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蓝光java菜单的信息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蓝光java菜单,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革命之路 普兰达蓝光播放机BD100C详评
- 2、字幕可移动 飞利浦BDP7500蓝光碟机评测
- 3、12bit深色技术 索尼S360蓝光碟机试用
- 4、谁能简单介绍蓝光DVD呀?
- 5、什么是蓝光COMBO
- 6、什么是蓝光Combo?
革命之路 普兰达蓝光播放机BD100C详评
【IT168 评测中心 emufan】高清电影怎么看? 时下高清电影节目丰富,观看方式也是土洋结合,各式各样,既有HTPC派,一台强劲电脑接大屏显示器、电视机乃至投影机者,BT亦或电驴整日下载动辄几G乃至几十G的remux、MKV,也有传统碟机一族,尽管蓝光碟机价格仍然不低,少说也要个2、3000元,好在蓝光碟片不仅有两百元上下的正版,虽然蓝光反盗版体系中的AACS已经无法保护影片数据,但BD生产线中的RomMark仍无法让D商像DVD那样批量生产出BD碟片,于是乎通过DVD介质和BD刻录盘的各种称呼的蓝光影碟充斥市场,用蓝光碟机来构建高清影院除了花钱少多之外,倒也不必烦心片源的问题。
也有些高级玩家,不仅有较强的下载能力,更在资深的PT站点中拥有账号,以收集蓝光镜像为乐趣,同时通过蓝光刻录机制作刻录碟,在蓝光碟机上播放,那么这种播放方式比在PC上看remux有什么差异呢?首先要肯定的是remux与原版蓝光在画质上没有差异,但肯定受播放器材优劣的影响,蓝光碟机多少还是要占些优势;另外一点就是无损音轨的回放,包括LPCM、TrueHD和DTSHD,PC由于设备的限制,想达到较好的效果很难,蓝光碟机大多支持无损音轨解码和源码输出,搭配新规格功放音效能够做到提升,不少基于SMP8635主控的硬盘播放机也开始支持无损音频源码输出,在一定程度上说与蓝光碟机的音画表现就十分接近了,但还要注意到的是蓝光原版结构在内容上的丰富,比如画中画、花絮、评论音轨/讲解字幕等,个人感觉最大的区别还是操控上,蓝光原始结构播放时可以分段播放,自由选择场景,控制起来远比remux的快进或者输入时间点顺手的多。
这就造成了一些困扰,电脑什么都能放,就是效果达不到最佳,操作复杂,时不时的出点小问题,碟机效果有保证,就是来源比较麻烦,蓝光介质也是价格较高的基本原因,作为和蓝光碟机相同主控芯片的硬盘播放机而言,不能播放蓝光影碟始终有点不伦不类,直到普兰达BD-100C上市之后,这种状况终于改变了,首先来说它是一台标准的全功能蓝光播放机,支持BDJAVA菜单执、BDLive、PIP、无损音轨的解码和源码输出,也是一部硬盘播放机,支持各种高清文件的播放,远比华录0821支持的要好,最重要的一点,是支持蓝光文件夹和镜像文件的播放,这一SMP8635隐藏的读取模式在号称第四区蓝光碟机固件的帮助下得以实现,这也是它带给笔者最兴奋的变化。前些日子,本站深圳的同事也测试过一款叫思百德的BD100c,基本上除了品牌不同,其他都完全一样,作为方案提供商的普兰达并不介意这种状况的出现,而作为玩家也欢迎这一类产品大量上市,至于说它是集成高播机的蓝光碟机还是能放蓝光的高播机这似乎不太重要,但笔者坚信,这将是类似产品的一个最终形态。
关于思百德BD100C的文章,详见《时势造英雄 思百德100C蓝光播放机评测
》
普兰达BD-100C的机身设计显得比较圆润,高光塑壳面板搭配一条金属装饰线,圆形操作按钮手感也不错,与BD30放在一起,至多是风格不同,档次则显相近,机身长度略微长些,对于机柜深度有些要求。拿BD30来做对比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检测一下读盘速度,在播放《U571》时,BD30的开始时间约为51秒,BD100C约为54秒,播放《量子危机》时,BD30约为56秒,BD100C约为59秒,基本上可以看出在主控芯片相当的情况下,两者差异不大,BD100C因为系统较为复杂,速度稍慢一点属正常情况。
再从背部接口来看,普兰达BD-100C的音视频输出能力可以满足任何需求,此外LAN接口也为实现BDlive提供联网途径,这一点是是BD30所不具备的,
在机身右侧设置了一个USB接口,并且有个滑盖挡板可以下拉闭合,在不用的时候可以起到防尘的作用,做工不错。
随机遥控器做工和手感也不错,表面材质与机身前面板一样为高光工程塑料,背部电池仓有个细节设计比较出彩,仓盖式软连接在遥控器上,因此不会丢失。这只遥控器也带有白色背光,按下任意键便可点亮,同时亮度较高,不仅看的清楚,还可以拿来当个照明工具。
BD100C附件除了遥控器,还包括一根HDMI线以及光驱位安装硬盘的配件,因为BD100C具备了从USB以及SATA接口读取NTFS分区上的蓝光文件夹或者ISO镜像,因此蓝光光驱显得有些多余,所以BD100C还可以不带光驱销售,省去内置的索尼产KEK 410蓝光光驱,可以省去近千元的费用,还是很划算的,同时刻录机和蓝光刻录盘也显得有些多余,总体消费成本大大降低,而笔者最喜欢的自然是USB硬盘座来与之搭配,因为内置硬盘容量总是有限,况且碟机linux系统对NTFS分区无法写入,使用BT下载功能也不方便,还是不建议内置硬盘,即便不选择蓝光光驱,加上一部闲置的DVD光驱用处也不小,看MiniBD之类的节目,听CD或者Flac都很方便。
除了硬盘座之外,自然就是要有一台大屏全高清显示设备,最好支持24P格式,这对欣赏蓝光电影节目很有好处,为了体验无损环绕音轨,一台支持DTSHD和TrueHD的功放必不可少,好在目前多家音响厂商均推出了低价位产品,组建真正全高清影院成本更低。
追求最佳音画效果,参数设置非常重要,我们先来看视频输出设置,选项中包含三个项目:连接方式、视频模式和比例,如此细致的视频输出模式是蓝光碟机上所不具备的,它们通常针对16:9大屏显示设备设定,而BD100C显然还对显示器、数据投影机有更好的支持,首先BD100C可以选择四种输出端口,HDMI端口自然最能保证效果,色差端口为稍老一些的电视提供支持,S端子盒复合视频至多是拿来做临时用途,HDMI的分辨率和刷新率组合很多,对于接电视来说,还是只选1080P60Hz比较保险,如果支持24P,也可以选到24Hz。1440x900这样的分辨率以及16:10、5:4比例选项对于显示器很有好处,毕竟不是哪个显示器都可以做到等比缩放,这也是确保画面不变形的首要设置。
