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推变现案例」地推成功案例

博主:adminadmin 2023-03-25 10:33:08 23

318地推拉新网 (点击进入网站)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地推变现案例,以及地推成功案例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地推的方法和技巧

地推的方法和技巧如下:

1、明确目标人群是什么每个产品都有其目标用户,做地推一定要选择目标用户群体聚集的地方,不能盲目的撒网。

2、宣传文案要一针见血在任何地方做地推,无论怎么宣传,一句切中要害的推广文案或者口号都能为你带来很高的回头率和关注度。只有先吸引了场地用户的关注,才能进行后续的推广工作。

3、赠送的礼品要实用在很大程度上,地推活动用的礼品决定了推广文案的吸引度,因此,推广礼品的选择就变得很重要了。

地推的价值

在新店开业、新产品推出的阶段,一定是需要进行推广的。相对于互联网上的推广,地推目标群体更精准,客户数据更真实,小型商户和企业的可操作门槛低,有利于现场展示商品,商家和企业通过地推宣传来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发展新用户,扩充用户数量,再进行后期变现。所以地推始终都是商家的刚需,不论是初期的市场扩张还是运营中的流量抢占,地推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地推变现案例」地推成功案例

90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大学生创业故事

大学生往往对未来充满希望,他们有着年轻的血液、充满激情,以及“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而这些都是一个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素质。下面由我与大家分享90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

   (一)郑州两在校大学生合伙创业 年销售额超500万

有的学生, 毕业 了还没找到工作;有的学生,没毕业就已经当了“老板”。郑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有两位大三学生在家乡经营家庭农场,发展苗木经济,创业一年多,销售额达500多万元。

创业者聂威振

创业者王硕

首次创业

刚进大学校门 这俩人就琢磨着创业

郑州大学这两位创业的大学生,一位名叫王硕,另一位名叫聂威振。

“我们俩是睡在上下铺的好兄弟。”王硕说,从进大学校门开始,他俩关系就很铁。

王硕家是做生意的,可能是受到家人熏陶,他很有经济头脑。入学不到一个月,他和聂威振就合伙在校园里开始了第一次创业。

第一次创业,他们选择在学校卖化妆品。“有亲戚做化妆品代理,我可以从她那里拿货,自己在学校销售。”王硕说。

当时,全校一共有约40栋宿舍楼,王硕和聂威振雇了40多人做销售。“起初经营状况不错,每天能赚两三百块钱,心里特别高兴。”王硕说。

但由于他们经营的都是低价化妆品,供货 渠道 减少,加上学校商店化妆品专柜的竞争,他们的销售量逐渐下滑,两人最终选择放弃。

二次创业

进军苗木 种植 行业 首笔订单10多万元

对第一次创业的失败,王硕和聂威振归结为对化妆品行业不了解,没搞清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第二次创业,两人选择了他们相对熟悉的领域——苗木种植。“家里也有人搞苗木种植,对这个行业还算比较了解。”王硕说。

2013年初,两人通过银行贷款10万元,承包了100多亩土地,雇人种植树苗。两人主要通过网络寻找求购树苗的信息,推销树苗。刚开始,一天打出去400多个电话,订购者却寥寥无几。去年10月,他们终于接到了第一笔订单:河北沧州一个客户定购1400棵树苗。

得知消息后,两人立刻赶往周口,组织员工给客户挖树苗。白天陪同客户选树苗,晚上组织工人把树苗装车,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4点。这样持续了一个星期,树苗才全部装车运输完毕。这笔生意,让他们收入10多万元。此后,两人种植的苗木逐渐打开销路,收入也逐渐增加。

