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处理对象」java里面的对象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java处理对象,以及java里面的对象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c#和Java在对象处理上有什么区别?
- 2、java异常处理,报异常的话怎么处理对象值,并持久化到数据库中
- 3、在java中的异常处理中的异常对象是什么
- 4、Java中,抽象的类的程序处理具体的类的对象的过程
- 5、Java 内部是如何处理判断一个对象是否被实例化的?
- 6、java对象的作用
c#和Java在对象处理上有什么区别?
C#和Java都可以被视作一种类似使用动态调度的类C++的面向对象语言。但需要注意,这C#和Java并非C或者C++的超集,它们之间是没有直接衍生附属关系的独立语言。C#和Java都使用垃圾回收作为一种回收内存资源的手段,而不是直接的释放内存。C#和Java都包含线程同步机制作为他们语法的一部分。
java异常处理,报异常的话怎么处理对象值,并持久化到数据库中
//没看到有人回答你,我还没学到框架,不知道那个是不是可以很便捷操作你说的这样过程
//我写个基础点的,就是一个序列化与反序列化的过程,你这个是要侦测到参数异常的时候
//才开始进行序列化操作的,其实我觉得原理应该都是一样的吧!
import java.io.File;
import java.io.FileInputStream;
import java.io.FileNotFoundException;
import java.io.FileOutputStream;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io.ObjectInputStream;
import java.io.ObjectOutputStream;
import java.io.Serializable;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public class ObjectTest {
File path = new File("K:/IO测试/Baidu");//路径!
static File file = null;
String name = null;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bjectTest obj=new ObjectTest();
obj.createUser();//创建对象,传入非法参数进行捕捉!
User u=obj.des();//反序列化过程!
if(u!=null)
System.out.println("\r\n查看对象属性:\t"+u);
}
//1.序列化过程!
public String createUser() {
ObjectOutputStream oos = null;
ArrayListUser userMapper = new ArrayList();
User user = new User();
try {
user.setName("小明");
name = user.getName() + ".object";
user.setStatus(0);// 将状态设置为成功
userMapper.add(user);
} catch (Exception e) {
// 报异常,将status设置为1存到库中
System.out.println("侦测到参数异常,即将存入数据库!");
user.setStatus(1);
File tem = new File(path, name);
if (!tem.exists()) {// 如果异常文件不存在,就创建!
file = new File(path, name);
try {
oos = new ObjectOutputStream(new FileOutputStream(file));
oos.writeObject(user);
System.out.println("正在写入数据!");
} catch (FileNotFoundException e1) {
e1.printStackTrace();
} catch (IOException e1) {
e1.printStackTrace();
}
}else {
System.out.println("数据库中已经有数据,写入失败,直接读取!\r\n");
}
} finally {
if (oos != null) {
try {
oos.close();
System.out.println("存入完成!\r\n");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return name;
}
//2.反序列化过程:也就是读取序列化文件的过程!
private User des() {
ObjectInputStream ois=null;
File filed=new File(path,name);
if(!filed.exists()) {
System.out.println("数据不存在,失败!");
return null;
}
try {
System.out.println("数据存在,开始反序列化!");
ois=new ObjectInputStream(new FileInputStream(new File(path,name)));
return (User)ois.readObject();
} catch (FileNotFoun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ClassNotFound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if(ois!=null) {
try {
ois.close();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return null;
}
}
//角色类
class User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1L;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status;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int getStatus() {
