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业务拉新」停车场业务拓展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停车业务拉新,以及停车场业务拓展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嵩明易停车积分兑换靠谱吗
- 2、我是做交通设施,停车场这块业务的,但我是新人,我该怎么做?
- 3、10 "停车(P)+单车(B)"的商业模式分析
- 4、速停车积分兑换是假的吗
- 5、小小停车位,何以成为“万亿元”的大市场?
嵩明易停车积分兑换靠谱吗
嵩明易停车积分兑换靠谱。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嵩明易停车积分兑换为了帮客户拉新引流,提高客户的使用率,速停车平台提供积分兑换服务,积分兑换是靠谱的,嵩明易积分商城兑换的礼品都是正品商家为了刺激消费者消费。
我是做交通设施,停车场这块业务的,但我是新人,我该怎么做?
1.网络
通过网络查询一些公司单位。很多公司也叫交通设施公司,但是不做停车场这块,比如是做道路划线
或者道路上使用的机器,但是他们可能会接到这样的单子,就需要采购。可以成为互补客户
2.电话确认,主动发/送自己公司资料。以备后用
3.新建楼盘的物业公司,停车场这块归他们规划
4.主动请教老业务,获取一些知识。不要抱着被人主动找你的心态。
希望有所帮助
10 "停车(P)+单车(B)"的商业模式分析
到了这一篇,是产品家实战营总结前的最后一篇文章了。结合上图所描绘的“商业模式画布”,根据这9个概念结合分析“P+B”模式的商业闭环。
01 CS:客户细分
“P+B”模式的目标用户即车主用户,在车主用户群体中,按照具体场景细分,核心用户为“停车离目的地距离较远,需要采取其它交通工具”的车主用户。
02 VP:价值主张
“P+B”模式为核心用户群体在停车时遇到的“无车位、停车贵”问题上:
1.提供更实际的解决方案:告知用户去稍远的停车场停车。
2.提供更高效的交通方式供用户前往实际目的地。
3.提供更低的价格:稍远的停车场的停车费往往与核心地段相比更便宜。
4.提供更小的风险:我们所推荐的停车场是正规的收费停车场,价格透明,告别路侧停车或其他非正规停车场的昂贵乱收费行为。
03 CR:客户关系
用户与我们:我们作为平台向用户提供服务与补贴,用户享受服务并付出相应的费用。
客户与我们:停车场方、单车提供商等为服务供应商(即客户),我们为客户提供更多客源及流量入口。
用户与客户:用户通过我们的平台使用客户提供的服务。
客户与客户:客户与客户之间通过我们的平台串接利益关系,合作创造更多价值。
用户与用户:无直接关联关系,但在线上可通过活动产生传播拉新的影响关系。
04 CH:渠道通路
线上:通过线上APP的渠道在用户搜索目的地后,依据目的地的停车难易程度推荐支持“P+B”模式的其它停车场;
线下:在一些日常车位紧张的停车场,通过物料向用户推广,导流至其它支持“P+B”模式的停车场;
05 KA:关键业务
实现"P+B"模式的产品主要需要实现以下功能:
1.推荐停车场的信息展示及导航;
2.使用停车场共享单车的功能;
3.车辆入场状态的判断;
4.解锁停车场共享单车;
5.停车费与单车使用费用的支付;
6.单车使用的状态保护,防止他人骑走;
这些功能可通过一个线下场景入口进入产品进行使用,所以比较符合的是H5产品、小程序等等。
06 KR:核心资源
ETCP做这件事的优势在于:
1.品牌的知名度与信任度,以及用户基础;
2.停车场合作数量的品牌背书;
3.成熟的车牌识别技术与计费收费管理系统;
4.资金实力,能够支撑产品初期的用户教育补贴;
07 KP:重要合作
1.停车场:与一些离中心区域较为偏远或不易被发现的停车场合作,这些停车场日常空位率较高,车流量少,符合“P+B”合作停车场的条件;
2.单车:与主流品牌的共享单车合作,或一些专门应用于点对点用还车的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企业合作,提供停车场专属单车。
3.园区:在一些停车困难的集中爆发的写字楼园区进行商务合作,解决园区停车问题,向车主推广产品。
08 R$:收入来源
1.用户端:用户享受平台带来的服务,我们的平台通过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解决了用户找车位的问题,并提供附加的交通工具供用户使用,这些服务的提供都可以转换为价值体现在用户的停车费中,停车场、单车、我们从这笔收入中进行分成。在后续的产品发展中,对这些停车场增加长租车位、预定车位的服务功能,对使用特权服务的用户收取服务费用。
2.客户端:我们为各个客户提供了场景与利益连接的合作,这些合作带来的收益,我们应当从给客户的结算中进行抽成。以及发展扩大后,后续希望接入“P+B”模式的停车场或单车公司,收取相应的入场费和合作费用。对于一些希望接入此模式来解决园区、写字楼停车问题的公司、物业集团等,收取解决方案的整套服务建设费用。
09 C$:成本结构
“P+B”模式,花钱的地方主要分为线下和线上2个部分:
1.线下:
- 初期试点模式洽谈停车场时,可能存在的单车入场费;
- 停车场导流物料设计铺设;
- 地推人员人力成本;
2.线上:
- 产品实现的开发设计成本;
- 市场广告、推广费用;
- 新用户补贴成本;
-------------
各位客官手动点一下“喜欢”,是我继续写作的动力~
速停车积分兑换是假的吗
速停车积分兑换不是假的。因为速停车为了帮客户拉新引流,提高客户的使用率,速停车平台提供积分兑换服务,所以积分兑换是真的。
小小停车位,何以成为“万亿元”的大市场?
