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击地推」拳击推广公司排名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拳击地推,以及拳击推广公司排名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为什么李小龙这么传奇?他到底做了什么事了?
- 2、拳击馆的下游延伸有什么服务
- 3、谁知道奥运会都有哪些项目,都是什么时候被列入奥运会的,要详细点,高分
- 4、发信息给我男上司,说他是急性子,不过长得很帅,很可爱! 后面我又说,您忙吧,不打扰您了! 他为什么?
- 5、拳击对练时,被逼到"围绳"处时,应该怎么处理
为什么李小龙这么传奇?他到底做了什么事了?
中文名: 李小龙
外文名: Bruce Lee
别名: 李源鑫 (族名),李元鉴 (学名)
国籍: 美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美国加州旧金山
出生日期: 1940年11月27日
逝世日期: 1973年7月20日
血型: O型
星座: 射手座
职业: 演员,导演,武术技击家
代表作品: 《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龙争虎斗》
李小龙(1940 11.27 - 1973 07.20),一代武术宗师、武术技击家、武术哲学家、功夫影帝、 功夫电影的开创者、武道哲学的创立者,截拳道的创始人。 他是将中国功夫传播到全世界第一人,打入好莱坞的首位华人,他革命性地推动了世界武术和功夫电影的发展。李小龙创造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多影迷的武术家的世界纪录。全球共拥有2亿以上的影迷。 他将 Kung Fu (功夫)一词写入了英文词典。 美国人称他为功夫之王,日本人称他为武之圣者。 李小龙的一生是短暂的,但是他却创造和打破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却如同一颗耀眼的彗星划过国际武坛的上空,对现代搏击技击术和电影表演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主演的功夫片风行海外,功夫闻名于世。在不少外国人心目中,他的功夫就是中国武术。他还开办“振藩国术馆”,自创截拳道。他用32岁和六部电影缔造了不朽的东方传奇。
1957年,获香港校际拳击赛冠军 1967年,在美国创立跨越门派限制的、世界性的现代中国功夫——“科学的街头格斗技”——截拳道(Jeet Kune Do),时年二十七岁 1972年,以截拳道宗师身份,入选国际权威武术杂志《黑带》名人堂。这标志着李小龙新创截拳道获得国外武术界的权威公认 1974年, 李小龙被国际权威武术杂志《黑带》评为“世界七大武术名家之一”,美国报刊赞誉他为“功夫之王”,日本人称他为“武之圣者” 1975年,根据李小龙武学和哲学遗稿《武道释义》编辑整理而成的《截拳道之道》一书由美国奥哈拉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出版后,很快被译成9种文字畅销全球,被欧美武术界奉为“武道圣经”。截止1999年,前后重印40余次 1976年至1977年间,美国奥拉哈出版社分四册出版了李小龙另一武学专著《李小龙技击法》,也迅速以9种文字风行世界 1992年,《黑带》杂志23周年纪念活动“国际武坛最具影响力八大武术家”评选,李小龙名列八大之首 1998年,获中国武术协会颁发“武术巨星奖” 1999年,入选美国《黑带》杂志“十大世纪武术家”荣誉榜,位居榜首 2000年,金氏世界纪录,李小龙一拳能打出400磅的力量,与拳王阿里相同,而阿里的体重是260磅,李小龙的体重只有130多磅 2003年,美国《黑带》杂志推出李小龙逝世三十周年纪念专辑,专题按语“改造世界的男人:李小龙对美国武术界的恒久影响” 2008年,国际健联官方杂志《肌肉与健美》,再次推出封面专题《李小龙:健身的传奇》,探讨李小龙的功夫健身之道。其专题文章如从评价李小龙:“在他之后,健身界出现了很多令人惊异的身材,但惟有李小龙的肌肉是最协调与最平衡的。这已经成为评价他人的一个标准——这个标准至今仍是健身者们渴望达到的。” 2008年,世界最强MMA(综合格斗)组织美国UFC与美国李小龙教育基金会联合,共同推介李小龙。UFC主席达纳·怀特(Dana White)赞誉李小龙为“MMA之父”,他明确指出:“李小龙在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所宣扬的每一件事情,在MMA大赛从90年代初期以来的发展中,都一一得到了验证······他是武术发展到现在和为什么今天MMA大赛能够存在的原因。” 2008年,被誉为世界武术大师和电影大使 1958年,获全港恰恰舞公开大赛冠军 1959年,获全港中学生拳击冠军 1964年秋季,李小龙参加全美空手道大赛,击败蝉联三届冠军的罗礼士而荣登冠军宝座,并与罗礼士成了挚友和师生。 1993年,美国发行李小龙逝世二十周年纪念钞票 1986年,被德国汉堡大学选为“最被欧洲人认识的亚洲人” 1998年,获《时代杂志》评为“二十世纪的英雄与偶像”,是唯一入选的华人 1999年6月,美国《时代》杂志将李小龙评选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100人之一 2000年,美国政府宣布发行一套《李小龙诞辰六十周年纪念邮票》,这是继玛丽莲·梦露和007之后的第三位获此殊荣的艺人,也是华人中的第一人 2004年,英国传媒协会特为李小龙颁发“传奇大奖” 2005年,获国家“中外文化交流突出贡献奖” 2005年,美国探索频道推出《李小龙之截拳道》 2009年,美国历史频道推出李小龙纪念特辑《李小龙如何改变了世界》(How Bruce Lee Changed the World) 2010年5月4日李小龙被誉为香港MMA之父
看完上面的你有所了解吗
