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推拿地推」推拿地图

博主:adminadmin 2023-03-25 05:15:09 42

318地推拉新网 (点击进入网站)

今天给各位分享推推拿地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推拿地图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陈姥姥小儿推拿入门一:基本介绍

想给大家讲一讲小儿推拿入门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特别是那些从来都没有接触过小儿推拿的家长,看了以后我认为会有收获的。

在学习具体的推拿之前,我们要知道一些基础的 中医知识 。中医认为我们的 前身为阴,后背为阳;手心为阴,手背为阳。 当孩子着凉的时候,受寒的时候,我们要用后背的穴位,还有手背的穴位;如果孩子上火,嗓子疼,眼睛长疹子,长麦粒肿,我们就要用手心的穴位和前身的穴位。当然,有些病是前胸后背都要用到的。

我们的手是人体的全息。

向指尖推,向脚尖推,叫“泻”。向心推,向中间推,向上推,叫“补”。基本是这样的。

比如说,孩子上火了便秘,就要清大肠;孩子拉稀了就要补大肠。当然不是这么简单,就是最基本的原则。

当孩子发烧的时候,39.3度以下都算低烧,那么这时候我们是小清天河水,从掌根甚至过掌根,一直推到肘窝,来回推清补;39.3以上高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离心推,这都是心包经,肘内侧为阴,给孩子去火的。小清天河水是泻中有补;真是高烧上来了,就给TA泻下去(离心推为泻)。这个退烧的效果很好,但是不同的烧,手法不一样,配穴不一样,没有这么简单。

还有就是,我们推拿的时候呢,手法如果快、狠,我们用掐法、揪法,这个就是泻。

孩子流口水,脾胃有湿热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给TA掐四缝,我是掐六下,又快又狠,一二三四五六(掐食指),TA一愣;二二三四五六(掐中指),三二三四五六(掐无名指),等掐到第四个(掐小手指)的时候都快哭了。趁TA不注意,待一会儿让TA玩儿一会儿,再掐另外一只手。早晚各掐一次,一般的流口水当天就停了。当然停了也再保持推拿两三天,当然还要配合别的穴位的推拿。这个就是用快、狠的方法来泻TA的火。当你用补的时候就缓柔一些。

在推拿的时候,在孩子的皮肤上要涂上“滑石粉”,或者“痱子粉”,我觉得淀粉挺好,炒菜的淀粉,小细面儿,很滑溜儿,可增加推拿顺畅度,也不容易伤害孩子的皮肤。我不喜欢用油,比较粘腻。

在推拿的时候,有些孩子是抗拒的,TA不让你推。本来就难受发烧了感冒了TA皮疼,不愿意让你动TA。你可以等TA睡着了给TA推,效果也很好。特别是捏脊。有些孩子睡着了以后的前半小时,TA睡的特别死,怎么动TA都不醒。好多妈妈很聪明,就这个时候给TA捏脊。大概有三五天孩子就适应了,醒着捏脊TA都不抗拒了。妈妈还要心灵手巧,要根据孩子的情况来决定推拿的时间。

还有很重要的问题,妈妈身体比较糟糕的,你就不要给孩子推了。你一身病,还有家里说让爷爷奶奶给推,爷爷奶奶身体很糟糕的,不要推,宁可不推。有些妈妈很忙,心火特别旺,推的特别快,这样你就别推了。有的妈妈烦呀,一边儿推,一边儿上网看电视,一边儿微信跟人聊天啊,你这个也不要推。怎么推呢,一边推一边想“这次孩子好了,这次孩子一定好了”,要这样专心致志地推。 你不信你自己比一下,效果截然不同。 希望大家在推拿的时候注意这一点,我管它叫 “心法” 。如果妈妈心静不下来,你需要调理,你去上我的讲座,我告诉你怎么调理你自己。你的气场不好,这样对孩子的身体影响很不好。

今天我就想把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告诉大家。比如说,

掐法效果不好,还可以用不锈钢的勺子拌儿来给孩子刮一刮,增强刺激,效果好。

第一讲是基本介绍。

第二讲开始介绍具体穴位。

介绍完穴位,开始讲解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法。

点击这里!观看陈姥姥本集视频讲座

「推推拿地推」推拿地图

按摩d推是什么意思

是面对面推广公司产品或服务的营销行为,地面推广人员也简称地推。

地推的主要工作地点是在商场,地铁站,小区等人流密集处,宣传资料包括门上的推拉,海报,宣传POP,喷绘,车贴,DM单,通过现场活动和奖品,实现吸引用户完成关注、注册、绑定银行卡或在线下单等推广目的。