return status;
}
public void setStatus(int status) {
if (status = 0)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
}
this.status = status;
}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姓名:"+name + ";\t年龄:" + status;
}
}
在java中的异常处理中的异常对象是什么
Exception类以及他的子类 的一个实例对象
比如
常见异常
1. java.lang.nullpointerexception 这个异常大家肯定都经常遇到,异常的解释是"程序遇上了空指针",简单地说就是调用了未经初始化的对象或者是不存在的对象,这个错误经常出现在创建图片,调用数组这些操作中,比如图片未经初始化,或者图片创建时的路径错误等等。对数组操作中出现空指针,很多情况下是一些刚开始学习编程的朋友常犯的错误,即把数组的初始化和数组元素的初始化混淆起来了。数组的初始化是对数组分配需要的空间,而初始化后的数组,其中的元素并没有实例化,依然是空的,所以还需要对每个元素都进行初始化(如果要调用的话) 2. java.lang.classnotfoundexception 这个异常是很多原本在jb等开发环境中开发的程序员,把jb下的程序包放在wtk下编译经常出现的问题,异常的解释是"指定的类不存在",这里主要考虑一下类的名称和路径是否正确即可,如果是在jb下做的程序包,一般都是默认加上package的,所以转到wtk下后要注意把package的路径加上。 3. java.lang.arithmeticexception 这个异常的解释是"数学运算异常",比如程序中出现了除以零这样的运算就会出这样的异常,对这种异常,大家就要好好检查一下自己程序中涉及到数学运算的地方,公式是不是有不妥了。 4. java.lang.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这个异常相信很多朋友也经常遇到过,异常的解释是"数组下标越界",现在程序中大多都有对数组的操作,因此在调用数组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检查,看自己调用的下标是不是超出了数组的范围,一般来说,显示(即直接用常数当下标)调用不太容易出这样的错,但隐式(即用变量表示下标)调用就经常出错了,还有一种情况,是程序中定义的数组的长度是通过某些特定方法决定的,不是事先声明的,这个时候,最好先查看一下数组的length,以免出现这个异常。 5. java.lang.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这个异常的解释是"方法的参数错误",很多j2me的类库中的方法在一些情况下都会引发这样的错误,比如音量调节方法中的音量参数如果写成负数就会出现这个异常,再比如g.setcolor(int red,int green,int blue)这个方法中的三个值,如果有超过255的也会出现这个异常,因此一旦发现这个异常,我们要做的,就是赶紧去检查一下方法调用中的参数传递是不是出现了错误。 6. java.lang.illegalaccessexception 这个异常的解释是"没有访问权限",当应用程序要调用一个类,但当前的方法即没有对该类的访问权限便会出现这个异常。对程序中用了package的情况下要注意这个异常。 其他还有很多异常,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我要说明的是,一个合格的程序员,需要对程序中常见的问题有相当的了解和相应的解决办法,否则仅仅停留在写程序而不会改程序的话,会极大影响到自己的开发的。关于异常的全部说明,在api里都可以查阅。 算术异常类:ArithmeticExecption 空指针异常类:NullPointerException 类型强制转换异常:ClassCastException 数组负下标异常:NegativeArrayException 数组下标越界异常: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违背安全原则异常:SecturityException 文件已结束异常:EOFException 文件未找到异常:FileNotFoundException 字符串转换为数字异常:NumberFormatException 操作数据库异常:SQLException 输入输出异常:IOException 方法未找到异常:NoSuchMethodException java.lang.AbstractMethodError 抽象方法错误。当应用试图调用抽象方法时抛出。 java.lang.AssertionError 断言错。用来指示一个断言失败的情况。 java.lang.ClassCircularityError 类循环依赖错误。在初始化一个类时,若检测到类之间循环依赖则抛出该异常。 java.lang.ClassFormatError 类格式错误。当Java虚拟机试图从一个文件中读取Java类,而检测到该文件的内容不符合类的有效格式时抛出。 java.lang.Error 错误。是所有错误的基类,用于标识严重的程序运行问题。这些问题通常描述一些不应被应用程序捕获的反常情况。 java.lang.ExceptionInInitializerError 初始化程序错误。当执行一个类的静态初始化程序的过程中,发生了异常时抛出。静态初始化程序是指直接包含于类中的static语句段。 java.lang.IllegalAccessError 违法访问错误。当一个应用试图访问、修改某个类的域(Field)或者调用其方法,但是又违反域或方法的可见性声明,则抛出该异常。 java.lang.IncompatibleClassChangeError 不兼容的类变化错误。当正在执行的方法所依赖的类定义发生了不兼容的改变时,抛出该异常。一般在修改了应用中的某些类的声明定义而没有对整个应用重新编译而直接运行的情况下,容易引发该错误。 java.lang.InstantiationError 实例化错误。当一个应用试图通过Java的new操作符构造一个抽象类或者接口时抛出该异常. java.lang.InternalError 内部错误。用于指示Java虚拟机发生了内部错误。 java.lang.LinkageError 链接错误。该错误及其所有子类指示某个类依赖于另外一些类,在该类编译之后,被依赖的类改变了其类定义而没有重新编译所有的类,进而引发错误的情况。 