创业升级

扩大种植规模 发展立体式生态农业

如今,王硕和聂威振已是学院的名人。他们经营的家庭农场位于周口太康县,主要种植楸树、紫叶李、嫁接金叶榆等苗木品种。

上个月,王硕和聂威振拿到了营业执照,正式成立了公司。接下来,他们打算扩大种植面积,采取“公司+农户+销售”的经营模式,研发新品种,养殖家禽,发展立体式生态农业。

目前,他们的家庭农场拥有20名固定员工,700亩土地,销售额500多万元,并间接带动了近50名农村青壮年就业。

王硕说,一年多来,纯利润有40多万元。由于正在创业中,他们的银行贷款目前还没还完。

“创业肯定会影响学习,不过,我在学校有办公室有电脑,有事可随时沟通,农场也有专人照看。”王硕说,落下的课程会主动找同学帮忙补。

对于创业,王硕说,家人开始并不支持,但自从做成第一笔生意,家人的态度也慢慢地转变了。

   (二) 90后美女大三创业做APP推广 1年挣30多万

尚晓英,90后农村女孩儿,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大三学生。

经历

高三暑假打工挣学费,大一继续打工挣生活费,假期做校园工代理挣得第一桶金,去年3月开始创业做APP推广……

成果

核心成员10人,一年净利润30多万。带领的创业团队几乎覆盖郑州所有高校,分支已延展至山西、山东、河北、陕西等省。

梦想

将业务扩展到湖北、湖南等华中地区。

从农村到大学,第一年学费是打工赚的

尚晓英,一个从国家级贫困县——洛阳汝阳县农村走出来的女孩儿。1994年出生的她与同龄人相比并没有什么优势。她读高一的时候,父亲在煤矿矿井因公受伤,几乎丧失了劳动能力,母亲因长期劳累积劳成疾。

2013年,尚晓英和姐姐同时考上大学,尚晓英被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录取,姐姐考到了郑州航院。为减轻家庭负担,高考完第二天,姐妹俩就到一冰棍儿厂打工,苦干3个月,赚够了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那一年,她17岁。

“上大学了,继续打工挣钱,没想过创业。”在学校,尚晓英是班里的团支书,兼职挣生活费并未给她的学业带去负面影响。活泼开朗的她参加了很多社团活动,加入了大学生志愿者联合会。

“因为组织和参加活动,接触了很多校内外的同学,因为做志愿者,积累了很多人脉。”尚晓英说,进入大学后的经历,为她创业奠定了基础,“没有成功失败之分吧,对我来说,任何经历都是宝贵的。”

由打工者到校园代理,挣得第一桶金

大一寒假,尚晓英通过假期工校园兼职代理的介绍,到昆山一家电子厂打工,这次打工经历让她收获很多。大一暑假,头脑灵活的她已经成了假期工校园代理。

“处处留心总没错。”尚晓英自己做过假期工,了解其中的各个流程,用她的话说,因为自己“多操了那么一点儿心”,就从打工者变成了代理,带着同学出去打工。通过与专业劳务公司联络,尚晓英获取了不少可靠的劳务信息。大一暑假和大二寒假,她招募了100多名学生,带他们到昆山、福建的电子厂打工,挣了9万元。她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也成了之后创业的启动资金。

除了招募假期工,尚晓英还自己找商家谈兼职,介绍同学去。“其实就是中介吧,这些兼职机会,有的是朋友介绍的,有的是自己跑去谈的,也跟一些兼职平台合作。如果合适,就跟他们签协议。”除了做劳务中介,她还做过旅游、服装租赁等业务,认识了很多商家,积累不少资源。

“创业之前,我做过很多行业的工作,创业初期的合作客户是之前资源的沉淀。”尚晓英说。

业绩不俗,一年就挣了30多万元

去年3月18日,尚晓英和男友注册了公司开始创业。“最初的业务就是整合之前涉足的一系列工作。为大学生做好服务,是我们的初衷。”

去年3月底,尚晓英的团队接到了一份英语课程软件推广工作,通过这次合作,又接触到了郑州另外两家做金融类和服务类软件的公司,帮助他们做软件推广。

怎么调动各高校的学生资源?尚晓英有曾经做社团工作的 经验 ,决定联合各高校社团合作。“很多高校社团的经费都比较紧张,我就与他们联合做推广,给他们提供赞助。这也为我们将来在各个高校设立代理点奠定了基础。”

