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地推政策」最新地推项目

博主:adminadmin 2023-03-29 21:01:06 52

318地推拉新网 (点击进入网站)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2020地推政策,以及最新地推项目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5地推新政 业内:纾房企资金压力

疫情影响下,房企面临着线下售楼处关停、在建项目停工的困境。为了缓解由于疫情造成的房企资金压力,无锡、上海、西安、南昌以及浙江省出台了支持房地产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包括调整土地价款支付方式和期限、允许企业延期竣工及交付、预售资金提前拨付等。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出台的政策重点在于帮助房企渡过难关,减轻企业层面的压力,而并非是针对市场,在‘房住不炒’的定位下,放松限购限贷的可能性不大。”

无锡放松房企预售要求、资金监管

2月12日,在应对疫情、促进经济平稳发展方面,上海、无锡、西安、南昌等5地出台了支持房地产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其中,无锡市人民政策印发《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保障城乡有序建设的政策意见》的通知,其中涉及17条具体措施政策,包括受到疫情影响的企业可以申请延长纳税申报和缴纳、适度延长信贷时间、放宽预售条件、延期缴纳土地出让金、延期缴纳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

其中,无锡对预售资金监管作出了调整,明确规定,“已经领取施工许可证范围内的楼栋,因疫情影响施工建设的,预售资金监管主管部门可依企业申请,对正常执行资金监管办法的企业批准其可跨一个节点申请提前拨付重点监管资金”。

此外,对于已经领取施工许可证范围内的楼栋,因疫情影响施工建设的,申请预售时原形象进度要求调整为按投资额计算,预售部分完成25%以上投资即可。

国仕英分析认为,无锡出台17条相关政策,政策覆盖面较广,而且政策力度较大。其中,放松预售要求和资金监管是最重要的。

“其中,预售资金的监管政策放松,对于企业资金压力缓解也有很大作用。”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说。

同时,该政策强调了对于“到期还款困难的企业”,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缓解企业流动性困难。尤其是长租公寓企业,可申请服务业企业纾困专项资金补助。

多地调整土地出让、价款支付方式

2月12日,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关于贯彻落实《西安市政府关于有效应对疫情促进经济平稳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发布了10条政策,主要集中在土地相关政策方面,包括对于疫情防控急需使用的土地,可根据需要先行使用、采取网上挂牌方式、调整公开出让土地的时间节点、可分期缴纳土地出让价款、允许变更出让价款缴纳期限,未能按期交地、动工、竣工的,疫情防控期间不计入违约期等。

最值得关注的是,西安关于分期缴纳土地出让价款的政策更改,其指出,疫情防控期间,新出让土地原则上可按起始价的20%确定竞买保证金,出让合同签订后一个月内缴纳土地出让价款的50%,用地单位出具承诺书后,余款可按合同约定分期缴纳,缴款期限最长不超过一年。

此外,上海、南昌、浙江出台的涉及房地产政策也主要集中在土地出让方面。其中,上海和浙江主要调整土地价款缴纳方式和期限,还有延期竣工等履约时间。南昌在调整土地出让方式、延期缴纳土地出让金、延期开工的基础上,还调整了土地出让竞买保证金比例。南昌发布通知明确,“自2月12日至12月31日期间出让的宗地,土地出让竞买保证金比例全部调整为20%。出让方案已经市政府批复但尚未出让的宗地,可在出让公告中予以调整明确。”

国仕英分析认为:“目前的政策大多是针对土地方面采取多种实惠方式,比如分批缴纳土地款,鼓励企业积极拿地。”

严跃进表示:“目前支持房企较为普遍的措施包括延期开工、税费政策调整、网上审批等。此外,无锡的政策中还包括预售资金提前拨付、放松预售条件、重设施工周期,具有创新性。”

业内:放开限购、限贷可能性不大

“从目前来看,上述政策重点在于减轻企业的资金压力,包括减免税费、分期付款等,这些方式都是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上海中原地产资深分析师卢文曦表示。