拳击馆的下游延伸有什么服务
2018 年健身产值 816 亿元,其中健身房产值 720 亿元。中国健身俱乐部 TOP10 品牌店面数目仅约 1200-1300 家,总营业额 100-110 亿元,其中一兆韦德以近 20 亿元年营业额排名第一,平均单店营业额排名第二,约 1500 万/店,仅次于舒适堡 2000 万/店。市场集中度 CR10仅 16%,反映出健身行业仍处于成长期,行业内未出现独角兽,未来发展空间很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作为体育产业的细分领域,2017年休闲健身产业在我国只占不到 2.3%,而体育用品销售占高达80.9%。健身休闲产业中,根据招商证券资料显示,2017 年中国健身房场地+教练产值占比 90%,围绕健身房为中心的周边餐饮、服饰、培训等服务市场仅占 10%,反映出我国休闲健身行业的巨大发展空间,尤其是健身行业的上下游相关产业,例如健身培训,健身餐饮等。
地域上,健身房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全国各健身房连锁品牌具有显著的地域分布特点。在全国一线及主要的二线城市中健身俱乐部数量为健身工作室的 2-3 倍,北京及上海工作室均超过 3000 家,健身俱乐部超过 1000 家,除一线城市以外,成都,杭州,重庆表现抢眼,与深圳广州健身房数量基本持平,从一定程度反映出过去几年一线城市及部分准一线城市健身市场需求较大。但是未来一线城市随着新开店的边际效用逐渐降低,竞争会更加激烈,随着市场的不断整合,产品特色及以客户服务质量会进一步提高。
根据易观统计及资料整理, 2018 年国内健身会员市场渗透率仅 0.7%。健身人群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占比 46.10%,二三线城市占比逐步递减。主要由于一线城市的健身场馆设备及公共运动健身资源都比较丰富,更有利于培养用户健身习惯及形成良好健身氛围。其次,一线城市工作节奏更快,健身也逐渐成为提高身心健康和减压的有效方式,居民对健身的需求更高。另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健身也越来越具备社交属性,一线城市文化更多元的特征及居民工作生活的社交需求也促使更多用户参与健身活动。同时,近年来海归数量渐增,这部分群体把欧美的健身习惯和健身文化带回国内,尤其是一线城市,促进了当地的市场发展。
根据资料整理, 2014-2018 年期间,健身房会员人数由 547万增长为 1014 万。发展趋势有所减缓。2014-2015 年会员增长迅猛,可能与期间互联网+在健身行业的应用发展有关,伴随着社交属性和时尚潮流的健身风潮开始盛行,而近两年来,2017 年同比增长 14.97%,2018 年同比增长 13.02%,随着人均GDP 增长率放缓,及人们对健身潮流热度的降低,会员增长速率也逐渐减缓。但总体上,会员数平均年增长 21.34%,反映过去几年我国健身市场需求加大,健身氛围提高,居民健身意识增强。
根据理财 APP 挖财《2018 健身支出报告》人均健身年支出由 2015 年的 1077 元增长至 2017 年的 1502 元,呈稳定上涨趋势。其中,2017 年上海以年均支出 3493 元高居全国健身支出榜首,紧随其后的是北京,年支出为 2886 元,广州和深圳次之,分别为 1655 元和 1660 元。新一线城市也表现抢眼,杭州以 2143 元位居健身支出总榜第 3,南京、苏州等也跻身全国前10。
报告还表明,62%的人健身目的是希望保持身体健康,33.5%的人期望减肥塑形,获得好的形象,剩余 4.5%受访者表示希望通过健身建立社交关系等其他目的。
根据易观数据,目前我国健身人群的消费能力主要集中在中等消费能力及中高等消费能力,占比约 64%。低消费者占比不到 10%。表明针对中等及中高消费人群的健身市场潜力较大。根据我国不同城市消费水平情况来看,中等及中高消费人群在二三线城市占比较高,结合健身人群的地域分布现状,预计未来几年二三线城市的健身市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根据尼尔森数据 2017 年我国健身用户年龄分布看,健身年龄层主要分布为 21-30 岁年轻用户,占比 62%,41 岁以上用户仅占 10%。21-30 岁年轻用户占比最高,考虑主要原因是这部分用户精力较为充沛,且大部分未结婚成家,休闲时间较多,经济压力较小,有时间也有经济实力参与健身活动。随着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发展, 21-30岁年轻用户代表的是未来的新趋势,随着该用户群体健身习惯和健身意识的养成以及经济能力的提高,预计在未来的三到五年,该用户群体依然是健身行业的消费主力军。
产业链结构:构建产业生态链,抢占行业制高点
该部分通过目前健身行业的产业链结构阐述,分别对上中下游产业及其细分赛道进行剖析,从产业链的角度分析健身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行业上游:教练培训市场逐渐兴起,多元健身场景悄然而至
健身器材供应商
行业上游主要包括健身器材供应商和教练培训产业。目前国内健身器材供应商规模仍然较小,国内有一定规模的品牌有英派斯、好家庭、万年青 WNQ 等,产品涵盖健身所需健身器械及相关设备。近两年在智能健身的趋势下,一些企业也推出智能健身设备,监控用户健身数据,并有针对性提供健身训练方案。例如 keep 去年推出家庭智能跑步机,为家庭健身用户提供更便捷健身体验。总体上该领域产业规模较为稳定,且国外的健身器材供应商产品质量更好,人体工程设计更为合理。然而国内产业链上游市场营收占比极低的现状,厂商如何稳定自身市场占有率,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是利用新兴技术升级产品需求,例入智能化,数据化对健康进行全面管理,其次是挖掘新的场景需求,如家庭健身,室外健身等寻找新的增长突破点。
