自行在省内推动线下加盟店。彼时,蜜芽承诺她,公司会上市,到时候给她算干股。

但事情的走向并不像蜜芽承诺的那样。方璐回忆,加盟后,她从蜜芽那里进了数十万的货,囤了一堆纸尿裤、驱蚊液等,没想到却被坑了,后来蜜芽在自家APP上搞低价促销,价格比她当时的拿货价低不少。

“蜜芽这样做,导致我们线下门店的货根本卖不出去。”方璐告诉《 财经 天下》周刊,她曾经多次找到刘楠,但对方不听劝。到最后,她不仅没有享受到蜜芽的干股,还损失惨重。

除此之外,2017年9月,蜜芽还推出了plus会员制自救,想走社交电商的路子,吸收新的用户。根据介绍,蜜芽的会员体系分plus会员、铂金培训师和钻石服务商三个级别,要想升级,必须完成一定数额的业绩指标和拉新指标。

具体来说,要想成为铂金培训师,需要达到6万的业绩,还得直接邀请至少20个人、间接邀请80个人。当然,完成拉新指标,公司会给予一定的奖励。当时,不少社交平台上都有“蜜芽会员让你轻松月入过万”的“致富经”,公司也屡次被质疑打传销擦边球。这和曾经的贝贝集团何其相似。

2020年7月,有微博大V爆料:内部消息,贝贝集团旗下会员制折扣商城贝店涉嫌传销,被湖北荆门市场监管局处以3000万元罚款。很快,这条微博内容被删除,但仍有网友截图保存了下来。而贝贝被质疑的传销行为,则是张良伦提出的拉新法子:让老会员拉新会员进店,给予双方一定的优惠力度。

无论是蜜芽还是贝贝,其不顾后果的自救、拉新,背后都是自身增长乏力,遭遇资本抛弃的窘迫。

宝宝树商业合伙人魏小巍曾说,在2015年,行业里有人犯了一些错误,比如大促一个月之后还没发货,比如深陷假货风波,原因就是融资后,资本逼着公司不断做大GMV。只有GMV快速增长才能融到下一轮钱,如此反复。但很显然,依靠前期的资本和价格补贴,母婴电商已经触及了天花板。

根据比达咨询发布的《2020年中国互联网母婴市场研究报告》,2014年,母婴电商市场规模的增长率达到了111.4%。随后,从2015年到2020年,该数值逐年降低,从98.5%、38.9%、27.3%、17.2%降到了2020年的8.6%。

零售电商行业专家、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告诉《 财经 天下》周刊,对于垂直电商而言,只有增速远远快于阿里、京东这样的综合电商巨头,才有可能熬下去。

可惜的是,所有垂直电商都没能做到,奢侈品电商、美妆电商等不仅量比不上综合电商,增速也比不上,毫无竞争力,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母婴电商也不例外。

事实上,蜜芽、贝贝们并不是第一批倒下的母婴电商。其先例是2004年上线的红孩子。

2004年,这家以电商结合目录销售的母婴用品网站上线。巅峰时期,红孩子在全国发行了超过百万份母婴产品目录,其销售额甚至超过了当时当当和亚马逊之和。与此同时,作为行业标杆,红孩子也颇受资本垂青,先后引进4轮融资,总额达8000万美元。

随后,以2008年为时间节点,红孩子开始走向衰落。当年,1号店率先开通母婴频道,紧接着,亚马逊、淘宝、京东、当当等大型综合电商平台先后入局,抢占市场。2017年,亏损严重、无力抵抗的红孩子卖身苏宁,母婴电商行业落入冰点。

垂直电商和综合电商之争,由来已久,且均以垂直电商战败告终,红孩子、凡客、当当、聚美优品、酒仙网皆如此。庄帅告诉《 财经 天下》周刊,想跑赢综合电商巨头,必须保证超高速增长,“头两年增速要在1000%到2000%,第三年得保证200%,之后几年不能低于60%到70%”。

而到了母婴电商领域,受困于奶粉、纸尿裤等行业标品日益透明且平价化,想要获得高增长只能打价格战。

(图/视觉中国)

