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算法java」Em算法的基本思想

博主:adminadmin 2023-01-25 11:21:05 244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em算法java,以及Em算法的基本思想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贝叶斯网络算法Java实现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n=10;//定义n

int[] π={};//定义存放π的数组

for(int i=0;i++;in){

π[i]=Ф;

int Pold=g(i,π[i]);//调用g方法

boolean OkToProceed=true;//定义布尔值

while(OkToProceed Math.abs(π[i])u){

//写不下去了。。。好多都不知道是什么方法

}

}

}

做了这么多年Java开发,如何快速转行大数据

java转大数据是非常有优势的,如果想转入大数据开发领域,选择数仓开发是个捷径。千锋教育拥有线上免费Java线上公开课。如果特别想做更底层的开发,也可以选择从数仓开发切入,先接触,再曲线救国。那么数仓开发需要学啥? 1、会一门基础语言:java/python/scala:如果是java相关开发转大数据,那实在是太容易了,这一项就可以略过了。2、分布式存储及调度理论:hdfs、yarn的理论要理解且熟记,这些对于学习spark 或者hive 以及sql的优化是最最基础的知识。

3、sql 框架要会一个:spark sql/hive sql :如果对hive和spark都不懂的话,那就选择学spark,现在离线数仓越来越多的公司切spark了。Spark 相关主要学习spark core 和spark sql;要求sql要写的熟练,调优参数及原理,能懂一些源码就更好了。4、数仓建模、分层理论:这个是数仓的方法论,是一定要掌握的,理论都在《维度建模权威指南-kimball》这本书里,好书是好书,看起来比较枯燥,在看的时候多思考,结合自己正在做的业务,想象一下如果要为现在的业务划分主题该怎么划、业务矩阵该怎么设计等等,大胆想象就ok。5、其它需要了解:大数据相关的架构理论、olap、数据湖等等,知道越多越好,不需要太深入,主要作用是帮助理解大数据的那一套东西;网上的其它公司数仓的架构是啥样子,要知道架构里每个组件的作用是啥。还有一些其它的框架组件:kafka、presto、druid、flink 等了解,写个demo跑跑,知道流程就可。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建议到千锋教育了解一下。千锋教育目前在18个城市拥有22个校区,年培养优质人才20000余人,与国内20000余家企业建立人才输送合作关系,院校合作超600所。

异常检测原理与实验

异常检测原理与实验

最近需要对欺诈报价进行识别处理,简单的模型就是给定很多不同数据集,需要找出每个spu下可能存在的欺诈数据,比如{20,22,30},其中的欺诈数据可能就是30。其实加以抽象,属于异常检测范围。

异常检测是发现与大部分对象不同的对象,其中这些不同的对象称为离群点。一般异常检测的方法主要有数理统计法、数据挖掘方法。一般在预处理阶段发生的异常检测,更多的是依托数理统计的思想完成的。

一、基于模型

首先判断出数据的分布模型,比如某种分布(高斯分布、泊松分布等等)。然后根据原始数据(包括正常点与离群点),算出分布的参数,从而可以代入分布方程求出概率。例如高斯分布,根据原始数据求出期望u和方差?,然后拟合出高斯分布函数,从而求出原始数据出现的概率;根据数理统计的思想,概率小的可以当做离群点。

优点:

方法简单,无需训练,可以用在小数据集上。

缺点:

发现离群点效果差,离群点对模型参数影响大,造成区分效果差。需要数值化

import java.util.List;

/**

* 实现描述:计算正态分布

*

* @author jin.xu

* @version v1.0.0

* @see

* @since 16-9-9 下午12:02

*/

public class Gauss {

public double getMean(ListDouble dataList) {

double sum = 0;

for (double data : dataList) {

sum += data;

}

double mean = sum;

if (dataList.size() 0) {

mean = sum / dataList.size();

}

return mean;

}

public double getStd(ListDouble dataList, double mean) {

double sum = 0;

for (double data : dataList) {

sum += (data - mean) * (data - mean);

}

double std = sum;

if (dataList.size() 0) {

std = sum / dataList.size();

}

return Math.sqrt(std);

}

public double getProbability(double data, double meam, double std) {

double tmp = (1.0 / (Math.sqrt(2 * 3.141592653) * std)) * Math.exp(-(Math.pow(data - meam, 2) / (2 * Math.pow(std, 2))));

return tmp;

}

}

二、基于近邻度

 需要度量对象之间的距离,离群点一般是距离大部分数据比较远的点。一般这种方法是计算每个点与其距离最近的k个点的距离和,然后累加起来,这就是K近邻方法。

 

优点:

原理简单,无需训练,可用在任何数据集

缺点:

需要计算距离,计算量大,K的选定以及多于K个离群点聚集在一起导致误判。

public class KNN {

public static double process(int index,Position position, int k, ListPosition positionList) {

ListDouble distances = Lists.newArrayList();

for (int i = 0; i positionList.size(); ++i) {

if (i != index) {

distances.add(Math.sqrt(Math.pow((positionList.get(i).getX() - position.getX()), 2)+Math.pow((positionList.get(i).getY()-position.getY()),2)));

}

}

Collections.sort(distances);

k = k distances.size() ? k : distances.size();

double knnDistance = 0.0;

for (int i = 0; i k; ++i) {

knnDistance += distances.get(i);

}

return knnDistance;

}

private static class Position{

int x;

int y;

public int getX() {

return x;

}

public void setX(int x) {

this.x = x;

}

public int getY() {

return y;

}

public void setY(int y) {

this.y = y;

}

}

}

三、基于密度

 低密度区域的数据点可以当做某种程度上的离群点。基于密度的和基于近邻的是密切相关的,简单来说,密度和近邻的距离成反比。一般的度量公式如下:

density(x,k)表示包含x的k近邻的密度,distance(x,y)表示x到y的距离,N(x,k)表示x的k近邻集合。

优点:

相对准确

缺点:

需要度量密度,需要设定阈值

四、基于聚类

丢弃远离其他聚类簇的小聚类簇。需要给出小聚类簇的大小阈值、聚类簇距离阈值。常用的聚类方法比较多,比如K-means(变种K-models)、EM、层次聚类算法(分裂型和归约型)。具体方法说明可见:漫话数据挖掘。

优点:

引入数据挖掘聚类的方法,在样本充足的情况下准确度会相对较高

缺点:

需要训练,计算量大,原理相对复杂

需要建立适当的模型,需要充足的训练样本

总之异常检测的通用方法大致有4种:基于模型、k近邻、基于密度和基于聚类的。实际使用数据是线上的报价,由于每个SPU下报价有限,聚类不适合,所以用基于模型的和k近邻的做了试验;基于密度的和K近邻差不多,而且需要密度范围的距离阈值,就没有选择。此外,涉及的实验数据是公司的,代码是兴趣使然,所以就不公布具体实验数据。

关于em算法java和Em算法的基本思想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