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推低价房」地推房产怎么做最有效

博主:adminadmin 2023-04-07 17:42:09 25

318地推拉新网 (点击进入网站)

今天给各位分享地推低价房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地推房产怎么做最有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四大绝技教你顺利拿下低价房

买房人最关心的就是价格问题,如何“英勇”砍价,拿到最具性价比的好房,这个技能你绝对不能错过。

一、开盘前提前认购

大部分楼盘在开盘前都要经过一个储客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有许多拿到最低折扣的机会。通常来讲,此时开发商虽然还没有最终确定售价,但由于对市场反映“心里没底”,会为前期登记的买家提供一定幅度的折扣,通常的广告语是“现VIP登记开盘可享额外××折”。

二、参加各种名义的团购

不知道从何时起,团购之风盛行,而各大机关单位、银行、俱乐部更是成为各大开发商追捧的优质团购资源。团购折扣价理论上秘而不宣。

三、买尾货、特价房

细心的买家就能够发现,不少楼盘都会阶段性地推出某些优惠单位,例如清尾货时的优惠等,有时候以一口价的形式出现,颇为实惠。一直以来,尾房给人的直观感觉就是“被人挑到最后剩下的”,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专家认为,当商品住宅的销售量达到80%以后,开发商已经获利,因此一般就进入项目的清盘销售阶段,此时的尾房往往比较实惠。

四、找旧业主介绍

买楼砍价打折找老业主介绍,也是一条可行之道。目前许多楼盘卖楼,都有推出老业主介绍额外折扣、并免买家和介绍人一定年限物业管理费、赠送其他形式大礼包等。尽管节省的绝对数额对于总价来说并不算多,但对于买家和介绍人而言,这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并且也是老业主乐于接受的。购房者可以向发展商详细咨询老业主买楼可能获得的详尽优惠,并争取将折扣和优惠全部拿到手。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5-11-20,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全面及时的楼盘信息,点击查看

多地推二手房“带押过户”,这是什么信号?会推广到全国吗?

这意味着二手房的买卖难度将会进一步降低。所以这个措施也会进一步维护各个地方的房地产行情。

在我们交易二手房的时候,因为交易二手房本身会涉及到二手房的个人住房贷款问题,个人住房贷款的转贷流程也非常复杂。在这种情况之下,很多城市同时存在二手房的各种交易限制,这也会导致很多地方的二手房交易非常困难。为了进一步缓解各个地方的房地产问题,有些城市已经开始主动推出二手房的“带押过户”,这个措施也可以进一步帮助大家积极交易二手房。

很多城市相继推出了二手房的“带押过户”。

这个措施首先在山东省的济南出现,同时也属于济南市的创新措施。在这个措施之下,当买房者想购买二手房的时候,或者不需要要求卖方支付二手房的个人住房贷款,也不需要解除个人住房贷款的抵押流程,双方可以直接通过“带押过户”的方式来交易二手房。

这意味着二手房的交易难度会进一步降低。

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因为“带押过户”直接大大降低了二手房的交易难度,同时也简化了二手房的交易流程。在这个措施之下,各个地方的二手房市场的行情会进一步复苏,这个措施也可以有效鼓励大家多去交易二手房。当一个地方的房地产交易量提升上来以后,这个城市的房地产行情自然就会稳定下来。

最后,我个人认为“带押过户”的当时会被推广到全国。特别是对于很多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来说,几乎所有的卖房者都会存在一定的个人住房贷款,所以“带押过户”的方式可以免除个人住房贷款的转抵押流程,大家交易二手房的热情也会进一步提高。

上海二手房“价格核验”新政满月:部分房东“躺平”拒绝降价,中介卖力发传单

这是上海二手房市场充满变数的一个月。

一个月前,上海二手房挂牌开启“价格核验”机制,一夕之间,过万套房源因挂牌价格而遭到下架。突如其来的新政让房东们四神无主,接下来的市场环境如何,谁也不敢妄下定论。

彼时,中介向房东猛喂“安慰剂”,他们不厌其烦地说着“不用惊慌”,并一再强调,价格核验模式不会影响房屋交易的节奏和流程,买家亦不会因此而离场,只要买家还在,就不必慌张。