在游戏推广和移动应用推广方面,现在有支付宝、网易,征途(巨人),完美世界的地推做的比较深入,达到了二线城市,这其中又以巨人公司做的最为成熟和深入,达到周边乡镇。

扩展资料:

地推报酬采用层层分包的形式,地推人员按单计酬,大部分地推人员都是兼职工作,可能一人会兼多个地推业务。

地推的待遇普遍不会太高,没有日常交通费用的报销。一般采用“责任底薪”或者“无底薪高提成”的方式领取工资,收入不稳定。而要拿到这份薪水,就必须完成上游交给他们的任务,这也是他们的终极“使命”──抢占渠道终端。

随着互联网推广成本增加,地面推广开始重新成为许多创业公司的新宠。尤其是在中国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快速向三、四线城市及农村推进的过程中,地推这种最土最原始的方式更有效。

同时,地推也会遇到骗子,在小区、街边看到促销,千万别轻易刷卡、扫二维码,警惕“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贪小便宜吃大亏。

推拿法根据手法作用力方向分为几类

推拿法根据手法作用力方向分为六类。

1.第一类是摆动类,有滚法,还有一指禅 ,还有揉法,这是摆动类的。

2.第二是振动类,振颤和抖法。

3.还有叩击类,这就是有用掌的拍,还有用拳头的叩、击,这是第三类。

4.第四类是摩擦类,有摩法,还有擦法,擦法就是拿点药抹在皮肤表面上来回擦。还有推法,推法用掌根在人体表进行推,还有搓法,搓法是用手指来进行捻转,还有抹法,抹法就是比较轻柔地抹,就是相当于用手指去沿着一个方向去轻柔地推。 

5.还有一种方法是挤压类,挤压类就是一般常用的像点法,点穴按法,还有就是弹拨非常常用的挤压类方法。

6.最后一种方法就活动关节类,活动关节类就是各种各样的扳法,还有个摇法,摇动关节,像肩关节的肩周炎,可以用摇法来进行治疗。总体来说六大类,可以单独使用,一般来讲是组合在一起来进行治疗。

专家提示:推拿手法是指以治疗、保健为目的,用手或肢体其他部位,按各种特定的技巧动作,在身体的特定部位或腧穴及阿是穴等位置进行操作的方法。

推拿按摩手法可分为六大类:摆动类、振动类、叩击类、摩擦类、挤压类、活动关节类。这些手法既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进行治疗。需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选择合适的手法。

怎样自己给小孩做简单的推拿?

01

推拿时室温一定要温暖、适宜:

推拿时穿的衣服很少,如果是冬天,天气比较寒冷,就得当心了,为防止孩子着凉,一定要关闭门窗,打开空调、暖气、油汀等取暖设备,使室内温度上升至适宜的温度。

02

推拿前的准备工作:

推拿时必须脱掉孩子的部分衣服,若是夏天,可直接脱掉孩子的衣服;但如果是冬天,为避免二次受凉,要待温度上升后,再脱掉外套,以剩一件棉毛衫为宜,这样便于操作。推拿的家长要剪去尖锐的指甲,以防碰到孩子。另外,推拿时要涂点润滑油,可用宝宝精油、橄榄油,或宝宝霜涂抹。

03

当孩子感冒、发热、咳嗽时,可推拿背部的膀胱经:

孩子生病,一般也就是感冒发热、咳嗽,这个时间,主要推拿背部的膀胱经,说起膀胱经,它是人体最重要的一条经络,它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推拿时,要让孩子趴着,家长用手掌的背轻轻地沿着脊柱及两边从上至下地推,一直到腰椎。重点是背部的上部,主要是大椎、天柱、肺俞穴位,肺俞穴治疗肺部疾病的要穴。

04

发热推拿“天河水”:

如果孩子发热,可以推拿孩子的天河水,以便退热,这是一种很简单的物理退热方法,方法:家长拿着孩子的手,用大拇指一直从手腕推至手臂的肘即可,每边各推拿15-20分钟。特别是在半夜里,有时无法去医院,又发高烧时,家长千万不要急,可尝试推拿“天河水”。