孙伟说,即便不打价格战,按照之前纸尿裤15%的毛利,再刨去履约成本,企业也挣不到钱。这么来看,还不如打价格战,通过战略性亏损引流,再通过非标品(婴儿车、儿童床品等)获取毛利。

久而久之,母婴行业又陷入一个新怪圈。用母婴电商宝贝格子CEO张天天的话来说,母婴电商不打价格战是死,打价格战也是死。各大母婴电商的销量全靠烧钱促销,促销一停,数据立马暴跌。

业内人士说,母婴电商自身没有造血能力,早期可以靠资本输血谋求高速发展,但当资本转头不再继续支持后,相当于外部输血断了,如果自己又找不到自救的方法,出问题是早晚的事情。

贝贝网投资人、今日资本徐新曾坦然,如果要在行业里混得好,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标准,其一,市场份额要达到两三成;其二,要领先同行两倍。这在综合电商巨头林立的母婴行业,显然不成立。有数据显示,在母婴电商市场,阿里、京东的份额加起来常年保持在70%左右。

存量优势用尽,摆在母婴电商面前的路似乎只剩下一条:回归商业本质,到线下去做服务。

孕婴童全渠道服务商乐友的执行总裁董刚告诉《 财经 天下》周刊,乐友1999年起家于线上,当年,生孩子的几乎不上网,上网的年轻人又还没生孩子,不得已,“被逼到了线下”。2014年前后,拿到融资的母婴电商们开始挤压线下连锁店的生存空间,本就具有互联网基因的乐友又开始自建APP,作为门店的延伸。发展到今天,乐友已经升级为“直营+加盟+全渠道电商”模式的玩家。

“在母婴领域,纯线上的商业模式不再能满足用户的全面需求。”董刚坦言。究其原因,母婴行业的便利性、专业性、安全性都得依托线下门店来完成。

线上加线下,这似乎成了行业共识。以2018年为时间节点,在零售战火从线上向线下蔓延的大背景下,母婴电商品牌开始布局线下渠道, 探索 渠道下沉。与此同时,阿里、京东也相继完成对几十万中小母婴门店的整合。

母婴电商的终点,是线下还是灭亡?庄帅告诉《 财经 天下》周刊,即便母婴电商品牌转而布局线下,也得和不差钱的巨头正面刚,相比于线上,线下对于资金的要求更高。

庄帅坦言,在电商领域,垂直电商从出现到衰落的脚本,他已经见证了4轮。此次蜜芽关停APP,预示着这一波母婴电商的集体落幕,其还是没能逃过垂直电商的宿命。

(文中徐霖、方璐为化名)

「母婴门店拉新」母婴店拓客引流的最快方法是什么

母婴店怎样做吸引客人

遵循顾客习惯

人在看东西时,多有“先左视,后右视”的习惯,结合人的身高来说,一般对“平视能见,伸手可及”,90厘米~150厘米高度的位置是商品最佳黄金陈列位置,因而在主推某件产品时,就可以把最好的柜台位置留给重点推荐的商品,即把最好的商品摆在母婴店货架“最显眼”的地方。其次就是把一些流通性强的便携式商品摆在过道处方便顾客拿取,主力商品陈列在高流通处等。

按品类摆放

分类陈列就是为了把产品合理分类,方便介绍商品和顾客自己寻找喜欢的商品。具体的母婴店商品分类,目前的主流做法还是以品牌来分类,再结合功能、原料等方面的差异,有些大品牌由于自己的品类非常丰富,也会依据各种分类原则来细分和陈列自己的产品,客户如果看中一款产品,将很快找到适合自己的规格和颜色,可以加快购物效率。

TIPS:销量好的商品不要经常更换位置,因为这样会妨碍老顾客进行选购。

价格组合

遵循价格组合原则,是按照母婴门店商品价格和优惠力度的不同而进行陈列的原则,这样可以方便顾客搜寻符合心理价位的产品。

干净整洁

母婴店保持干净整洁,这是吸引顾客二次进店的基础。陈列不是一次性的,因为顾客选购的时候,会弄乱商品的陈列。如果不及时恢复,会给后面进店的顾客造成不好的印象,久而久之,顾客就越来越少。如果要长时间保持陈列的效果,这就需要店铺内的管理人员多动手,多清洁。及时清理店面的卫生,定时擦拭母婴店货架,及时将产品回归原位,留给顾客整洁美观的印象。

