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ee示例」javaee笔记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javaee示例,以及javaee笔记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javaee容器有那些
- 2、学javaee需要什么条件吗?
- 3、springmvc怎样异步处理
- 4、怎样写一个javaee企业应用实验,体系结构中包含web层,ejb层与jpa
- 5、关于Java、javaEE、javax等的问题
- 6、java 中|| 和 && 这类的符号都表示什么?
javaee容器有那些
Java容器类包含List、ArrayList、Vector及map、HashTable、HashMap
ArrayList和HashMap是异步的,Vector和HashTable是同步的,所以Vector和HashTable是线程安全的,而ArrayList和HashMap并不是线程安全的。因为同步需要花费机器时间,所以Vector和HashTable的执行效率要低于ArrayList和HashMap。
Collection
├List 接口
│├LinkedList 链表
│├ArrayList 顺序结构动态数组类
│└Vector 向量
│ └Stack 栈
└Set
Map
├Hashtable
├HashMap
└WeakHashMap List接口
List是有序的Collection,使用此接口能够精确的控制每个元素插入的位置。用户能够使用索引(元素在List中的位置,类似于数组下标)来访问List中的元素,这类似于Java的数组。
和下面要提到的Set不同,List允许有相同的元素。
除了具有Collection接口必备的iterator()方法外,List还提供一个listIterator()方法,返回一个ListIterator接口,和标准的Iterator接口相比,ListIterator多了一些add()之类的方法,允许添加,删除,设定元素, 还能向前或向后遍历。
实现List接口的常用类有LinkedList,ArrayList,Vector和Stack。
ArrayList类
ArrayList实现了可变大小的数组。它允许所有元素,包括null。ArrayList没有同步。
size,isEmpty,get,set方法运行时间为常数。但是add方法开销为分摊的常数,添加n个元素需要O(n)的时间。其他的方法运行时间为线性。
每个ArrayList实例都有一个容量(Capacity),即用于存储元素的数组的大小。这个容量可随着不断添加新元素而自动增加,但是增长算法 并没有定义。当需要插入大量元素时,在插入前可以调用ensureCapacity方法来增加ArrayList的容量以提高插入效率。
和LinkedList一样,ArrayList也是非同步的(unsynchronized)。
Map接口
请注意,Map没有继承Collection接口,Map提供key到value的映射。一个Map中不能包含相同的key,每个key只能映射一个value。Map接口提供3种集合的视图,Map的内容可以被当作一组key集合,一组value集合,或者一组key-value映射。
HashMap类
HashMap和Hashtable类似,不同之处在于HashMap是非同步的,并且允许null,即null value和null key。,但是将HashMap视为Collection时(values()方法可返回Collection),其迭代子操作时间开销和HashMap 的容量成比例。因此,如果迭代操作的性能相当重要的话,不要将HashMap的初始化容量设得过高,或者load factor过低。
Collection接口
Collection是最基本的集合接口,一个Collection代表一组Object,即Collection的元素(Elements)。一些Collection允许相同的元素而另一些不行。一些能排序而另一些不行。Java SDK不提供直接继承自Collection的类,Java SDK提供的类都是继承自Collection的“子接口”如List和Set。
所有实现Collection接口的类都必须提供两个标准的构造函数:无参数的构造函数用于创建一个空的Collection,有一个Collection参数的构造函数用于创建一个新的Collection,这个新的Collection与传入的Collection有相同的元素。后一个构造函数允许用户复制一个Collection。
如何遍历Collection中的每一个元素?不论Collection的实际类型如何,它都支持一个iterator()的方法,该方法返回一个迭代子,使用该迭代子即可逐一访问Collection中每一个元素。典型的用法如下:
Iterator it = collection.iterator(); // 获得一个迭代子
while(it.hasNext()) {