DTS HD、TrueHD这些无损环绕音轨对播放器材理想的要求,一是要能通过HDMI输出源码(bitstream),一是要能做到自身解码为LPCM或者模拟输出,便于老功放接收,或者电视机回放,从试用来看,BD100C都做到了,关键看音频设置选项如何选择,对于有解码器的AV功放,不管是否支持无损环绕音轨,HDMI还是光纤同轴,最好都选择bitStream,这样至少还可以欣赏到Ac3和DTS音效,但对于连接电视机而言,就一定要选择PCM了。HDMI音频就选择开启状态吧,除非你的HDMI连接的设备会出现问题。而Blu-ray audio选项中,最好选择PIP,画中画的第二音轨在开启时,主音频会音量变小,best quality貌似只是禁止了PIP的使用。
BD100C包含丰富的功能,比如网络收音机、网络电视、BT下载等应用程序,可以选择在主界面上显示。蓝光播放从光驱或者文件夹播放都可以设置询问是否以BD形式播放,或者是进入目录单独播放m2ts视频文件,对于那些没有中文字幕的蓝光节目,此时并不需要经过复杂的方式加入字幕轨,而可以外挂srt等字幕,同时保持无损音轨的源码输出特性,这与较高档的硬盘播放器功能近似,对于多分支主视频文件的蓝光片源,则可以按照BD方式运行,多分支视频还没有中字的节目极为罕见,用户再也不用担心原版BD没有中字的问题了。
主设置界面
网络设置
高级设置
光驱自动运行
BT下载
其实不管使用光驱还是硬盘方式播放,BD100C都是通过识别index.bdmv来进行播放,因此无论何种BD形式都可以顺利播放,前面已经测试过loading碟片的速度,那么在使用文件夹播放或者ISO镜像播放时速度会不会提升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数据传输速度并不是碟机运行的瓶颈,蓝光影碟在制作上分为HDMV和BDjava两种方式,后者对系统性能要求比较高,但可以很轻松的以类XML方式制作出花哨的功能,因此新蓝光节目更多的采用BDJAVA,但运行速度慢几乎是通病,BD-100C可以顺利的播放BDjava的节目,只是菜单响应速度稍慢,操作时需要一点耐心,而HDMV格式的片子速度就比较正常。
目录播放
以BD形式播放都会出现BD标志
笔者播放了几百部BD中的一些,本想来个全部测试结果列表,却未曾发现有任何问题,除了菜单响应速度稍慢之外,画中画播放、切换音轨、BDjava菜单都可以正常运行,于是乎全部测试显得没有必要了,担心它的兼容性似乎有些多余,不像PC上的蓝光播放软件总是要面临不断升级的烦恼。
字幕切换
BDjava的快进进度条
这些屏摄照片并非体现BD100C的画质,那只会是个愚蠢的想法,而是体验功能的实现,很多人关心画质表现与大牌碟机比较如何,其实笔者以为,在万元以下价位的蓝光机比较画质其实更多的是庸人自扰,通用的电路解决方案和用料,对数字化图像输出质量影响并不大,至多是图像风格的不同。
MKV、ts、AVI这些视频文件仍占据了相当多的份额,毕竟体积和获取方式都比较容易接受,又可以实现外挂音轨字幕这些时髦玩法。BD-100C播放这些文件不在话下,毕竟类似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不过目前版本固件还有一个小问题,那就是srt字幕的编码格式必须使用UTF-8,而大多数现成文件时ANSI,这会造成乱码显示,需要手动修改。
字幕编码没有ANSI
ANSI编码的SRT字幕中文会显示乱码
另存字幕为UTF8格式
一切正常
播放含有TrueHD音轨的测试片段,声音回放也正常,播放画面流畅清晰,切换音轨、字幕都顺利实现,比例识别也没有出现问题,更可以手动调整画面比例、显示效果、画面放大与缩小。MP3播放自然不在话下,笔者顺便测试了下APE和Flac文件的播放,发现FLAC可以正常播放,只是不能按CUE文件分段稍显麻烦。
普兰达蓝光播放机BD100C从使用过程来看,除了需要修正字幕编码这个小问题和优化运行速度之外,满足了笔者对独立播放设备全部的要求,播放效果、片源支持、操作便捷程度综合来讲上都要比PC和碟机更好,将给仍犹豫徘徊的消费者一个明确的选择对象,这也将对市场的整体培育颇有裨益。
据悉,内置蓝光光驱的BD100C售价约在2999,取消内置光驱的售价约为1999,大体与高端硬盘播放机相同,与蓝光碟机相比略贵,但其特别的支持能力,足以抵过售价。按笔者猜想,除了高清玩家会拍手欢迎普兰达BD-100C这类机器的出现,硬盘厂商恐怕也会笑的合不拢嘴,辛苦研发推广BD光盘的BDA联盟也许会显得很无奈。(全文完)
字幕可移动 飞利浦BDP7500蓝光碟机评测
【IT168评测中心】国内C区行货蓝光影碟机迎来了一个新品牌:飞利浦,近日在上海举行的新品发布会
中,飞利浦不仅带来了全球首创的21:9比例液晶电视,同时还推出了两款蓝光播放机,机型分别是BDP3000和BDP7500,在音质画质表现上都具备强大实力,支持包括BD LIVE和Bounsview等蓝光特别功能,两款产品自然面对不同用户群,入门级的BDP3000售价极具诱惑,仅1999元,并且还附送总价超过600元的赠品;而面向影音发烧友的BDP7500则提供了更高的音画质量,包括7.1声道的模拟输出,更精致的外观和更丰富的扩展功能,其中不少新鲜功能更是让笔者感到欣喜连连。
外观与工艺:
"
飞利浦BDP7500外观设计非常靓眼,铝合金外壳的超薄机身采用圆弧边角设计,加上镜面材质面板,透着一股子冷眼的高科技感,机芯采用中置设计,提高读盘稳定性,而在托盘的下方,有一个收缩的设计,相信除了提升视觉上的动感,也可以提高强度和机芯工作的稳定性。
飞利浦BDP7500
支持技术规格
底部的收缩设计
"
机身背部将外壳与背板的结合设计的非常紧密,视频接口包括HDMI和色差输出以及复合视频,满足各种显示器材的需要,音频输出方面,既有模拟7.1声道输出RCA端子,也有立体声模拟输出RCA端子,还配备了光纤以及同轴接口各一个,无论连接电视机还是新旧AV功放,都可以找到最佳传输方式。
"
配备的遥控器造型也是与机身相得益彰,按键尺寸宽大,手感不错,其中bouns view按键被独立出来,这是7500带给笔者的第一个惊喜,因为蓝光影碟中所带有的诸如画中画、背景资料等往往都需要进入菜单才可以选择,独立按键欣赏这些内容更为方便。随机附件包括电源线,色差线以及说明书等。
飞利浦BDP7500的初始界面也是现在颇为流行的“光盘+USB+设置” 模式,当然,放入光盘之后可以选择自动播放,至于USB播放究竟能达到什么水平,相信也是很多用户关心的话题,我们后面再说,先来看看设置选单中的奥秘。