其实母婴店商品的陈列技巧和原则还有很多,以上说的只是其中一部分,更多的则需要从业者在不断的运营过程中去认真总结和反思,不断改进。

影响顾客流量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店面的位置、店面的整体形象、最佳的陈列、IP的打造、完善的售后等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仔细去琢磨,这样才可能引来更多的顾客,为自己的母婴店品牌创造更多的价值。如果你对店面经营状况不满意,赶快联系洛克城母婴设计吧!为超过2000+母婴店面实际操盘,有效改善经营困境!

母婴门店怎么增加客源

母婴店的经营长久之计,多数在于“熟客”,开发新客户是占据较小的比例。那么如何让新客户成为“熟客”,能够二次、三次消费?这就需要母婴店去培养客户的忠诚度,进而由这些熟客进行店面的口碑传播,带来新客户。

初级:母婴店常客奖励计划

常客奖励计划的主要形式是积分制,积分制的基本内容是顾客每到你的母婴店里消费一次,都会根据消费金额获得相应的积分。当积分达到某个标准时,就可以获得免费的消费机会。不过常客奖励计划容易被模仿,为了避免竞争者仿效并在这方面同你展开竞争,店铺的促销方式也是要不断创新,随时给顾客新奇感。

比如,如今微信大行其道,有想法的老板可以利用微信平台来服务客户。在微信平台里设置积分系统,顾客可以买产品积分,也可以转发点赞积分,这里面的想法很多可以充分发挥。这样不但能服务好顾客,还能增进与顾客的沟通,从而增强顾客对门店的粘性。

中级:母婴店会员俱乐部

会员俱乐部可以说是母婴店一种别出心裁的“圈人运动”。将大量的目标顾客圈入自己的店铺的“势力范围”,并且经常举办一些内部的活动,提供一些特别的服务,可以让会员感到自己被重视而继续消费或购买服务。

同样是会员卡促销的话,门店老板可以将会员卡分成若干个等级,比如:钻石卡、金卡、银卡以及普通会员卡。比如钻石卡800元,在店铺中购买任何玩具均享受优惠,同时享有其他优惠服务;金卡可以600元,购买商品享受优惠等等。除了购买产品享受到的折扣,作为经营者可以为顾客提供商品使用或者租用等方面的优惠服务,更好的建立客户关系,吸引回头客。

高级:创造顾客价值(满意度)

顾客满意管理是以顾客满意为核心的管理和经营方式,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兴起的新型管理方式。在当今的社会坏境中,市场竞争的范围和激烈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在销售方和购买方的博弈中,主导权开始转移到顾客的手中。任何一家店面如果不从顾客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做不到使顾客满意的话是注定要被淘汰出局的。

现如今做得很好的小米手机公司,从产品设计之初,就是从顾客的角度来定位的。他们做得就是口碑,顾客的忠诚度比同行的其他公司要高出很多。

再比如,经营一家母婴店,顾客在每一次与产品接触时,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感觉对产品做出评价,该评价将决定他们的后续购买行为,所以你的店对服务质量一刻都不能放松。真正了解顾客,直接面对顾客的一线员工或者是经营者,相应的也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能否提供优良的服务也是一家母婴店是否可以长久经营的保证。要知道,开发一个新顾客的成本相当于维护一个老顾客的20倍!