Object obj = it.next(); // 得到下一个元素
}
由Collection接口派生的两个接口是List和Set。
List接口
List是有序的Collection,使用此接口能够精确的控制每个元素插入的位置。用户能够使用索引(元素在List中的位置,类似于数组下标)来访问List中的元素,这类似于Java的数组。
和下面要提到的Set不同,List允许有相同的元素。
除了具有Collection接口必备的iterator()方法外,List还提供一个listIterator()方法,返回一个ListIterator接口,和标准的Iterator接口相比,ListIterator多了一些add()之类的方法,允许添加,删除,设定元素,还能向前或向后遍历。
实现List接口的常用类有LinkedList,ArrayList,Vector和Stack。
LinkedList类
LinkedList实现了List接口,允许null元素。此外LinkedList提供额外的get,remove,insert方法在LinkedList的首部或尾部。这些操作使LinkedList可被用作堆栈(stack),队列(queue)或双向队列(deque)。
注意LinkedList没有同步方法。如果多个线程同时访问一个List,则必须自己实现访问同步。一种解决方法是在创建List时构造一个同步的List:
List list = Collections.synchronizedList(new LinkedList(...));
ArrayList类
ArrayList实现了可变大小的数组。它允许所有元素,包括null。ArrayList没有同步。
size,isEmpty,get,set方法运行时间为常数。但是add方法开销为分摊的常数,添加n个元素需要O(n)的时间。其他的方法运行时间为线性。
每个ArrayList实例都有一个容量(Capacity),即用于存储元素的数组的大小。这个容量可随着不断添加新元素而自动增加,但是增长算法并没有定义。当需要插入大量元素时,在插入前可以调用ensureCapacity方法来增加ArrayList的容量以提高插入效率。
和LinkedList一样,ArrayList也是非同步的(unsynchronized)。
Vector类
Vector非常类似ArrayList,但是Vector是同步的。由Vector创建的Iterator,虽然和ArrayList创建的Iterator是同一接口,但是,因为Vector是同步的,当一个Iterator被创建而且正在被使用,另一个线程改变了Vector的状态(例如,添加或删除了一些元素),这时调用Iterator的方法时将抛出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因此必须捕获该异常。
Stack 类
Stack继承自Vector,实现一个后进先出的堆栈。Stack提供5个额外的方法使得Vector得以被当作堆栈使用。基本的push和pop方法,还有peek方法得到栈顶的元素,empty方法测试堆栈是否为空,search方法检测一个元素在堆栈中的位置。Stack刚创建后是空栈。
Set接口
Set是一种不包含重复的元素的Collection,即任意的两个元素e1和e2都有e1.equals(e2)=false,Set最多有一个null元素。
很明显,Set的构造函数有一个约束条件,传入的Collection参数不能包含重复的元素。
请注意:必须小心操作可变对象(Mutable Object)。如果一个Set中的可变元素改变了自身状态导致Object.equals(Object)=true将导致一些问题。
Map接口
请注意,Map没有继承Collection接口,Map提供key到value的映射。一个Map中不能包含相同的key,每个key只能映射一个value。Map接口提供3种集合的视图,Map的内容可以被当作一组key集合,一组value集合,或者一组key-value映射。
Hashtable类
Hashtable继承Map接口,实现一个key-value映射的哈希表。任何非空(non-null)的对象都可作为key或者value。
添加数据使用put(key, value),取出数据使用get(key),这两个基本操作的时间开销为常数。
Hashtable通过initial capacity和load factor两个参数调整性能。通常缺省的load factor 0.75较好地实现了时间和空间的均衡。增大load factor可以节省空间但相应的查找时间将增大,这会影响像get和put这样的操作。
使用Hashtable的简单示例如下,将1,2,3放到Hashtable中,他们的key分别是”one”,”two”,”three”:
Hashtable numbers = new Hashtable();
numbers.put(“one”, new Integer(1));
numbers.put(“two”, new Integer(2));
numbers.put(“three”, new Integer(3));