初始界面
设置选项共分视频、音频设置、初始设定和高级设定几部分,先来看看最为重头的视频设置部分,这里面也包含了蓝光碟片默认首选菜单、字幕语言种类,而在HDMI输出格式设定中,包含了24P格式,不过从使用的情况来看,设置在自动上,碟机会根据HDMI返回的设备信息判断电视机是否支持这一功能。
默认语言种类
HDMI输出格式设置
接下来“电视屏幕显示”选项中,出现了其他品牌碟机绝对没有的选项,那就是21:9比例,这一为飞利浦21:9电视特别设置的输出选项,不过需要再花费不菲才能欣赏到神奇的宽银幕效果。
屏幕比例选择
视频设定中有些是专为高端用户设计的,黑位调节便是一例,在选项下方还有详细的说明,便于用户理解。P7500从菜单中看出还支持DeepColor技术,能够提升图像的平滑细腻程度,尽管没有详细说明是10bit还是12bit输出,但目前而言,支持10bit的电视机仍十分稀少,因此即便10bit也已经足够了。此外,自定义多种图像风格也给用户提供自由调味的需求,碟机上独自设定图像风格,可以避免电视机上设置时对其他信号源的影响。
黑位调节
深色技术
自定义图像风格
作为顶级型号,飞利浦7500的音频输出能力不容置疑,HDMI输出DTSHD、TrueHD源码的能力自然要具备,只需将HDMI音频设置为“位流”模式,这不过是Bitstream的港台习惯译法。当然对光纤同轴接口以及PCM采样率的设置自然不能缺少,而具备7.1声道模拟输出,也需要丰富的各声道参数调节能力。
HDMI的音频源码输出
光纤和同轴接口输出模式设置
解码单元针对扬声器系统设置
距离设置
音频声道测试
声道音量平衡设置
系统设置中还包括一些扩展功能的选择,EasyLink是飞利浦对其HDMI-CEC功能的名称,这一功能各家品牌称呼不同,但用处却都相同,包括开关机控制/播放控制等节能和一只遥控器操控多台设备的工作。高级设置中有关于BDlive实现的设置,包括网络连接设置,这一点与PC无异,而BDlive运行中要下载文件存储到本地,7500也可以选择存储在USB设备上或者网络存储设备上,算是一个小创新。
我们基于飞利浦7500蓝光影碟机搭建了一套影院系统,包括一台46英寸全高清电视,安桥507次世代功放和5.1音箱系统,使用HDMI串接,尽管是3个不同品牌的产品,但EasyLink工作完美,开关机可以自动做到同步,加上信号自动识别,整体操控都相当省心。7500的镜面面板起初我们误以为没有机身按键,原来它采用的是触摸式开关,进仓出仓都只需手指轻触,并有指示灯表明触动成功,这又是一个在碟机产品上有新意的设计。
铝合金包裹的外壳让7500的运行温度很低,散热良好加上噪音极低的光驱,这是发烧友认可的高档器材缩影具备的素质,仓门下方的蓝色照明灯与镜面面板内藏的LED阵列显示屏继续将7500的科技感发扬光大。
放入蓝光碟片,7500的读取速度很快,BD-Java菜单操作速度也很流畅,惊喜又在不经意间冒出来,100倍速的快进快退和硕大的淡蓝色透明OSD提示相信不仅是想让视力不好的人看得更清楚,惊艳的味道更多一点。
100X快进快退
章节切换
欣赏蓝光碟片中的画中画不再需要逐层进入碟片菜单选取,只需在播放正片时按下遥控器的快捷键,比PC上的播放软件还好用一些。
来说说被笔者认为是最有用和最激动的功能,蓝光影片内置字幕的位移功能,对制作蓝光有一定了解朋友知道,蓝光内置的字幕轨PGS为一连串的PNG透明背景图片,在大多数的碟机中,这些字幕图片都是按照原本设计的位置显示,尽管笔者在于一些投影用户交流时对字幕位置处在画面中的影片感到不爽,巴不得每部2.35:1的电影都可以将字幕做在黑边位置。但笔者坚信早晚有一天会有支持字幕位置调节的碟机或者软件出现,这一一年多前的念头竟不经意的在飞利浦7500上出现,这也使得笔者有了立刻换机的冲动....
按遥控器字幕按键除了可以切换语言,还可以上下调节
最低调出底边了
最高就这样
无论是使用16:9投影机观看2.35:1电影的用户可以使用这个功能将字幕调节到画面外,玩儿2.35:1变形镜头的投影机用户也可以将字幕全部提升到画面内,一个小功能,解决两个大问题。
碟机的图像质量是个很难评估的主观因素,尤其是在HDMI数字信号传输时,显示设备和音响设备的影响显然比碟机大得多,当然,飞利浦7500在音画质量上表现完美,DeepColor支持也令高端设备玩家的器材有了用武之地。相比这些,速度上的感受就更明显一些。飞利浦7500的开机速度约为16秒,表现不错,碟片读取速度方面,我们使用一部带有BDLive(自然就是BDJAVA菜单)的碟片《爱与痛的嫁期》测试从按下入仓键到读取完菜单的时间,约为44秒,对比测试机型索尼S360约为56秒,速度表现不错。
由于笔者较早接触蓝光刻录碟,因此对不同种类碟片在各品牌机型上的表现略有心得,也积攒了不少问题碟片,其中大部分为索尼碟机包括PS3不能识别的无标盘片,以及松下碟机特有的破解兼容性问题影片,7500全部认出并完美播放,此外,包括D5的AVCHD,50GB的BDre-DL碟片、tsmuxer 1.10生成的VC1视频编码和TrueHD音轨测试碟片一律测试通过,双层碟片切换时没有卡壳,只是BDreDL在末尾处有点不好读取,这问题几乎是碟机杀手了,只有刻录机才可以顺利通过,总体而言,我们不用过多担心7500的兼容性问题。
此外,为了给大家解馋,奉上两张7500播放速度与激情4的画面屏摄,当然仅供参考,还有DVD版本的HQV benchmark与Hivicast效果,大致了解一下其上变换1080P的效果,以笔者口味,表现已经满意。
飞利浦7500上的USB显然不只是为了实现BDlive儿准备的,它还可以播放U盘里面的照片、音乐和视频,笔者准备了一些测试高清播放机时常用的文件,其中7500可以识别并播放WMV和MKV,只是WMV视频中的WMA音轨无法出声,而MKV播放较为出色,并且支持srt字幕,尽管效果还比不上矢量字幕,倒是ts文件不能识别,是个小遗憾,不过对于蓝光碟机用户而言,MKV用来看烂片和电视剧性价比更高。
USB插槽带有弹性滑盖
7500的测试暂告一段落,更多心得体会有待终端用户的评价,而这里,笔者对试用7500所得到的大小惊喜做一个汇总,此外也感谢提供测试样机的商家万隆鑫源(010-82696262)。
惊喜特性汇总:
*首个21:9比例画面支持
*铝合金外壳,手感和散热都没话说。
*遥控器上的Bounsview快捷键
*超大超酷OSD屏显
*100倍快进快退
*蓝光影碟内置字幕位置调节