以销售奶粉为例,看母婴店如何提高客户忠诚度。

母婴门店如何做好社群营销

一、明确定位:

社群虽然是一个非正式组织,但是要想发挥好社群的作用,必须要有非常清晰的社群定位。

目前看很多企业的社群化运作,也是主要在定位方面缺乏准确的把握。或者把社群化运作组织的非常随意,或者搞成了死群、乱群。

整体的社群化运作,需要企业做出系统完整的规划,首先要确定好社群化运作的定位。这种定位可以结合企业的实际,但是,不管如何,必须要使你的目标顾客、群成员明显感受到你的定位。

二、制定好规则:

运作社群化零售模式,并且要作为战略性的规划,必须要制定好规则。一是要有一套针对群成员、你的目标顾客的一套体系。要明确对有关成员的要求,确保群的良性运转。参加了很多的企业社群,一些运作健康的群,主要都是制定了一套相关的运行规则。

三、有一套针对群的内部运营体系:

运营社群,绝不是简单的建几个群,社群运营好,需要靠企业要有一套内部支撑社群运营的体系。譬如商品的推送要与商品部门形成协同,顾客投诉要与运营部门实时配合,有关价值内容更需要与营销部门紧密协作。没有这些体系保证,社群的价值作用很难发挥。

四、创造价值内容:

发挥好社群的作用,关键要靠社群能不能为成员创造价值。所以社群的内容创造非常关键。社群要根据自己的定位,努力在创造价值内容方面发挥作用。价值内容是增强群成员信任的主要载体。

五、创造恰当的社群氛围:

如果定义社群的目标重点是要解决顾客信任,那么创造融洽适当的社群氛围就是非常重要的关键点。

母婴店引流的方法有哪些

做好店面装修

想要吸引目标群体到店内光顾,就要将制造出能让消费者产生兴趣点的店铺特色,经营者可以从功能区划分、服务流程及产品品类创新等方面入手,制造可供目标群体产生光顾的兴趣点。

店面的装修,是门面担当,是消费者对店铺的第一印象,店面装修效果是否美观是决定店面生意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店面的装修设计一定要做好。

提高店铺成交率

在现有顾客的情况下,现场销售的成交率将决定着门店的营运能力。影响门店成交率的因素主要是店铺的环境,主要包含店铺的硬件配备、动线布局、陈列摆放、灯光和音乐等综合要素,影响到顾客购买的舒适度,或者是没能激发顾客的购买欲望。

任何位置的门店都会有生意,关键是能够因地制宜,调整经营思路,找出门店经营存在的问题本质,分析解决方案,就一定可以决胜终端。

领取免费诊断+设计

为了解决各位母婴店主的营销痛点

洛克城特别推出免费店面诊断

找出你的母婴门店生意不好的症结所在

然后对症下药赠送免费设计

帮助门店解决经营困境

还在等什么赶快行动起来!

2021全国百强县榜单出炉,低线城市线下母婴店或迎来高光时刻

新消费环境下,出生率的逐年下降对母婴生意长效增长产生了最直接的影响,2020年我国出生人口为1200万人,较2019年1465万人,减少了265万人,人口出生率再创新低。随着人口红利的退却,母婴行业的主要驱动力转变为消费升级,一方面,消费多元、品类拓展、产品细分推动母婴市场不断成长;另一方面,在低线城市中产阶级崛起的推动下,下沉市场的母婴消费潜力不断爆发。

近日,由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编制的《2021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正式发布,这是衡量各地县域发展的重要参考。百强县榜单新鲜出炉,渠道下沉到县级市场甚至是农村市场,母婴生意如何找准支点?或可给我们以参考。

北京大学传统产业“互联网+”与资本战略研究课题组副组长、婴童产业首席分析师杜凤林指出,母婴市场可以分为婴童产品、婴童服务、孕妇产品和孕妇服务四大品类。其中,婴童产品所占市场份额最大,市场渗透率高于其他三大品类。如果每个新生儿每年消费1.5万元,新生儿每年将带来数千亿元的消费。目前占据母婴市场份额较大的是奶粉、食品、棉纺制品和儿童用品四大类,主要涉及吃、穿、用方面。

AC尼尔森数据显示,三线以下城市生活成本较低,生二孩的意愿明显高于一二线城市。麦乐购的数据显示,一线城市购买母婴产品增长率在30%-40%,非省会城市的增长率在100%以上,部分三四线城市的增长甚至达到200%-300%。

不过,三四线以下城市的母婴消费能力迅速提升,但消费体验远不及一二线城市。有消费者表示,其县城的母婴店几百个母婴品牌中,中端品牌寥寥无几,低端伪劣用品充斥市场,消费体验差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对于逐渐进入饱和状态的一二线城市,母婴零售在更为下沉的县城、乡镇及农村市场,整体来看仍旧是活力无限,在新生人口增量产生的旺盛需求和低线城市消费潜力释放带来的消费升级这两大因素共同推动下,下沉市场的母婴生意还有更多可以挖掘的地方。

那么,掘金下沉市场,需要做好哪些充足准备?