要取出一个数,比如2,用相应的key:
Integer n = (Integer)numbers.get(“two”);
System.out.println(“two = ” + n);
由于作为key的对象将通过计算其散列函数来确定与之对应的value的位置,因此任何作为key的对象都必须实现hashCode和equals方法。hashCode和equals方法继承自根类Object,如果你用自定义的类当作key的话,要相当小心,按照散列函数的定义,如果两个对象相同,即obj1.equals(obj2)=true,则它们的hashCode必须相同,但如果两个对象不同,则它们的hashCode不一定不同,如果两个不同对象的hashCode相同,这种现象称为冲突,冲突会导致操作哈希表的时间开销增大,所以尽量定义好的hashCode()方法,能加快哈希表的操作。
如果相同的对象有不同的hashCode,对哈希表的操作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期待的get方法返回null),要避免这种问题,只需要牢记一条:要同时复写equals方法和hashCode方法,而不要只写其中一个。
Hashtable是同步的。
HashMap类
HashMap和Hashtable类似,不同之处在于HashMap是非同步的,并且允许null,即null value和null key。,但是将HashMap视为Collection时(values()方法可返回Collection),其迭代子操作时间开销和HashMap的容量成比例。因此,如果迭代操作的性能相当重要的话,不要将HashMap的初始化容量设得过高,或者load factor过低。
WeakHashMap类
WeakHashMap是一种改进的HashMap,它对key实行“弱引用”,如果一个key不再被外部所引用,那么该key可以被GC回收。
总结
如果涉及到堆栈,队列等操作,应该考虑用List,对于需要快速插入,删除元素,应该使用LinkedList,如果需要快速随机访问元素,应该使用ArrayList。
如果程序在单线程环境中,或者访问仅仅在一个线程中进行,考虑非同步的类,其效率较高,如果多个线程可能同时操作一个类,应该使用同步的类。
要特别注意对哈希表的操作,作为key的对象要正确复写equals和hashCode方法。
尽量返回接口而非实际的类型,如返回List而非ArrayList,这样如果以后需要将ArrayList换成LinkedList时,客户端代码不用改变。这就是针对抽象编程。
同步性
Vector是同步的。这个类中的一些方法保证了Vector中的对象是线程安全的。而ArrayList则是异步的,因此ArrayList中的对象并不是线程安全的。因为同步的要求会影响执行的效率,所以如果你不需要线程安全的集合那么使用ArrayList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样可以避免由于同步带来的不必要的性能开销。
数据增长
从内部实现机制来讲ArrayList和Vector都是使用数组(Array)来控制集合中的对象。当你向这两种类型中增加元素的时候,如果元素的数目超出了内部数组目前的长度它们都需要扩展内部数组的长度,Vector缺省情况下自动增长原来一倍的数组长度,ArrayList是原来的50%,所以最后你获得的这个集合所占的空间总是比你实际需要的要大。所以如果你要在集合中保存大量的数据那么使用Vector有一些优势,因为你可以通过设置集合的初始化大小来避免不必要的资源开销。
使用模式
在ArrayList和Vector中,从一个指定的位置(通过索引)查找数据或是在集合的末尾增加、移除一个元素所花费的时间是一样的,这个时间我们用O(1)表示。但是,如果在集合的其他位置增加或移除元素那么花费的时间会呈线形增长:O(n-i),其中n代表集合中元素的个数,i代表元素增加或移除元素的索引位置。为什么会这样呢?以为在进行上述操作的时候集合中第i和第i个元素之后的所有元素都要执行位移的操作。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呢?
这意味着,你只是查找特定位置的元素或只在集合的末端增加、移除元素,那么使用Vector或ArrayList都可以。如果是其他操作,你最好选择其他的集合操作类。比如,LinkList集合类在增加或移除集合中任何位置的元素所花费的时间都是一样的?O(1),但它在索引一个元素的使用缺比较慢-O(i),其中i是索引的位置.使用ArrayList也很容易,因为你可以简单的使用索引来代替创建iterator对象的操作。LinkList也会为每个插入的元素创建对象,所有你要明白它也会带来额外的开销。
最后,在《Practical Java》一书中Peter Haggar建议使用一个简单的数组(Array)来代替Vector或ArrayList。尤其是对于执行效率要求高的程序更应如此。因为使用数组(Array)避免了同步、额外的方法调用和不必要的重新分配空间的操作
学javaee需要什么条件吗?