成功完成几个案例后,尚晓英决定把创业团队的主要业务放在地推上。一年过去了,尚晓英带领的创业团队获得了30多万元的净利润。团队核心成员从最初她和男友两人发展到10人。公司业务也从最初的省内蔓延到了省外。“省内覆盖郑州、洛阳等10大重点城市。郑州基本上所有高校都有我们的直属代理。一个校园经理带领的核心团队有四五个人吧。山东、山西、河北、陕西等省份已经入驻团队,现在正筹备在西安建立分公司。”

目标,希望学生、白领都能做推广

“针对不同产品设计不同的方案。”尚晓英说,他们签订一个推广任务协议后,会收集相关信息,了解行业发展状况,对产品进行定位,针对不同的人群做不同的 策划方案 。推广过程中,还能带动其他行业的经济。

在为一家服务类软件做推广时,尚晓英想起之前参与过活动的一家可乐公司也要做促销,她就把两个商家对接起来。“推广了软件,也带动了可乐销售,互惠互利,实现双赢。”

尚晓英说,一年下来,公司成长了,还帮助了很多在校生自力更生。“每个高校团队的核心成员,基本上都不用再给家人伸手要钱了。”

说起今后的打算,尚晓英说,主要是健全公司制度,搭建好平台,做自己的产品。“正在筹划客户端,预计6月份上线。做一个整合地推资源的平台,招募地推团队入驻,给地推行业提供一个完全开放的平台。”

尚晓英说,地推业务做多了,感觉这个行业比较乱,商家推广产品,找不到合适的地推团队,做地推的人员找不到靠谱的商家。未来,她想要做一个全民推广的策略,线上提交任务,线下进行地推。无论是学生还是白领,在学习工作之外,随时可以寻找自己合适的任务,“最终的理想是,人人都可以在线上领取任务,做推广。”

   (三)90后女大学生白手起家创业 年营业额达百万

大学生创业手法各种各样,从不起眼的服装租赁业起家的似乎还不多。2014年刚从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女大学生彭丽,却在这个领域闯出了一片天地。

她在大一时就在校内创业尝试二手服装的租赁生意,迄今市场已经覆盖了南京几乎所有的高校,年营业额有望在今年突破百万元。而接下来,她还将向演出活动等 文化 服务行业进军,在这个1993年出生的女孩的骨子里,似乎天生就有一种不服输的基因。

“被迫”创业

因大一时家里条件不好

说起彭丽,大部分人肯定都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但是在南京当前的很多高校里,大量的演出活动却都要依赖她公司提供的服装道具产品来进行。这个外形瘦小、一脸朴实的女孩,当前竟然是“垄断”了南京大部分高校服装租赁生意市场的“大佬”级人物,实在让人是不敢相信。

1993年出生的彭丽是徐州人,之前是南京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她的 创业之路 始于大一时,而她创业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家里条件不好,“缺钱”。

彭丽透露,她来自徐州农村,家中姐妹三人都要上学,条件非常艰苦。“我初中考上了当地最好的中学,却因为家里没钱上不了。”和姐姐一样,彭丽很早就做好了自己赚钱读书的心理准备。

大一时彭丽开始创业,当时觉得学校里的服装租赁生意有市场,她便开始尝试,但是,买服装需要钱而她没有,她只能退而求其次从外面租来服装再转租给客户使用。就这样,生意在不温不火中持续了几个月,彭丽没有赚到什么钱,却积累了不少经验。

大二时,彭丽的创业道路迎来了转机,当时学校举办了一场创业大赛,希望从中发现有潜质的学生进行创业扶持,而彭丽和一名同学结伴一道成功入围了大赛,获得了学校免费提供的创业场地支持,她的创业之路这才真正走上了正轨。

承办学校校庆公司

品牌一夜之间打响

成功入围学校创业大赛的彭丽在校内的创业街内,获得了一间不大不小的店面,她的店正式开起来了,但这时候与她一起参赛的那名同学却选择了退出,彭丽成了“孤军作战”。

聊起前期的创业之路,彭丽坦言最大的感受就是苦,那时候她身边没有团队,进货、盘货、点货、分码、打包,都是她自己一个人干,在堆得像小山一样高的乱糟糟的服装堆里,她经常一忙就是一天。此外,新店铺的打扫、简单装修,乃至贴墙纸、换灯泡也都是她一个人做,经常累得直不起腰来。