与此同时,为了不被新政打乱阵脚,中介们纷纷为房东出招。有中介通过线下推广,以手写信息的方式展示下架房源;降价上架的房源,在实际交易过程中增加“装修费”,以此拉平售价等等。

然而,即便中介和房东有着种种应对措施,但受到新政冲击的这一个月,上海二手房市场还是走出了下跌行情。上海链家的监控数据显示,7月上海二手房量价齐跌,其中,全市共成交二手房2.4万套,环比下降15%,挂牌价环比下降8%。

部分房东“躺平”拒绝降价

像上海这样需求旺盛的市场中,房东总是心态最平稳的一方。在很大一部分房东看来,就算出售的周期会被拉长,也不能轻易降价“贱卖”。

“我在链家挂牌的房子被下架了,中介给了我两个方案:一是下调挂牌价,二是暂缓挂牌。对于这件事,我的想法是,如果达不到我的心理价格,那就不挂牌了,等一等没有关系。”7月20日,张青收到房源下架通知,她在社交平台发表一篇短文,表达自己面对新政的“躺平”心态。

张青认为,价格核验政策出台之前,其所在小区的房源出售情况比较乐观,成交价格与其挂牌价之间的差距也不大,这说明降价不是唯一的选择。“买卖房子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交易,我找不到降价的理由。我认为可以多观察一段时间,看看后面政策和市场的走势如何,到时再做决定。”

中介数次劝说张青适当下调价格以重新发布房源,但张青始终认为自己的房子非“高价房源”,也是在她坚持不调价的情况下,她的房源在网络平台遭到“冷冻”。但张青并不介意, “只要我不愿意,谁也不能让我降价卖房”。

这样的发言引起争议,两派人群在张青的社交平台评论区展开辩论。一派是张青的“同路人”,他们同样经历了房源被下架,对价格核验政策有着诸多怨言;另一派多站在普通购房者的角度看待价格检验新政,认为房东们自视过高,上海二手房价格回归理性会是必然趋势。

事实上,这一个月以来,张青不断看到房源被下架的案例,她也意识到,“躺平”不是长久之计。就在不久前,一二手房价严重倒挂的浦东前滩房源曾短暂“解封”上架,但经过价格核验二次矫正后,板块内高价房源又一次被批量下架。

可见,对于二手房市场政府是动了真格。“'躺平'可能不是最好的办法,但'躺平'能让我冷静下来,把出错的概率降到最低。”张青告诉时代财经,目前她的挂牌价仍未下调,或许是因为价格的原因,最近中介带看量也大幅减少。

市场降温,中介卖力地推

相比房东们“躺平”的心态,近一个月,中介的心态波动要更大一些。

接二连三的调控政策让中介措手不及。二手房挂牌价格核验制度最早在7月9日发布,起初,许多中介认为新政的“杀伤力”有限,甚至在7月20日出现房源集中下架现象时,还有中介在朋友圈向客户喊话,希望客户们看到低价房源不要窃喜。

针对价格核验制度,中介早已想好对策。一名中介向时代财经透露,价格核验制度启动后,他们将未通过价格核验的房源当作“隐藏房源”,根据买家的要求直接进行推荐或带看,略去上线展示的步骤。

还有部分房源,房东在中介的建议下进行“包装”后上架。该方式要求房东降低挂牌价,通过价格核验后实现上架,前后挂牌的差价会以“装修费”的名目向买家收取,这笔费用通常在十几万至几十万。

价格核验还只是难题之一,尔后陆续出台的限购政策,以及在房贷端口做出的调控,才是让中介感到不安的源头。

7月24日,上海限购政策再打补丁,赠予房产被纳入限购范围。根据政策,通过赠与方式转让住房的,自转移登记之日起5年内仍记入赠与人拥有住房套数,且受赠人应符合国家和本市住房限购政策。

