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拉新为主题」拉新活动宣传语

博主:adminadmin 2023-03-29 06:49:05 33

318地推拉新网 (点击进入网站)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以拉新为主题,以及拉新活动宣传语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B612咔叽拉新活动策划(2017.12.17)

从提干提取:面向学生推广B612咔叽app,获取新用户。

然而学生群体范围很大,我们需要对其进行调研,制作用户画像。

由于B612咔叽之前曾叫B612,所以我对B612咔叽和B612都进行了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发现B612的数据违背常识,故不采用B612的数据。

数据来源360趋势,可以看到19~24岁的用户占总用户45%,18岁以下的用户占总用户20%,女性用户占6成。

数据来源360趋势,可以看到喜欢B612咔叽的用户还喜欢:美颜拍照app(b612、美图秀秀)、玩游戏(4399小游戏、王者荣耀)、网购(淘宝)、追星(迪丽热巴)、听歌(qq音乐)和在线观看视频(哔哩哔哩、bilibili)。其中4399占了很大一部分,或许是因为用户女性偏多。

数据来源360趋势,可以看到搜索B612咔叽的用户大多来自华南(广东)、华东(浙江、福建)、华北地区(北京、湖北、河北)。

由此我们可以将活动对象缩小为19~24岁的女学生,主要居住在华东、华南、华北地区。平时喜欢拍照、玩小游戏、观看在线视频、网购、追漂亮的明星。

B612安卓6.7.0版

美肌美颜:B612不仅可以分级美化肌肤,还可以自由调节脸部大小

滤镜:拥有丰富的滤镜库,满足用户不同的拍照需求;快捷的切换操作,拍照界面左右滑动即可更换滤镜,方便用户拍照时快速选择滤镜;滤镜管理,可选择在相机中添加哪些滤镜,将不喜欢的滤镜移除,方便用户拍照时快速选择滤镜。

贴纸:丰富的贴纸库,具有多种类别,以动物和美瞳为主。也有部分节假日和搞怪贴纸,大大满足了用户从卖萌、搞怪到混血女神的一秒变身需求;智能贴图,自动识别人脸,将贴纸贴于人脸附近,不仅使用于拍摄中,也适用于照片编辑;贴纸存储优化,开启后自动删除两周内未使用过的贴纸,帮助用户定期更新贴纸,减少占据的空间内存(拍照类app常占据大量内存,贴纸堆积难清理,且该类产品用户喜欢拍照,常囤积大量照片,导致手机内存不足,影响用户体验。)

快速制作gif表情包:一键制作表情包,并可一键分享至微信保存

长短视频拍摄:可拍摄1分钟内短视频,并制成gif

来回:短视频回放功能

小脸:将照片缩小,从视觉上拉深了用户于照片的距离,使人脸看起来更小

拼图大乱斗:在拍照界面即可选择拼图样式,拍完照自动形成拼图

触屏拍摄:开启后,点击屏幕即可自动拍摄,在gif表情包制作、长视频拍摄、来回功能中放开用户的手,不需要用户持续按拍摄键,节省用户的力气。尤其是B612咔叽的用户多为女性,持续举着按着手机拍照久了,手会比较累,这种细微的优化可让她们感觉拍照更加轻松。

P照片,一键美肌美颜,P出最适合用户的靓丽自拍

搞怪娱乐,超过1000个贴纸帮助用户实现从卖萌、搞怪到混血女神的一秒变身

gif表情包制作,一键制作属于自己的表情包,与好友斗起来

拼图制作,快捷制作拼图,边拍边作

随时随地拍摄,万能滤镜,拿起B612咔叽就能拍!

同类产品做的比较好的有:美颜相机、Faceu激萌

相较竞品的特别之处:打开即是拍摄界面,快速拍照;B612咔叽贴纸更新速度快,每日更新;滤镜万能,适用于各种拍摄场景;来回功能,回放视频动作;美肌美颜效果自然,可自主调节瘦脸程度