彭丽说,当时为了凑钱买服装她经常把仅有的一点生活费也投进去,钱变成服装以后她吃饭却成了问题,“遇到没有钱没吃饭的时候,就把饭省了。”最艰难的时候,彭丽一天只吃了一顿饭。

最大的问题还是缺少服装,这成了阻碍她的生意发展的最大瓶颈。而就在大三期间,一场意外遭遇改变了她的命运,这就是南信院2013年举行的60周年庆。

当时南信院的领导大胆决定,要把这次活动的所有演出道具,交给彭丽简陋到近乎寒碜的公司来做。“那场活动太大了,各种服装道具加起来有300多件,而我们当时的服装很少,2/3的服装都是从外面租来的。”

虽然学校为了照顾彭丽的公司发展才与她合作,但是导演组是外聘的,对服装道具的要求依然很高,为演出准备的服装一次次被要求重新更换。这么折腾了一大圈下来,其实彭丽反而赔了钱。

但即便如此,彭丽的公司却发生了质的变化。“这次活动之后,我们的业务量大增,品牌一夜打响了,很多客户一听说南信院的60周年庆是我们做的,马上对我们刮目相看。”

服装租赁业务

几乎覆盖南京所有高校

自承办了学校的周年庆活动之后,彭丽的公司业务量突然井喷,很快她的公司规模扩大了,不仅招募了一批团队成员辅佐自己,还在仙林地区的其他高校陆续开了分公司。公司经过去年一年的发展,面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她公司仓库里的服装数量已经超过了一万件,独立支撑一场大型演出游刃有余。

顺理成章的,彭丽公司的市场也在逐步扩张,从早期的专注南信院业务到后来的覆盖整个仙林地区,再到现在已经可以辐射南京的所有高校了。几乎在当前南京的每家高校,她的公司都有服务点。

“其实服装租赁这个行业的发展道路是很容易就可以被别人复制的,为什么我们的事业发展得这么好?”彭丽说她时常这么问自己,而她 总结 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有一个人才齐备的团队,“我们不仅有大量的服装,现在还有专业的懂化妆的团队,我们的几名员工现在都在考化妆证书;此外,我们还有懂演出的团队,能够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指导意见。”

彭丽说第二个原因是,她手里的各种资源丰富,除了服装还有模特和杂技等演出资源。可以说,基本上客户需要什么样的业务,她都能最快满足客户的需求,这样就必然会将市场培育得越来越大。

彭丽透露,服装租赁市场也有淡旺季之分,通常一年的旺季主要有三个,分别是4月份开始的高校毕业季,以及9月份的开学迎新季,再就是12月份之后的年会季。对于她来说,当前每个时间节点的市场规模平均下来都可以达到20万元左右。

涉足文化服务行业

希望公司多元发展

当前彭丽的公司,早已经不是昔日单纯做二手服装租赁生意的小公司了,在经营服装租赁生意的同时,彭丽近期也开始尝试做一些文化创意和演出方面的业务,希望推动公司走多元化发展之路。

具体来说,彭丽的公司当前除了做服装租赁,还涉足了舞台灯光、文化衫定制、特色服装定制、 广告 制作、展会承办等各种领域。她们近期刚做了几场大活动,其中就包括帮腾讯公司、可口可乐公司、天喔蜂蜜等知名企业品牌,策划并组织线下的推广活动等等。

“未来二手服装租赁这一块肯定还会做,但是可能不会是重点方向了,我更希望在原有业务的基础上,探索高端发展路线,比如说找专业的设计师来为客户量身定制更有专业水准的演出服。”彭丽说。

而与此同时,她也十分看好文化服务行业的发展前景,她们最近刚和一家大公司洽谈为这家公司进行品牌包装推广活动,彭丽透露,如果这个项目确定长期合作的话,一年创收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应该都不在话下。

保守的彭丽略微预估了一下公司今年的营业额,说差不多有100万,而她给自己明年定下的目标是,营业额达到500万。不过彭丽也坦言,把事业做得大一些固然是心中的渴望,不过很多时候不能急于求成,还是要一步一个脚印。

相关 文章 :

1. 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

2. 90后大学生创业成功故事

3. 有关90后大学生创业事迹材料3篇

4. 在校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

5. 90后市场创业成功的例子案例

如何做好地推?