12bit深色技术 索尼S360蓝光碟机试用
【IT168评测中心】蓝光影音推广领导者索尼在国内已经先后推出过两代蓝光影碟机,分别是上市价4999元的BDP-S300和上市价3999元的BDP-S350,而最新的第三代C区蓝光影碟机BDPS360以2990元的价格上市,捆绑碟片的促销活动时的蓝光在价格上更为亲民,同时新机型在图像质量上有所提升,快速启动功能大大加快了开机速度,给用户最为舒适的高清影音体验。
如欲了解更多详情,请登陆索尼官网
BDP-S360
索尼蓝光播放机一贯追求高品质的视觉享,BDP-S360使用独有的色彩算法,支持12-bit Deep Colour色彩模式,比起普通的10bit级的支持,实现色彩之间的平滑过渡,呈现更加细致逼真的画面。加上每秒24帧的电影播放模式,为您提供影院级的画质体验。
对于已经拥有大量DVD的用户,S360还可以帮助提升DVD的画质。Precision Cinema HD Upscale图像处理可将标准DVD画质向上提升至1080p,有效改善低分辨率画面在大屏幕上的清晰度,充分挖掘DVD碟片的潜能。此外,Precision Drive HD技术会大幅提升蓝光播放器的读片能力,精确读碟技术可侦测及改善品质不稳定的影碟,在播放损坏的蓝光及DVD影碟时告别马赛克。
在操控性上,BDP-S360由上一代的8秒开机提升为6秒快速开机,XMB直觉式图形操作界面,能够让消费者快速开启或调整播放器的各项设定;BRAVIA Sync一按式易控功能,通过一台遥控器,即可同时控制该机及索尼BRAVIA液晶电视、家庭影院组合。同时,消费者还可以透过BD Live互动性功能以及Bonus View子母画面对应功能,在线观赏或下载电影制片公司所提供的加长场面、短片、预告片、电影内容、游戏等多样性的内容,更轻松的享受蓝光影片的高清震撼。
索尼BDP-S360与S350相比只是小型号升级,从外观上看,机身仍是时髦的窄瘦型,利于与平板电视搭配组合,减少空间占用,不过机身面板的变化确实不小,S360的机身面板为一体化设计,托盘隐藏在面板后方,弹出托盘时面板整体打开,这样的设计好处是整体感好,防尘性能优良,起初也都是在高端机型上使用。
BDP-S360
面板与托盘
简洁的机身按键
机身开关与支持忒性标识
简洁的机身面板上左侧为电源开关,右侧为出仓键,播放和停止键集成在面板上,长条与圆型按键设计手感都非常不错,这种有些复古的设计,使得S360看上去充满高档器材的气息。
接口部分与S350相同,HDMI接口是必备的,色差、Video、同轴和光纤接口也都具备,模拟音频方面只有立体声输出,要想达到最佳音响效果,与次世代AV功放搭配才是最佳选择,以太网接口/USB外置存储器接口作为实现BD-Live的必要接口自然不能少。
接口
随机遥控器的长度比以往大幅缩短,控制按键也比价简单易用,我想这样的设计除了可以更加轻巧之外,对于索尼电视的用户而言,可以避免搞混碟机与电视机的遥控器,当然,使用HDMI连接,可以任意在两只遥控器上进行简单同步操作。
索尼S360依然延续简易设置的优点,在连接好设备开机后,系统会进行自动设置,用户只需按向导完成三部设置,基本上可以达到不错的欣赏效果,当然对于家庭影院的组建,仍需要用户对丰富的设置选项进行了解。
熟悉的跨界导航菜单是索尼产品的标志,相比S350,S360的菜单动作已经变得很流畅,各调整选项没有多大变化,主要是在视频设置中。
视频输出设置选项丰富是索尼影碟机的一贯特色,除了我们以往常见的比例调节、24P输出等,色彩格式的详细设定也给了高端用户找到最佳效果的途径,这个设定显然与现实设备的特性相关,笔者推荐Ycbcr 4:4:4和RGB 0-255来分别为电视和投影机输出信号。DeepColor是HDMI 1.3中的重要新技术,相比传统的8bit采样精度,10bit 12bit乃至16bit色深能够带来更为丰富的色彩变化平和滑细腻的图像,不要小看这2bit每等级的提升,RGB每通道从256灰阶提升到1024灰阶(10bit)和4096灰阶(12bit),数据量可谓成倍增长,对处理能力的需求也大幅提升。
视频设置选项
输出色彩格式选择
Xvcolor开关
深色技术
其他设置变化不大,音频设置选项中仍包含细致入微的调节项目,实现诸如源码输出、BD画中画音轨混合输出、ATI模拟音质增强等等功能。系统设置中的快速启动功能可以将启动时间提升至6秒,只是用户要注意此时会有6.4W的待机功耗。
我们基于索尼46WE5液晶电视与安桥SR507次世代功放搭配S360组建了一个5.1家庭影院,均用HDMI连接,首先感受到的是HDMI自动控制的方便,以往我们呀分别开启每个设备的电源,并切换输入接口,而现在这一动作变得智能化。我们首先将快速启动项开启,测得S360开机速度约不到7秒,由于时间很短,这基本没有多少感觉,少了等待时间,感觉真是不错。之后关掉快速启动,开机出现界面时间约为23秒,仍属比较快的成绩,毕竟6.4W的待机功耗几乎等同于13W运行功耗的一半,是否值得还需要用户判断。碟片读取速度方面,我们使用一部带有BDLive(自然就是BDJAVA菜单)的碟片《爱与痛的嫁期》测试从按下入仓键到读取完菜单的时间,约为56秒,表现与S350没有多大差异。
鉴于市面上蓝光刻录盘数量也不少,笔者也测试了BDR和BDRE DL盘片,S360的读取和播放都很顺畅,而部分无标烂碟似乎索尼系蓝光机一直无法识别,S360表现也没有变化,好在现在这类盘已经很少见了,尽管在识别无标烂盘上不占优势,但只要识别到的盘,读盘稳定性却很好,尤其是那张使用次数颇多的BDre DL读取从头到尾都很顺畅,而AVCHD的第三方软件一直以PS3为兼容前提,笔者使用tsmuxer 1.10生成的VC1视频
编码和TrueHD音轨测试碟片自然也顺畅播放。
S360的播放画面依旧保持索尼惯有的清新风格,而深色技术的优势自然还需要高级影院投影更能体现,而播放时可以进行的图像调节对于喜欢口味各异的碟友提供快捷选择,明亮房间和影院房间则提供不同亮度的图像,针对环境亮度对人眼瞳孔刺激不同提供最佳图像表现,配合图像菜单中的影院模式转换,可以达到最接近影院感受的图像。
总结:日系消费电子厂商通常不会对上一代产品大幅降价,而是惯走推出新品同时降低销售价格的思路,来实现推进市场的目的,S360就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技术上代表蓝光播放机最成熟的规格,价格上的突破也带来欣喜,我们也十分期待蓝光碟机市场的成熟,推进国际电影发行商同步推出更多更新更廉价的蓝光影碟产品。
谁能简单介绍蓝光DVD呀?