同类产品做的比较好的有:美颜相机、Faceu激萌

相较竞品的优势:GIF表情包制作;天空滤镜;贴纸更新快

无启动页和首页,直接进入拍照页,用户帮助更加快捷,实现随时随地拍照

触屏拍摄,轻触屏幕开始拍摄,帮用户节省力气

贴纸存储优化,定期自动清理不常用贴纸,节省空间,轻负担

小脸,缩小照片,使人脸看起来更小

来回,短视频回放,增加趣味性

安卓应用市场平均评分大部分都在4分以上

B612咔叽AppStore评分当前平均得分为4.1,每日评论基本好评量高于差评量。

人:大量明星背书,如易烊千玺、郑爽、刘亦菲、毛晓彤等

品牌:易观千帆:B612咔叽是什么鬼,居然能成为“票圈萌主”

根据用户画像,学生用户喜欢拍照、玩小游戏、在线看视频、追星、对价格敏感、贪小便宜

B612咔叽的优势为来回、触屏拍摄、小脸、贴纸存储优化、大量明星使用背书

结合来看,B612咔叽的来回功能,可重复动作回放、有趣、可制作成游戏、短视频,符合学生用户的行为特征和心理特征。配合以明星牵头和物质奖励,戳中学生追星和贪小便宜的特征,可帮助撬动用户。

活动主题:在爱与不在间,来回千万遍

活动入口:微博

活动形式:官博联合各大流量明星男神(易烊千玺、鹿晗等)发布活动,且为每位明星设计不同的话题(比如:#易烊千玺摸头杀来回千万遍#、#鹿晗邀你freestyle来回千万遍#)。用户使用来回功能拍摄短视频并分享至微博,附带话题喜欢的明星话题,即可增加该明星话题热度。活动期间,话题内按热度分阶段抽奖,用户发来回短视频附带话题,并关注官博,即可参与抽奖,热度越高抽奖额度越大。活动结束后,B612为热度最高的明星男神设计贴纸。

活动费用过高

用户参与度低,传播不开,热度上涨慢

用户不知道拍什么内容

用户刷量,热度上涨过快

活动费用过高:emmmm,和老板要钱

热度上涨慢:和微博合作,设计B612独特的微博名后图标,发微博附带话题,即可获得。并辅于一定的微博热搜购买

用户不知道拍什么内容:设计最佳模仿奖和最佳创意奖,引导用户可使用来回模仿明星拍摄内容,或自主创作内容,活动期间每日获点赞量最高的微博评选为最佳模仿奖或最佳创意奖(同一微博内容不可重复获同一奖)。官博对获奖微博进行转发,赠送合作电商优惠券。

用户用完即走:用户每日都可发送新微博参与活动,每条微博都可参与抽奖,B612咔叽app每日推送push(今天你来回了吗?)

「以拉新为主题」拉新活动宣传语

从砍价逻辑模型说起,从2个视角看砍价活动的设计规律

如果提一个问题,你觉得最有效的拉新营销玩法是什么?有人会说是拼团,有人会说是砍价,有人会说是投票。

每个人对于这个问题,应该都有自己觉得最正确的玩法,但目前来看,砍价是当之无愧的最有效的玩法,毕竟拼多多靠着砍价玩法,硬生生做到了上市企业。

其实回过头来看,砍价玩法在线下本身就有着很丰富的基础,毕竟除了商场,很多人去买东西,都会习惯性的跟店主砍砍价,当店主给到低价后,自己也会客气的说以后多给介绍下新顾客。

所以砍价为什么会火起来?砍价实现低成本获客的基础逻辑是什么?电商行业该如何依靠砍价玩法实现弯道超车?本文会详细解答这个问题。

砍价是诞生在社交电商的时代,社交电商最初是依靠社交互动、用户自生内容等手段来辅助商品的购买和销售。而社交电商最常见的几种玩法,包括砍价、拼团、助力、1分抽大奖、秒杀等,目的都是低成本获客,在完成拉新及留存的作用的基础上,最终目的都是完成产品的商业目标。

有人说过,社交电商的本质是将利益返还给用户本身。那么对于用户而言,什么样的利益才是用户想要的?

