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的dma是什么」dma java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java的dma是什么,以及dma java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DMA”是什么意思?
DMA的英文拼写是“Direct Memory Access”,汉语的意思就是直接内存访问,是一种不经过CPU而直接从内存了存取数据的数据交换模式。PIO模式下硬盘和内存之间的数据传输是由CPU来控制的;而在DMA模式下,CPU只须向DMA控制器下达指令,让DMA控制器来处理数的传送,数据传送完毕再把信息反馈给CPU,这样就很大程度上减轻了CPU资源占有率。DMA模式与PIO模式的区别就在于,DMA模式不过分依赖CPU,可以大大节省系统资源,二者在传输速度上的差异并不十分明显。DMA模式又可以分为Single-Word DMA(单字节DMA)和Multi-Word DMA(多字节DMA)两种,其中所能达到的最大传输速率也只有16.6MB/s
直接存储器存取(DMA)控制器是一种在系统内部转移数据的独特外设,可以将其视为一种能够通过一组专用总线将内部和外部存储器与每个具有DMA能力的外设连接起来的控制器。它之所以属于外设,是因为它是在处理器的编程控制下来执行传输的。值得注意的是,通常只有数据流量较大(kBps或者更高)的外设才需要支持DMA能力,这些应用方面典型的例子包括视频、音频和网络接口。
一般而言,DMA控制器将包括一条地址总线、一条数据总线和控制寄存器。高效率的DMA控制器将具有访问其所需要的任意资源的能力,而无须处理器本身的介入,它必须能产生中断。最后,它必须能在控制器内部计算出地址。
一个处理器可以包含多个DMA控制器。每个控制器有多个DMA通道,以及多条直接与存储器站(memory bank)和外设连接的总线,如图1所示。在很多高性能处理器中集成了两种类型的DMA控制器。第一类通常称为“系统DMA控制器”,可以实现对任何资源(外设和存储器)的访问,对于这种类型的控制器来说,信号周期数是以系统时钟(SCLK)来计数的,以ADI的Blackfin处理器为例,频率最高可达133MHz。第二类称为内部存储器DMA控制器(IMDMA),专门用于内部存储器所处位置之间的相互存取操作。因为存取都发生在内部(L1-L1、L1-L2,或者L2-L2),周期数的计数则以内核时钟(CCLK)为基准来进行,该时钟的速度可以超过600MHz。
每个DMA控制器有一组FIFO,起到DMA子系统和外设或存储器之间的缓冲器的作用。对于MemDMA(Memory DMA)来说,传输的源端和目标端都有一组FIFO存在。当资源紧张而不能完成数据传输的话,则FIFO可以提供数据的暂存区,从而提高性能。
因为你通常会在代码初始化过程中对DMA控制器进行配置,内核就只需要在数据传输完成后对中断做出响应即可。你可以对DMA控制进行编程,让其与内核并行地移动数据,而同时让内核执行其基本的处理任务—那些应该让它专注完成的工作。
DMA方式传送数据中的DMA是什么啊 ?
DMA(Direct Memory Access),即直接存储器存取,是一种快速传送数据的机制。数据传递可以从适配卡到内存,从内存到适配卡或从一段内存到另一段内存。利用它进行数据传送时不需要CPU的参与。每台电脑主机板上都有DMA控制器,通常计算机对其编程DMA方式传送数据中的DMA是什么啊 ?
