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虚拟机调优」Java虚拟机调优配置
今天给各位分享java虚拟机调优的知识,其中也会对Java虚拟机调优配置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JVM调优常用参数配置
- 2、深入java虚拟机,绝版和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JVM高级特性与最佳实践。
- 3、JVM性能调优-G1
- 4、jvm 性能调优工具之 jmap
- 5、JVM 性能调优方法?
- 6、Tomact性能调优的方案有哪些
JVM调优常用参数配置
说明:
1、一般初始堆和最大堆设置一样,因为:现在内存不是什么稀缺的资源,但是如果不一样,从初始堆到最大堆的过程会有一定的性能开销,所以一般设置为初始堆和最大堆一样。64位系统理论上可以设置为无限大,但是一般设置为 4G ,因为如果再大,JVM进行垃圾回收出现的暂停时间会比较长,这样全GC过长,影响JVM对外提供服务,所以不能太大。一般设置为4G。
2、-XX:NewRaio和-XX:SurvivorRatio这两个参数,都是设置年轻代和年老代的大小的,设置一个即可,第一是设置年轻代的大小,第二个是设置比值,理论上设置一个既可以满足需求
打印GC回收的过程日志信息
以下配置主要针对分代收集回收算法而言
年轻代的设置很关键
JVM中最大堆大小有三方面限制:相关操作系统的数据模型(32bit还是64bit)限制:系统的可用虚拟内存限制;系统的可用物理内存限制。32位系统下,一般限制在1.5G-2G;64位操作系统对内存没有限制。在Windows Server 2003系统,3.5G物理内存,JDK5.0下测试,最大设置为1478m。
典型设置:
JVM给了三种选择:串行收集器,并行收集器,并发收集器,但是串行收集器只适用于小数据量的情况,一般不考虑使用了,所以这里只针对并行收集器和并发收集器。默认情况下,JDK5.0以前是使用的串行收集器,如果想使用其他收集器需要在启动时加入相应的参数, JDK5.0以后,JVM会根据系统当前的配置进行判断
吞吐量优先的并行收集器
并行收集器主要以到达一定的吞吐量为目标,适用于后台处理
响应时间优先的并发收集器
并发收集器主要是保证系统的响应时间,减少垃圾收集时的停顿时间。适用于应用服务器、电信领域等。
6.1年轻代大小选择
响应时间优先的应用:尽可能设置大,直到接近系统的最低响应时间限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在此种情况下,年轻代收集发生的频率也是最小的。同时减少到达年老代的对象。
吞吐量优先的应用:尽可能的设置大,可能到达Gbit的成都,因为对响应时间没有要求,垃圾收集可以并行进行,一般适合8核CPU以上应用。
6.2年老代大小选择
响应时间优先的应用:年老代使用并发收集器,所以其大小需要小心设置,一般要考虑并发会话率和会话持续时间等一些参数。如果堆设置小了,可能会造成内存碎片、高回收频率以及应用暂停而使用传统的标记清除方式;如果堆大了,则需要较长的收集时间。最优化的方案,一般需要参考一下数据获得:
1、并发垃圾收集信息
2、持久代并发收集次数
3、传统GC信息
4、花在年轻代和年老代回收上的时间比例减少年轻代和年老代花费的时间,一般会提高应用的效率
6.3吞吐量优先的应用
一般吞吐量优先的应用都有一个很大的年轻代和一个较小的年老代。原因是,这样可以尽可能回收掉大部分短期对象,减少中期对象,而年老代尽存放长期存活的对象
6.4较小堆引起的碎片问题
因为年老代的并发收集器使用标记、清除算法,所以不会对堆进行压缩。当收集器回收时,他会把相邻的空间进行合并,这样可以分配给较大的对象。但是当堆空间较小时,运行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出现“碎片”,如果并发收集器找不到足够的空间,那么并发收集器将会停止,然后使用传统的标记、清除方式进行回收。如果出现“碎片”,可能需要进行如下配置:
Jconsole,jProfile,VisualVM
Jconsole:jdk自带, 功能简单,但是可以再系统有一定负荷的情况下使用,对垃圾回收算法有很详细的跟踪。
JProfiler:商业软件,需要付费,但是功能强大
VisualVM:JDK自带,功能强大,与Jprofiler类似,推荐
观察内存释放情况、集合类检查,对象树
上面这些调优工具都提供了强大的功能,但是总的来说一般分为以下几类功能:
一般就是根据垃圾回收前后情况对比,同时根据对象引用情况( 常见的集合对象引用 )分析,基本都可以找到泄漏点。
持久代沾满处理:
1、-XX:MaxPermSize=16m
2、换JDK比如:JRocket
系统内存被沾满:
一般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资源产生线程造成的,系统创建线程时,除了要在Java堆中分配内存外,操作系统本身也需要分配资源来创建线程。因此,当线程数量大的一定程度以后,堆中或许还有空间,但是操作系统分配不出资源来了,出现异常。
分配给Java虚拟机的内存越多,系统剩余的资源就越少,因此,当系统内存固定时,分配给Java虚拟机的内存越多,那么,系统总共能够产生的线程也就越少,两者成反比。同事,可以通过修改-Xss来减少分配给单个线程的空间,也可以增加系统总共生产的线程数。
java程序内存问题的诊断方法:
查看jmap的命令参数,帮助查看堆信息
深入java虚拟机,绝版和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JVM高级特性与最佳实践。
市面上关于jvm的书少之又少,要不是周志明出的这本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那么中文jvm的书籍可以说是有10年的空隙了,上一版还是02年的《java虚拟机规范》了。\x0d\x0a从时效上来说,《深入java虚拟机》出自2000年,技术上已然是滞后很多了。\x0d\x0a所以这两者比较,绝对推荐后者。\x0d\x0a\x0d\x0a另外单《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一书来评价,绝对算是一本好书了,掌握此书内容后,基本可以解决java程序员日常遇到的虚拟机先关问题(OOM,调优,GC等),以及应付各种关于该条目的面试笔试问题。\x0d\x0a其中,java内存管理,类加载机制,垃圾回收建议重点阅读\x0d\x0a\x0d\x0a国外的了解不多,但是就目前来看,建议楼主先吃透周志明老师的这本。有基础还想深入的话,java虚拟机规范这种官方标准文档放着呢。
JVM性能调优-G1
本篇是对Java官网G1收集器调优的精简版。针对G1垃圾的收集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非合理内存分配,大对象占用,Full GC等问题作出解决方式和操作参数。
G1是一个吞吐量和时间延迟之间相互平衡的收集器。目标是高吞吐量下提供相对较小、统一的暂停。
所以如果是交互性强的应用程序,使用G1时需要基于时延优先进行考虑。
虚拟机从操作系统内存中分配或归还内存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延迟。通过使用选项-Xms和-Xmx将最小和最大堆大小设置为相同的值,并使用 - XX:+AlwaysPreTouch 预触摸所有内存,以将这项工作移到VM启动阶段,从而避免延迟。
并行处理 Reference对象,ParallelRefProcEnabled默认值false,若 GC log 里出现 Reference 处理时间较长的日志,可以开启此参数- XX:+ParalleRefProcEnabled 。开启后会使用jvm可用的线程数进行处理,但官网上提到的-XX:ReferencesPerThread参数在jdk17的版本中没有找到,猜测可能是jvm内部控制不再作可调试的参数。
年轻代收集所花费的时间大致与年轻代的大小成正比。官网给出的两个参数- XX:G1NewSizePercent ,-XX: G1MaxNewSizePercent 在jdk17中没有找到,在没有固定年轻代大小时,G1会进行动态调整,所以这个调优的参考性不大,可以忽略。
减少老年代regions暂停时间
RS是一个抽象的数据结构,具体的实现由table card完成。一般会把记忆集和卡表放在一起讨论。简单来讲就是所有对象引用关系的一个集合,GCRoot时扫描的不是去实际的内存区域,否则跨代引用时从新生代到老年代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RS很好的解决了跨代引用的问题。由于RS会动态更新,垃圾收集必须先等RS更新完毕后才去执行。所以RS更新如果耗时过长则会影响回收时间。
RS的大小跟堆空间是成正比的。
扫描RS时间也由G1为保持低存储容量而执行的压缩量决定。记忆的集合存储在内存中越紧凑,在垃圾收集期间检索存储的值所花费的时间就越多。G1自动执行这种压缩,称为记忆集粗化,同时根据该区域记忆集的当前大小更新记忆集。特别是在最高压缩级别时,检索实际数据可能非常慢。
使用选项- XX:G1SummarizeRSetStatsPeriod 结合gc+remset=trace级别日志显示是否发生粗化。
解决方案
操作选项
jvm 性能调优工具之 jmap
命令jmap是一个多功能的命令。它可以生成 java 程序的 dump 文件, 也可以查看堆内对象示例的统计信息、查看 ClassLoader 的信息以及 finalizer 队列。
命令:jmap pid
描述:查看进程的内存映像信息,类似 Solaris pmap 命令。
使用不带选项参数的jmap打印共享对象映射,将会打印目标虚拟机中加载的每个共享对象的起始地址、映射大小以及共享对象文件的路径全称。这与Solaris的pmap工具比较相似。