教练培训行业
相对于设备供应商,教练培训行业则是一片蓝海,目前市场上的相关机构有 Kingbo,R-Star 等。知名机构较少,专业度及细分度也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市场上很多培训都是短期班,表现为培训周期短,入学门槛低,毕业门槛低,标准化水平较低等问题。然而很多健身教练都以获取相关教练证书为目的参加培训,专业素养,知识体系,以及职业素养与国外健身教练还有很大差距。根据尼尔森和国家体育总局资料,2016 年中国专业教练 15,560 人,人均教练只有 0.12/万人;而美国拥有专业教练 240,000 人,人均教练达到 7.5/万人。
然而目前行业内私教或团体课程是主要营收来源。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一线城市,大品牌的私教课程已经超过年卡会籍营收入。根据草根调研以一兆韦德和威尔士结果为例,会籍营收与私教营收比例约为 1:1.5。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与全民健身意识的提高,教练将越来越被视作公司的核心资源。对教练的高标准高要求是市场的必然趋势,随之而来的的培训行业也将逐步向国际标准看起,例如 NSCA,ACSM,ACE 等认证机构。同样,对于培训行业也将提出更高要求,同时创造更大的健身
培训市场。
行业中游:传统与新兴健身房的博弈
健身行业中游主要是以传统健身俱乐部与新型健身工作室两种形态存在,另外包括部分其他细分场馆,例如舞蹈室,瑜伽馆等。传统健身俱乐部中已出现一些较强势品牌,普遍成区域性分布,仍然没有形成全国连锁的大品牌。目前市场规模最大的有一兆韦德,古德菲力,威尔士,古德菲力等连锁品牌。该类健身房的特点是场地大,设备齐全,盈利模式多以预售,年卡季度卡以及私教课销售为主,资金链风险相对较低。现金流层面一般可在提前预售期到开业 2 个月内收回,然而同样面临人工成本高,地推销售,教练销售客户体验差等问题。对于连锁健身品牌,通过其品牌效应以及资金实力,总体发展较为稳定。市场上新兴健身房主要以私人健身工作室,新兴 24 小时智能健身房存在。其共同特点是占地面积小,人工成本较低,坪效相对较高。私人健身工作室多数以健身爱好者自己或合伙开店,其工作室特色主要与老板的健身理念相关。智能健身房通常以团体课或者私教课等单次课程为主要盈利模式,以后台数据作为运营基础。目前一部分连锁智能健身房已经初具规模,并持有实力较强的企业资本投入。该类健身房健身注重环境装修等细节,注重客户体验度,更加吸引九零后零零后等年轻客户。中游市场上的两种主要形态,无论是传统健身房还是新兴健身房,面对市场同质化较高等问题,如果不能做出自己健身房的特色,加强管理,提升服务品质,在新一轮的消费升级面前都可能面对被淘汰或是被收购的局面。
行业下游:依靠品牌认知抢占赛道先机
下游市场建立在上游及中游市场的基础上,也是近几年才逐渐发展起来,仍然处于摸索阶段,未出现领导品牌。涉及领域包括智能穿戴设备、健身服饰、健身食品、健身 APP 等满足健身进阶需求产品。其中健身服饰是较为传统领域,包括国内外大的服装品牌。近几年也发展处一些自营健身服饰类,以时尚,舒适度为产品特色。健身 APP 是以健身服务为主的运动管理类产品,包括跑步为主的跑步社交工具,代表产品有悦动圈、咕咚、悦跑圈。还包括以健身为主的健身社交工具,比如 Keep、火辣健身、FitTime 等。比较有代表性的Keep 与猩猩健身都是依靠自身品牌认知开始发展周边产品,如健身服饰,背包,相关设备等。
从产业链整体来看,竞争生态主要还是细分市场之间的博弈,目前还未出现行业内的独角兽。传统健身企业发展较为平稳,但是仍然是在各自赛道纵深发展,而不少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健身企业,如Keep、猩猩健身等企业表现出向行业龙头企业发展态势,逐步在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布局,抢占新的赛道。
Keep 于 2014 年通过线上平台起家, 四年时间累积了超过 1.6 亿的用户及 22 亿的用户行为数据,通过大量数据资源作为发起点,精准定位,于 2018 年在线下发展了三家健身房 keepland,并配合线上数据推出客户需求的相关课程产品。 同时期推出智能产品线keepkit,涉及产业链上游的健身设备,如智能跑步机,哑铃等健身器械;产业链下游的健身服饰,智能穿戴设备等周边产品。截止 2018 年年底,Keep 跑步机已累计销售近 5 万台,其中 80% 的消费者会跟随 KeepApp 跑步课程进行训练。光猪圈、等新兴智能健身房同样推出健身智能设备,收集数据迭代优化产品升级服务,同时推出营养餐吧等健身下游产品。猩猩健身则在产业链上游“健身培训”领域发展起来,建立了“超猩学院”为教练培训赋能,试图以更系统的方式持续孵化教练群体。随着物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谁能构建完整的产业链生态才能占领行业的制高点。可以预见到未来的健身行业巨头除了在自身领域垂直精深以外还需抢占新的赛道,提前为更大的健身市场布局。
健身房竞争生态:传统 VS 新兴,谁是未来的赢家?
从产业结构来看,目前行业内最大市场主要还是集中在行业中游,竞争主要以两种形态存在:传统健身房及新兴健身房。传统健身房的存在历史较久,最早的品牌在九十年代就已成立,而近年来分刮市场的新兴健身房大多是在 2014 年以后的一波健身浪潮及互联网+的概念中诞生。资本市场为何纷纷投向新兴健身房?传统健身房又该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未来究竟谁才是最后的赢家?该部分主要通过观察行业内竞争生态,以典型案例作为代表进行深入纵向分析与横向对比,总结典型案例成功原因,为未来的发展指出方向.
逸马集团专注于连锁领域16年,目前逸马有会员企业三千余家,学员企业超过三万家。我们现在将阶段性研究成果发表出来,希望与同行及对健身行业感兴趣的朋友共同交流.