05

推拿孩子的脚部,增强脏腑功能:

在人体的脚部,有若干神奇的穴位,脚部反射点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即使没有病,对各个脏腑也有很好的保健功能;推拿脚部的方法:让孩子平躺着,家长双后拿着孩子的脚,揉揉捏捏,如果孩子生病,那就重点按揉脚部的反射区,要想知道脚部的反射区,只要一张脚部的反射图就行了。比如肠胃内有积食,则推拿脚底的胃部反射区。

06

推拿孩子的腹部:

很多孩子都有挑食的毛病,造成的结果是经常便秘,除了教育孩子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外,还可以经常帮孩子推拿肚皮。方法:让孩子躺着,家长用双手在孩子的腹部,从上至下轻轻地推拿,通过推拿,加强了肠壁的蠕动,促进了消化,从而减少了便秘的发生。同时,肚皮上还有神阙穴位,能增强孩子的抵抗力。

07

边推拿边逗孩子玩:

推拿不仅可提高孩子的抵抗力,还能增强家长与孩子的感情,家长可边推拿边逗孩子笑,孩子在开怀大笑时经络是畅通的,可增加身体的抵抗力。

08

推拿之后,要鼓励孩子多喝白开水,这样可增加排毒作用,让身体内的毒素通过尿液排出,更利于身体的健康。

特别提示

推拿时,动作要温和、轻,手法不能重!妈妈们,可学点穴位知识。

一般常见病的自我推拿法是什么?

1高血压①用双手食指的第二指节的内侧缘,推抹前额一分钟。

②用双手手掌沿颞部两侧,由前向后按摩一分钟。

③双手交替用手指揉、捏内关、神门、合谷、足三里、三阴交、行间等穴,各约半分钟。

④双手握拳或用手掌的大鱼际,沿腰脊椎两旁5厘米处推擦3~4分针,按揉1~2分钟。

⑤用手掌揉、摩整个腹部。先按顺时针方向揉摩2分钟,后按逆时钟方向再揉摩2分钟。

⑥双手掌转振大、小腿部,每侧2~3分钟。

⑦两手搓热后,摩擦涌泉穴各100次,再掐涌泉穴各半分钟。

2疲劳用重刺激手法,顺序按压下列穴位。①足心的“涌泉穴”,②手心的“劳宫穴”。③肩部的“肩井穴”,④后项的“风池穴”。每天按压1~2次,可缓解精神紧张,消除疲劳。