疫情发生以来,为了避免人群聚集,房企的在建项目处于停工状态,线下的售楼处关停,这对于房企的经营状况形成压力,尤其是中小企业在资金方面压力倍增。

“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最大的问题还是资金压力,特别是到期债务问题。一旦销售不能快速恢复,房企到3月份将面临普遍性的资金压力。”张大伟表示。

在此基础上,安徽、江西两地的房地产商会和房协分别向其相关部门发出疫情过后对地产企业扶持政策的建议,提出放开限购、限贷等措施。

对此,卢文曦表示:“从市场层面来看,放开限购、限贷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中央明确了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好不容易稳定住房地产市场,使房价保持平稳,因为疫情再使得楼市政策开闸、放松,这是不可取的。”

旭辉控股CEO林峰在近日公开发布的《2020地产之变》一文中对目前的政策环境做出分析,其表示:“地产调控政策整体会略为宽松,但不可能根本转变,中央不表态,各地根据各自情况守底线的前提下放松。有可能会对地产限售、限购、限签、限贷放松一些,但是一定不要寄希望限价和限制融资放开。”

年内超50地出公积金新政 多地推互认互贷、异地提取

中新经纬客户端9月30日电 (张猛)公积金政策与我们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据中新经纬记者不完全统计,年内,已有超50地出台公积金新政。

年内多地公积金互认互贷

中新经纬记者梳理发现,年内多地公积金互认互贷。其中包括长江中游20城公积金将互认互贷、长三角4地住房公积金实现互通、成攀两市住房公积金互认互贷、川渝推进公积金互认互贷。

9月25日,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武汉、长沙、合肥、南昌与“观察员”城市黄石、岳阳、九江、黄冈、株洲、抚州、咸宁、湘潭、宜春,以及宜昌、荆州、孝感、鄂州、天门、仙桃、潜江共20个城市共同签署了《长江中游城市群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合作公约》,大力发展住房公积金异地个人贷款业务,拓宽住房公积金异地互认互贷范围;不断完善住房公积金异地个人贷款风险协防机制;探索建立住房公积金信息共享核查机制;持续深化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加强住房公积金信息系统异地灾备合作,并推动建立住房公积金从业人员交流培训机制等。

8月20日,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住建部门共同签署了《长三角住房公积金一体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省一市的公积金管理部门将率先从9个方面开展合作,包括长三角跨地区购房信息协查、长三角地区异地贷款证明信息互认、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试点统一购房提取业务政策等。

今年9月,成都市政府、攀枝花市政府商议,签订《深化区域协同共推南向开放发展合作协议》补充协议,形成住房公积金互认互贷共识。成都市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为70万元,攀枝花市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为60万元。

今年4月,根据川渝两地住建管理部门签订的合作备忘录,双方将推进建立两地互认互贷等7大机制,推动两地公积金一体化发展,并在开展行政执法联动等4个方面合作,推动两地形成住房公积金领域执法司法联动机制。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分析师陈霄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采访时指出,多地实现公积金互认互贷,对于实现城市群各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有利于实现城市间的人才流动,实现了便民利民,促进区域一体化。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中新经纬客户端表示,通过此类互认互贷的政策,能够很大程度上促进后续公积金使用的便捷化。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通过公积金制度的联网和一体化,有助于形成更好的发展模式,有助于进一步活跃住房交易。

严跃进补充道,公积金互认互贷和购房政策关系不大,不能直接理解为是政策放松,应理解为是公积金制度更加完善,同时更具备亲民和便民的导向。同时要防范利用此类政策,变相提取公积金到热门城市炒房现象。