谁知道奥运会都有哪些项目,都是什么时候被列入奥运会的,要详细点,高分
田径运动是一种结合了速度与耐力,力量与技巧的综合性体育运动。“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运动精神在很多方面都能够通过田径运动得到集中体现。
田径是世界上最为普及的体育运动之一,也是历史最悠久的运动项目。田径与游泳、射击被视为奥运金牌三大项目,46枚金牌也是奥运金牌最多的项目,“得田径者得天下”也由此而来。
田径运动是人类长期社会实践发展起来的,包括男女竞走、跑跃、投掷四十多个单项,以及由跑跳、跳跃、投掷部分项目组成的全能运动。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走和跑的项目,叫"径赛"。以高度和远度计算成绩的跳跃、投掷项目叫"田赛",田径运动是径赛,田赛和全能比赛的全称。
远在上古时代,人们为了获得生活资料,在和大自然及禽兽的斗争中,不得不走或跑相当的距离,跳过各种障碍,投掷石块和使用各种捕猎工具。在劳动中不断的重复这些动作,便形成了走、跑、跳跃和投掷的各种技能。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有意识地把走、跑、跳跃、投掷作为练习和比赛形式。
公元前776年,在古希腊奥林匹克村举行了第一届古奥运会,从那时起,田径运动为正式比赛项目之一。1894年,在法国巴黎成立了现代奥运会组织。1896年在希腊举行了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这届奥运会上田径的走、跑、跳跃、投掷的上些项目,被列为大会的主要项目。至今已举行的各届奥运会上,田径运动都是主要比赛项目之一。
田径运动包括跳、投类以有效成绩距离大者名次列前的田赛和跑、走、跨(含3000米障碍)类完成全程时间短者名次列前的径赛以及由上述田、径两类各部分项目组成的全能项目和短跑团体接力项目,是比速度、比高度、比远度和比耐力的体能项目,或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表现出最大的速度和力量,或要求在很长的时间内表现出最大的耐力,最能体现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格言。
国际田联规定运动员参加奥运会必须在规定时间里达到规定的报名标准,个人项目每个单项达到A级标准的最多3名运动员参赛,如无达到A级标准的运动员,允许1名达到B级标准的运动员参赛,如无达到B级标准的运动员,则允许各报1名男女运动员参加除田赛项目、10000米跑、七项全能、十项全能以外的其他项目比赛。接力项目每个协会每个项目最多1个队,接力运动员可报6名,其中可报两名未达标的运动员。
中国选手的优势项目在女子中长跑和竞走,另外男子110米栏刘翔也有夺牌的实力。
以下为田径各分项目介绍:
短距离跑
简称短跑。跑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基本能力,自古以来就是一种比赛形式,几乎每个国家的文献中都有描述。据史料记载,短跑是公元前776年古希腊奥运会惟一的竞技项目,距离为192.27米。现代短跑起源于欧洲,最早被列入正式比赛是在1850年的牛津大学运动会上,当时设有100码、330码、440码跑项目。19世纪末,为规范项目设置,将赛跑距离由码制改为米制。初为职业选手的表演项目,后逐渐扩展到业余运动员。运动员比赛时必须使用起跑器,听信号统一起跑,必须自始至终在自己的跑道内跑动。奥运会比赛项目男、女均为100米跑、200米跑和400米跑,其中男子项目1896年列入,女子100米跑和200米跑1928年列入,400米跑1964年列入。
中距离跑
简称中跑。最初项目是880码跑和1英里跑,从19世纪中叶开始,880码跑和1英里跑项目逐渐被800米跑和1500米跑项目所替代。有的学者认为,中跑项目最早的正式比赛是1847年11月1日在英国伦敦举行的比赛,英国的利兰(John Leyland)以2分01秒的成绩获得800码跑冠军。原为职业选手的表演项目,后逐渐扩展到业余运动员。运动员比赛时不使用起跑器,听信号统一起跑。奥运会比赛项目男、女均为800米跑和1500米跑,其中男子项目1896年列入;女子800米跑1938年列入,1500米跑1972年列入。
长距离跑
简称长跑。最初项目为3英里、6英里跑,从19世纪中叶开始,逐渐被5000米跑和10000米跑替代。据记载,现代最早的正式长跑比赛是1847年4月5日在英国伦敦举行的职业比赛,英国的杰克逊以32分35秒0的成绩夺得6英里跑冠军。奥运会比赛项目男、女均为5000米跑和1000米跑。男子项目1912年列入;女子5000米跑1996年列入,10000米跑1988年列入。
跨栏跑
起源于英国。由牧羊人跨越羊圈栅栏的游戏演变而来。跨栏跑最早使用的栏架是掩埋在地面上的木支架或栅栏,1900年出现可移动的倒T字形栏架。1935年有人将T形栏架改成L形栏架,L形栏架支脚的另一端朝向运动员的跑进方向,稍加阻力即可向前翻倒,减轻了运动员过栏时的恐惧心理。奥运会比赛项目分男子110米跨栏跑、400米跨栏跑(1896年列入);女子100米跨栏跑(1932年列入,当时为80米跨栏跑,1972年改为100米跨栏跑)、400米跨栏跑(1984年列入)。男子110米跨栏跑的栏高为106厘米,400米跨栏跑的栏高为91.4厘米;女子100米跨栏跑的栏高为84厘米,400米跨栏跑的栏高为76.2厘米。比赛时,运动员必须跨越10个栏架,除故意用手推或用脚踢倒栏架外,身体其他部位碰倒栏架不算犯规。
接力跑
田径运动中惟一的集体项目。以队为单位,每队4人,每人跑相同距离。其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的认为起源于古代奥运会祭祀仪式中的火炬传递,有的认为与非洲盛行的"搬运木料"或"搬运水坛"游戏有关,也有的认为是从传递信件文书的邮驿演变而来。