java.lang.NoClassDefFoundError 未找到类定义错误。当Java虚拟机或者类装载器试图实例化某个类,而找不到该类的定义时抛出该错误。 java.lang.NoSuchFieldError 域不存在错误。当应用试图访问或者修改某类的某个域,而该类的定义中没有该域的定义时抛出该错误。 java.lang.NoSuchMethodError 方法不存在错误。当应用试图调用某类的某个方法,而该类的定义中没有该方法的定义时抛出该错误。 java.lang.OutOfMemoryError 内存不足错误。当可用内存不足以让Java虚拟机分配给一个对象时抛出该错误。 java.lang.StackOverflowError 堆栈溢出错误。当一个应用递归调用的层次太深而导致堆栈溢出时抛出该错误。 java.lang.ThreadDeath 线程结束。当调用Thread类的stop方法时抛出该错误,用于指示线程结束。 java.lang.UnknownError 未知错误。用于指示Java虚拟机发生了未知严重错误的情况。 java.lang.UnsatisfiedLinkError 未满足的链接错误。当Java虚拟机未找到某个类的声明为native方法的本机语言定义时抛出。 java.lang.UnsupportedClassVersionError 不支持的类版本错误。当Java虚拟机试图从读取某个类文件,但是发现该文件的主、次版本号不被当前Java虚拟机支持的时候,抛出该错误。 java.lang.VerifyError 验证错误。当验证器检测到某个类文件中存在内部不兼容或者安全问题时抛出该错误。 java.lang.VirtualMachineError 虚拟机错误。用于指示虚拟机被破坏或者继续执行操作所需的资源不足的情况。 java.lang.ArithmeticException 算术条件异常。譬如:整数除零等。 java.lang.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数组索引越界异常。当对数组的索引值为负数或大于等于数组大小时抛出。 java.lang.ArrayStoreException 数组存储异常。当向数组中存放非数组声明类型对象时抛出。 java.lang.ClassCastException 类造型异常。假设有类A和B(A不是B的父类或子类),O是A的实例,那么当强制将O构造为类B的实例时抛出该异常。该异常经常被称为强制类型转换异常。 java.lang.ClassNotFoundException 找不到类异常。当应用试图根据字符串形式的类名构造类,而在遍历CLASSPAH之后找不到对应名称的class文件时,抛出该异常。 java.lang.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不支持克隆异常。当没有实现Cloneable接口或者不支持克隆方法时,调用其clone()方法则抛出该异常。 java.lang.EnumConstantNotPresentException 枚举常量不存在异常。当应用试图通过名称和枚举类型访问一个枚举对象,但该枚举对象并不包含常量时,抛出该异常。 java.lang.Exception 根异常。用以描述应用程序希望捕获的情况。 java.lang.IllegalAccessException 违法的访问异常。当应用试图通过反射方式创建某个类的实例、访问该类属性、调用该类方法,而当时又无法访问类的、属性的、方法的或构造方法的定义时抛出该异常。 java.lang.IllegalMonitorStateException 违法的监控状态异常。当某个线程试图等待一个自己并不拥有的对象(O)的监控器或者通知其他线程等待该对象(O)的监控器时,抛出该异常。 java.lang.IllegalStateException 违法的状态异常。当在Java环境和应用尚未处于某个方法的合法调用状态,而调用了该方法时,抛出该异常。 java.lang.IllegalThreadStateException 违法的线程状态异常。当县城尚未处于某个方法的合法调用状态,而调用了该方法时,抛出异常。 java.lang.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索引越界异常。当访问某个序列的索引值小于0或大于等于序列大小时,抛出该异常。 java.lang.InstantiationException 实例化异常。当试图通过newInstance()方法创建某个类的实例,而该类是一个抽象类或接口时,抛出该异常。 java.lang.InterruptedException 被中止异常。当某个线程处于长时间的等待、休眠或其他暂停状态,而此时其他的线程通过Thread的interrupt方法终止该线程时抛出该异常。 java.lang.NegativeArraySizeException 数组大小为负值异常。当使用负数大小值创建数组时抛出该异常。 java.lang.NoSuchFieldException 属性不存在异常。当访问某个类的不存在的属性时抛出该异常。 java.lang.NoSuchMethodException 方法不存在异常。当访问某个类的不存在的方法时抛出该异常。 java.lang.NullPointerException 空指针异常。当应用试图在要求使用对象的地方使用了null时,抛出该异常。譬如:调用null对象的实例方法、访问null对象的属性、计算null对象的长度、使用throw语句抛出null等等。 java.lang.NumberFormatException 数字格式异常。当试图将一个String转换为指定的数字类型,而该字符串确不满足数字类型要求的格式时,抛出该异常。 java.lang.RuntimeException 运行时异常。是所有Java虚拟机正常操作期间可以被抛出的异常的父类。 java.lang.SecurityException 安全异常。由安全管理器抛出,用于指示违反安全情况的异常。 java.lang.String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字符串索引越界异常。当使用索引值访问某个字符串中的字符,而该索引值小于0或大于等于序列大小时,抛出该异常。 java.lang.TypeNotPresentException 类型不存在异常。当应用试图
Java中,抽象的类的程序处理具体的类的对象的过程
定义一个类继承抽象类,然后实现所有的(或部分)抽象方法(没有实现的继续继承),然后可以在具体类中调用抽象方法,记住在调用抽象方法时必须先实现抽象方法,然后才能调用
Java 内部是如何处理判断一个对象是否被实例化的?