3头痛、偏头痛在头痛部位的周围取穴,每次推拿1分钟。

①头前额正中痛,用拇指或食指点按“神庭穴”,双“攒竹穴”。

②偏头痛,点按患侧的“攒竹穴”,“头维穴”。“太阳穴”。

③感冒头痛,双手的拇指或食指先后按压双侧的“太阳穴”,“风池穴”。

4失眠①运动法:仰卧于床上,脚尖前后运动50次,或仰卧于床上,腰部、臀部上举,使躯干上抬,维持五秒钟后,全身放松,躯干着床,共5次。

②气功法:两手放在脐旁,左脚迭在右脚上,舌尖轻轻抵上腭,思想集中在脐下10厘米的部位(关元穴)。呼吸通畅自然,脚上渐渐有麻的感觉,是快要入睡的先兆。

5耳鸣以两手掌心紧按外耳道口,同时四指在枕部或乳突部反复敲击,继而手掌起伏,使外耳道口有规律地开合,坚持每天早晚各作5~6分钟,日久可见效。

6牙痛①切压患侧的“商阳穴”,按压患侧的“合谷穴”。上牙疼加“下关穴”,下牙疼加“颊车穴”,每穴约1分钟。

②用小冰块按摩“合谷穴”。

7颈椎病采用坐位或站位,向左、右旋转头颈部。初练时次数应少,习惯后每次旋转左、右各50~100次。每日早晚各4次。初练时有轻度头晕,时间久即会消失。

8落枕①按压内关穴法患侧腕关节适当屈曲,以便使腕部的屈腕肌群的肌腱松弛。

健侧手的食、中、无名、小指放在内关穴的背侧(外关穴部位),拇指用力按压内关穴,自己感到患侧上肢、肩及颈部有酸、沉、困的感觉。

在指压的同时,头自由左右转动,随着疼痛的减轻,转动角度可逐渐增大,3分钟左右疼痛即可消失。至头部转动自如时,指压即可结束。

为巩固疗效,可在压痛最明显的部位,用拇指按揉1分钟,或将手握成空拳在疼痛的部位轻轻捶打1分钟。

②揉捏中指法用食指和拇指揉捏落枕一侧的中指指尖,并向中指根部渐进揉捏,每次3分钟。在揉捏的同时,头要自由左右转动。

为巩固疗效,亦可在压痛最明显的部位,用拇指按揉工分钟,再将于握成空拳,在疼痛的部位轻轻捶打1分钟。

按摩之后,最好卧床休息,并做热敷,或用干毛巾包裹颈部。

9肩痛①坐位按压“肩锅穴”。用健肢的食指或中指按压患侧的肩锅穴,同时将患侧上臂徐徐放下,持续按压1分钟,以缓解酸痛。并为施行甩胳膊减轻疼痛。

②立位。先用手捏擦患肩,使局部肌肉放松,然后甩动胳膊,先前后,后左右,甩动的幅度由小到大(与身体呈30~90度角),速度由慢到快(每分钟30~80次),每次5分钟左右,每天2次。

③配合锻炼方法。将手前伸高举,将手向对肩方向高举,①上而下垂至对侧肩头。将手向后施至对侧肩胛骨。将手在前后作环形转动,每个动作要反复练30次。

10膝关节痛用双手的拇指或食指分别在膝眼穴、阳陵泉穴、阿是穴各按压2~3分钟,然后将膝关节摩擦至发热,每日2次。

辅助疗法:左右转膝,即上肢前屈,两手扶膝,两腿弯曲,做顺时针方向绕环10周,再逆时针绕环10周,反复练2~4回,一日2次。

11手指麻木①10个手指自然伸直合拢,两手合掌,置于胸前,然后用力上下摩擦3分钟。每日2次。

②用食指按压双侧手三里穴,20~30次,每日2次。

③经常以一手的拇指和食指揉擦另一手的食指指尖,双手相互揉擦。

12腰眼按摩腰眼穴位于背部第三腰椎棘突左右旁开3~4寸的凹陷处。中医认为,腰眼居“带脉”(环绕腰部的经脉)之中,为肾脏所在部位。经常按摩腰眼部位,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促进肾脏养生。此外,中年人经常搓腰眼,到老年时可腰下弯,还能防治因风寒引起的腰痛症;有助于防治遗精、早泄、痛经和月经失调等病;对慢性腰劳损、急性腰扭伤可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对于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病等也有一定疗效。

【具体方法】①患者坐位或俯卧。先用双手在腰部寻找到最明显的压痛点(或索状硬块或结节),然后握拳反手在背后,用食指关节在明显压痛点处按压,接着再用拇指按压、弹拨、揉动,一次约10分钟,每日2次。

②体位不限。双手搓至发热后,即以两手掌擦摩腰部,每次5分钟左右。速度中等,每日2次以上。风湿性则摩擦次数越多越好。

③平日在坐位休息或工作时,或卧硬板床休息时,用小木棍或圆珠笔杆支撑在腿弯的委中穴。

④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稍等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部(长强穴),然后再搓。每次做50~100遍,早晚各1次。

⑤两手轻握拳,用拳眼或拳背旋转按摩,每次做5分钟左右。

⑥双手握拳,轻叩腰眼处,或用手抓捏腰部,每次做3~5分钟。

以上6种方法,可采用其中任何一种。但还要配合积极练功,以恢复和提高腰腹肌力,以巩固疗效。

13大、小腿肌肉酸痛用大拇指和食指轮流按压小腿的悬钟穴、承山穴和阳陵泉穴,每穴约2分钟。然后再用手掌在酸痛处作向心性推按,即从下肢往上腿部反复推按,约10分钟。

14小腿抽筋(腓肠肌痉挛)