奥运会比赛项目分男、女4×100米接力跑和4×400米接力跑。1908年第4届奥运会首次设立接力项目,但4名运动员所跑距离不等。1912年第5届奥运会改设4×100米接力跑和4×400米接力跑。女子4×100米接力跑和4×400米接力跑分别于1928年、1972年被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接力跑运动员必须持棒跑完各自规定的距离,并且必须在20米的接力区内完成传接棒。
障碍跑
19世纪在英国兴起。最初在野外进行,跨越的障碍是树枝、河沟,各障碍间的距离也长短不一,19世纪中叶开始在跑道上进行。有的研究报告指出,19世纪时障碍跑的距离不统一,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短的440码,长的可达3英里。
1900年第2届奥运会首次设立障碍跑,分2500米和4000米两个项目。从1904年第3届奥运会起将障碍跑的距离确定为3000米,并沿用至今。女子障碍跑开展很晚,国际田联1997年才开始推广。全程必须跨越35次障碍,其中包括7次水池。障碍架高91.1~91.7厘米,宽3.96米,重80~100公斤。400米的跑道可摆放5个障碍架,各障碍架的间距为80米。运动员可跨越障碍架,也可踏上障碍架再跳下,或用手撑越。国际田联直到1954年才开始承认其世界纪录。
马拉松
马拉松原为希腊的一个地名。公元前490年,希腊军队在马拉松平原击退波斯军队的入侵。传令兵菲迪皮德斯(Pheidippides)从马拉松跑到雅典城,在报告胜利的消息后,因体力衰竭倒地而亡。1896年举行首届奥运会时,顾拜旦采纳了历史学家布莱尔(Michel Breal)以这一史事设立一个比赛项目的建设,并定名为"马拉松"。比赛沿用当年菲迪皮德斯所跑的路线,距离约为40公里。此后十几年,马拉松跑的距离一直保持在40公里左右。1908年第4届奥运会在伦敦举行时,为方便英国王室人员观看马拉松赛,特意将起点设在温莎宫的阳台下,终点设在奥林匹克运动场内,起点到终点的距离经丈量为26英里385码,折合成42.195公里。国际田联后来将该距离确定为马拉松跑的标准距离。女子马拉松开展较晚,1984年才被列入第23届奥运会。
1896年首届奥运会后,马拉松赛在世界各地广泛举行,美国从1897年起举行波士顿马拉松赛,至2000年已举办了104届,成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马拉松赛。马拉松在公路上举行,可采用起、终点在同一地点的往返路线或起、终点不在同一地点的单程路线。比赛时,沿途必须摆放标有已跑距离的公里牌,并要每隔5公里设一个饮料站提供饮料,两个饮料站之间设一个用水站,提供饮水或用水。赛前需经身体健康检查,合格者方可报名参加比赛。因比赛路线、条件差异较大,故国际田联不设世界纪录,只公布世界最好成绩。
竞走
起源于英国。19世纪初,英国出现步行比赛的活动。19世纪末,部分欧洲国家盛行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的竞走旅行。1866年英国业余体育俱乐部举行首次冠军赛,距离为7英里。竞走分场地竞走和公路竞走两种。场地竞走设世界纪录;公路竞走因路面起伏等不可控因素较多,成绩可比性差,故仅设世界最好成绩。运动员行进时,两脚必须与地面保持不间断接触,不准同时腾空,着地的支撑腿膝关节应有一瞬间的伸直,不得弯曲。比赛时,运动员出现腾空或膝关节弯曲,均给予严重警告,受3次严重警告即取消比赛资格。1908年首次进入奥运会,当时的距离是3500米和10英里。此后几届奥运会距离有所不同,有过3000米、10公里等,从1956年奥运会起定为20公里(1956年列入)、50公里(1932年列入)。女子竞走于1992年才被列入奥运会,距离为10公里,2000年奥运会将改为20公里。
跳高
起源于古代人类在生活和劳动中越过垂直障碍的活动。现代跳高始于欧洲。18世纪末苏格兰已有跳高比赛,19世纪60年代开始流行于欧美国家。1827年9月26日在英国圣罗兰.博德尔俱乐部举行的首届职业田径比赛中,威尔逊(Adam Wilson)屈膝团身跳越1.575米,这是第一个有记载的世界跳高成绩。跳高有跨越式、剪式、俯卧式、背越式等过杆技术,现绝大多数运动员都采用背越式。跳高横杆可用玻璃纤维、金属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长3.98~4.02米,最大重量2公斤。比赛时,运动员必须用单脚起跳,可以在规定的任一起跳高度上试跳,但第一高度只有3次试跳机会。男、女跳高分别于1896年、1928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撑竿跳高
起源于古代人类利用木棍、长矛等撑越障碍的活动。据记载,公元554年爱尔兰就有撑越过河的游戏。撑竿跳高原为体操项目,流行于德国学校。1789年德国的布施跳过1.83米,这是目前世界上有据可查的最早成绩。作为田径运动项目首先在英国开展,1843年4月17日英国职业选手罗珀在彭里斯越过2.44米。19世纪末开始流行于欧洲国家。撑竿最早使用木杆,最高成绩为3.30米;1905年开始使用重量较轻、有一定弹性的竹竿,最高成绩达到4.77米;1930年出现较为坚固的金属竿,运动员无撑竿折断之虑,可以提高握竿点,加快助跑速度,最好成绩达到4.80米;1948年美国设计制造出重量更轻、弹性更强的玻璃纤维竿,目前使用该竿已突破了6米的高度。撑竿跳高的横杆可用玻璃纤维、金属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长4.48~4.52米,最大重量2.25公斤。撑竿的长度和直径不限,但表面必须光滑。运动员一般都自带撑竿参加比赛。比赛时,运动员必须将撑竿插在插斗内起跳;起跳离地后,握竿的手不得向上移动;可以在规定的任一起跳高度上试跳,但每一高度只有3次试跳机会。男、女撑竿跳高分别于1896年和2000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跳远