在此基础上,房贷也持续收紧。自7月24日起,上海地区首套房贷利率由此前的4.65%上浮至5%,二套房由5.25%上浮至5.7%,二手房贷款周期亦拉长至半年左右。到了8月6日,贷款端进一步收紧,上海宣布审批贷款额度将实施“三价就低”。

调控政策的围堵下,买家观望情绪渐浓,火爆数月的二手房市场迅速降温,中介们的“小聪明”也失去效力。眼下,网络房源骤减,来客量一日不如一日,与几个月前门庭若市的景象相比,现在中介门店都变得十分冷清。

中介们又恢复了从前的地推模式,几乎每一个热门小区附近,都能看到中介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面前立着一块白板,上面写满房源信息。还有中介将房源信息表打印出来,一张张塞进小区信箱。

不过,兔博士APP统计的最新数据显示,二手房市场仍保持着下行的形势,8月9日至8月15日,上海二手房挂牌均价约67333元/平方米,环比下跌1%;挂牌量为23273套,环比下跌3%。

「地推低价房」地推房产怎么做最有效

霸王条款阴阳合同 十大案例破解中介交易陷阱

在新房价格不断攀升的情况下,很多购房者转投二手房,但在购买二手房过程中难免会同中介公司打交道,而这其中存在着许多法律潜在风险,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实例,借此来识别二手房交易过程中的“陷阱”。

强扣业主房产证

案例回放:陈女士居在梅林。今年8月1日开始,深圳个人住房转让开始强制征收个税,她的房子满足免税的条件,但她并不知情。

“9月份,创道地产梅林分行的地产经纪人告诉我,如果现在不卖,可能以后要征收2

0%的个税。”陈女士表示决定卖房。9月15日晚,该中介带来一个买家,三方签署了协议,中介带走房产证。

后来,陈女士收到1万元定金,而并非是原来的2万元。中介称,剩余的1万元用来支付业主没有支付的物业管理费、水电费,还有佣金和办理房产证过户的加快费等。“我怀疑工作人员的诚信,”陈女士坚持要回另外1万元定金,但对方一直不肯给。陈女士于是要求中介还她房产证,但中介当时拒绝归还。

记者点评:房产证的所有权属于业主,业主是权益既得人,无论交易与否,这个事实都不会改变,所以业主要回自己的房产证,中介无权扣押,中介扣留房产证属于侵权行为。

瞒天过海吃差价

案例回放:南山区的张先生半年前准备在南山买房,他通过某中介看中了一套房子,中介人员表示业主要价75万,没有降价余地。张先生希望和业主直接见面沟通,中介几次都以业主长期出差为由,无法安排见面。

张先生虽然看好这套房,对价格也能承受,但始终觉得有些蹊跷。于是他向中介索要业主手机号码。虽然中介极不乐意,但在张先生强烈要求下,不得不告诉了他。张先生在与业主沟通后发现,业主委托

房产中介的房屋售价仅为70万元。该业主称,最近中介还在不断劝说业主签订委托书,委托其代理出售房屋的全部事宜。如果业主签了委托书,那么这5万元的差价业主和张先生都将无法发现。

记者点评:瞒天过海吃差价,是不良中介惯用伎俩。虽然不少中介承诺“不吃差价”,但是到底吃没吃,买卖双方不见面谁也不知道。所以,买卖双方最好还是通过中介沟通一下。

设置霸王条款

案例回放:刘某、陈某与某中介公司三方签订一份《房屋转让合约》。《合约》约定,刘某通过中介向陈某购买一套房产,转让成交价为人民币209.38万元。同时约定:“陈某或刘某未能依本合同之条款卖出或买入该物业,则毁约方必须实付中介公司人民币11.56万元,作为赔偿中介损失。”后来,刘某并未按合同约定付款,刘某与陈某至今未签订正式房地产买卖合同。中介公司认为刘某违约,应按合同约定向其支付违约金人民币11.56万元用以赔偿损失,遂起诉至法院。法院判决认为,该条款属违约条款,违反公平原则,驳回了中介的诉讼请求。