首先要了解地推?大家都会问什么是地推?

我认为地推不是单一的把传单发出去,而是要让别人知道地推是什么?你的优势点在哪里?哪怕我只是发了一下传单,也是有效的地推。

地推的原则:

只要对方没有拒绝,我就可以一直说。

1、选择对的时间

我们可以选择人流想对较多的时间点,例如在午休的时间、晚高峰以及周末,这些时段的效果都比较好。

2、选择对的地点

做地推时一定要找到目标人群聚集的地方,盲目地选择地点,那只会徒劳无功。可以选择一些知名的商场、广场,或者是小区或公园,最好提前了解清楚每个地方的特点以及地推难点。

3、赠送对的礼品

可以选择一些小扇子、毛巾或小玩具,可以吸引小孩子的注意力,在超市附近送环保袋永远都最畅销的,我们所送的礼品跟要推广的地点或内容形成强烈的关联,这样就会引起注意了。

4、找正确的对象

对目标用户有感知,了解他们的习惯,知道他们的底才能百战百胜。例如在同一个小区内,目标对象可以是宝妈宝爸,他们正是上有老下有小,消费能力比较强的人群,为他们宣传省钱福利,总会有吸引力。

地推前的准备:

地推流程:

1、遇到行人,微笑上前开场。

例如:帅哥\美女您好!我目前在做各大品牌低价清仓活动,比如各大商场随处可见的耐克、361、巴布豆、海澜之家等,都是实体店的1-3折以及一些生活日用品。每天都有品牌限时抢购,平常可以节省不少钱。

2、如果行人很平静,不问问题也不拒绝,为了不冷场,可以简答介绍一下自己。

例如:我自己为什么做地推,我自己在哪里上班,为了针对不同的人群可以多准备几个价格对比案例,最好是打印到传单上,印上自己的二维码。

3、带动团队氛围,增加互动性。

每次团队地推后,他们都会开心的说地推太好了,可以认识那么多的人。地推的同时,我们也会在团队群里晒进度、晒成果,互相交流地推经验和方法,团长分享经验,也是对代理的一种带动,一种以身作则的带动。

团队地推的经验是至少3-4人,搬东西、发赠品、做介绍,一定要选一个好天气,阳光明媚别人才会有心情停下来听我们介绍!

大家在地推邀约过程中一定要摆正心态,可以那么便宜买到各大品牌商品,抓住了就是省钱机会、错过了真的是损失!

第一部分:地推是什么

写在前面的话,从事B端地推多年,有自己地推团队。所写都是自己的感悟,望交流指教!

                                                          一     地推概念

      地推是地面推广或者可以称地毯式推广,它是与空中及网络传媒相对的概念,在品牌或者产品推广阶段是相互结合的两种推广方式,简单说就是促销员以及宣传员,要在街面进行工作的人员。

                                                        二    地推的现状

       地推其实很早就有了,也不是互联网才有的。只是由于互联网的出现,才出现爆发式。举个简单的案例,之前超市的推广活动,发传单,可以说是C端地推。以及一直以来那些做上门推销的,如果是面对商家B端的就是最早的B端推广。

      大部分早起互联网的都是“自营”的,大家可能经常听到一个词“铁军”。阿里的中供铁军,以及美团铁军等等,可以说是地推人的黄埔军校,现在的很多公司都是以此为蓝版。

      众包的地推团队,或者说外包的。其实很早之前都有的,术业有专攻嘛。只是最近移动互联网出现的时候才兴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助推,13到17年。很多互联网公司很容易融到钱,有钱可以烧钱搞数据再去融钱,这个就不深聊。有个案例:借贷宝推广,就带起一波地推团队。

       现状是,最近经常听到很多创业的朋友和投资的朋友说到一个词,资本寒冬。个人理解感受不深,但是我能感受在地推行业,现在新公司新项目对推广越来越谨慎。把控越来越严,说明行业趋于理性,是挑战也是机遇!