①抽筋时用力(强刺激)指压委中穴和承山穴。

②双手搓至掌心发热,随即用掌心自上而下地推擦小腿腓肠肌(小腿肚)反复推擦,每日3~4次,睡前作1次,每次3~5分钟。

15脚后跟痛用拇指或食指,用力点按后脚弯部的太溪穴,2~3分钟,然后行走片刻,每日点按1~2次。

16胸闷①推按:仰卧,两手全掌着力,自颈部天突穴开始,向下推至胸部的膻中穴,反复推按多次。

②按压:以两手大拇指指肚着力,自胸骨上缘开始,向下按压至膻中穴,然后再以两手大拇指,顺其两侧肋间逐条地,由上而下地、自内向外按压,使郁闭之气下移,反复作多次。

以上两种方法,可任选一种。

17呃逆(打嗝或称膈肌痉挛)

①双手拇指或食指按压耳垂后的翳风穴,半分钟左右。

②双拇指或食指同时用力、逐渐加重按压眉头的攒竹穴稍下处,即眉棱骨下、眼窝之上约半分钟。按压时有明显的疼痛感,并伴有一股特殊感觉传至胸内。

以上两种方法,可任选一种。

18心悸(心跳过快)

用右手拇指指压左手神门穴工分钟,再用左手拇指指压右手神门穴1分钟。

19胃疼①先在肚脐周围揉按约5分钟,再以两手拇指或食指相互轮换捏按合谷穴、足三里穴各1~2分钟。伴呕吐者可加按中脘穴10分钟。

②胃疼症状控制后,再坚持作以下两种推拿,以防复发。患者坐在凳上,双膝分开,两手穿过大腿间握住板凳的边缘,然后吸气并用力抬凳。用手指轻轻按压双膝上缘的梁丘穴、膝下的三里穴各3分钟,早晚各一次。或配合艾灸双侧的三里穴。

20痔疮①摄肛。用力收缩肛门括约肌。

②松肛。全身放松,使肛门括约肌完全松弛为适度。

这一摄一松的连续按摩锻炼,每日2回,每回50次以上。

21便秘①用手掌在腹部先按逆时针转动方向在肚脐周围推拿60圈,然后再顺时针方向推拿60圈,每日3次。手法要轻快,按摩腹部结束后,接着用双手的拇指或食指点压双足大趾的大敦穴,约半分钟,以增强疗效。

②大便时,用左手食指或中指重力按压左侧脐旁7厘米的天枢穴,待有明显的酸胀感时,即按住不动,持续几十秒钟就会感到有便意了。此时配合屏气以加大腹压,即能排便。若一次无效可反复数次。

宝宝拉肚子可以推拿吗 最全的对症推拿方法,赶紧收藏!

1 宝宝拉肚子可以推拿吗

可以的。

小儿推拿的基本治疗原理是通过特定手法所产生的外力,在宝宝特定的部位或者穴位上做功,通过能量转换、生物效应而防病治病的。0-6岁的宝宝都可以进行。

并且对于宝宝拉肚子,临床上有许多实用的推拿方法。

2 宝宝拉肚子要怎么推拿 一:生理性腹泻推拿方法

如何判断:生理性腹泻常见于6个月以下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次数少则2-3次,多则4-5次,并且持续时间较长,每次大便薄薄的,呈黄色或黄绿色。但是宝宝的饮食、精神状况都正常,无呕吐、发热现象,而且体重、身高也在正常增长。