记者点评:很多中介公司的居间合同都有类似的霸王条款。法院判决认为,在交易不成功的情况下,要求委托人支付居间报酬,违反了《合同法》相关规定。购房者签订合同时,要仔细逐条推敲。

“阴阳合同”逃税漏税

案例回放:何先生通过中介公司看中了一套两房单位。讨价还价后,最后双方把房价定在46.8万元。随后,何先生先交了3000元的诚意金。

后来,中介称,卖主在购入该套房时的价格是32.7万元,如果在新的房产证上写现在的房价,那么业主就要交纳较高的契税。中介提出可签“阴阳合同”,从而实现“合理避税”:在新的房产证上,只是写原价32.7万元。

何先生认为,这样将给自己未来房子的使用、转让埋下隐患,拒绝了该建议。但中介表示,如果不这样做,业主会承担高额税费,中介也无利可图。交易失败后,何先生打算要回诚意金,但中介以诚意金已经给了卖主为由,拒绝返还。

记者点评:律师表示,“阴阳合同”是逃税漏税的行为,不受法律保护,一旦被举报,很可能会对买卖双方造成伤害,甚至可能导致买卖合同的无效。

单方面篡改合同条款

案例回放:今年4月,陈先生在中介推荐下,决定购买罗湖日豪名园一套房子,总价36万。

随后,在中介提议下,陈先生先签好了合同的买方部分,约定双方应当在45天之内办完解除抵押手续,并当场交了1万元诚意金。后来,陈先生拿到业主签好了字的合同后发现,“45”天被改成了“145”天。中介同时告诉他,这套房只是备了案,房产证并没有办下来。10月,中介通知说,业主要求房款再增加5000元,并加付给中介3000-4000元办证“加快费”。

记者点评:二手房买卖双方应该在合同上明确过户的时限、各自的违约责任等。合同签署后,任何一方不可以单独随意修改、增加内容,对于业主签了合同后又要求加价的情况,业主可以以违约为由要求对方返还双倍定金。

明知没房产证也卖楼

案例回放:李女士通过中介购买罗湖区的一套二手房,中介人员告诉她,房子有房产证。李女士向中介公司缴了4000元订金。之后,中介安排她与吕姓业主见面。

在签合同时,李女士得知这套房子根本没有房产证,但是中介人员和吕某说,“房子可直接到发展商处过户给她。”于是李女士与吕某签署了房产转让合约,并相约前往开发商处办理更名过户手续。

找到开发商后,李女士被告知必须缴纳36万元赎楼后才能转让该房产。李女士听后立即前往国土局查询该房产的权利人情况,发现吕某不是业主。李女士表示不要此套房时,中介称订金已交给吕某,无法要回。

记者点评:在签订三方合同之前,建议买方最好到国土局查档,详细了解清楚所购房屋的权属、房产是否被抵押、是否被法院查封等,而不是相信中介和业主的口头承诺。

捏造房源找“托儿”促销

案例回放:福田区的王女士近期准备买房,在中介的橱窗外,她总能看到很多令其心动的房源,但走进去一问,却发现这些房子要不是过期,要不就售出。

然后表示,目前还有其他很实惠的房源,随后就顺理成章地推出自有的高价位楼盘信息。有的中介公司还找各种理由要求购房者办理相关手续,缴纳各种名义的费用。

有一次,王女士对一套福田区中心区附近的二手房有些动心,中介见状百般劝说其立刻下订,王女士正在犹豫时,外边突然有人喊:“那套房有人要下订金了”。“这反让我提高了警惕,我表示再考虑一下。”王女士说,过了几天,她委托朋友再次询问了此房的情况,发现仍未成交。

记者点评:发布虚假低价房信息,是许多中介招揽客户的手段。同时,很多中介还利用“托儿”促销,造成房屋热销的假象,购房者一定要谨慎、冷静,小心为自己的冲动“埋单”。

夸大房屋面积

案例回放:黄先生委托中介买一套二手房,“看房时中介说房子面积81平方米,于是我按照他们的要求交了3000元诚意金,并签订了购房意向合同,合同上也写明,房产面积81平方米。”黄先生说。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5-06-10,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更多房产资讯,政策解读,专家解读,点击查看

买房子9大砍价策略 助你买到低价房

众所周知,买房子就是和开发商斗智斗勇的过程,那些销售顾问会用各种各样的“花言巧语”迷惑你,如何强势砍价,拿到心仪的房子。9大砍价策略助你一臂之力!