源于人类猎取或逃避野兽时跨越河沟等活动,后成为军事训练的手段。为公元前708年古代奥运会五项全能项目之一。现代跳远运动始于英国,1827年9月26日在英国圣罗兰.博德尔俱乐部举行的第一次职业田径比赛中,威尔逊越过5.41米的远度,这是第一个有记载的世界跳远成绩。跳远的腾空动作有蹲距式、挺身式和走步式。20世纪70年代出现前空翻跳远,因危险性大,被国际田联禁用。最初运动员是在地面起跳,1886年开始采用起跳板。起跳板白色,埋入地下,与地面齐平,长1.22米,宽20厘米,距沙坑近端不少于1米。起跳板前有起跳线,起跳线前有用于判断运动员起跳是否犯规的橡皮泥显示板或沙台。运动员必须在起跳线后起跳。比赛时,如运动员不足8人,每人可试跳6次,超过8人,则先试跳3次,8名成绩最好的运动员再试跳3次。以运动员6次试跳的最好成绩排列名次。男、女跳远分别于1896年和1948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三级跳远
起源于18世纪中叶的苏格兰和爱尔兰,两者跳法不同。苏格兰采用单足跳、跨步跳、跳跃,而爱尔兰用的是单足跳、单足跳、跳跃。现规定必须使用苏格兰跳法。最早的正式比赛可以追溯到1826年3月17日首次举行的苏格兰地区运动会,比蒂(Andre Beattie)创造了12.95米的第一个纪录。比赛时,运动员助跑后应连续作3次不同形式的跳跃,第一跳为单足跳,用起跳腿落地;第二跳为跨步跳,用摆动腿落地;第三跳为跳跃,必须用双脚落入沙坑。男子三级跳远于1896年被列为首届奥运会比赛项目,女子三级跳远于20世纪80年代初逐渐广泛开展,1992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推铅球
起源于古代人类用石块猎取禽兽或防御攻击的活动。现代推铅球始于14世纪40年代欧洲炮兵闲暇期间推掷炮弹的游戏和比赛,后逐渐形成体育运动项目。铅球的制作经历了用铁、铅以及外铁内铅的过程。正式比赛男子铅球的重量为7.26 公斤,直径11~13厘米;女子铅球的重量为4公斤,直径为9.5 ~11厘米。早期推铅球没有固定的方式,可以原地推,也可以助跑推;可以单手推,也可以双手推;还出现过按体重分级别的比赛。最初采用原地推铅球技术,后逐渐发展到侧向推、上步侧向推。20世纪50年代,美国运动员奥布赖恩发明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该技术被称为"铅球史上的一场革命"。70年代,苏联运动员巴雷什尼科夫发明旋转推铅球技术,由于旋转后难以控制身体平衡,至今只有极少数运动员使用。比赛时,运动员应在直径2.135米的圈内,用单手将球从肩上推出,铅球必须落在落地区角度线以内方为有效。男、女铅球分别于1896年和1948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铁饼
起源于公元前12~前8世纪三希腊人投掷石片的活动。公元前708年第18届三代奥运会列为五项全能项目之一。铁饼最初为盘形石块,后逐渐采用铜、铁等金属制作。现代奥运会史上,曾有过双手掷铁饼的比赛项目(左手+右手)。掷铁饼技术经历过原地投、侧向原地投、侧向旋转投、背向旋转投几个发展过程。铁饼可用木料或其他适宜材料制作,男子铁饼重2公斤,直径22厘米;女子铁饼重公斤,直径18.1厘米。比赛时,运动员应该在直径2.50米的圈内将饼掷出,铁饼必须落在40度的角度线内方为有效。男、女铁饼分别于1896年和1928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链球
起源于中世纪苏格兰矿工在劳动之余用带木柄的生产工具铁锤进行的掷远比赛,后逐渐在英国流行。链球的英语词意即铁锤。19世纪后期,成为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运动会的比赛项目。当时使用的器械是将木柄的铁球,后为便于投掷,将木柄改为钢链,链球由此而来。掷链球最初采用原地投,后逐渐改进为侧向投,旋转一圈投、两圈投、三圈投,现运动员多采用四圈投。男子链球重7.26公斤,总长117.5~121.5厘米,女子链球重4公斤,总长116.0~119.5厘米。比赛时,运动员必须在直径2.135米的圈内用双手将球掷出,链球必须落在40度的角度线内方为有效。圈外有U形护笼,确保投掷安全。男子链球于1900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女子链球将于2000年列入。
标枪
起源于古代人类用长矛猎取野兽的活动,后长矛又发展成为作战的兵器。公元前708年被列为第18届古代奥运会五项全能之一。现代标枪运动始于19世纪的瑞典、希腊、匈牙利和芬兰等欧洲国家。1792年瑞典的法隆开始举行标枪比赛。最初运动员使用的木制标枪前后一样粗,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标枪运动员赫尔德(Franklin Held)研究出两端细、中间粗的木制标枪,延长了标枪在空中飞行的时间,因而被称为"滑翔标枪"。60年代瑞典制造出金属标枪,使标枪的滑翔性能更强,大幅度提高了运动成绩。1984年民主德国运动员霍恩(Uwe Hohn)以104.80米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国际田联为保证看台观众的安全,1986年将男子标枪重心向枪尖方向前移4厘米,以降低飞行性能,1999年又将女子标枪重心向枪尖方向前移3厘米。标枪可用金属或其他适宜的类似材料制作。男子标枪重800克,长260~270厘米;女子标枪重600克,长220~230厘米。比赛时,运动员必须单手将标枪从肩上方掷出,枪尖必须落在投掷区角度线内方为有效。男、女标枪分别于1908年和1932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全能