在选址问题上,很多人难免会带着固化思维,想当然地认为三四线以下城市的人口及地域规模有已经决定了人流量的多少,因此选址不用太刻意,其实不然,一个好的位置往往能决定门店未来的客流量。另外,尽管三四线以下城市人们的生活节奏相对要慢很多,产品和运营可能可以弥补选址的不足,但是流量为王这一点是永恒不变的,因此,门店选址一定要十分慎重。

在门店装修上,很多店主潜意识里会觉得装修越好越吸引客人,希望通过重金打造提升自己的逼格,其实这对于想在三四线以下城市捞金并不可取。如果在一二线,确实要装修精致豪华,但在三四线以下城市装修太夸张就等于浪费。装修越好,对本就消费水平不是特别高的顾客来说会觉得这家店特别贵,可能自己消费不起,从而望而却步,影响成交。其实,母婴店只要做好陈列,能给人一种舒适、温馨的感觉就可以。

母婴店的主力消费是妈妈,尤其是指定产品消费者,爸爸和爷爷奶奶是重复购买者,一二线城市的消费者中,妈妈的主观意识比较强,品牌意识比较强,对进口货也有明显的的趋向性。在品牌认知层面上,三四线以下城市消费者对母婴产品的认知程度相对较低,品牌忠诚度也不高。例如当购买的某种产品缺货时,会放弃寻找,继而以其他品牌作为替代。其次,通路商们也起着引导品牌发育的作用,因为毛利关系,经销商对于品牌的排斥也是逐级产生的。因此,乡镇级市场更多的是国货,然后价格不高,物美价廉,更受欢迎,尖端的产品在乡镇级市场并不能被很好地接受。

此外,在购买习惯上也有不同。一二线城市需求指向明确,容易对非标品产生交流,更加看重产品的附加属性,例如品牌故事,可传播话题,而三四线以下城市消费者容易被左右,更多采购目的是解决物理需求而非心理需求,非标品要用促销等间接手段才能有效。受地域影响,一些地区比高级市场更容易接受大力度活动,甚至一次购买几箱。

实际上三四线城市或者乡镇上的一些级别高端的消费者已经在升级了,当大势来临时,母婴店主已经要开始着手准备了。例如,增加长尾产品,特色化以及定制化,通俗来讲,更多的是为视野之外的消费群体提供产品、满足需求,比如一些新型智能冲奶机的出现,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消费升级的具体体现,这个东西完全可以不用,但随着消费观念的改变,人们开始有了解使用的需求。还有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纸尿裤,从传统的尿布到纸尿裤就是消费升级,尿裤又在升级,分场景化,包括一些游泳纸尿裤等等,只不过三四级以下城市店主或乡镇市场没有过多引进产品并且传播出去,这可能也是一个机会。

俗话说,开发十个新客户,不如维护一个老客户,口碑的力量往往能带来连锁反应与利润成倍的增加,这一原则放在三四线以下城市的拉新和盘活上更为贴切。基于三四线以下城市地区人口基数不高,客流量不大,消费圈小且相对固定,基本是“人情市场”,可以说老顾客是三四线以下城市母婴店的主要消费群体,因此不要一味追求新顾客,而是要提升自身持续留客的能力,把门店运营的重点放在当地消费者的认同感和复购率上。说到底,存量市场蛋糕虽小的同时,增量市场却在扩大,维护好老顾客是提升用户客单价的关键一环。

下沉市场是不是真香不能一概而论,但消费力摆在那里,抓住机会就有生意。

母婴门店拉新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母婴店拓客引流的最快方法是什么、母婴门店拉新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The End

发布于:2023-03-29,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首码项目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