1.开盘前提前认购

几乎所有楼盘在开盘前都要经过一个储客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有许多拿到最低折扣的机会。通常来讲,此时开发商虽然还没有最终确定售价,但由于对市场反映“心里没底”,会为前期登记的买家提供一定幅度的折扣,通常的广告语是“现VIP登记开盘可享额外××折”。

2.参加各种名义的团购

“团购”在去年下半年曾经风靡一时,而各大机关单位、银行、俱乐部更是成为各大开发商追捧的优质团购资源。团购折扣价理论上秘而不宣。

3.参加电商认筹

电商和房地产商最紧密的合作形式莫过于电商公司在开发商这边设立展点,标识“参与XX电商团购享受XX折orXX万优惠”。置业顾问会将这笔“认筹款”称为“电商团购会员费”,通过参与这种电商活动可以享受额外的优惠,若后悔不买了,还能全款退还。

4.买尾货、特价房

细心的买家就能够发现,不少楼盘都会阶段性地推出某些优惠单位,例如清尾货时的优惠等,有时候以一口价的形式出现,颇为实惠。一直以来,尾房给人的直观感觉就是“被人挑到最后剩下的”,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专家认为,当商品住宅的销售量达到80%以后,开发商已经获利,因此一般就进入项目的清盘销售阶段,此时的尾房往往比较实惠。

5.找旧业主介绍

买楼砍价打折找老业主介绍,也是一条可行之道。目前许多楼盘卖楼,都有推出老业主介绍额外折扣、并免买家和介绍人一定年限物业管理费、赠送其他形式大礼包等优惠。尽管节省的绝对数额对于总价来说并不算多,但对于买家和介绍人而言,这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并且也是老业主乐于接受的。购房者可以向发展商详细咨询老业主买楼可能获得的详尽优惠,并争取将折扣和优惠全部拿到手。

6.找开发商高层谋额外优惠

人脉关系的折扣也是买楼常用到的另一种砍价方法。例如认识楼盘开发商内部人士,通常可以通过其获得额外的优惠。像项目经理、销售经理等甚至更高级的管理层人士手上,往往握有更大的购房折扣审批权。

7.找销售人员谈额外折扣

要想买到便宜房子,找销售人员磨倒是不错的渠道。当然,向销售人员要折扣,买家一定要表现出适当的购买热情,既要表现出对楼盘的钟,又要有对价格等因素犹豫不决的样子。如果你是几个人一起买楼,那么和销售人员“砍价”获得更多折扣的可能性就更大。

8.一次性付款

买房选择一次性付款时,折扣空间一般控制在存贷款利率差内。一般来说可以从销售方那里得到2%-5%左右的房价款优惠。对于现金十分充裕的购房者来说,一次性付款对于其并无太大影响。

9.找急售的业主和急于成交的中介

急售的业主通常是急需资金,只要买家愿意快速成交并一次性付款,价格会比市场价低10%左右。另外也别忽视了中介人员的砍价功能,通常一套单位通过中介砍价5%是没有问题的,中介为了促成成交也会为买家争取更多的价格优惠。如果买家恰好碰到了这样的单位,一定要“快、准、狠”地摸清业主的心理价位。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6-11-17,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搜狐焦点网,为您提供房产信息,房产楼盘详情、买房流程、业主论坛、家居装修等全面内容信息

关于地推低价房和地推房产怎么做最有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The End

发布于:2023-04-07,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首码项目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