3城受理异地贷款提取业务

年内,西安、枣庄、哈尔滨纷纷发文宣布,受理公积金异地贷款提取业务。

9月24日,西安发文规定,9月25日起,西安地区(含西咸新区)以外购房及还贷职工,可办理公积金提取业务。

9月3日,枣庄恢复公积金异地贷款。通知指出,在异地工作缴存公积金,可回本地买房贷款。申请人持本地购房合同、交款收据或发票,缴存地公积金中心出具的《异地贷款缴存证明》以及近6个月(含)以上正常缴存明细向中心提出贷款申请。

哈尔滨7月规定,自7月1日起异地缴存公积金(包括在哈各公积金行业分中心)职工可在哈市申请公积金贷款。为提高服务效率,决定自2020年7月15日起,在哈西、群力服务大厅受理公积金异地贷款业务。

4地公积金贷款政策收紧

中新经纬记者注意到,2020年以来,至少有4地通过下调公积金贷款额度、增加购买外市二手房申请提取的条件、停止向第三套房及以上购房者发放等收紧公积金贷款政策。

9月23日,东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调整部分住房公积金贷款和提取规定的通知》,《通知》指出,调整最高贷款额度。首套房最高贷款额度由120万元调整为90万元;二套房最高贷款额度由80万元调整为50万元。同时,增加购买外市二手房申请提取的条件,购买外市二手房应办出不动产权证满6个月方可申请提取。

8月7日,合肥发布《关于完善我市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的通知》,《通知》明确对婚姻状况变化后家庭贷款次数的认定。婚前公积金贷款次数在婚后合并记入家庭贷款次数,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家庭的公积金贷款次数在婚姻关系结束后分别记入当事人贷款次数。

8月3日,阜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落实住建部等国家部委有关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的通知》,8月10日起,停止向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购房者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第二次申请公积金贷款购房的,首付比例不低于50%,并且贷款利率不低于同期首套公积金贷款利率的1.1倍。

7月14日,内蒙古自治区住房资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相关政策的通知》,自8月1日起,收紧公积金贷款政策,取消借款人“同户籍”家庭成员购房也可使用公积金贷款的政策,停止向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缴存职工家庭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部分城市收紧贷款额度,核心问题是公积金资本金不足。

陈霄分析,上述4地公积金政策调整是为促进公积金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疫情后部分城市楼市热度持续较高,此次公积金政策收紧也是为打击炒房行为、维护公积金提取秩序,对维护楼市的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6城上调公积金租房提取限额

据不完全统计,年内,深圳、东莞、沈阳、济南、潍坊、包头等6城鼓励住房租赁消费,上调公积金租房提取限额。

7月2日,深圳发文,阶段性提高公积金租房提取额度至80%。为减轻疫情期间缴存职工支付房租压力,自2020年7月1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阶段性提高租房提取比例,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支付房租的,2020年7月至12月每月可提取额由申请当月应缴存额的65%上调为80%。

潍坊规定,6月15日起,符合租赁自住住房提取住房公积金条件的承租人及其配偶,可根据各自实际情况,自主确定提取方式。按照固定额度提取的,职工及其配偶提取总额度由每年8000元提高到每年12000元。

5月7日,东莞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东莞市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实施意见》提到,将租住提取公积金比例上限提高至70%、额度上限提高至1800元/月。

3月25日,沈阳住房公积金网站发布《关于调整住房公积金部分提取政策的通知》。通知明确,4月起,沈阳提高租赁住房提取限额。其中,房屋坐落地址在沈阳市区的,限额由1200元/月提高至1400元/月;房屋坐落地址在4个县(区、市)的,限额由800元/月提高至950元/月。

3月27日,济南住房公积金中心发布消息称,4月1日起,租赁商品房提取为每年可以提取一次,两次提取时间间隔不少于12个月。职工个人租赁商品房定额提取再次提高,从9600元提高到12000元,租赁商品房限额提取上限不变,仍为36000元。

今年3月,包头市租房提取标准在现基础上上浮10%,即市区单身职工提取上限为12900元/年,职工家庭提取上限为17800元/年;旗县区单身职工提取上限为10300元/年,职工家庭提取上限为14300元/年。租房提取时间由每年可提取一次调整为每季度可提取一次,年度提取标准不超过当年提取上限。