没有搞过C语言,但是在Java里实例化是指内存创建了一个类型的实例(给它开一个内存空间),这个过程被叫做实例化,也就是说内存创建了这个类的实例,那就是被实例化了,没有创建就没有被实例化
1. 所以按照这个逻辑来讲,若你这个user == null,那也就是说这个对象没有被实例化
2. 而user其实只是一个引用,也可以叫指针吧,他指向了一个内存中真实的User实例,但是若um.showUserById(JSONObject.getNames(uid)[0])返回的是一个null,那这个user指针只是一个空指针而已,你可以把这个表达式分开写
User user;
um.showUserById(JSONObject.getNames(uid)[0]);
第一行可以叫创建了一个User类实例的指针,名字叫user
第二行创建了一个User的实例,但是由于实例没有被任何一个已经申明的指针引用到,所以第二行代码执行后,虽然在内存中已经创建了一个User的实例,但是由于没有被任何指针引用到,所以这个新建的实例没有用,最后被在这个代码块结束后被GC回收掉内存
这样分开写后,应该可以看到其实User user =um.showUserById(JSONObject.getNames(uid)[0]); 内存只会生成一个实例,而这个实例有指针user指向它而已
java对象的作用
一切都是对象
“尽管以C++为基础,但Java是一种更纯粹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
无论C++还是Java都属于杂合语言。但在Java中,设计者觉得这种杂合并不象在C++里那么重要。杂合语言允许采用多种编程风格;之所以说C++是一种杂合语言,是因为它支持与C语言的向后兼容能力。由于C++是C的一个超集,所以包含的许多特性都是后者不具备的,这些特性使C++在某些地方显得过于复杂。
Java语言首先便假定了我们只希望进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也就是说,正式用它设计之前,必须先将自己的思想转入一个面向对象的世界(除非早已习惯了这个世界的思维方式)。只有做好这个准备工作,与其他OOP语言相比,才能体会到Java的易学易用。在本章,我们将探讨Java程序的基本组件,并体会为什么说Java乃至Java程序内的一切都是对象。
2.1 用句柄操纵对象
每种编程语言都有自己的数据处理方式。有些时候,程序员必须时刻留意准备处理的是什么类型。您曾利用一些特殊语法直接操作过对象,或处理过一些间接表示的对象吗(C或C++里的指针)?
所有这些在Java里都得到了简化,任何东西都可看作对象。因此,我们可采用一种统一的语法,任何地方均可照搬不误。但要注意,尽管将一切都“看作”对象,但操纵的标识符实际是指向一个对象的“句柄”(Handle)。在其他Java参考书里,还可看到有的人将其称作一个“引用”,甚至一个“指针”。可将这一情形想象成用遥控板(句柄)操纵电视机(对象)。只要握住这个遥控板,就相当于掌握了与电视机连接的通道。但一旦需要“换频道”或者“关小声音”,我们实际操纵的是遥控板(句柄),再由遥控板自己操纵电视机(对象)。如果要在房间里四处走走,并想保持对电视机的控制,那么手上拿着的是遥控板,而非电视机。
此外,即使没有电视机,遥控板亦可独立存在。也就是说,只是由于拥有一个句柄,并不表示必须有一个对象同它连接。所以如果想容纳一个词或句子,可创建一个String句柄:
String s;
但这里创建的只是句柄,并不是对象。若此时向s发送一条消息,就会获得一个错误(运行期)。这是由于s实际并未与任何东西连接(即“没有电视机”)。因此,一种更安全的做法是:创建一个句柄时,记住无论如何都进行初始化:
String s = "asdf";
然而,这里采用的是一种特殊类型:字串可用加引号的文字初始化。通常,必须为对象使用一种更通用的初始化类型。
2.2 所有对象都必须创建
创建句柄时,我们希望它同一个新对象连接。通常用new关键字达到这一目的。new的意思是:“把我变成这些对象的一种新类型”。所以在上面的例子中,可以说:
String s = new String("asdf");
它不仅指出“将我变成一个新字串”,也通过提供一个初始字串,指出了“如何生成这个新字串”。
当然,字串(String)并非唯一的类型。Java配套提供了数量众多的现成类型。对我们来讲,最重要的就是记住能自行创建类型。事实上,这应是Java程序设计的一项基本操作,是继续本书后余部分学习的基础。
2.2.1 保存到什么地方
程序运行时,我们最好对数据保存到什么地方做到心中有数。特别要注意的是内存的分配。有六个地方都可以保存数据:
(1) 寄存器。这是最快的保存区域,因为它位于和其他所有保存方式不同的地方:处理器内部。然而,寄存器的数量十分有限,所以寄存器是根据需要由编译器分配。我们对此没有直接的控制权,也不可能在自己的程序里找到寄存器存在的任何踪迹。
(2) 堆栈。驻留于常规RAM(随机访问存储器)区域,但可通过它的“堆栈指针”获得处理的直接支持。堆栈指针若向下移,会创建新的内存;若向上移,则会释放那些内存。这是一种特别快、特别有效的数据保存方式,仅次于寄存器。创建程序时,Java编译器必须准确地知道堆栈内保存的所有数据的“长度”以及“存在时间”。这是由于它必须生成相应的代码,以便向上和向下移动指针。这一限制无疑影响了程序的灵活性,所以尽管有些Java数据要保存在堆栈里——特别是对象句柄,但Java对象并不放到其中。
(3) 堆。一种常规用途的内存池(也在RAM区域),其中保存了Java对象。和堆栈不同,“内存堆”或“堆”(Heap)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编译器不必知道要从堆里分配多少存储空间,也不必知道存储的数据要在堆里停留多长的时间。因此,用堆保存数据时会得到更大的灵活性。要求创建一个对象时,只需用new命令编制相关的代码即可。执行这些代码时,会在堆里自动进行数据的保存。当然,为达到这种灵活性,必然会付出一定的代价:在堆里分配存储空间时会花掉更长的时间!
(4) 静态存储。这儿的“静态”(Static)是指“位于固定位置”(尽管也在RAM里)。程序运行期间,静态存储的数据将随时等候调用。可用static关键字指出一个对象的特定元素是静态的。但Java对象本身永远都不会置入静态存储空间。
(5) 常数存储。常数值通常直接置于程序代码内部。这样做是安全的,因为它们永远都不会改变。有的常数需要严格地保护,所以可考虑将它们置入只读存储器(ROM)。
(6) 非RAM存储。若数据完全独立于一个程序之外,则程序不运行时仍可存在,并在程序的控制范围之外。其中两个最主要的例子便是“流式对象”和“固定对象”。对于流式对象,对象会变成字节流,通常会发给另一台机器。而对于固定对象,对象保存在磁盘中。即使程序中止运行,它们仍可保持自己的状态不变。对于这些类型的数据存储,一个特别有用的技巧就是它们能存在于其他媒体中。一旦需要,甚至能将它们恢复成普通的、基于RAM的对象。Java 1.1提供了对Lightweight persistence的支持。未来的版本甚至可能提供更完整的方案。
2.2.2 特殊情况:主要类型
有一系列类需特别对待;可将它们想象成“基本”、“主要”或者“主”(Primitive)类型,进行程序设计时要频繁用到它们。之所以要特别对待,是由于用new创建对象(特别是小的、简单的变量)并不是非常有效,因为new将对象置于“堆”里。对于这些类型,Java采纳了与C和C++相同的方法。也就是说,不是用new创建变量,而是创建一个并非句柄的“自动”变量。这个变量容纳了具体的值,并置于堆栈中,能够更高效地存取。
Java决定了每种主要类型的大小。就象在大多数语言里那样,这些大小并不随着机器结构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大小的不可更改正是Java程序具有很强移植能力的原因之一。
主类型
大小
最小值
最大值
封装器类型
boolean
1-bit
–
–
Boolean
char
16-bit
Unicode 0
Unicode 216- 1
Character
byte
8-bit
-128
+127
Byte[11]
short
16-bit
-215
+215 – 1
Short1
int
32-bit
-231
+231 – 1
Integer
long
64-bit
-263
+263 – 1
Long
float
32-bit
IEEE754
IEEE754
Float
double
64-bit
IEEE754
IEEE754
Double
void
–
–
–
Void1
①:到Java 1.1才有,1.0版没有。
数值类型全都是有符号(正负号)的,所以不必费劲寻找没有符号的类型。
主数据类型也拥有自己的“封装器”(wrapper)类。这意味着假如想让堆内一个非主要对象表示那个主类型,就要使用对应的封装器。例如:
char c = 'x';
Character C = new Character('c');
也可以直接使用:
Character C = new Character('x');
这样做的原因将在以后的章节里解释。
1. 高精度数字
Java 1.1增加了两个类,用于进行高精度的计算:BigInteger和BigDecimal。尽管它们大致可以划分为“封装器”类型,但两者都没有对应的“主类型”。
