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字符流乱码」java输出流乱码

博主:adminadmin 2023-03-19 16:20:08 456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java字符流乱码,以及java输出流乱码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解决JavaEE开发中字符编码出现乱码问题

1、浏览器调用jsp,html等页面中文显示乱码

此情况需满足两个要求:

(1)文件本身是以utf-8编辑保存的(myEclipse中在properties中鼠标右键选择utf-8)

(2)浏览器用utf-8解析:

(手动)== 在浏览器中右键选择编码格式为utf-8

(智能)== 在文件中写入如: meta name="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通过meta标签模拟response头,起到告诉浏览器用utf-8的编码解析

(智能)== response.set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UTF-8");起到告诉浏览器用utf-8的编码解析

常用:

meta name="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或meta charset="utf-8"

%@ pageEncoding="utf-8"%

?xml encoding="UTF-8"?

2、通过浏览器调用servlet,页面显示乱码。

Servlet乱码分为request乱码和response乱码;

(1)response乱码问题

解决方法:

在网上很有效的解决方法是添加:

response.setCharacterEncoding("UTF-8");

解决不了,后来又搜到一条解决方法是:

response.set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utf-8");或者 response.setHeader("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UTF-8");告诉浏览器用utf-8解析。(setHeader是HttpServletResponse的方法。如果想在拦截器Filter中设置字符编码,则无此方法,因为Filter的doFilter方法的参数类型是ServletResponse)

两句都填上,后来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

其实我们应该思考一下本质:

response.set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UTF-8"); 目的是为了控制浏览器的行为,即控制浏览器用UTF-8进行解码;

response.setCharacterEncoding("UTF-8");目的是用于response.getWriter()输出的字符流的乱码问题。如果是response.getOutputStream()是不需要此种解决方案的,因为这句话的意思是为了将response对象中的数据以UTF-8解码后的字节流发向浏览器;

java 读取文件流乱码输出乱码

如果你全是中文的话,中文是两个字节,那么可以采用两个字节一起读,如果你中英文交叉的文本,那就不好办了,只能把文本一次性全都读进来再输出。

纯中文读取:

File f1 = new File ("a.txt");

FileInputStream is=new FileInputStream(f1);

int i;

byte[] b =new byte[2];

while((i=is.read(b))!=-1){

System.out.print(new String(b));

}

中英文混合的文本读取

byte[] b =new byte[yourtxtlength];

yourtxtlength就是你文本字节的长度

java 写入txt文件的中文乱码是怎么回事?

原因是写入时使用的字符编码和期望的不一致导致的。

java工作区统一编码。统一为utf-8

这个就是输出流的编码问题吧?如果你在输出时指定好具体的编码,或者说指定跟原网页一直的编码。

如果你期望写到文件中的汉字是 GBK编码,可以写文件时,将字符串准换成 GBK编码的byte[]。

网页编码和输出流编码一致。

java爬虫一段话里的部分字符乱码解决

1. 网络爬虫乱码的原因。

源网页的编码与抓取后的编码转换不一致。如果源网页是gbk编码的字节流,程序在我们抓取后直接用utf-8编码输出到存储文件,这必然会造成乱码,即当源网页编码与程序抓取后直接处理编码一致时,就不会出现乱码,然后统一字符编码后也就不会出现乱码。注意区分源网络代码A,程序B直接使用的代码,统一转换字符的代码C。

2. 是网页的服务器端代码。

B.捕获的数据原本是字节数组,由A编码,只有B=A才能保证不会出现乱码;否则,当字符集不兼容时,就会出现乱码字符。这一步常用于测试。

c、统一转码是指在获得网页的原始编码A后进行统一编码,主要是将每个网页的数据统一成一种编码,往往首选字符集较大的utf-8。

每个网页都有自己的代码,比如gbk,utf-8,iso8859-1,日本jp系统代码,西欧,俄语等等。爬行时,所有类型的代码都将被扩展。有的爬虫只是简单的识别网页,然后统一编码,有的则直接按照utf-8统一处理,不需要判断源网页,显然会造成乱码。

3. 乱码的解决方案。

根据原因找到解决办法很简单。

1) 确定源网页的代码a。

代码a通常位于网页的三个位置,即httpheader的内容、网页的元字符集和网页标题中的文档定义。获取源网页代码时,依次判断这三部分数据,从头到尾优先级相同。

理论上这是对的,但是国内有些网站不符合标准。比如写出来的gbk其实是utf-8,有的写出来是utf-8,其实是gbk。当然这是几个网站,但是确实存在。因此,在确定网页编码时,应该对这种特殊情况给予特殊处理,如中文检查、默认编码等策略。

在另一种情况下,如果以上三种都没有编码信息,一般使用第三方的网页编码智能识别工具,如cpdetector。原理是通过统计字节数组的特性来计算实际编码,有一定的准确率,但是我发现在实践中准确率还是很有限的。

但是综合以上三种编码确认方法后,中文乱码的问题几乎可以完全解决。在我的基于nutch1.6的网络爬虫系统中,经过统计,编码准确率可以达到99.99%,这也证明了上述方法和策略的可行性。

2) 程序通过代码b还原源网页数据。

显然,这里的B应该等于a,在java中,如果源网页的字节数组是source_byte_array,就会转换成stringstr=newstring(source_byte_array,B)。即这些字节数组对应的字符被正确编码显示在内存中,此时打印结果正常。此步骤通常用于调试或控制台输出测试。

3) 统一转码。

网络爬虫系统中有很多数据源。如果无法使用数据,它将被转换为其原始数据,如果这样做是浪费的。所以一般爬虫系统要对抓取的结果进行统一编码,做到一致,使用方便。此时,在(2)的基础上,可以进行统一的编码转换,在java中的实现如下。

源网页的字节数组是source_byte_array。

转换为普通字符串:stringnormal_source_str=newstring(source_byte_array,c)。这时候可以直接用javaapi存储,但是字符串往往不直接写。因为一般爬虫存储是将多个源网页存储在一个文件中,所以要记录字节偏移量,所以下一步。 再将得到的str转换为统一的编码C格式的字节数组,则byte[] new_byte_array=normal_source_str.getBytes(C)即可,此时即可用java io api将数组写入文件,并记录相应的字节数组偏移量等,待真正使用时,直接io读取即可。

爬虫过程不仅会存在乱码问题,还会存在网站爬取涉及法律、IP受限,爬取行为受限等等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不断去解决这些问题。

java字符流乱码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java输出流乱码、java字符流乱码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