陈霄认为,鼓励住房租赁消费,上调公积金住房提取限额,对于公积金政策进行一定程度的放松,在额度上更加充裕,促进职工使用公积金,鼓励住房租赁消费,同时对于租售并举政策的落实有着积极意义。

11城加装电梯能用公积金

据统计,上海、郑州、济南、青岛、无锡、德州、长治、襄阳、南充、泰州、舟山等11城宣布加装电梯能用公积金。

10月8日起,德州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可提取公积金。11月1起,无锡加装电梯能用公积金。济南2021年1月1日起增设电梯表决规则调整为“双三分二”业主参与表决,并经参与表决的“双四分之三”业主书面同意后,就能办理施工备案、规划审查等手续,施行后加装电梯业主可提取夫妻双方住房公积金。

此外,2月1日起,上海、南充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已可提取使用公积金。6月28日起,长治加装电梯提取住房公积金,在电梯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使用登记之日起一年内提取。7月1日起,郑州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可用公积金。

陈霄指出,加装电梯可提取使用公积金,体现了改善民生的要求,使用公积金加装电梯可一定程度上减轻居民的经济负担,发挥公积金对于改善居民居住环境的积极作用。(中新经纬APP)

多地推房地产新政支持复工 为何这五城政策现“一日游”

(记者 吴娇颖)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楼市造成的冲击,目前全国至少已有上海、深圳、南京、杭州、苏州、无锡、武汉等城市出台新政,支持房企复工复产,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记者梳理发现,各地基本采取延期或分期缴纳土地出让金、优化商品房预售许可、解冻预售监管资金、顺延竣工和交付期限、购买新建商品房契税补贴等措施。

同时,近段时间内,也有多个城市出台力度较大的房地产“松绑”政策后又紧急撤回。如河南驻马店提出降低首套住房贷款首付比例,广州宣布商服类项目不再限定销售对象等。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认为,多城市因政策力度较大被叫停,但试探政策依然不断出台,主要原因是地方的土地财政、包括经济稳定要求房地产政策有所调整。“整体看,疫情下少数放松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城市都被叫停,后续房地产政策的取向很可能有所改变。”

多地允许延缴土地出让金 放宽预售条件

目前,已有南京、杭州、苏州、无锡、深圳、西安、南昌、武汉等多个城市出台援企新政,支持房地产企业复工复产。

记者梳理发现,各地为缓解疫情冲击下房企压力,出台的政策主要包括允许企业延期或分期缴纳土地出让金、调整土地出让方案;调整预售条件、解冻预售资金、放松预售监管;允许顺延开竣工和交付期限三个方面。

在土地政策方面,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天津等多个城市明确可延长土地出让金缴纳时限,允许企业延期或分期缴纳土地出让金;南昌、西安还同步调整了土地出让竞买保证金比例。

如西安规定,疫情防控期间,新出让土地原则上可按起始价的20%确定竞买保证金,出让合同签订后一个月内缴纳土地出让价款的50%,余款可分期缴纳,缴款期限最长不超过一年。南昌2月12日发布的通知明确,自印发之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出让的宗地,土地出让竞买保证金比例全部调整为20%。土地出让金缴纳期限方面,商品住宅或商住混合用地调整为6个月,其他项目用地调整为12个月,但签订土地出让合同一个月内须缴纳50%。

深圳、武汉、无锡、长春等城市则调整了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预售条件,同时解冻预售资金、放松预售监管。

如武汉规定,2020年10月1日以前取得施工许可证的项目开发投资额达到25%以上,且高层建筑形象进度达到1/4以上、多层及低层建筑形象进度达到正负零,即可申请办理预售许可。无锡规定,申请预售时原形象进度要求调整为按投资额计算,预售部分完成25%以上投资即可。