Java核心1
这是学习Java的基础,掌握程度的深浅甚至直接影响后面的整个学习进程。
Java的核心主要包括几个部分:
1、初级的有语法基础、面向对象思想。
学习任何一门语言语法都是必须的,因为Java的接近自然语言,也是一种相对比较容易学的语言。同时面向对象编程更是其核心思想,要理解其实只要记住一句话就行了,那就是:一切皆是对象。
2、中级的IO流、多线程、反射及注解等。
IO流程、多线程等是相对比较高级一点的了,通过学习我们会发现这些都很有用而且很有趣。例如我们可以读取一个Excel文件、将一个文件分离,做一个时钟、使用多个线程发送邮件等等很多有意思的事。另外反射及注解更是后面流行框架SSH等的基础,在使用中你便会慢慢感受到它的无穷魅力。
3、高级一点的就是设计模式和框架之类了。
要学习好一门语言,仅仅会使用还是不够的,我们不仅要深入研究其原理,而且还要找到其一些共性的东西,从而减少反复的劳动,让代码可重用、更可靠且更容易被别人理解。
前端Web2
现在来说Java最流行的应用还是Web开发。那么作为Web开发,对于前台的知识的学习也是必须的,当然并不是一定要按照前端工程师的标准去要求。但是一些基础的知识也是必须要掌握的,毕竟Web应用是前台和后台的一个交互的过程。像HTML、CSS、Javascript等都是基础的知识,另外作为开发人员对目前最流行的Javascript框架Jquery更是必学不可的。
数据库3
有人说,所有的应用无非就是数据的输入、处理到输出的过程。期间同时可能还会涉及到数据的存储问题。对于结构化的数据,我们常用的还是像Oracle、Mysql和PostgreSQL之类的关系型数据库。同时针对数据库编程还是PL/SQL需要学习。使用Java访问数据库的话还有JDBC。那么对于非结构化的数据以及大数据该如何处理呢?其实这里也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解决方案了,那便是Hadoop。就Hadoop而言他并不是一种思想,更多是一个实现了Mapreduce模式的框架。
J2EE4
好了,前面这么多准备的工作。下面我们进入正题。作为Java开发,CoreJava是核心,而作为JavaWeb开发,我认为Servlet才是核心。Servlet是服务器端的Java应用程序,但是与普通的Java应用程序不同的是,它是由web服务器来加载启动,即我们常说的Servlet,如Tomcat便是servlet容器。另外谈到J2EE开发,这里有一个重要的模型不得不提一下,很多人其实已经想到了,那便是MVC(模型-视图-控制器)模型。在传统的web开发中,往往是JavaBean充当模型、JSP做视图而Servlet作为控制器。
框架5
说到框架,其实已经提到了著名的MVC模型,SSH(Struts+Spring+Hibernate)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实现。对于每一个框架的作用,我想就不用多说了,毕竟这里并不是想写一本教程。另外还有工作流开发的JBPM,搜索引擎Lucence及使系统对外提供接口的webservice应用组件等都是应该要掌握的。
服务器6
关于服务器,像tomcat、jboss、weblogic及websphere等便不提了,因为太普遍了。这里要说的是Nginx,
Nginx ("engine x") 是一个高性能的 HTTP 和 反向代理 服务器。其以占有内存少,并发能力强而著称,连新浪、网易、 腾讯这类知名企业也在使用,所以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学它呢?