其实就是实惠。当用户看到诸如“0元抢、砍价省XX元、1分钱抽奖”等文案时,第一反应就是低价,然后用户会去 探索 是否活动带来了一定的实惠,当满足这些条件后,用户则愿意消耗成本介绍新用户给你。

其实我们回过头来看社交电商常用的几种玩法里面,拼团主打薄利多销,秒杀主打爆款促销,抽奖则是赌博。而砍价和助力等玩法,由于自身带有一定的社交属性,因此砍价更多是一种对品牌或者商品的广告宣传。

对于砍价活动很多人应该已经清楚了,通常是发起人把砍价链接发给你,邀请你帮我砍价,对于品牌方来说,自然也是希望你能发起砍价。

那么整个砍价过程中的一些要点有哪些呢,就以拼多多的砍价模式为例,为大家介绍下砍价设计中的一些要点:

一些APP内置的砍价活动流程跟拼多多类似,只是对于新用户而言,将引流转移到对APP的下载中,并在下载完成后赠送新人优惠券,在其生命周期内完成初次购买行为,增强用户粘性。

另外有一点就是要学会营造砍价的氛围,例如页面上出现“XX万人已领取/免费拿、XXX1分钱发起了拼单、XXX一分钱砍价成功”等文案,通过此类文案表明很多人都能接受活动,并且都已经实际拿到了货品,催促用户继续参与活动。

当我们熟悉了砍价的常规流程后,我们就需要针对用户的痛点来埋点设计套路,从而引导用户按我们的想法驱动行为。

很多常规的砍价活动用户都已经看腻了,除了靠商品本身来吸引人之外,我们还需要对砍价活动本身进行一些不一般的玩法。

例如在砍价活动中插入弹幕玩法,利用弹幕活泼有趣的传播属性,为砍价活动赋予社交话题;或者是将砍价活动与抽奖玩法相结合,每完成一次砍价后可以参加抽奖活动,通过这种吸引更多的人来持续不断的参与砍价。

这些功能组件的玩法都可以通过第三方营销平台来实现例如完成一次砍价可参加一次红包抽奖,最高可抽到88元现金红包,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快速提升砍价活动的传播度及覆盖效果。

很多平台都会有着自己的会员积分体系,可以兑换一些商品,但一般这种兑换商品所需要的积分很多,而如果用户一直不兑换,不仅商品会一直积压库存体验,也会影响用户的产品使用频率。毕竟积分体系的建立初衷就是提高用户活跃度。

那么我们怎么跟砍价相结合呢?可以把积分商铺拿来做砍价玩法中的商品,砍到一定程度可以以一折或者3折的积分量去兑换。如果商品价值高,就把要帮忙砍价的人数设置高一些,如果商品价值低,则把人数设置的低一些。

如果你的产品有多重渠道,那么你可以试着把这几条渠道互联串联起来,通过一个动作来驱动多个渠道用户的新增及留存。

例如先挑选一些爆款产品在微信公众号上面做砍价活动,通过砍价活动的热度为公众号做增量及客户留存。随后通过产品的一些差异个性化服务(产品签名定制、售后维护等),将用户引导到APP或者网站,该项服务仅可在APP或者网站上实现等。

用户注册App或者网站后,可以领取到新手优惠券或者其他优惠服务,在App或者网站显著位置推出对应的爆款产品,引导转化用户进行二次消费或者提升粘性。

通过此种方式可以实现产品渠道间的联动,借助微信端的流量将用户导入App或网站中,实现利用A产品的售卖带来B产品的粘性或销售。

很多人会觉得砍价很简单,上的产品也都差不多,但为什么别人的砍价活动总是那么火,可我的砍价活动玩的很人很少?

如果双方的商品价值、推广渠道等相差无几的话,那你需要思考是不是你的砍价阶梯设置的有问题。

通常来说,砍价的价格阶梯遵循这样的逻辑:

(1)以拉新为主的模式

(2)以传播为主的模式

整体活动不分老用户和新用户,所有用户砍价金额都是随机性,但会设置一个总人数,只有邀请砍价人数满足设定的总人数才可完成任务。

从用户体验上来说,第一种模式早期效果较好,而且用户体验度也较高,用户会感觉我离成功只差一点点,尤其是邀请到多个新用户后,通过多个高价+N个低价的组合,让人觉得马上就能成功了。

但由于目前砍价玩法的普遍性,这类玩法渐渐效果不佳,以第二种模式为主的玩法更加受欢迎。由于砍价金额是随机的,因此对用户来说更具挑战性,用户需要多次邀请用户才能完成。

另外在砍价环节中可以插入弹幕的玩法,将一个砍价活动变成一个 游戏 化的分享活动,并且借助弹幕的自来水属性,逐步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

砍价的玩法虽然看似简单,但其实非常复杂,因为砍价活动其实是对人心的把握。因此每一场砍价活动,活动用户群体、推广渠道、商品属性、商品价值、社交元素等都需要仔细考虑斟酌,绝不是拍脑袋上一场活动这么简单的事情。