深圳明确,申请预售的商品房项目,不再要求提交项目资本金余额证明。具备相关条件的企业项目可向监管银行申请解冻不超过预售资金总额的20%。武汉明确,具备相关条件的项目企业可申请100%额度使用重点监管资金,并可申请撤销监管账户的监管;对受疫情影响经营困难或疫情防控期间作出贡献的企业,可申请预支重点监管资金。

此外,济南、无锡、苏州、深圳等城市还明确,受疫情影响不能如期交付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交房日期可根据本地疫情结束时间顺延。

北京市房地产法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赵秀池表示,这些政策可以有效帮助房企度过疫情造成的资金周转困难,减少市场纠纷,维持房地产的正常秩序,有效防范市场波动,减少疫情对房地产市场的冲击。

部分三四线城市直接“发放”购房优惠

与通过土地和预售新政缓解企业压力相比,湖南衡阳、广西桂林等地则更大力度地出台了购房新规,直接为购房个人发放“福利”。

衡阳市2月18日公开文件明确,对购买新建商品房和存量住房,签订网签协议并缴纳契税,所缴契税税率为1%的,按所缴契税对购房人予以全额补贴;所缴契税税率为1.5%的,按所缴契税的2/3予以补贴;所缴契税税率为2%以上(含2%)的,按所缴契税的50%予以补贴。同时,扩大人才购房补贴范围,非“双一流”大学全日制本科生一次性购房补贴5万元。

桂林市3月12日下发的通知显示,除了减低土地竞买履约保证金、调整普通商品住房预售价格管理、矫正预售资金重点监管额度等政策外,还将实施购房契税补贴。通知明确,2020年2月24日至6月30日期间在桂林本级购买新建商品房的,按已缴契税为基数,契税补贴比例为100%。

广西玉林、钦州等城市也同样出台了购买新建商品房实施契税补贴的政策。钦州明确,普通居民2020年1-12月不同时段购买新建商品房给予不同比例的契税补贴;玉林明确,2020年3-5月不同时段购买新建商品房给予不同比例的契税补贴。同时,两地均明确,医护人员购买全年按照实际缴纳契税给予100%同等金额补助。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各地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不管是从力度和方向来看,因城施策的特征非常明显。“大部分城市的房地产政策主要集中在公积金政策、土地款缓解政策以及预售加快政策方面,个别城市也有针对契税减免购房补贴,但主要集中在个别三四线城市。”

但他也指出,目前来看,大部分能够落地的房地产政策基本是“救企”而非“救市”。“目前各地政策力度非常有限,基本都只针对节流有一定的影响。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最大的问题还是资金压力,特别是到期债务问题。一旦销售不能快速恢复,房企到4-5月份将面临普遍性的资金压力。”

五地房地产“松绑”政策发布后被撤回

在多地出台援企新政的同时, 近一个月内,也有多个城市出台的房地产“松绑”政策,接连遭遇“官网一日游”。

3月24日,海宁市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海宁发布”发布消息称,3月25日至4月24日海宁云上房博会期间,“非海宁户籍人口在海宁限购一套住房”政策暂不执行。也就是说,非海宁户籍在海宁可以买多套房。不过,当日傍晚,上述内容即被删除,当地相关部门回应媒体称该解除限购政策已经撤销。

此前,已有驻马店、广州、宝鸡、济南四个城市出台的房地产“松绑”政策,在发布不久后被紧急撤回。

2月21日,河南驻马店发布意见提出,将各县缴存职工的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由45万元提高到50万元,同时将缴存职工首套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由30%下调为20%。2月28日,驻马店市人民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被约谈,该政策文件被撤回。

3月3日,广州发布的48条措施提出,优化商服类项目建设和销售管理,商服类项目未完成规划报建手续的不再限定最小分割单元;商服类项目不再限定销售对象,已确权登记的不再限定转让对象。不久后该文件被从广州市政府官网撤下。3月5日,再次发布的48条措施中,“松绑”商服类项目的内容被删除。