1.推脾经300次

位置:脾经位于拇指末节的螺纹面上。

操作:让患儿取坐位,用右手的拇指螺纹面蘸取介质葱姜水后,在患儿拇指螺纹面做顺时针方向的旋转推动,用力要均匀,频率保存在每分钟200次左右。

2.补大肠300次

位置:大肠穴位于食指靠近拇指一侧的边缘,长度为从指尖到指根。

操作:用右手的拇指边缘或者食指、中指两指指面,蘸取介质葱姜水后,做由指尖推向指根方向的直线单方向推动,频率每分钟200次。

3.按揉肚脐和丹田各300次

位置:丹田位于肚脐下2.5寸,即肚脐与趾骨连线的中点处。

操作:让患儿仰卧在床上,操作者在患儿的右侧,用右手掌根对着依次对着肚脐、丹田进行按揉,频率每分钟200次。

4.按揉中脘300次

位置:中脘穴位于腹部肚脐以胸骨下凹陷处联线的中点。

操作:让患儿仰卧在床上,用右手大鱼际处在中脘穴上做按揉,频率为每分钟200次左右。

5.摩腹5分钟

位置:腹即为整个腹部。

操作:患儿去仰卧位,用右手掌对整个腹部做逆时针方向的按摩,频率为每分钟120次。操作时需要在腹部放少血滑石粉或者爽身粉减少皮肤摩擦。

6.按揉龟尾300次

位置:龟尾穴位于小儿背部脊柱下端的尾部。

操作:患儿去俯卧位,用右手中指或者拇指蘸取介质葱姜后,在穴位处做按摩。频率为每分钟200次。

7.推上七节骨200次

位置:七节骨为线状穴位,在尾骶部,从第四腰椎起到尾骨处。

操作:患儿取俯卧位,用右手的拇指边缘蘸取葱姜水做介质,从下往上直推,频率为每分钟200次。

8.捏脊5遍

如果小儿长期腹泻可在上述推拿手法的基础上加捏脊5遍。

位置:小儿整个脊柱骨。

操作:让患儿俯卧床上,用双手拇指和食指、中指捏住小儿脊柱骨上皮肤,做从尾骨处开始直到平肩处的两手交替翻动皮肤。要求中间不能滑脱,如滑脱则需重新开始。

二:脾虚腹泻推拿方法

如何判断:宝宝脾虚腹泻的主要症状表现为:久泻不愈,或时泻时止,食欲不振,神疲面黄,睡时露睛等。

1.揉外劳宫10分钟

位置:在手背侧,第2、3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0.5寸。

操作方法:医者左手握患儿左手,使手心向下,将无名指,小指屈曲与掌面呈90度角,使穴位显出,以拇指螺纹面左右揉之,揉10~15分钟

2.清补脾经10分钟

位置:位于大拇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方法:在孩子的大拇指面顺时针方向的旋转推动。

3.平肝经5分钟

位置:位于食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从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300次。

4.推天河水15分钟

位置:位于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曲泽)成一条线。

操作方法:用试纸和中指两个手指,沿手机内侧由手腕推向手肘。

5.揉二人上马10分钟

操作方法:用拇指或中指指端揉位于手背无名指及小指关节凹陷处的二人马穴。

6.清大肠经15分钟

位置:大肠经位于食指指侧

操作方法:从虎口直推食指尖为清大肠经。

三:寒性腹泻推拿方法

如何判断:宝宝寒性腹泻主要表现为:腹疼肠鸣、谢谢清澈、白水便或绿色便,小便清长,面色淡白。

1.揉外劳宫20分钟

位置:在手背侧,第2、3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0.5寸。

操作方法:医者左手握患儿左手,使手心向下,将无名指,小指屈曲与掌面呈90度角,使穴位显出,以拇指螺纹面左右揉之,揉10~15分钟

2.清胃经10分钟

位置:拇指掌面近掌端第1节。

操作方法:从拇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胃经按摩,每次要按摩100次左右。

3.推天河水10分钟

位置:位于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曲泽)成一条线。

操作方法:用试纸和中指两个手指,沿手机内侧由手腕推向手肘。

四:热性腹泻推拿方法

如何判断:宝热泻主要表现为:大便黄赤、泻多黄水、有热臭,口渴烦躁,腹痛身热,肛门灼热等。

1.推六腑15分钟

位置:六腑位于前臂靠小拇指那一侧,肘至阴池成一条线。

操作方法:用拇指面或食、中二指面自肘推向腕,每次约推300次。

2.清大肠15分钟

位置:大肠经位于食指指侧

操作方法:从虎口直推食指尖为清大肠经。

3.清脾经10分钟

清脾经:在小儿拇指根向指尖直推,约推100~300次。

4.清胃经10分钟

位置:拇指掌面近掌端第1节。

操作方法:从拇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胃经按摩,每次要按摩100次左右。

5.推七节骨1-2分钟

位置:宝宝腰部最凹点至尾椎骨处。

操作方法:用拇指或食、中二指面子上向下从宝宝腰部最凹点推至尾椎骨。

6.运八卦10分钟

位置:内八卦是以掌心为圆心,以圆心至中指指根横纹内2/3处为半径,画一圈,八卦穴即在此圆上。

操作方法:用运法,顺时针方向运100次,叫做顺云内八卦。逆时针方向成为逆运内八卦,如果宝宝伴有哮喘时,可考虑逆运内八卦200次。

7.推天河水15分钟

位置:位于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曲泽)成一条线。

操作方法:用试纸和中指两个手指,沿手机内侧由手腕推向手肘。

8.清肝经5分钟

位置:位于食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从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300次。