比如参加砍价的商品如果是奶粉这种母婴产品,用户在意的并不是能砍价到多少低价拿到手,用户在意的是奶粉是否是放心奶粉,更在意商品的品牌性,而是否低价则不是他们第一考虑的要务。

或者是 旅游 线路产品参加砍价,用户考虑的就是线路的安排是否合理,是否是双人或者家庭套餐,套餐是否有其他隐形消费,同样价格也并不是最关心的话题,只有用户接受这个线路产品,他才会愿意参加砍价活动。

所以砍价活动在意的是可用价值,无论你的可用资源有多少,推广渠道有多少,商品价值有多贵,能给到用户实际可用价值,才能进行下一步的社交玩法,你觉得呢?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运营课第三次作业——某新产品拉新活动

1、 准备期:

l 市场情况调研

新产品是公司基于原有的产品和技术积淀集成研发的产品和服务,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在用户软硬件或者应用条件相对不错的企业可以得到应用,但是在大部分企业还没有意识到该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大产品市场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培育,但从具体模块部分应用上去切入,就相对容易得多。因此,可以考虑从局部应用或者概念入手考虑本次拉新活动。

l 用户在哪里?

产品的最终使用者仍是公司原来的用户群,原来的产品是最终使用者的习惯影响着采购者的决策。新产品的不同在于,需要用户从更高的战略方面,统筹考虑,所以面对的用户是具有决策权或者是具有意见领袖角色的那类人群,也就是相对高端的用户。这类用户,我们需要从老用户中挖掘,也可以通过拉新活动获得。

l 目的目标:初步获得一定数量的基础用户,初步目标200人。

l 活动时间:从启动到完成2个月。

2、 策划期:

l 考虑目前行业特点,预算情况以及吸引力等,本次活动采取“线下研讨+线上直播+赠书”结合的形式。考虑到用户人群相对高端,话题和主题适用于线下交流,所以此次活动仍以线下研讨为主;同时,为了弥补线下受地域限制,补充以会议当天的线上直播同时进行;赠书主要激励用户主动分享转发。

l 与第三方媒体(与公司用户群匹配)合作,联合推出本次活动,由媒体进行前期的信息发布、预热、宣传,双方进行研讨会主题的探讨,主题一定要重磅。该媒体具有一定行业影响力,可以有效引导用户的认知。

l 参与者:邀请行业专家、用户代表,公司技术专家参与会议研讨。

l 组建会议组织小组,负责会议安排与公司技术和产品部门的沟通,会议邀请函制作,会议注册入口、直播以及活动信息的传播、发送等等。

3、 执行期:

预热:提前一个月对研讨会活动进行一个预热,发动媒体进行一个广泛的传播。

引爆:线上直播与线下研讨同步,通过媒体、朋友圈、公司内部资源进行迅速大范围的扩散,引爆话题。

持续:研讨会总结的视频和文章,经整理进行对外推送,不能参与研讨的用户都可以通过公众号进行资料的索取,同时也实现了公众号的增粉,二次拉新。

4、 事后复盘:

l 邀请环节的覆盖,是否还可以优化

l 线上直播效果进行评估,平台的选择

l 会议流程和环节的复盘等

AARRR-拉新案例分析

如果你读过Sean Ellis的《增长黑客——如何低成本的实现爆发式增长》后,对“AARRR”概念绝不会陌生,最近分析了些很好的案例,颠覆了之前拉新的认知

我这两年的工作核心概括为:打造用户生命周期闭环,并提高每个环节的转化率

获客激活:1、消息体系(QQTips、系统消息、短信、app消息)

                    2、企业产品、内部产品 搜狗搜索app、小说、换量 

                    3、用户邀请

                    4、运营活动

留存:1、等级体系(问豆、经验值、等级角色特权)

            2、任务

            3、徽章

            4、问豆商城

总结:产品的获客多从内外部导量、这些渠道资源的用户转化率肯不如花钱渠道买的高

首先付费的推广位是流量高且最能吸引用户注意力,投放效率更高。在抢占用户量和用户时间的战争中,时间就是金钱

其次产品相互导量更多是作为一种流量和内容的补充,除非你导量的来源是微信(参见拼多多)

1)拉新有一下几种方式:

1、精准化投放广告:通过数据分析用户画像、提升产品的ROI,怎么花更少的钱投出更好的效果,这和我做过的消息体系有点像

2、趣头条、拼多多红利式的用户邀请

3、品牌渠道推广:综艺节目的赞助,如OPPO、快手对《奇葩大会》的赞助

2)案例分析

在此详细分析下趣头条和拼多多,用红利做用户邀请的最佳案例(这两款产品是过去一年用户量和GMV增长极快的两款产品)

竞品是今日头条,特色是其靠现金和金币奖励的任务系统,以拉新和留存用户

主要分为新手任务和邀请收徒活动2块奖励:

1、邀请收徒活动

新用户通过你的邀请码注册“趣头条”即可拿钱,拉的徒弟越多(徒弟的用户行为产生需达到某值才称为有效徒弟),现金收入越高。个人认为是把渠道投放的钱花到用户身上,反正目标都是获客,不如让自己用户赚钱帮忙拉人

一是趣头条的目标用户以中低层用户居多,容易被单价较低、次数多的任务奖励驱动(用户的时间成本和人际关系不会因为分享产生较大的改变)

二是目标用户邀请的潜在用户画像可能比投放广告更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2、任务

趣头条的新手任务非常多,也很目标导向。比如他的目标就是要保障每个用户每天在上面消费内容、评论、唤醒他邀请徒弟的活跃度。他将任务拆的特别详细,并把重点任务给予较高的金币,引导用户持续完成任务并获得奖励。有趣的是金币兑零钱的奖励随每日运营收益变化,猜测 趣头条对用户的奖励与内容广告的收益已形成良好闭环。在每个新客上花的钱能cover住每个用户可给产品赚取的收入,ROI是正的,故可以强化此模式去赚钱

拼多多则是另一个用户增长神速的O2O公司,15年底在上海时我就用过

首先下单需用微信拼团成功,这是一个圈新用户的途径

“现金签到”、“天天领现金”这两功能也是利用钱,引导用户签到分享到朋友圈、微信好友,让好友加入,然后一起领钱

趣头条和拼多多用红包获取和激活用户的本质都像“传销”,让用户在利益驱动下不断通过各种渠道去发展其他用户,并且发展用户的活跃度好坏也会影响到“师父”的收益。从结果来看,这两个产品的用户数和活跃度都在高速增长,说明此方法的ROI是极高且行之有效的

小视频的火力与钻石分别用来衡量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贡献度:

火力:火力值是用来衡量生产者内容优质度的奖励,由视频质量、直播质量其他活动质量构成,

火力可以变现,类比我设计的激励体系里的问豆,答题质量越高得到的问豆越多,可在商城兑换京东卡、Q币和实体物品

钻石:用户花钱购买钻石打赏给内容生产者,同时做了等级特权以刺激用户买更多的钻石。类比我做的特权徽章,以刺激小白用户答题

此外春节期间,头条系视频和快手都狂撒红包。快手豪撒6.6亿拜年红包,除夕当天斩获1.1亿日活用户;抖音明星发送红包,使得日活跃用户规模超6500万

这一切都说明用钱拉新和促活的效果是巨大的,只要钱能花的有效果,拉到新用户且活跃度不错,就非常值~、

在过去两年中,负责产品的用户增长一方面因为用户调性和上层战略没花过太多真金白银做用户增长,更多的是靠任务、签到、消息体系和活动去提升

但这半年内,通过研究各种增长迅速的产品、与相关从业者交流、看书,不断更新自我认知,觉得用钱拉新其实是更行之有效的方式:

1、从人性的角度,有利可图仍是驱动普通人最有效的方式

快手、拼多多、趣头条的目标用户对钱更敏感,用钱吸引到注意力而不是情怀,再靠产品功能将用户留下来是更好的选择

试问在中国有多少人是财务自由、时间成本高,看不上产品的红利呢?百万英雄花半小时答题全对仅给5-6块,仍有一群日薪600+的白领乐此不疲的答题

2、在获客成本如此高的今天,用不花钱的流量效率是较低的

有价值的资源需要花钱买,不花钱的流量获客成本效率低,拉到相同量的用户所需的时间更长。而对竞争激烈的企业而言,时间比钱更重要。更快速度的获取流量,并挖掘到其价值更为重要

以拉新为主题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拉新活动宣传语、以拉新为主题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The End

发布于:2023-03-29,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首码项目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