工具7
这里主要介绍几个开发辅助工具。如日志工具Log4j、测试工具Junit、版本管理工具SVN还有项目管理maven等。
另外还有第三方插件Ectable。
项目示例8
Springside是以Spring框架为核心的J2EE应用参考示例,是JavaEE中的比较主流的技术选型及最佳实践的总结与演示,非常值得一看。把它看透了,J2EE就差不多了甚至是比较厉害的了。
话外话9
其实说到底,对于技术的学习,有一个规则是通用的,那便是实践。把学习到的东西马上用起来做出一个示例来,我认为是一种比较好的学习方法。首先它是对零散知识的一个自然总结,另外通过一些小示例的实践,可以增加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通过示例,深入学习其实现的原理,加深掌握的程度且能更快的应用到实际开发中,提高工作效率。
springmvc怎样异步处理
Spring MVC 3.2开始引入Servlet 3中的基于异步的处理request.往常是返回一个值,而现在是一个Controller方法可以返回一个java.util.concurrent.Callable对象和从Spring MVC的托管线程生产返回值.同时Servlet容器的主线程退出和释放,允许处理其他请求。Spring MVC通过TaskExecutor的帮助调用Callable在一个单独的线程。并且当这个Callable返回时,这个rquest被分配回Servlet容器使用由Callable的返回值继续处理。
这里有这样的Controller方法的一个例子:
@RequestMapping(method=RequestMethod.POST)
public CallableString processUpload(final MultipartFile file) {
return new CallableString() {
public String call() throws Exception {
// ...
return "someView";
}
};
}1234567891011
Controller方法的另外一个选择是返回一个DeferredResult的实例。在这种情况下,返回值也将由多线程产生.i.e. 一个不是由Spring MVC托管。例如可能产生的结果在应对一些外部事件,比如JMS消息,一个计划任务等等.这里有这样的Controller方法的一个例子:
@RequestMapping("/quotes")
@ResponseBody
public DeferredResultString quotes() {
DeferredResultString deferredResult = new DeferredResultString();
// Save the deferredResult somewhere..
return deferredResult;
}
// In some other thread...
deferredResult.setResult(data);12345678910
如果你没有了解过Servlet 3.0中的异步处理request的特性,这可能有点难以理解.这肯定会帮助阅读.这里有一些关于底层机制基本原理:
1、Servlet 3.0 异步机制
一个ServletRequest可以通过调用 request.startAsync()被放到一个异步的模块中.这样做的主要作用是Servlet,以及任何过滤器,可以退出,但是响应仍将允许开放直到处理完成后。
调用request.startAsync()返回AsyncContext可以用于进一步控制异步处理。例如,它提供一个方法叫dispatch,这个类似于Servlet API,并且它允许应用程序通过Servlet容器线程继续请求处理。
ServletRequest提供获取当前DispatcherType的接口.DispatcherType可以用来区分处理初始请求,一个异步分发,forward,以及其他分发类型。
记住上面的,下面是通过Callable异步请求处理事件的序列:
Controller返回一个Callable对象.
Spring MVC开始异步处理并且提交Callable到TaskExecutor在一个单独的线程中进行处理。
DispatcherServlet与所有的Filter的Servlet容器线程退出,但Response仍然开放。
Callable产生结果并且Spring MVC分发请求给Servlet容器继续处理.
DispatcherServlet再次被调用并且继续异步的处理由Callable产生的结果
DeferredResult的处理顺序与Callable十分相似,由应用程序多线程产生异步结果:
Controller返回一个DeferredResult对象,并且把它保存在内在队列当中或者可以访问它的列表中。
Spring MVC开始异步处理.
DispatcherServlet与所有的Filter的Servlet容器线程退出,但Response仍然开放。
application通过多线程返回DeferredResult中sets值.并且Spring MVC分发request给Servlet容器.
DispatcherServlet再次被调用并且继续异步的处理产生的结果.
为进一步在异步请求处理动机的背景,并且when或者why使用它请看this blog post series.