五:感染性腹泻推拿方法

如何判断:感染性腹泻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烧、食欲减退、呕吐、腹痛、黏液脓血便等,每日大便次数10次以上。

1.揉中脘2-3分钟

位置:在上腹部,脐上4寸,即胸骨下端剑突与脐连线的重点,简单说是胃中部。

操作方法:用指端或掌根揉约2-5分钟。

2.逆时针摩腹2-3分钟

位置:肚脐周围。

操作方法:以肚脐为圆心,用手掌或食指、中指指端逆时针方向在宝宝的肚子上缓缓转圈。

3.揉天枢2-3分钟

位置:肚脐旁开2寸。

操作方法:用大拇指指腹揉腹中部、肚脐旁开2寸的天枢。

4.分推腹阴阳300次

位置: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中脘。

操作方法:从中脘往两边有弧度地推,或自中脘至脐平推。

5.工字擦背

位置:整个背部。

操作方法:擦热脊柱、督脉及两侧膀胱经,其中对应前方脾胃和大肠处的脊背位置要作为重点,需要加长按摩时间。

6.按揉足三里

位置: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操作方法:用大拇指指腹按揉腿部两侧的足三里。

3 宝宝拉肚子推拿要注意什么 1.避免着凉

家长们在给宝宝推拿止泻的时候,是需要脱掉宝宝衣物进行操作的,因此要注意避免宝宝着凉,如果是在天气寒冷的时候,最好管好门窗,打开空调或者暖气。

2.注意安全

家长在给宝宝进行推拿前,要洗干净手,将指甲剪掉,戒指、手镯等饰物也要摘掉,避免刮伤宝宝。

3.配合药物

以上推拿止泻方法适用于0-6岁的婴幼儿,对于宝宝拉肚子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配合药物治疗效果更佳。

4.观察症状

在上述操作后需持续观察宝宝状况,如1-2天无好转或症状加重,则需要及时就医,做进一步检查。

4 宝宝拉肚子要怎么办 1.及时补充水分

对于拉肚子的宝宝来说,是处于一个缺水的状态,为了预防宝宝出现脱水症状,这个时候一定要为宝宝补充足够的水分。

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口服补液盐,也可以在500毫升温开水中加入10克(约2小勺)白糖、1.75克(1/2平啤酒盖)食盐慢慢给宝宝喂食,一次50毫升左右,隔15分钟喂一次。

如果宝宝没有呕吐的现象,应该继续进行喂母乳。

2.暂缓添加辅食

如果是4-6个月正要添加辅食的宝宝,在拉肚子时需要暂缓添加辅食,因为添加的原则里面,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在宝宝健康时添加”。而宝宝拉肚子时,肠胃适应能力差,此时添加辅食可能会消化不良、加重腹泻症状。

3.勤换尿片

宝宝拉肚子时,大便次数增多,家长们在宝宝每次大便后,都要用温水清洗肛周,再用软布轻轻擦拭,涂上护臀膏,注意及时更换尿布,避免尿液浸渍皮肤。当宝宝屁股发红时,要暴露臀部,晒晒小屁股,保持局部干燥。

4.腹部保暖

在宝宝腹泻期间也要做好宝宝腹部的保暖工作,夜间可以查看下宝宝是否有踢被子的行为,要及时帮宝宝盖好被子。

5.日常用品需消毒

宝宝拉肚子时,使用的奶瓶、奶嘴、玩具等有可能接触口腔的物品,每天都要彻底清洁、做好消毒工作,床上用品在宝宝腹泻好了之后也要进行换洗。

6.多安抚宝宝

当宝宝出现拉肚子的时候,应该多去抱抱、哄哄他,让他的心情保持愉快。此外,还应该保持宝宝的屁股干燥,必要时还可涂些爽身粉。

7.止泻药不可乱用

止泻药对于止泻确实有很好的效果,但对于宝宝来说并不是一个正确的做法。给宝宝服用止泻药一定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使用。

8.对症治疗

宝宝拉肚子持续超过一周要做个便常规检测,家长可以用一次性纸杯弄点标本到医院做个化验,如果有病菌感染注意对症治疗。

推推拿地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推拿地图、推推拿地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The End

发布于:2023-03-25,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首码项目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