命令:jmap -heap pid
描述:显示Java堆详细信息
打印一个堆的摘要信息,包括使用的GC算法、堆配置信息和各内存区域内存使用信息
命令:jmap -histo:live pid
描述:显示堆中对象的统计信息
其中包括每个Java类、对象数量、内存大小(单位:字节)、完全限定的类名。打印的虚拟机内部的类名称将会带有一个’*’前缀。如果指定了live子选项,则只计算活动的对象。
命令:jmap -clstats pid
描述:打印类加载器信息
-clstats是-permstat的替代方案,在JDK8之前,-permstat用来打印类加载器的数据
打印Java堆内存的永久保存区域的类加载器的智能统计信息。对于每个类加载器而言,它的名称、活跃度、地址、父类加载器、它所加载的类的数量和大小都会被打印。此外,包含的字符串数量和大小也会被打印。
命令:jmap -finalizerinfo pid
描述:打印等待终结的对象信息
Number of objects pending for finalization: 0 说明当前F-QUEUE队列中并没有等待Fializer线程执行final
命令:jmap -dump:format=b,file=heapdump.phrof pid
描述:生成堆转储快照dump文件。
以hprof二进制格式转储Java堆到指定filename的文件中。live子选项是可选的。如果指定了live子选项,堆中只有活动的对象会被转储。想要浏览heap dump,你可以使用jhat(Java堆分析工具)读取生成的文件。
JVM 性能调优方法?
JVM性能调优有很多设置,这个参考JVM参数即可.
主要调优的目的:
控制GC的行为.GC是一个后台处理,但是它也是会消耗系统性能的,因此经常会根据系统运行的程序的特性来更改GC行为
控制JVM堆栈大小.一般来说,JVM在内存分配上不需要你修改,(举例)但是当你的程序新生代对象在某个时间段产生的比较多的时候,就需要控制新生代的堆大小.同时,还要需要控制总的JVM大小避免内存溢出
控制JVM线程的内存分配.如果是多线程程序,产生线程和线程运行所消耗的内存也是可以控制的,需要通过一定时间的观测后,配置最优结果。
Tomact性能调优的方案有哪些
一、操作系统调优
对于操作系统优化来说,是尽可能的增大可使用的内存容量、提高CPU的频率,保证文件系统的读写速率等。经过压力测试验证,在并发连接很多的情况下,CPU的处理能力越强,系统运行速度越快。。
【适用场景】任何项目。
二、java虚拟机调优
Tomact本身不能直接在虚拟机上运行,需要依赖于硬件基础之上的的操作系统和和一个java虚拟机,你可以根据个人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操作系统和对应的版本,例如选择SUN的JDK或JVM,在满足项目需要的前提下,尽量选用版本较高的JVM,一般来说高版本产品在速度和效率上比低版本会有改进。
JDK1.4比JDK1.3性能提高了近10%-20%,JDK1.5比JDK1.4性能提高25%-75%。
因此对性能要求较高的情况推荐使用JDK1.6。
【适用场景】任何项目。
三、Apache集成Tomcat
Web服务器专门处理HTTP请求,应用服务器是通过很多协议为应用提供商业逻辑。虽然Tomcat也可以作web服务器,但其处理静态html的速度比不上Apache,且其作为web服务器的功能远不如Apache,因此把Apache和Tomcat集成起来,将html和Jsp的功能部分进行明确分工,让Tomcat只处理Jsp部分,其他的由Apache,IIS等web服务器去处理,由此大大提高Tomcat的运行效率。
如果一个项目中大量使用了静态页面、大量的图片等,并有有较大的访问量,推荐使用Apache集成Tomcat的方式来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Apache和Tomcat的整合有三种方式,分别是JK、http_proxy和ajp_proxy.其中JK方式是最常见的方式,JK本身有两个版本分别是1和2,目前1最新版本是1.2.8,而版本2早已经废弃了。http_proxy是利用Apache自带的mod_proxy模块使用代理技术来连接Tomcat。Ajp_proxy连接方式其实跟http_proxy方式一样,都是由mod_proxy所提供的功能。只需要把配置中的http://换成ajp://,同时连接的是Tomcat的AJP Connector所在的端口。
相对于JK的连接方式,后两种的配置比较简单,灵活性方面也一点都不逊色,但稳定性不及JK这样久经考验,所以建议采用JK的连接方式。
Apache+JK+Tomcat配置:
使用到的两个配置文件分别是:httpd.conf和mod_jk.conf。其中httpd.conf是Apache服务器的配置文件,用来加载JK模块以及指定JK配置文件信息。mod_jk.conf是到Tomcat服务器的连接定义文件。