                                                 三    地推分类

其实,上面已经有说过地推的分类。

第一类:是面向C端消费者推广的地推。比如:地铁站的派传单、小区搭个台的地推,借贷宝、公众号扫描关注。

第二类:是面向B端商户推广的地推。比如:美团购和外卖寻找商家合作。

区别,C端地推相对简单容易推广,只需要简单的介绍或者给点小利(小礼品)合作相对简单消费者认可现场即可成功。B端需要跟商家沟通谈判,不易一次性成交。有的需要几次跟进。有些还需要签相应合作协议或者合同。

关联,一般公司只是单方推广,比如,订货宝只是推广给B端商家使用、一些微信公众号需要C端消费者扫描关注。一些平台公司,可能两边都需要。比如美团、支付宝收钱码既要B端商家也需要推广C端消费者,可能同时推广也可以分开推广。有些B端需要线下推广,C端他们可以线上广告推广。

PS~楼主做B端推广的,更多分享B端的。

好了,感谢朋友们的观看下次再会

2022-04-01

昨天休息一天,没有日更,回来太晚,头疼,躺床上听书,江南春《人心红利》,反复听了2次,觉得不够,网上下单,购买纸质本,慢慢品读.

深耕美业13年,一直围绕这几个品项在做,思想有点传统,喜欢念旧,宁愿在熟知的领域里做精、做细,也不愿天马行空,尽说不落地的事,浪费时间与精力.别人也不知道你是干啥的?

6年里,学习花了不少钱,有受益,也有踩过坑,被割过韭菜,这些都是为知识、认知付费;通过这些年的经验,现在给美业同行赋能,首先要落地!只有落地的东西,才有执行力与复制、复购率.

为什么说数字化运营是未来的趋势,其实现在生活中,频频出现,只是没有过多的注意而已.就拿最简单、最常见的例子;网上购买水果、菜等,以往是提前一天下单,隔天收货,经过改良,转变成50—60分钟,现在,压缩到30分钟送达;这就是数字化运营,通过数据收集,Ai智能分析,缩短时间,精准到达时间.消费者体验感好,从体验—喜欢—习惯—依赖,复购率一直上升.愈来愈多的平台看到这个红利风口,增加了不少竞争对手.

最近陆续有人咨询,对于美业如何实施与落地?其实可以面向各种行业,具有可行性;我是从事美业领域,知道美业人的痛点,所以才想把它做为品.美业都是干实体经济,线下获取流量,转化客户;最老的方式,地推,以往一个地推,能拓客几百人,现在地推,还有几个?拿了宣传纸瞄一眼,顺手丢垃圾桶,甚至有的看都不看,直接甩掉.地推不行,转介绍有限,怎么办?疫情3年,直播火了,大家统统去卖货,大部分人是亏损,小部分人赚到风口的钱.流量太贵,给平台打工,给主播打工.

别人的共域是你的私域,说通俗点,大咖粉丝成千上万W,如果没有转化私域,那只是个数字,只有到了你的微信里,才能变现.那么,大咖的千万粉丝需要一个载体,可以是卖货变现,可以是知识交付变现;咱们也一样,你是店家,你有老客户,不能一直靠老客户生存,要注入新鲜血液,那么就要开发新客户,新客户从哪来?老带新,社群、私域直播、小红书、抖音、知乎…以往的SOP系统打法太慢,变现太慢,现今有直接获取精准客户的系统工具,这样不香吗?几个平台同时进行,还怕没有流量,业绩不翻倍吗?

你是小白,手把手教,你有店,你有企业,我们陪跑,让你拿到成果.如果你是我的VIP客户,我不仅教,还白送.

22:30,一声叮咚,牛牛交来日更作业,我们的约定,写的很棒,比老妈的文笔好.

地推变现案例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地推成功案例、地推变现案例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The End

发布于:2023-03-25,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首码项目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