蓝光是下一代的储存媒介,一般的蓝光分25GB和50GB两种,容量大是蓝光的特点,另外对厂家而言,蓝光的生产线很贵,所以蓝光还没有盗版,对厂家而言是利润的保证。在中国,蓝光的播放器还未普及,最基本的蓝光ROM都要1000元左右。
什么是蓝光COMBO
简介
Blu-ray Disc,中文译为蓝光光碟,即蓝光DVD是DVD光碟的下一世代光碟格式。在人类对于多媒体的品质要求日趋严格的情况下,用以储存高画质的影音以及高容量的资料储存。它以前的竞争对手是HD DVD,两者各有不同的公司支持,欲争相成为标准规格。2008年2月19日下午5时,东芝公司在日本东京浜松町的本社大楼39层召开新闻发布会,东芝社长西田厚聪在各界媒体前宣布,东芝旗下的HD DVD产品将从3月末正式退出次世代DVD格式竞争。伴随着此次发表,索尼的蓝光在事实上已经实现了次世代DVD格式的天下一统。Blu-ray的命名是来自其采用的雷射波长405纳米(nm),刚好是光谱之中的蓝光,因而得名。(DVD采用650nm波长的红光读写器,CD则是采用780nm波长)。 蓝光光碟联盟原本准备在2006年1月的消费电子展上发布产品,后来在研发蓝光的技术过程中,索尼公司认为有必要采取一些额外的措施来配合,于是宣布推迟PLAYSTATION 3的发布日期到2006年11月。蓝光光碟联盟相关成员也相应的将采用蓝光技术相关产品的发布日期推迟到2006年6月。 一个单层的蓝光光碟的容量为25或是27GB,足够烧录一个长达4小时的高解析影片。双层可达到46或54GB,足够烧录一个长达8小时的高解析影片。而容量为100或200GB的,分别是4层及8层。 在目前的研究表示,TDK已经宣布研发出4层、容量为100GB的光碟了。
编辑本段历史
* 2002年2月19日,“蓝光光碟联盟”的前身“Blu-ray Disc Founders”成立,由索尼集团为首开始策划及研发蓝光光碟。 * 2004年5月18日,“Blu-ray Disc Founders”正式更改名称为“蓝光光碟联盟”(Blu-ray Disc Association)。 * 2004年9月21日,索尼电脑娱乐(SCE)宣布次世代游戏机“PlayStation 3”将会采用蓝光光碟为标准格式。 * 2006年1月5日,蓝光光碟联盟原先准备在国际消费电子展(CES)发布蓝光光碟相关产品,后来因为蓝光规格问题将发布日期推迟到同年6月。 * 2006年10月14日,新力推出全球首部配载蓝光光碟播放器的笔记型电脑“VAIO A”系列。 * 2006年11月11日,配备蓝光光碟播放器的次世代游戏机“PlayStation 3”在日本地区开始发售。 * 2007年1月10日,日本经济新闻报道蓝光光碟在日本地区占有94.8%的次世代光碟市场,并预料蓝光光碟于次世代光碟格式之争中最终会取得胜利。 * 2007年8月20日,派拉蒙(Paramount)电影公司由原先同时支持蓝光光碟及HD-DVD,改为以HD-DVD作为派拉蒙唯一认可的高清电影存储光碟,同时宣布派拉蒙旗下的梦工场、梦工场动画SKG、派拉蒙优势、Nickelodeon Movies以及MTV电影等子公司转为只支持HD-DVD。派拉蒙电影公司高层透过Viacom承认,派拉蒙共收取了HD-DVD阵营的1亿5千万美金,以提供一年半之HD-DVD独占权,款项以现金及未来收益分帐支付。 * 2007年9月1日,蓝光光碟联盟于德国柏林消费电子产品展(IFA)上宣布蓝光光碟目前已经压倒性占有日本90%的次世代光碟市场,在欧洲地区蓝光光碟的销量也一直以3:1的比例领先于HD-DVD,在美国也有超过66%的次世代光碟市场被蓝光光碟占据。 * 2007年11月29日,东亚娱乐推出首张香港红馆Blu-ray影碟《景福Show Mi郑秀文2007演唱会》。 * 2008年1月4日,华纳兄弟(Warner Bros. Entertainment)电影公司宣布脱离HD-DVD阵营,并且由2008年6月开始停止发行HD-DVD影碟,往后只支持蓝光光碟作为影碟格式。华纳兄弟的行政总裁Barry Meyer认为,支持蓝光光碟独占对整个高清市场普及化有利,长久的格式之争只会令影业在高清市场上错失良机。华纳附属的新线影业(New Line Cinema)于翌日作出同样的决定,将会停止HD-DVD影碟的发行。1月8日,派拉蒙宣布将放弃HD DVD、支持蓝光;微软也表示考虑支持蓝光。
编辑本段物理格式
一个单层的蓝光光碟的容量为25或是27GB,足够烧录一个长达4小时的高解析影片。新力集团称,以6x倍速烧录单层25GB的蓝光光碟只需大约50分钟。而双层的蓝光光碟容量可达到46或54GB,足够烧录一个长达8小时的高解析影片。而容量为100或200GB的,分别是4层及8层。
编辑本段软件格式
Java软件支援 在2005年蓝光光碟联盟宣布蓝光光碟将会加入由Sun Microsystems的Java技术,蓝光光碟播放器跟蓝光光碟可以作出联动功能。 区码 * 第一区(A/1):北美洲、中美洲、南美洲(不包括法属圭亚那)、日本、香港、台湾、韩国及东南亚 * 第二区(B/2):欧洲、格陵兰、法属殖民地、中东、非洲、澳洲及新西兰 * 第三区(C/3):印度、俄罗斯、中国(不包括香港、澳门)、孟加拉、尼泊尔、巴基斯坦及中南亚 数位版权管理 蓝光光碟主要以3种方式进行数位版权管理(DRM),包括: AACS AACS全写为Advanced Access Content System,由AACS LA(AACS Licensing Administrator)负责制定,联合发展的企业包括迪士尼、英特尔、微软、三菱、松下电器产业、华纳兄弟、国际商业机器、东芝以及新力。AACS负责保护光碟的内容,是数码版权保护中重要的一环。 BD+ BD+是一个微型虚拟机器储存于蓝光光碟,给予获得受权的蓝光光碟播放器可以播放蓝光光碟。 ROM Mark ROM Mark是一个密码封锁资料,附加于蓝光光碟的内容之中,负责监控及阻止蓝光光碟的内容受到未得到受权的播放程式进行解码内容
编辑本段应用
相容性 蓝光光碟联盟说明所有获得授权的蓝光光碟播放器均可以向下对应,包括DVD-ROM、VCD以及CD,但部分CD在一些蓝光光碟播放器中无法播放。 电脑档案储存 蓝光光碟使用CDFS格式. 可以用蓝光烧录机写入资料, 分为BD-R (单次烧录)及BD-RE(多次烧录) 格式.