普通人可能很难想象中国的 汽车 规模究竟有多庞大!
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2021年1月发布的消息,2020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 3.72亿辆 ,其中 汽车 2.81亿辆 。
目前,全国有70个城市的 汽车 保有量超过100万辆,31个城市超200万辆,13个城市超300万辆。
其中,苏州、上海、郑州超过400万辆,而北京、成都、重庆三城的 汽车 保有量更是超过500万辆,数量之多,令人咋舌。
与快速增长的私家车形成对比的是,我国中大型城市的车位配比低得可怜,平均只有1:0.5- 1:0.8,低于国际的1:1.3。
根据《人民日报》报道,截止到2020年末,我国全国车位缺口已达约 8,000万 个,供给率仅在 40% 左右。
以深圳市为例,目前深圳机动车保有量为352万辆,而深圳整体经营性停车场加路边泊车位和非经营性泊车位,总量大约为250万,缺口大约还需100万。
而上海停车位缺口均在200万个以上,北京的停车缺口甚至高达400万个。
如何解决这种“车多位少”的窘境,可能的 科技 解决方案还是要从 “立体车库” 和 “智慧停车” 两个方面着手。
毋庸置疑,机器人技术在现代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
似乎每天都有越来越多的日常生活变得更加自动化,其中机器人技术改造后的立体车库就是代表。
立体车库(Stereo Garage)是用来最大量存取储放车辆的机械或机械设备系统。
最早的立体车库是1905年在法国巴黎庞蒂厄街的车库,该车库由一个多层混凝土结构组成,内部有电梯将 汽车 运送到上层,服务员将 汽车 停放在那里。
1951年,第一座无人驾驶停车库也在美国华盛顿特区开业。
我国也于90年代初开始研究开发机械立体停车设备,距今已有近三十年的历程。
到了1994年,进一步升级的“机器人停车”(robotic parking)概念出现,第一个自动化车库于2002年启用。
与传统停车场相比,立体车库所提供的空间节省主要在于大幅减少与 汽车 停放没有直接关系的空间。
例如,因为不需要为 汽车 驶入停车位或打开车门(司机和乘客)留出空间,所以停车位的宽度和深度(以及停车位之间的距离)大大减少;
不需要开车道或坡道,就可以把车开到/从入口/出口到停车位;
由于停车场内没有行人(司机和乘客),所以天花板的高度降到最低,也不需要走道、楼梯或电梯。
另外,由于取消了坡道、行车道并降低了天花板高度,立体车库所需的结构材料比多层停车库少得多。许多立体车库采用钢结构框架(有些采用薄混凝土板),而不是多层停车库的整体混凝土设计。
除了节省空间外,许多立体车库还有一些额外的好处。
如:由于停放的车辆没有公共通道,因此停放的车辆及其物品更加安全;
消除停车场的轻微损坏,如擦伤和凹陷;
司机和乘客不用走过停车场或车库,更安全;
驾车四处寻找停车位的情况不再出现,从而减少了尾气排放;
只需要最低限度的通风和照明;
残疾人通道得到改善;
将停车结构的体量和视觉影响降到最低;
缩短施工时间,等等。
也正因此,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停车设备工作委员会的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新增机械式立体车库项目2,552个,新增机械式停车泊位89.35万个。
一线城市中,上海、北京、广州当年新增立体车库泊位分别达到55,753个、29,815个和26,629个。
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为例,该机场设置停车楼1处,共4,200个车位,停车场5处共4,800个车位,其中就首度加入了机器人泊车系统。
2019年,我国机械式停车设备销售规模为163.5亿元。
诸如打造国内首个停车机器人项目的 怡丰机器人 在2019年的停车机器人销售额就近亿元。
而在全球范围内,这种机器人立体车库还催生了Worldwide Robotic Automated Parking、Westfalia、LT Smart、Automotion Parking Systems、Park Plus等知名公司。
塑造机器人立体车库的另一个趋势是智慧城市的崛起。
随着物联网技术越来越先进,价格越来越便宜,互联城市的想法变得越来越接近现实。
这些系统的特点是连接的基础设施越多,性能就越好,而机器人车库的连接性已经比较成熟,智慧停车业务大范围铺开的时机已经到来。
智慧停车指的就是将无线通信技术、移动终端技术、GPS定位技术、GIS技术等综合应用于城市停车位的采集、管理、查询、预订与导航服务。
这一举措不仅可以实现停车位资源的实时更新、查询、预订与导航服务一体化,还能够实现停车位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停车场利润的最大化和车主停车服务的最优化。