起源于希腊,早在公元前708年第18届古代奥运会上便设有五项全能,由赛跑、跳远、铁饼、标枪和摔跤项目组成。现代全能运动始于欧洲。18世纪初,部分国家开展全能运动,但比赛项目不统一。1904年第3届奥运会即设十项全能,项目包括100码跑、800码竞走、120码栏等;1912年第5届奥运会改为在瑞典流行的十项全能,延续至今。此外,1912、1920、1924年奥运会还设立过五项全能。女子全能运动1923年始于苏联,1948年得到国际田联的认可,1964年奥运会将五项全能列为比赛项目,1984年奥运会必为七项全能。比赛按规定的项目顺序分两天进行。男子十项全能第一天为100米跑、跳远、铅球、跳高、400米跑,第二天为110米跨栏跑、铁饼、撑竿跳高、标枪和1500米跑。女子七项全能第一天为100米跨栏跑、跳高、铅球、200米跑,第二天为跑远、标枪和800米跑。根据各单项成绩查国际田联制定的全能评分表,以累加总分计算名次,总分高者列前。运动员必须参加所有项目的比赛,如某个项目弃权,则不能参加后续项目的比赛,也不计算总分,但如果某个项目因成绩太低或失败,没有得分,仍可计算总分。
2004年第28届奥运会田径项目具体设置为:
男子:100米跑、200米跑、400米跑、800米跑、1500米跑、5000米跑、10000米跑、马拉松、3000米障碍跑、110米跨栏跑、400米跨栏跑、跳高、撑竿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铁饼、链球、标枪、十项全能、20公里竞走、50公里竞走、4×100米接力跑、4×400米接力跑;
女子:100米跑、200米跑、400米跑、800米跑、1500米跑、5000米跑、10000米跑、马拉松、100米跨栏跑、400米跨栏跑、跳高、撑竿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铁饼、链球、标枪、七项全能、20公里竞走、4×100米接力跑、4×400米接力。
共46个项目,其中男子24项,女子22项。
比赛场馆与赛程:除马拉松和竞走外,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田径比赛都将在雅典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雅典奥林匹克体育场举行,时间是10天,从8月18日到29日举行,期间19日休息一天。
田径运动的里程碑
公元前3500年
古埃及壁画描绘田径运动的场景。
公元前776年
第一届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行,当时就设有24个田径场内赛跑项目,还有竞走,跳高,标枪以及铁饼。
公元前490年
传说希腊士兵菲利皮迪斯从马拉松城一直跑到雅典城,全场跨度约为40公里,为的是报告希腊军队打败了波斯军队的喜讯。当跑到雅典时,菲利皮迪斯精疲力竭而死。为了纪念他,后人创立了马拉松跑比赛。
1896年
法国人皮埃尔-德-顾拜旦创立了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并确立了田径为奥运会的第一运动。
1964年
全自动电子计时的最小计算单位达到0.1秒。
1968年
美国人吉姆-海因斯成为历史上首位100米跑进10秒大关的运动员。迪克-福斯贝里革命性的创造了跳高的全新姿势“福斯贝里跳”(背越式跳高)。同时国际大赛首次使用了合成塑胶田径跑道。
1983年
第一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
1988年
汉城奥运会上,加拿大短跑名将本-约翰逊在男子100米决赛中取得第一名,但是他没有通过赛后的兴奋剂检测。
田坛明星人物
帕弗-纳米(芬兰)
帕弗-纳米被誉为“长跑之王”。从1920年,1924年到1928年的三届奥运会,纳米在男子中长跑,越野跑个人以及团体项目上共夺得12枚奖牌,其中包括9枚金牌(创造了奥运会夺金纪录)。
杰西-欧文斯(美国)
杰西-欧文斯是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的英雄人物。他在男子短跑以及跳远总共四个项目上夺得4枚金牌,风光无限的欧文斯在本届奥运会上盖过了纳粹领导人希特勒的风头。
卡尔-刘易斯(美国)
卡尔-刘易斯参加了1984年,1988年,1992年和1996年四届奥运会,在男子短跑以及跳远项目上总共夺得10枚奖牌,其中包括9枚金牌(平奥运会夺金纪录),同时,刘易斯还曾八夺世界冠军并8次刷新世界纪录。
福娃迎迎:原型藏羚羊,代表健康 迎迎是一只机敏灵活、驰骋如飞的藏羚羊,它来自中国辽阔的西部大地,将健康的美好祝福传向世界。迎迎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保护动物藏羚羊,是绿色奥运的展现。
发信息给我男上司,说他是急性子,不过长得很帅,很可爱! 后面我又说,您忙吧,不打扰您了! 他为什么?
可能男上司是一个直男吧,他也不太会说话,就算你说的再多,他也不回复你的信息,有可能平常说话就很少,他也不知道给你怎么跟你回复,有可能他很忙,有可能是不愿意回复你这些问题,有的直男就是这样,无论你发多少信息说多少话,他也不会回复你的话,他只是看看就行,也不再理你的信息,也不回复你。因为你们只是同事关系,他并不是讨厌你,只是不愿意回复你的信息,他也不想跟你做什么好朋友,所以就不回复你的信息了。你也没说什么话,他也不会讨厌你。
人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遇到急性子老板或上司的概率是百分百,除非你不换工作。有时候大家还会纳闷,这种性格是怎么当上老板或上司的?
不要忘了,人的性格有好一面就有坏的一面,急性子的老板或上司通常执行力很强,能把事情迅速落实;稳重内敛的老板或上司通常比较难能保证业绩的超额完成。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急性子老板或上司,容易加薪。在慢性子老板或上司下,比较舒心。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在好不容易拿到心仪职位进入梦想公司后,却发现自己的直属老板或上司是一个非常急躁的人。估计这时很多小伙伴会很郁闷:转身离去吧,舍不得好不容易争取到的机会;继续待下去吧,感觉自己会被老板或上司活活逼死。
面对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呢?