编辑本段企业支持
电子产品 * 德赛视听(DESAY) * 新力 * 松下电器产业 * 三星电子 * 先锋公司(Pioneer) * 三菱电机 * 飞利浦 * 日立 * 苹果公司 * DELL * 华录(Hua Lu) * 宏碁(Acer) * TDK * JVC * NEC(※) * 理光(RICOH)(※) * 佳能(※) * 富士软片(Fujifilm)(※) * 三洋电机(※) * 联想(Lenovo)(※) * LG(※) * 汤姆逊(Thomson)(※) * HP(※) *君兰(junlan) 电影发行商 * 新力影业(SONY Pictures Entertainment) * 华特迪士尼公司(The Walt Disney Company) * 二十世纪大众(20th Century Fox) * LIONSGATE * 米高梅(MGM) * 华纳兄弟(Warner Bros. Entertainment) * 新线影业(New Line Cinema) * 东映(※) * 东宝株式会社(※) (※)注明的企业同时为HD-DVD阵营成员
编辑本段竞争对手
由于蓝光光碟联盟跟制定DVD标准的国际组织DVD Forum存在极大的分歧,蓝光光碟格式并没有提交到DVD Forum。相反,由东芝及NEC共同开发的HD-DVD于2003年11月获得DVD Forum认可并正式命名,同时HD-DVD获得微软及英特尔的支持。于是蓝光光碟跟HD-DVD两大阵营正式展开格式上的竞争,争取成为次世代的标准光碟格式。 蓝光碟能全盘取代旧有的DVD碟么?蓝光生产商们是如此期望的。JVC最近生产了一种可存储33.5G数据的蓝光碟,用于高清晰电影碟版发行。不过,野心勃勃打算取代传统DVD碟的,还有其他几款产品: 最大的竞争者自然是HD-DVD,也叫做AOD,由电子产品巨头东芝和NEC生产。其实,在DVD占据光介质市场之前HD-DVD的工艺就已经成熟了,不过直到2003年HD-DVD才开始大规模生产,抢占市场份额。 HD-DVD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的制造工艺和传统DVD一样,生产商可使用原DVD生产设备制造,不需要投资改建生产线。从存储容量来说,HD-DVD和蓝光不相上下。一张可写入的单层HD-DVD可存储15G数据,双层可存储30G,三层可存储45G;而双层蓝光碟的存储容量是27G,三层存储50G。只读格式下两种介质的存储容量差别也非常小。而且,HD-DVD也提供交互模式。 除了蓝光和HD-DVD这两大光存储巨头,市场上还有其他产品。例如华纳兄弟公司的自制产品HD-DVD-9,压缩比更高,存储数据也更大。台湾制造的FVD是传统DVD的大容量升级版。中国大陆有EVD,也是一种大容量的存储介质。 针对不同客户,蓝光碟产品有不同分类。索尼公司开发了两种蓝光碟XDCAM和Prodata。前者主要用于存储广播和电视节目,后者提供商业数据存储方案(例如为服务器数据备份)。
编辑本段如何鉴别真假蓝光碟
在介绍文字之前,首先搞清楚几个概念: BD:Blueray是一种存储介质,可以认为BD是存储时代的产物,也可以认为BD是为了下一代的视盘而产生的。其实在DVD时代,因为视光盘的先期发展,而当时DVD光驱远便宜于DVD机,差不多是2千余元与数百元的差距,所以很多DIY发烧友(当然包括我了)买光驱用电脑看DVD,于是乎整个DVD的光驱业被带动了起来。当然这些都是提外话了。言归正传,蓝光,也有说叫蓝光DVD的。蓝光其实指的是读写用的激光,是一种读写都十分精确的激光。DVD是红光,波长为700纳米,而蓝光只有400纳米,所以蓝色激光的读写能更精确。目前光盘的读写方式都是通过光盘上的凹槽来实现的,有凹槽就是1,没有凹槽就是0。因为蓝光的波长短,所以可以读取一个200nm的凹槽,而红光只能读取350nm的凹槽,简而言之,蓝光是一种激光的读取技术,蓝色激光可以读取密度更高的光盘。也就是说同样一张12CM的光盘,CD的容量是650MB,DVD的容量是4.3GB(单面单层,这里就不展开了),蓝光光盘的容量将更大。蓝光光盘单层的容量为25GB,双层光盘容量为50GB,这是目前最流行的蓝光电影光盘的容量,目前据传最高的容量是由先锋开发的200GB的8层蓝光盘。 BDMV:前面也说到了,蓝光产生的目的是为电影服务的,由于显示设备分辨率的日益提升,高清影视也开始逐渐流行起来了,想像一下在50英寸电视机上看VCD的感觉,所以高清的出现是很有必要的,而蓝光正好为高清视频提供一种存储的介质。BDMV应该是蓝光电影在光盘上存储的形式,具体的情况还不清楚,基本上和DVD类似,菜单使用了JAVA技术,同时电影文件是使用M2TS为结尾的,大部分正规渠道出版的电影都经过了AACSS的加密。原则上BDMV只给正式出版物来使用,也就是说其具备不可复制性。还有一种格式叫BDAV,是给高清录像机使用的,BDAV格式的内容是被允许复制的,原则上可以被复制9次。但现在好像很少看到BDAV格式的碟片。回到主题,既然是电影的存储格式,其实和其存储的介质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关联,也就是说BDMV可以存在于蓝光的介质上,也可以存在于硬盘上,当然存储于DVD上也是允许的,只要容量对就可以了,之前SONY推出的AVCHD高清摄像机可以让用户刻录在DVD上,采取的就是BDMV的存储格式。目前使用BDMV存储的DVD光盘中,有的是D5的,通常是720P,H.264编码的影片;有些是D9的,1080P,H.264的影片,请记住,这个1080P是真实的,只是它的码率要小过正式的蓝光片很多,如果在一台普通的显示设备上,基本也很难比较出什么太大的差异,这点主要是因为H.264的高效编码所决定的,当然,随着显示设备的不断改进,总有一天我们会很容易的分辨出两者的差别的。很多早期的蓝光产品在放入BDMV格式的DVD碟片时通常会显示BD-ROM,我曾经在先锋的LX70上试过,PS3也会将其认为蓝光电影,SONY的S300没有试过,估计和先锋的差不多。还有一种封面上打了“Blueray”标记的DVD碟片,这种是将蓝光的电影重新RESIZE到720x480大小的标准DVD电影。是标准的DVD介质存储的MPEG2格式压缩的DVD电影,这种电影理论上要比一般的DVD更清晰一些,但实际上两者的画质没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蓝光Combo?