如果说机器人立体车库是在“硬件”上变革传统停车场,那么智慧停车就是塑造了停车场的“大脑”,二者结合就是下一代停车场的基本形态。
从规模上,智慧停车可以分为城市级、场库级和车位级。
城市级: 停车设备数据通过物联网方式上传到城市平台,政府的城市级云平台与停车企业的云平台进行线上对接,获得停车场地数据。
其中运用到的技术包括NB-IoT(窄带物联网)技术和LoRa(远距离无线电)技术。
NB-IoT技术利用窄带通信的功耗低、覆盖广、密度高优势,使停车设备直接联网,地磁、地锁、充电桩、道闸可以把信息源源不断传输到网络平台。LoRa技术则在近年形成了行业规范和共同平台,可以使小区联网组成大网络。
场库级: 场库级应用场景包括停车场、停车库、路侧停车等,最主要技术是车牌识别技术和不停车电子收费(ETC)技术。
车位级: 停车位级别有三种技术,视频桩技术、地磁技术和智能车位锁技术。
2018年4月21日,上交会(第六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期间揭牌成立了“上海城市智慧停车产业联盟”。
今年2月9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ETC智慧停车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选定北京等27个城市作为试点城市、江苏作为省级示范区,先期开展ETC智慧停车试点工作。
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曾发布《加快推进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快捷收费应用服务实施方案》,鼓励ETC在停车场等涉车领域应用。
目前,一些地方城市已经开始ETC智慧停车领域进行了尝试。
佛山部分加油站通过铺设ETC无感支付车道,精准识别车辆进站顺序及停位置,加油后ETC无感支付自动扣款,使支付过程瞬间完成。
在中山,该市则已经改造了13,000多个智慧停车泊位,路侧停车场的停车配套设施改造接入智慧管理系统,并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城管部门的平台联通。
前瞻产业研究院初步预计,国内智慧停车市场规模在未来5年将保持20%以上的复合平均增长率,到2025年行业产值有望接近400亿元人民币。
除了机器人立体车库和智慧停车这两个百亿级别的市场值得期待外,其实,围绕“停车”概念还有两个规模上万亿的蓝海值得开拓。
近年来,各地方政府在停车场建设模式上不断创新,由政府主导逐渐转向PPP模式,引入民间资本共同打造停车场建设。
例如,位于宣武门外大街的停车场是北京市首个全智能化的停车场。
该停车场为企业与广渠门内街道办事处合作的BOT项目,前者出钱并享受停车场20年的经营权,后者出地并允许企业收取周围的路边停车位的20年的停车费。
而在盘活停车场的道路上,四川走得更远。
去年3月,川投集团控股子公司川投航信主导实施的邛崃市公共停车场PPP项目一期成功落地。
项目总投资8.49亿元,首期盘活邛崃市政府存量停车场资产5.2亿元,以邛崃市主要城镇的19,666个公共停车位12年的经营权及收益权进行转让,并以TOT(转让-经营-移交)模式进行运作,转让资金可用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建设。
而邛崃市只是隶属于成都的一个县级市,以全国近3,000个县区级行政单位计算,整体公共停车位转让收益有达到 1.5万亿元 上下。
除了公共停车场,商品住宅的配套停车场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庞大市场。
随着电动 汽车 的加速普及,充电桩成为私家车的必备品,这也就相应地促使过去乱停乱放向规范化停车转变。
根据世联评估价值研究院数据,2020年全国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154,878万平方米,按车位比1:1计算,新增车位也在千万级别,对应市场规模也有 万亿元 。
有鉴于此,从机器人立体车库和智慧停车的百亿市场到公共停车场转让和商品房配套停车场的万亿元想象力,“停车”从来不是一个应该被忽视的小生意。
停车业务拉新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停车场业务拓展、停车业务拉新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发布于:2023-03-29,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