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堆的结构」java 堆结构

博主:adminadmin 2023-01-27 10:45:07 356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Java堆的结构,以及java 堆结构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Java堆的结构是什么样子的?什么是堆中的永久代

Java堆是Java虚拟机所管理的内存中最大的一块。Java堆是被所有线程所共享的一块内存区域,在虚拟机启动时创建。此内存区域的唯一目的就是存储对象实例,几乎所有的对象实例都在这里分配内存。这一点在Java虚拟机规范中描述是:The heap is the runntime data area from which memory for all class instances and arrays is allocated。也就是说是在Java堆上进行分配实例对象和数组的。

有一种说法是 使用 永久代 来实现方法区。具体可以参考 “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中对于堆的介绍

数据结构-堆

堆其实就是一棵完全二叉树,即若设二叉树的深度为h,除第 h 层外,其它各层 (1~h-1) 的结点数都达到最大个数,第 h 层所有的结点都连续集中在最左边。

定义为:具有n个元素的序列(h1,h2,...hn),当且仅当满足(hi=h2i,hi=h2i+1)或(hi=h2i,hi=2i+1) (i=1,2,...,n/2)时称之为堆。完全二叉树的根结点称为堆的顶。

可以注意到,堆仅保证元素和其子结点之间的关系,并不保证兄弟结点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堆包括最大堆和最小堆。

最大堆,顾名思义,堆顶的键值是所有堆结点键值中最大者。套用前面讲到过的规则, 当且仅当满足(hi=h2i,hi=h2i+1)或(hi=h2i,hi=2i+1) (i=1,2,...,n/2) ,所有父结点的键值均大于子结点。

由最大堆的定义,可以很容易的理解最小堆,即所有父结点的键值均小于子结点。

堆的内存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链表,一种是数组。

对于一个堆,常用的操作有两种,插入一个新的结点和删除堆顶。

向堆插入一个结点,首先要保证堆依然是一个完全二叉树,即必须保证一行(也就是一层)构建完成才能继续添加下一层的结点。这就意味着完全二叉树新增加结点的位置是唯一固定的。对应数组来说,就是在数组的末尾增加一个元素。

进一步,对这个完全二叉树进行调整,即移动父结点和子结点的相互位置关系,使其满足条件而重新成为堆。这种调整可以简单的看成是一些列的上浮(shift-up)操作。可以看看下面这个简单的图。

可以看到,所谓的shift-up,就是将新插入的结点不停的和其父结点进行比较,如果子结点的键值大于(最大堆)/小于(最小堆)其父结点,那么就对二者进行交换,因为这里是数组,所以仅需要交换结点之间的键值,直到子结点的键值不大于(最大堆)/不小于(最小堆)其父结点。

和插入新的结点类似,删除堆顶,还是首先要保证堆依然是一个完全二叉树,即必须保证一行(也就是一层)全部删除之后才能继续删除上一层的结点。这就意味着完全二叉树删除的结点的位置是唯一固定的。对应数组来说,就是删除数组末尾的元素。

删除堆顶的操作可以分为3步:

步骤1和2非常简单,执行完成之后,新的完全二叉树如图所示:

步骤3是问题的重点和难点,可以简单的看成是一些列的下沉(shift-down)操作。

对于某个结点(parent),所谓的shift-down,包括以下子步骤(这里以最大堆为例):

以上面的堆为例:

构建堆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从无到有,也就是一个不断插入结点的过程;而另一种就是在原有完全二叉树的基础上,按照某种规则对结点进行调整。

从原理上说,从无到有的构建堆比较简单,对于每一个新增结点,对其进行插入操作,结果必然是一个堆。

在原有的完全二叉树上进行调整,稍微复杂一些,可以从最后一个非叶结点开始,对每个非叶结点进行shift-down操作。

该操作的难点在于如何找到“非叶结点”和“最后一个非叶结点”。考虑非叶结点的定义,一个结点如果 有至少一个子结点 ,那么就称其为 非叶结点 。因此,我们只要遍历所有的结点(根结点除外)的父结点,就可以遍历所有的 非叶结点 。知道了如何找到“非叶结点”,找出“最后一个非叶结点”的方法显而易见,最后一个叶结点(数组的末尾)的父结点就是“最后一个非叶结点”。

通过之前的章节,不难看出,堆操作的核心是两个步骤:shift-down和shift-up,更进一步,这两个操作都是递归的。

不仅在面试中,堆在日常工作中也经常被使用。堆经常会被作为优先队列来使用,常见于例如任务调度,数组合并等场景。

在java中,优先队列实现了堆的数据结构【1】。我之前的一篇文章 Java 优先队列 (PriorityQueue) 对优先队列进行了简单介绍,可以参考。

【1】

其他参考文章:

【2】 最大堆(创建、删除、插入和堆排序)

【3】 数据结构:堆(Heap)

【4】 关于堆结构的详解

【5】 构建堆的时间复杂度

【6】 最大堆的插入/删除/调整/排序操作(图解+程序)(JAVA)

什么是堆,什么是栈,什么是堆栈

堆和栈是两个很广泛的概念,在多个领域有使用。

1.内存中的堆和栈:

变量都存放在内存中,内存给变量开辟了两块区域,分别为栈区域和堆区域

基本数据类型都存放在栈区域

引用数据类型都存放在堆区域

栈的特点,开口向上,速度快,容量小

堆的特点,速度稍慢,容量比较大

2.数据结构中的堆和栈:

堆:顺序随意

栈:后进先出(Last-In/First-Out)

3.java的集合框架中还有一种叫做 Stack(堆栈)的集合,是一种先进后出的数据结构

3种栈都有共同的特点:先进后出

堆内存与数据结构堆没关系

有一个相关的名称叫堆栈,其实指的是栈。

end

关于Java堆的结构和java 堆结构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