3月12日,陕西宝鸡印发措施明确,各银行要积极争取降低首套住房贷款首付比例政策,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由40万提高至50万。12日晚,该文件从宝鸡市政府官网被撤下。

3月15日,山东济南发布政策提出,在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直管区范围内购买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商品住宅的,不受济南市限购政策约束;预售监管资金即征即返。两天后,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发布更正声明称,上述两条政策表述不准确,予以更正。

赵秀池指出,“一日游”政策反映出当地政府救市的迫切心情,又担心对房地产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不利,对于出台的政策是否适用于该城市还有待推敲。

张大伟分析认为,疫情下,宏观经济变化,房地产调控的确应该有所调整,特别是在符合房住不炒的原则下,针对刚需和改善应该出台一定的政策,这不违背楼市调控原则,也不会对市场带来太大影响,但包括海宁等松绑政策,的确有鼓励炒房的嫌疑。

“各地松绑的政策内容不一,但都出现了只要媒体集中报道,就撤销的现象。这代表了虽然楼市一城一策,但各地针对本地楼市出台政策依然过于随意,部分政策明显触碰了政策底线,违背了房住不炒的大原则。”张大伟说。

【专家观点】

“房住不炒”与支持刚需购房并不矛盾

张大伟认为,房住不炒与支持刚需购房并不矛盾。我国房地产政策的大方向是“房住不炒”,所以部分政府在疫情下,为了稳定市场,出台针对刚需购房者的扶持性政策并不违背中央政策。

他表示,虽然多个城市的政策“一日游”,但在地方财政压力下,预计后续依然会有更多城市试探政策底线。特别是三四线城市,财政压力大,松绑房地产调控,稳定活跃房地产市场的预期更强烈。

未来建“租购并举”制度仍是大势所趋

赵秀池指出,我国仍然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大量的住房需求仍然存在,疫情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是短暂的。

她表示,目前各地制定房地产政策既要应对当下疫情的影响,也要从房地产市场长期健康发展出发。对于首套房的刚需可以从首付款比例和利率信贷政策上有所照顾,可以采取认房不认贷的政策。

赵秀池说,未来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仍是大势所趋,也只有租购并举才能实现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因此,应继续大力发展住宅租赁市场,给租房者赋予应有的权利,保护承租人的居住权。目前在做好防护检测的基础上,应允许承租人尽快回到租赁房屋居住,实现复工复产,也应该鼓励新的租赁关系建立。

年内20余地推公积金新政:多数放宽 这几地扩大提取范围

中新经纬客户端5月10日电(董湘依)据中新经纬客户端不完全统计,年内已有北京、沈阳、湖南、云南、黑龙江等20余地调整住房公积金政策。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除了落实企业缓缴公积金政策外,多地出台了针对性措施。此外,部分地区还将老旧小区改造和加装电梯这项业务纳入公积金提取范围,以减轻广大职工的经济负担。

年内20余地实行公积金新政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以来,北京、沈阳、湖南、云南、黑龙江、广州、东莞、济南等20余地已经实行新的公积金政策,对公积金的提取范围、提取额度以及贷款申请条件和贷款额度都进行了新规定,且多地政策明显放宽。

在提取政策方面,济南从5月1日起调整租赁商品房定额提取,每人每次提取金额从7200元提高至9600元,2年后从9600元提高至12000元。据悉,缴纳公积金的职工个人平均每月能提1000元、双职工家庭平均每月可提取2000元。

沈阳提高租赁住房提取限额,市区内限额由1200元/月提高至1400元/月;房屋坐落地址在四个县(区、市)的,限额由800元/月提高至950元/月。

由于租房提取公积金是各地职工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业务类型,提高公积金提取上限及额度是保障租房者的切实措施之一。

在贷款政策方面,以湖南为例,5月1日起借款人购买二手房申请公积金贷款及申请银行贷款转公积金贷款的,不再限制所抵押房产房龄;借款人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房后申请贷款时间,由贷款申请前2年内调整为1年内。