这两个类都有自己特殊的“方法”,对应于我们针对主类型执行的操作。也就是说,能对int或float做的事情,对BigInteger和BigDecimal一样可以做。只是必须使用方法调用,不能使用运算符。此外,由于牵涉更多,所以运算速度会慢一些。我们牺牲了速度,但换来了精度。
BigInteger支持任意精度的整数。也就是说,我们可精确表示任意大小的整数值,同时在运算过程中不会丢失任何信息。
BigDecimal支持任意精度的定点数字。例如,可用它进行精确的币值计算。
至于调用这两个类时可选用的构建器和方法,请自行参考联机帮助文档。
2.2.3 Java的数组
几乎所有程序设计语言都支持数组。在C和C++里使用数组是非常危险的,因为那些数组只是内存块。若程序访问自己内存块以外的数组,或者在初始化之前使用内存(属于常规编程错误),会产生不可预测的后果(注释②)。
②:在C++里,应尽量不要使用数组,换用标准模板库(Standard TemplateLibrary)里更安全的容器。
Java的一项主要设计目标就是安全性。所以在C和C++里困扰程序员的许多问题都未在Java里重复。一个Java可以保证被初始化,而且不可在它的范围之外访问。由于系统自动进行范围检查,所以必然要付出一些代价:针对每个数组,以及在运行期间对索引的校验,都会造成少量的内存开销。但由此换回的是更高的安全性,以及更高的工作效率。为此付出少许代价是值得的。
创建对象数组时,实际创建的是一个句柄数组。而且每个句柄都会自动初始化成一个特殊值,并带有自己的关键字:null(空)。一旦Java看到null,就知道该句柄并未指向一个对象。正式使用前,必须为每个句柄都分配一个对象。若试图使用依然为null的一个句柄,就会在运行期报告问题。因此,典型的数组错误在Java里就得到了避免。
也可以创建主类型数组。同样地,编译器能够担保对它的初始化,因为会将那个数组的内存划分成零。
数组问题将在以后的章节里详细讨论。
2.3 绝对不要清除对象
在大多数程序设计语言中,变量的“存在时间”(Lifetime)一直是程序员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变量应持续多长的时间?如果想清除它,那么何时进行?在变量存在时间上纠缠不清会造成大量的程序错误。在下面的小节里,将阐示Java如何帮助我们完成所有清除工作,从而极大了简化了这个问题。
2.3.1 作用域
大多数程序设计语言都提供了“作用域”(Scope)的概念。对于在作用域里定义的名字,作用域同时决定了它的“可见性”以及“存在时间”。在C,C++和Java里,作用域是由花括号的位置决定的。参考下面这个例子:
{
int x = 12;
/* only x available */
{
int q = 96;
/* both x q available */
}
/* only x available */
/* q “out of scope” */
}
作为在作用域里定义的一个变量,它只有在那个作用域结束之前才可使用。
在上面的例子中,缩进排版使Java代码更易辨读。由于Java是一种形式自由的语言,所以额外的空格、制表位以及回车都不会对结果程序造成影响。
注意尽管在C和C++里是合法的,但在Java里不能象下面这样书写代码:
{
int x = 12;
{
int x = 96; /* illegal */
}
}
编译器会认为变量x已被定义。所以C和C++能将一个变量“隐藏”在一个更大的作用域里。但这种做法在Java里是不允许的,因为Java的设计者认为这样做使程序产生了混淆。
2.3.2 对象的作用域
Java对象不具备与主类型一样的存在时间。用new关键字创建一个Java对象的时候,它会超出作用域的范围之外。所以假若使用下面这段代码:
{
String s = new String("a string");
} /* 作用域的终点 */
那么句柄s会在作用域的终点处消失。然而,s指向的String对象依然占据着内存空间。在上面这段代码里,我们没有办法访问对象,因为指向它的唯一一个句柄已超出了作用域的边界。在后面的章节里,大家还会继续学习如何在程序运行期间传递和复制对象句柄。
这样造成的结果便是:对于用new创建的对象,只要我们愿意,它们就会一直保留下去。这个编程问题在C和C++里特别突出。看来在C++里遇到的麻烦最大:由于不能从语言获得任何帮助,所以在需要对象的时候,根本无法确定它们是否可用。而且更麻烦的是,在C++里,一旦工作完成,必须保证将对象清除。