简介 Blu-ray Disc,中文译为蓝光光碟,即蓝光DVD是DVD光碟的下一世代光碟格式。在人类对于多媒体的品质要求日趋严格的情况下,用以储存高画质的影音以及高容量的资料储存。它以前的竞争对手是HD DVD,两者各有不同的公司支持,欲争相成为标准规格。2008年2月19日下午5时,东芝公司在日本东京浜松町的本社大楼39层召开新闻发布会,东芝社长西田厚聪在各界媒体前宣布,东芝旗下的HD DVD产品将从3月末正式退出次世代DVD格式竞争。伴随着此次发表,索尼的蓝光在事实上已经实现了次世代DVD格式的天下一统。Blu-ray的命名是来自其采用的雷射波长405纳米(nm),刚好是光谱之中的蓝光,因而得名。(DVD采用650nm波长的红光读写器,CD则是采用780nm波长)。 蓝光光碟联盟原本准备在2006年1月的消费电子展上发布产品,后来在研发蓝光的技术过程中,索尼公司认为有必要采取一些额外的措施来配合,于是宣布推迟PLAYSTATION 3的发布日期到2006年11月。蓝光光碟联盟相关成员也相应的将采用蓝光技术相关产品的发布日期推迟到2006年6月。 一个单层的蓝光光碟的容量为25或是27GB,足够烧录一个长达4小时的高解析影片。双层可达到46或54GB,足够烧录一个长达8小时的高解析影片。而容量为100或200GB的,分别是4层及8层。 在目前的研究表示,TDK已经宣布研发出4层、容量为100GB的光碟了。编辑本段历史 * 2002年2月19日,“蓝光光碟联盟”的前身“Blu-ray Disc Founders”成立,由索尼集团为首开始策划及研发蓝光光碟。 * 2004年5月18日,“Blu-ray Disc Founders”正式更改名称为“蓝光光碟联盟”(Blu-ray Disc Association)。 * 2004年9月21日,索尼电脑娱乐(SCE)宣布次世代游戏机“PlayStation 3”将会采用蓝光光碟为标准格式。 * 2006年1月5日,蓝光光碟联盟原先准备在国际消费电子展(CES)发布蓝光光碟相关产品,后来因为蓝光规格问题将发布日期推迟到同年6月。 * 2006年10月14日,新力推出全球首部配载蓝光光碟播放器的笔记型电脑“VAIO A”系列。 * 2006年11月11日,配备蓝光光碟播放器的次世代游戏机“PlayStation 3”在日本地区开始发售。 * 2007年1月10日,日本经济新闻报道蓝光光碟在日本地区占有94.8%的次世代光碟市场,并预料蓝光光碟于次世代光碟格式之争中最终会取得胜利。 * 2007年8月20日,派拉蒙(Paramount)电影公司由原先同时支持蓝光光碟及HD-DVD,改为以HD-DVD作为派拉蒙唯一认可的高清电影存储光碟,同时宣布派拉蒙旗下的梦工场、梦工场动画SKG、派拉蒙优势、Nickelodeon Movies以及MTV电影等子公司转为只支持HD-DVD。派拉蒙电影公司高层透过Viacom承认,派拉蒙共收取了HD-DVD阵营的1亿5千万美金,以提供一年半之HD-DVD独占权,款项以现金及未来收益分帐支付。 * 2007年9月1日,蓝光光碟联盟于德国柏林消费电子产品展(IFA)上宣布蓝光光碟目前已经压倒性占有日本90%的次世代光碟市场,在欧洲地区蓝光光碟的销量也一直以3:1的比例领先于HD-DVD,在美国也有超过66%的次世代光碟市场被蓝光光碟占据。 * 2007年11月29日,东亚娱乐推出首张香港红馆Blu-ray影碟《景福Show Mi郑秀文2007演唱会》。 * 2008年1月4日,华纳兄弟(Warner Bros. Entertainment)电影公司宣布脱离HD-DVD阵营,并且由2008年6月开始停止发行HD-DVD影碟,往后只支持蓝光光碟作为影碟格式。华纳兄弟的行政总裁Barry Meyer认为,支持蓝光光碟独占对整个高清市场普及化有利,长久的格式之争只会令影业在高清市场上错失良机。华纳附属的新线影业(New Line Cinema)于翌日作出同样的决定,将会停止HD-DVD影碟的发行。1月8日,派拉蒙宣布将放弃HD DVD、支持蓝光;微软也表示考虑支持蓝光。编辑本段物理格式 一个单层的蓝光光碟的容量为25或是27GB,足够烧录一个长达4小时的高解析影片。新力集团称,以6x倍速烧录单层25GB的蓝光光碟只需大约50分钟。而双层的蓝光光碟容量可达到46或54GB,足够烧录一个长达8小时的高解析影片。而容量为100或200GB的,分别是4层及8层。编辑本段软件格式 Java软件支援 在2005年蓝光光碟联盟宣布蓝光光碟将会加入由Sun Microsystems的Java技术,蓝光光碟播放器跟蓝光光碟可以作出联动功能。 区码 * 第一区(A/1):北美洲、中美洲、南美洲(不包括法属圭亚那)、日本、香港、台湾、韩国及东南亚 * 第二区(B/2):欧洲、格陵兰、法属殖民地、中东、非洲、澳洲及新西兰 * 第三区(C/3):印度、俄罗斯、中国(不包括香港、澳门)、孟加拉、尼泊尔、巴基斯坦及中南亚 数位版权管理 蓝光光碟主要以3种方式进行数位版权管理(DRM),包括: AACS AACS全写为Advanced Access Content System,由AACS LA(AACS Licensing Administrator)负责制定,联合发展的企业包括迪士尼、英特尔、微软、三菱、松下电器产业、华纳兄弟、国际商业机器、东芝以及新力。AACS负责保护光碟的内容,是数码版权保护中重要的一环。 BD+ BD+是一个微型虚拟机器储存于蓝光光碟,给予获得受权的蓝光光碟播放器可以播放蓝光光碟。 ROM Mark ROM Mark是一个密码封锁资料,附加于蓝光光碟的内容之中,负责监控及阻止蓝光光碟的内容受到未得到受权的播放程式进行解码内容编辑本段应用 相容性 蓝光光碟联盟说明所有获得授权的蓝光光碟播放器均可以向下对应,包括DVD-ROM、VCD以及CD,但部分CD在一些蓝光光碟播放器中无法播放。 电脑档案储存 蓝光光碟使用CDFS格式. 可以用蓝光烧录机写入资料, 分为BD-R (单次烧录)及BD-RE(多次烧录) 格式. 