湖北荆州规定,个人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从45万元提高至50万元。此外,6月30日前在荆州市购买新建商品房,缴纳购房契税后,由财政部门全额奖励返还。

也有个别地区收紧公积金贷款政策。云南规定,不得向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缴存职工家庭发放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广东佛山要求,职工首次公积金贷款未还清前不得再次申请,不得向已有两次住房公积金贷款使用记录的职工发放贷款。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中新经纬客户端表示,从去年开始,公积金政策就已经明显放松,无论是额度充裕还是服务便民的导向都非常明显,更多地区方便职工使用公积金,这是一个基本方向。

多地积极应对疫情影响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根据住建部规定,企业可按规定申请在6月30日前缓缴住房公积金。缓缴期间缴存时间连续计算,不影响每个职工正常提取和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

疫情发生以来,地方密集出台政策对公积金政策进行调整,主要包括两类,一是阶段性降低公积金缴存比例,如深圳规定困难企业可申请降低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最低至3%,期限不超过12个月;二是允许企业缓缴公积金,2月以来宁波、厦门、南宁、郑州等城市允许经营困难企业缓缴公积金。

湖北武汉发布通知称,对参与武汉疫情防控的医护人员、工作人员,在一定期限内提供公积金使用倾斜政策,最高贷款额度可提高1.2倍,即最高可贷到84万元;荆州明确,参加疫情防控的一线医护人员在荆州市购房,购房契税优惠期延长至12月31日。

北京明确,6月30日前,以提供租房合同、房租发票方式申请提取公积金的,提取额度调整为以缴存人实际支付的房租金额确定,不受缴存人月缴存额的限制;公积金贷款人因疫情影响未能正常还款的,不做逾期处理。

广州部分居民可多提一次公积金,具体而言,已经批准降低缴存比例、缓缴、阶段性停缴单位的职工,以及受疫情影响导致失业或未失业但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缴存人,可在6月30日前申请多提取一次公积金,提取额不超3000元。

老旧小区改造可提取公积金

中新经纬客户端梳理发现,部分地区明确,可以提取使用公积金用于老旧小区改造和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从配合“旧改”政策的长远趋势来看,或有其他地区陆续跟进。

5月1日起,黑龙江实施的公积金新政策提出,缴存人有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偿还购房贷款本息,无房职工连续缴存3个月以上,老旧小区改造和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退休、出境定居等9类情况均可提取公积金。此外,上海、山东青岛等地也明确,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既有住宅安装电梯项目可提取使用公积金。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有两次重要会议都提及“旧改”。4月17日,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实施老旧小区改造”。4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今年各地计划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涉及居民近700万户,比去年增加一倍,重点是2000年底前建成的住宅区。

公积金该取消吗?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全国住房公积金缴存余额5.79万亿,发放个人住房贷款4.98万亿,个人住房贷款率(公积金住房贷款余额/缴存余额)达到86.04%。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二十多年来,在解决职工住房问题、减轻购房负担、增加职工福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提出,应将中国特色的“公积金”转化为企业年金体系,并入市投资,做到让员工、企业、国家都受益。而今年2月,黄奇帆提出“建议取消公积金制度”, 为企业和职工直接降低12%的成本。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曾表示,住房公积金是免税的,租房买房又能比较容易取出来的话,这相当于给大家一个可以不交税的福利。如果把住房公积金取消了,等于降低了老百姓的个人可支配收入。

在严跃进看来,取消公积金缴存的说法并不可行。公积金缴存不完全是企业负担,作为职工福利的一种形式,职工自己也承担了一部分成本。此外,他还表示,未来各地应该简化公积金使用方式,让广大职工更加便捷地使用公积金,使公积金资源发挥更多效应。(中新经纬APP)

2020地推政策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最新地推项目、2020地推政策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The End

发布于:2023-03-29,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首码项目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