这样便带来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假如Java让对象依然故我,怎样才能防止它们大量充斥内存,并最终造成程序的“凝固”呢。在C++里,这个问题最令程序员头痛。但Java以后,情况却发生了改观。Java有一个特别的“垃圾收集器”,它会查找用new创建的所有对象,并辨别其中哪些不再被引用。随后,它会自动释放由那些闲置对象占据的内存,以便能由新对象使用。这意味着我们根本不必操心内存的回收问题。只需简单地创建对象,一旦不再需要它们,它们就会自动离去。这样做可防止在C++里很常见的一个编程问题:由于程序员忘记释放内存造成的“内存溢出”。
2.4 新建数据类型:类
如果说一切东西都是对象,那么用什么决定一个“类”(Class)的外观与行为呢?换句话说,是什么建立起了一个对象的“类型”(Type)呢?大家可能猜想有一个名为“type”的关键字。但从历史看来,大多数面向对象的语言都用关键字“class”表达这样一个意思:“我准备告诉你对象一种新类型的外观”。class关键字太常用了,以至于本书许多地方并没有用粗体字或双引号加以强调。在这个关键字的后面,应该跟随新数据类型的名称。例如:
class ATypeName {/*类主体置于这里}
这样就引入了一种新类型,接下来便可用new创建这种类型的一个新对象:
ATypeName a = new ATypeName();
在ATypeName里,类主体只由一条注释构成(星号和斜杠以及其中的内容,本章后面还会详细讲述),所以并不能对它做太多的事情。事实上,除非为其定义了某些方法,否则根本不能指示它做任何事情。
2.4.1 字段和方法
定义一个类时(我们在Java里的全部工作就是定义类、制作那些类的对象以及将消息发给那些对象),可在自己的类里设置两种类型的元素:数据成员(有时也叫“字段”)以及成员函数(通常叫“方法”)。其中,数据成员是一种对象(通过它的句柄与其通信),可以为任何类型。它也可以是主类型(并不是句柄)之一。如果是指向对象的一个句柄,则必须初始化那个句柄,用一种名为“构建器”(第4章会对此详述)的特殊函数将其与一个实际对象连接起来(就象早先看到的那样,使用new关键字)。但若是一种主类型,则可在类定义位置直接初始化(正如后面会看到的那样,句柄亦可在定义位置初始化)。
每个对象都为自己的数据成员保有存储空间;数据成员不会在对象之间共享。下面是定义了一些数据成员的类示例:
class DataOnly {
int i;
float f;
boolean b;
}
这个类并没有做任何实质性的事情,但我们可创建一个对象:
DataOnly d = new DataOnly();
可将值赋给数据成员,但首先必须知道如何引用一个对象的成员。为达到引用对象成员的目的,首先要写上对象句柄的名字,再跟随一个点号(句点),再跟随对象内部成员的名字。即“对象句柄.成员”。例如:
d.i = 47;
d.f = 1.1f;
d.b = false;
一个对象也可能包含了另一个对象,而另一个对象里则包含了我们想修改的数据。对于这个问题,只需保持“连接句点”即可。例如:
myPlane.leftTank.capacity = 100;
除容纳数据之外,DataOnly类再也不能做更多的事情,因为它没有成员函数(方法)。为正确理解工作原理,首先必须知道“自变量”和“返回值”的概念。我们马上就会详加解释。
1. 主成员的默认值
若某个主数据类型属于一个类成员,那么即使不明确(显式)进行初始化,也可以保证它们获得一个默认值。
主类型 默认值
Boolean false
Char '\u0000'(null)
byte (byte)0
short (short)0
int 0
long 0L
float 0.0f
double 0.0d
一旦将变量作为类成员使用,就要特别注意由Java分配的默认值。这样做可保证主类型的成员变量肯定得到了初始化(C++不具备这一功能),可有效遏止多种相关的编程错误。
然而,这种保证却并不适用于“局部”变量——那些变量并非一个类的字段。所以,假若在一个函数定义中写入下述代码:
int x;
那么x会得到一些随机值(这与C和C++是一样的),不会自动初始化成零。我们责任是在正式使用x前分配一个适当的值。如果忘记,就会得到一条编译期错误,告诉我们变量可能尚未初始化。这种处理正是Java优于C++的表现之一。许多C++编译器会对变量未初始化发出警告,但在Java里却是错误。
2.5 方法、自变量和返回值
迄今为止,我们一直用“函数”(Function)这个词指代一个已命名的子例程。但在Java里,更常用的一个词却是“方法”(Method),代表“完成某事的途径”。尽管它们表达的实际是同一个意思,但从现在开始,本书将一直使用“方法”,而不是“函数”。
Java的“方法”决定了一个对象能够接收的消息。通过本节的学习,大家会知道方法的定义有多么简单!