编辑本段企业支持 电子产品 * 德赛视听(DESAY) * 新力 * 松下电器产业 * 三星电子 * 先锋公司(Pioneer) * 三菱电机 * 飞利浦 * 日立 * 苹果公司 * DELL * 华录(Hua Lu) * 宏碁(Acer) * TDK * JVC * NEC(※) * 理光(RICOH)(※) * 佳能(※) * 富士软片(Fujifilm)(※) * 三洋电机(※) * 联想(Lenovo)(※) * LG(※) * 汤姆逊(Thomson)(※) * HP(※) *君兰(junlan) 电影发行商 * 新力影业(SONY Pictures Entertainment) * 华特迪士尼公司(The Walt Disney Company) * 二十世纪大众(20th Century Fox) * LIONSGATE * 米高梅(MGM) * 华纳兄弟(Warner Bros. Entertainment) * 新线影业(New Line Cinema) * 东映(※) * 东宝株式会社(※) (※)注明的企业同时为HD-DVD阵营成员编辑本段竞争对手 由于蓝光光碟联盟跟制定DVD标准的国际组织DVD Forum存在极大的分歧,蓝光光碟格式并没有提交到DVD Forum。相反,由东芝及NEC共同开发的HD-DVD于2003年11月获得DVD Forum认可并正式命名,同时HD-DVD获得微软及英特尔的支持。于是蓝光光碟跟HD-DVD两大阵营正式展开格式上的竞争,争取成为次世代的标准光碟格式。 蓝光碟能全盘取代旧有的DVD碟么?蓝光生产商们是如此期望的。JVC最近生产了一种可存储33.5G数据的蓝光碟,用于高清晰电影碟版发行。不过,野心勃勃打算取代传统DVD碟的,还有其他几款产品: 最大的竞争者自然是HD-DVD,也叫做AOD,由电子产品巨头东芝和NEC生产。其实,在DVD占据光介质市场之前HD-DVD的工艺就已经成熟了,不过直到2003年HD-DVD才开始大规模生产,抢占市场份额。 HD-DVD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的制造工艺和传统DVD一样,生产商可使用原DVD生产设备制造,不需要投资改建生产线。从存储容量来说,HD-DVD和蓝光不相上下。一张可写入的单层HD-DVD可存储15G数据,双层可存储30G,三层可存储45G;而双层蓝光碟的存储容量是27G,三层存储50G。只读格式下两种介质的存储容量差别也非常小。而且,HD-DVD也提供交互模式。 除了蓝光和HD-DVD这两大光存储巨头,市场上还有其他产品。例如华纳兄弟公司的自制产品HD-DVD-9,压缩比更高,存储数据也更大。台湾制造的FVD是传统DVD的大容量升级版。中国大陆有EVD,也是一种大容量的存储介质。 针对不同客户,蓝光碟产品有不同分类。索尼公司开发了两种蓝光碟XDCAM和Prodata。前者主要用于存储广播和电视节目,后者提供商业数据存储方案(例如为服务器数据备份)。编辑本段如何鉴别真假蓝光碟 在介绍文字之前,首先搞清楚几个概念: BD:Blueray是一种存储介质,可以认为BD是存储时代的产物,也可以认为BD是为了下一代的视盘而产生的。其实在DVD时代,因为视光盘的先期发展,而当时DVD光驱远便宜于DVD机,差不多是2千余元与数百元的差距,所以很多DIY发烧友(当然包括我了)买光驱用电脑看DVD,于是乎整个DVD的光驱业被带动了起来。当然这些都是提外话了。言归正传,蓝光,也有说叫蓝光DVD的。蓝光其实指的是读写用的激光,是一种读写都十分精确的激光。DVD是红光,波长为700纳米,而蓝光只有400纳米,所以蓝色激光的读写能更精确。目前光盘的读写方式都是通过光盘上的凹槽来实现的,有凹槽就是1,没有凹槽就是0。因为蓝光的波长短,所以可以读取一个200nm的凹槽,而红光只能读取350nm的凹槽,简而言之,蓝光是一种激光的读取技术,蓝色激光可以读取密度更高的光盘。也就是说同样一张12CM的光盘,CD的容量是650MB,DVD的容量是4.3GB(单面单层,这里就不展开了),蓝光光盘的容量将更大。蓝光光盘单层的容量为25GB,双层光盘容量为50GB,这是目前最流行的蓝光电影光盘的容量,目前据传最高的容量是由先锋开发的200GB的8层蓝光盘。 BDMV:前面也说到了,蓝光产生的目的是为电影服务的,由于显示设备分辨率的日益提升,高清影视也开始逐渐流行起来了,想像一下在50英寸电视机上看VCD的感觉,所以高清的出现是很有必要的,而蓝光正好为高清视频提供一种存储的介质。BDMV应该是蓝光电影在光盘上存储的形式,具体的情况还不清楚,基本上和DVD类似,菜单使用了JAVA技术,同时电影文件是使用M2TS为结尾的,大部分正规渠道出版的电影都经过了AACSS的加密。原则上BDMV只给正式出版物来使用,也就是说其具备不可复制性。还有一种格式叫BDAV,是给高清录像机使用的,BDAV格式的内容是被允许复制的,原则上可以被复制9次。但现在好像很少看到BDAV格式的碟片。回到主题,既然是电影的存储格式,其实和其存储的介质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关联,也就是说BDMV可以存在于蓝光的介质上,也可以存在于硬盘上,当然存储于DVD上也是允许的,只要容量对就可以了,之前SONY推出的AVCHD高清摄像机可以让用户刻录在DVD上,采取的就是BDMV的存储格式。目前使用BDMV存储的DVD光盘中,有的是D5的,通常是720P,H.264编码的影片;有些是D9的,1080P,H.264的影片,请记住,这个1080P是真实的,只是它的码率要小过正式的蓝光片很多,如果在一台普通的显示设备上,基本也很难比较出什么太大的差异,这点主要是因为H.264的高效编码所决定的,当然,随着显示设备的不断改进,总有一天我们会很容易的分辨出两者的差别的。很多早期的蓝光产品在放入BDMV格式的DVD碟片时通常会显示BD-ROM,我曾经在先锋的LX70上试过,PS3也会将其认为蓝光电影,SONY的S300没有试过,估计和先锋的差不多。还有一种封面上打了“Blueray”标记的DVD碟片,这种是将蓝光的电影重新RESIZE到720x480大小的标准DVD电影。是标准的DVD介质存储的MPEG2格式压缩的DVD电影,这种电影理论上要比一般的DVD更清晰一些,但实际上两者的画质没有什么区别。 ..
蓝光java菜单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蓝光java菜单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发布于:2022-11-24,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