DMA是什么意思
1、DMA(Direct Memory Access,直接内存存取) 是所有现代电脑的重要特色,它允许不同速度的硬件装置来沟通,而不需要依赖于CPU的大量中断负载。否则,CPU需要从来源把每一片段的资料复制到暂存器,然后把它们再次写回到新的地方。在这个时间中,CPU对于其他的工作来说就无法使用。
2、PIO模式下硬盘和内存之间的数据传输是由CPU来控制的;而在DMA模式下,CPU只须向DMA控制器下达指令,让DMA控制器来处理数的传送,数据传送完毕再把信息反馈给CPU,这样就很大程度上减轻了CPU资源占有率。
3、DMA模式与PIO模式的区别就在于,DMA模式不过分依赖CPU,可以大大节省系统资源,二者在传输速度上的差异并不十分明显。DMA模式又可以分为Single-Word DMA(单字节DMA)和Multi-Word DMA(多字节DMA)两种,其中所能达到的最大传输速率也只有16.6MB/s。
4、一般而言,DMA控制器将包括一条地址总线、一条数据总线和控制寄存器。高效率的DMA控制器将具有访问其所需要的任意资源的能力,而无须处理器本身的介入,它必须能产生中断。最后,它必须能在控制器内部计算出地址。
扩展资料:
1、DMA 传输将数据从一个地址空间复制到另外一个地址空间。当CPU 初始化这个传输动作,传输动作本身是由 DMA 控制器来实行和完成。
典型的例子就是移动一个外部内存的区块到芯片内部更快的内存区。像是这样的操作并没有让处理器工作拖延,反而可以被重新排程去处理其他的工作。DMA 传输对于高效能 嵌入式系统算法和网络是很重要的。
2、在实现DMA传输时,是由DMA控制器直接掌管总线,因此,存在着一个总线控制权转移问题。即DMA传输前,CPU要把总线控制权交给DMA控制器,而在结束DMA传输后,DMA控制器应立即把总线控制权再交回给CPU。
一个完整的DMA传输过程必须经过DMA请求、DMA响应、DMA传输、DMA结束4个步骤。
3、每个DMA控制器有一组FIFO,起到DMA子系统和外设或存储器之间的缓冲器的作用。对于MemDMA(Memory DMA)来说,传输的源端和目标端都有一组FIFO存在。当资源紧张而不能完成数据传输的话,则FIFO可以提供数据的暂存区,从而提高性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DMA
计算机中常说到的DMA指的是什么
DMA(DIRECT MEMORY ACCESS)即直接存储器存取,是指外部设备不通过CPU而直接与系统内存交换数据的接口技术。
要把外设的数据读入内存或把内存的数据传送到外设,一般都要通过CPU控制完成,如CPU程序查询或中断方式。利用中断进行数据传送,可以大大提高CPU的利用率。
但是采用中断传送是由CPU通过中断服务程序来传送,每次要保护断点,保护现场需要多条指令,每条指令要有取指和执行时间。为了充分利用CPU的高速性能和实时操作的要求,一般中断服务程序要求是尽量的简短,所以当要实现大量数据交换的情况,如从磁盘调入程序或图形数据,如果采用中断传送方式,必然会引起频繁中断的情况,需要执行很多与数据传送无关的中断指令,所以会大大降低系统的执行效率,无法提高数据传送速率。对于一个高速I/O设备,以及批量交换数据的情况,只能采用DMA方式,才能解决效率和速度问题。DMA在外设与内存间直接进行数据交换,而不通过CPU,这样数据传送的速度就取决于存储器和外设的工作速度。
Java中IO缓冲区的原理是什么
如果是边读边写,就会很慢,也伤硬盘。缓冲区就是内存里的一块区域,把数据先存内存里,然后一次性写入,类似数据库的批量操作,这样效率比较高。
调用I\O操作的时候,实际上还是一个一个的读或者写,关键就在,CPU只有一个,不论是几个核心。CPU在系统调用时,会不会还要参与主要操作?参与多次就会花更多的时间。
系统调用时,若不用缓冲,CPU会酌情考虑使用 中断。此时CPU是主动地,每个周期中都要花去一部分去询问I\O设备是否读完数据,这段时间CPU不能做任何其他的事情(至少负责执行这段模块的核不能)。所以,调用一次读了一个字,通报一次,CPU腾出时间处理一次。
而设置缓冲,CPU通常会使用 DMA 方式去执行 I\O 操作。CPU 将这个工作交给DMA控制器来做,自己腾出时间做其他的事,当DMA完成工作时,DMA会主动告诉CPU“操作完成”。这时,CPU接管后续工作。在此,CPU 是被动的。DMA是专门 做 I\O 与 内存 数据交换的,不仅自身效率高,也节约了CPU时间,CPU在DMA开始和结束时做了一些设置罢了。
所以,调用一次,不必通报CPU,等缓冲区满了,DMA 会对C PU 说 “嘿,伙计!快过来看看,把他们都搬走吧”。
综上,设置缓冲,就建立了数据块,使得DMA执行更方便,CPU也有空闲,而不是呆呆地候着I\O数据读来。从微观角度来说,设置缓冲效率要高很多。尽管,不能从这个程序上看出来。 几万字的读写\就能看到差距
关于java的dma是什么和dma java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