【部署步骤】
1.安装Apache服务器
2.部署Tomcat
3.将mod_jk.so拷贝到modules目录下
4.修改httpd.conf和mod_jk.conf
【适用场景】大量使用静态页面的应用系统。
四、Apache和Tomcat集群
对于并发要求很高的系统,要采取负载均衡的方式来分担Tomcat服务器的压力。负载均衡的实现大概有以下四种:
第一是通过DNS,但只能简单的实现轮流分配,不能处理故障;
第二是基于MSIIS,Windows2003server本身就带了负载均衡服务;
第三是硬件方式,通过交换机功能或专门的负载均衡设备来实现;
第四种是软件的方式,通过一台负载均衡服务器进行,上面安装软件。
使用Apache Httpd Server做负载均衡器,Tomcat集群节点使用Tomcat就可以做到上述的第四种方式,这种方式比较灵活,成本相对较低,另外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可以根据应用情况和服务器的情况做一些灵活的配置。所以推荐使用Apache+Tomcat集群来实现负载均衡。
采用Tomcat集群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服务器的性能,可以在配置较高的服务器上部署多个Tomcat,也可以在多台服务器上分别部署Tomcat,Apache和Tomcat整合的方式还是JK方式。经过验证,系统对大用户量使用的响应方面,Apache+3Tomccat集群Apache+2Tomcat集群Apache集成Tomcat单个Tomcat。并且采用Apache+多Tomcat集群的部署方式时,如果一个Tomcat出现宕机,系统可以继续使用,所以在硬件系统性能足够优越的情况下,需要尽量发挥软件的性能,可以采用增加Tomcat集群的方式。
Apache+Tomcat集群的方式使用到得配置文件有httpd.conf、mod_jk.conf、workers.properties。其中mod_jk.conf是对JK信息的配置,包括JK的路径等,workers.properties配置文件是对Tomcat服务器的连接定义文件。
Apache需要调整运行参数,这样才能构建一个适合相应网络环境的web服务。其中可进行的优化配置如下:
1.设置MPM(Multi Processing Modules多道处理模块)。Thread Per Child,这个参数用于设置每个进程的线程数,在Windows环境下默认值是64,最大值是1920,建议设置为100-500之间,服务器性能高的话值大一些,反之小一些。Max Request Per Child表示每个子进程能够处理的最大请求数。这个参数的值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服务器的内存,如果内存比较大的话可以设置为很大的参数,否则设置一个较小的值,建议值是3000。
2.关闭DNS和名字解析Host name Look up soff。
3.打开Use Canonical Name模块Use Canonical Name on。
4.关闭多余模块一般来说,不需要加载的模块有,mod_include.so、mod_autoindex.so、mod_Access.so、mod_auth.so.
5.打开Keep Alive支持
Keep Alive on,Keep Alive Time out 15 Max Keep Alive Requests 1000。
根据实际经验,通过Apache和Tomcat集群的方式提高系统性能的效果十分明显,这种方式可以最大化的利用硬件资源,通过多个Tomcat的处理来分担单Tomcat时的压力。
【部署步骤】
1.安装Apache服务器
2.部署Tomcat集群,即多个相同的Tomcat
3.将mod_jk.so拷贝到modules目录下
4.修改httpd.conf、mod_jk.conf和workers.properties
【适用场景】并发用户量及在线使用用户数量比较高的系统。
要想Tomcat达到最优的效果,首先要使操作系统以及网络资源达到最优,并且最好使用高版本的JDK。对于有大量静态页面的系统,采用Apache集成Tomcat的方式,把静态页面交由Apache处理,动态部分交由Tomcat处理,能极大解放Tomcat的处理能力。使用ARP库也能极大的提高Tomcat对静态文件的处理能力。对于并发要求较高的系统,采用Apache加Tomcat集群的方式,将负载分别分担到多个Tomcat上,能很大的提高系统的性能,充分利用硬件资源。同时需要对Tomcat自身进行优化,包括增大内存、调节并发线程数等。
关于java虚拟机调优和Java虚拟机调优配置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发布于:2022-11-25,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