方法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名字、自变量、返回类型以及主体。下面便是它最基本的形式:
返回类型 方法名( /* 自变量列表*/ ) {/* 方法主体 */}
返回类型是指调用方法之后返回的数值类型。显然,方法名的作用是对具体的方法进行标识和引用。自变量列表列出了想传递给方法的信息类型和名称。
Java的方法只能作为类的一部分创建。只能针对某个对象调用一个方法(注释③),而且那个对象必须能够执行那个方法调用。若试图为一个对象调用错误的方法,就会在编译期得到一条出错消息。为一个对象调用方法时,需要先列出对象的名字,在后面跟上一个句点,再跟上方法名以及它的参数列表。亦即“对象名.方法名(自变量1,自变量2,自变量3...)。举个例子来说,假设我们有一个方法名叫f(),它没有自变量,返回的是类型为int的一个值。那么,假设有一个名为a的对象,可为其调用方法f(),则代码如下:
int x = a.f();
返回值的类型必须兼容x的类型。
象这样调用一个方法的行动通常叫作“向对象发送一条消息”。在上面的例子中,消息是f(),而对象是a。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通常简单地归纳为“向对象发送消息”。
③:正如马上就要学到的那样,“静态”方法可针对类调用,毋需一个对象。
2.5.1 自变量列表
自变量列表规定了我们传送给方法的是什么信息。正如大家或许已猜到的那样,这些信息——如同Java内其他任何东西——采用的都是对象的形式。因此,我们必须在自变量列表里指定要传递的对象类型,以及每个对象的名字。正如在Java其他地方处理对象时一样,我们实际传递的是“句柄”(注释④)。然而,句柄的类型必须正确。倘若希望自变量是一个“字串”,那么传递的必须是一个字串。
④:对于前面提及的“特殊”数据类型boolean,char,byte,short,int,long,,float以及double来说是一个例外。但在传递对象时,通常都是指传递指向对象的句柄。
下面让我们考虑将一个字串作为自变量使用的方法。下面列出的是定义代码,必须将它置于一个类定义里,否则无法编译:
int storage(String s) {
return s.length() * 2;
}
这个方法告诉我们需要多少字节才能容纳一个特定字串里的信息(字串里的每个字符都是16位,或者说2个字节、长整数,以便提供对Unicode字符的支持)。自变量的类型为String,而且叫作s。一旦将s传递给方法,就可将它当作其他对象一样处理(可向其发送消息)。在这里,我们调用的是length()方法,它是String的方法之一。该方法返回的是一个字串里的字符数。
通过上面的例子,也可以了解return关键字的运用。它主要做两件事情。首先,它意味着“离开方法,我已完工了”。其次,假设方法生成了一个值,则那个值紧接在return语句的后面。在这种情况下,返回值是通过计算表达式“s.length()*2”而产生的。
可按自己的愿望返回任意类型,但倘若不想返回任何东西,就可指示方法返回void(空)。下面列出一些例子。
boolean flag() { return true; }
float naturalLogBase() { return 2.718; }
void nothing() { return; }
void nothing2() {}
若返回类型为void,则return关键字唯一的作用就是退出方法。所以一旦抵达方法末尾,该关键字便不需要了。可在任何地方从一个方法返回。但假设已指定了一种非void的返回类型,那么无论从何地返回,编译器都会确保我们返回的是正确的类型。
到此为止,大家或许已得到了这样的一个印象:一个程序只是一系列对象的集合,它们的方法将其他对象作为自己的自变量使用,而且将消息发给那些对象。这种说法大体正确,但通过以后的学习,大家还会知道如何在一个方法里作出决策,做一些更细致的基层工作。至于这一章,只需理解消息传送就足le
关于java处理对象和java里面的对象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发布于:2022-11-24,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