要想和性子急躁的老板或上司好好相处,首先需要弄清楚老板或上司性子急躁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点:来自遗传的“急性子”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性格这个东西是天生的,人自己没得选。虽然说和性子急躁的老板或上司相处压力很大,但也不代表这些人都是坏人。饿了么的创始人张旭豪是出了名的暴脾气,他争强好胜,精力充沛,据说他和下属的很多沟通都是以咆哮为主旋律,甚至在地推人员的培训上都是以拳击收尾。但或许正是这样的性格让他能够把一个孵化于大学之中的小公司做到近百亿美金估值。
性格急躁的老板或上司容易给下属较大的压迫感,然而这并不是判断一个老板或上司是否值得追随的唯一标准。对于每个职场人士而言,首先需要克服老板或上司性格急躁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印象,认真的观察和了解老板或上司的能力以及人品,尽量契合老板或上司的节拍才是明智的选择。
第二点:压力大容易让人性子急躁
其实很多管理人员原本的性格都是非常平和的,之所以会性格急躁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工作岗位的压力。作为一个公司的管理层,容错率比员工低很多。一个基础员工表现不好还不一定会被开除,而一个管理者一旦没办法完成业务指标,迎接的可能就是下岗待业。再加上职级越往上,市场上的机会越少,所以每个管理者都要喝着拼一拼酒尽力完成对应的指标以避免自己被开除下岗。这种压力之下,一个人想不上火急躁都难。
另一方面当业务员晋升为经理后,他要处理的事务内容和范围都变的更加复杂。一方面,对于每个下属的细节了解的不够详细,以至于没有办法像自己做业务员时那样的胸有成竹;另一方面,员工管理、推动产品升级、承担公司级别的业绩指标等事务都接踵而来,而且每一件事都不简单。不管换了任何人,这种压力都容易让人“上火”。一边是巨大的业绩指标和工作压力,另一边是对具体事务的把控变弱,于是性格急躁便成了必然,下属事情做的不和心意遭致老板或上司痛批便可以理解了。
第三点:缺少必要的人际关系
对于每个人而言,总有被自己父母痛批的经历吧?我想大家不会因为被父母的一次痛骂就下决心断绝父子关系吧?这是因为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与父母之间已经建立了深厚的人际关系。这样的关系有利于帮助我们缓解负面沟通的影响,不至于引起过激的行为。而在职场之中,每个一线员工都不自觉的拉开了与自己主管之间的距离。平时就算工作上的事情也尽量避免与主管沟通,更不要说一起吃吃饭或者聊聊天了。
其实老板或上司也是人,也需要进行人际关系的建设。如果日常里能够与老板或上司多做一些交流,彼此了解对方的性格和诉求,在具体工作中时就能够更好的理解老板或上司的想法。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老板或上司“急躁”的性格也就会多了一些包容心。
知道了老板或上司性子急躁的原因,如何解决其实就比较容易了。其实在日常工作里,对待性子急躁的老板或上司:明确老板或上司的诉求并提前对齐。把老板或上司一个模糊的问题具像化。
从老板或上司的视角来思考问题,把工作做到前面。很多时候老板或上司发飙是因为他会给下属提出一个自己认为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并限定一个很短的时间完成,当下属没有及时完成时,老板或上司自然会发飙啦。要避免这种情况,就需要把工作做到前面。
多和老板或上司接触,搭建坚实的人际关系。我老板或上司是一个工作狂,中午经常很晚才吃饭。有时候我去吃饭会主动问他要不要帮忙带饭,平时工作不太忙时也会和老板或上司就一些问题进行讨论。总之就是我尽量和老板或上司保持一些日常沟通。久而久之,老板或上司有一些想法也会找我商量。这样我就对于老板或上司在想什么以及准备做什么有了了解,可以提前做出准备。
另外,随着接触的增加,老板或上司对我也有了了解,觉得我是有想法有能力的人,是和他对等的同事。在这之后,他对我的沟通更多了一些平等。
其实职场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之所以题主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还是因为把“员工”和“老板或上司”放到了对立面。
其实作为一名员工,应该主动维护好和自己老板或上司的关系,把自己的工作做到位甚至做到超出老板或上司预期。这样对情况下,相信脾气再急的老板或上司也会对你竖起大拇指的。
当然如果以上的方法都实践了,还是和老板或上司没有契合,那就换一个老板或上司吧。工作做得开心,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拳击对练时,被逼到"围绳"处时,应该怎么处理
情况一:当你在拳台上被迫靠近围绳,身体要降低重心做好身体和头部的防守,并利用移动或者侧闪离开围绳,或者抓住对手出拳空当,做好由下向上的打击。如果你是业余拳击手建议还是尽快离开围绳,使你不至于处于被动挨打局面。如果你是职业拳手你就应该靠着围绳做好防守,依托围绳的支撑,承受对手的击打,使对手疲劳无功,反而达到控制对手的目的。
情况二:当你被逼到贴靠围绳时,要双手防守护好头部及两侧,梗头收下颌,目光注视对手,当对手出拳击打你时,你可以向后靠在围绳上做摇闪动作,围绳弹回时再做1—2拳,击打对方头部,如果没有收到击打效果可以继续贴靠围绳仰闪,反复多次既可进攻,又可防守。如果击中对手头部,要连续组合拳击打,不可错失良机。
情况三:当你被迫逼到围绳边时,首先要选择左右移动,旋转离开围绳或角落,也可以猛烈地推对手的肘部,将对手推开,同时向左或向右旋转离开围绳,再用右直拳猛烈进攻对手头部。
关于拳击地推和拳击推广公司排名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