2、异步请求的异常处理
当Callable执行一个Controller方法的时候带有异常怎么办?简单的回答就是:和当执行一个普通Controller方法带有异常一样.它通过有规律的异常处理机制。详细点来说就是:当Callable带有异常时,Spring MVC以这个Exception为结果分发给Servlet容器.并且引导带有Exception处理request而不是Controller方法返回一个值。当使用DeferredResult时,你可以选择是否把Exception实例通过调用setResult或者setErrorResult进行传值.
3、拦截异步请求
一个HandlerInterceptor可样也可以实现AsyncHandlerInterceptor,通过实现它的afterConcurrentHandlingStarted方法进行回调.当进行异步处理的时候,将会调用afterConcurrentHandlingStarted而不是postHandle和afterCompletion.
一个HandlerInterceptor同样可以注册CallableProcessingInterceptor或者一个DeferredResultProcessingInterceptor用于更深度的集成异步request的生命周期.例如处理一个timeout事件.你可以参看AsyncHandlerInterceptor的Javadoc了解更多细节.
DeferredResult类也提供了方法,像onTimeout(Runnable)和onCompletion(Runnable).可以看DeferredResult了解更多细节.
当使用Callable的时候,你可以通过WebAsyncTask来对它进行包装.这样也可以提供注册timeout与completion方法.
4、HTTP Streaming
一个Controller方法可以通过使用DeferredResult与Callable来异步的产生它的返回值.并且这个可以被用来实现long polling技术.就是服务器可以推动事件尽快给客户端。
如果当你需要在一个HTTP response中放入多个event怎么办?这个技术需要”Long Polling”.这就是所谓的”Long Polling”.Spring MVC通过使用ResponseBodyEmitter做为返回值来实现这种功能.这样可以被用来发送多个Object。而不是使用@ResponseBody这样。这样每个对象都可以对应一种HttpMessageConverter被写入到response中。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子:
@RequestMapping("/events")
public ResponseBodyEmitter handle() {
ResponseBodyEmitter emitter = new ResponseBodyEmitter();
// Save the emitter somewhere..
return emitter;
}
// In some other thread
emitter.send("Hello once");
// and again later on
emitter.send("Hello again");
// and done at some point
emitter.complete();123456789101112131415
注意:ResponseBodyEmitter同样也可以用做ResponseEntity中的body,用于定制化response的status与headers.
5、HTTP Streaming With Server-Sent Events
SseEmitter是ResponseBodyEmitter的子类,它提供Server-Sent Events.服务器事件发送是”HTTP Streaming”的另一个变种技术.只是从服务器发送的事件按照W3C Server-Sent Events规范来的.
Server-Sent Events能够来用于它们的预期使用目的,就是从server发送events到clients.在Spring MVC中可以很容易的实现.仅仅需要返回一个SseEmitter类型的值.
注意:IE浏览器并不支持Server-Sent Events并且对于更高级的web应用程序消息传递场景:例如在线游戏,在线协作,金融应用以及其它.最好考虑使用Spring的WebSocket来支持.它包含SockJS-style WebSocket的仿真可以被广泛的浏览器加高。(包含IE浏览器).在一个消息中心架构中通过发布-订阅模型也能进行更高级别的与客户消息传递模式进行交互.你可以通过看the following blog post了解更多.
6、HTTP Streaming Directly To The OutputStream
ResponseBodyEmitter允许通过HttpMessageConverter把发送的events写到对象到response中.这可能是最常见的情况。例如写JSON数据.可是有时候它被用来绕开message转换直接写入到response的OutputStream。例如文件下载.这样可以通过返回StreamingResponseBody类型的值做到.
下面就是一个简单的例子:
@RequestMapping("/download")
public StreamingResponseBody handle() {
return new StreamingResponseBody() {
@Override
public void writeTo(OutputStream outputStream) throws IOException {
// write...
}
};
}123456789
注意:StreamingResponseBody同样可以用来作为ResponseEntity中的body用来定制化response的状态与headers。
7、配置异步请求
7.1 Servlet容器配置
保证web.xml中application的配置的版本是3.0:
web-app xmlns=""
xmlns:xsi=""
"
version="3.0"
...
/web-app123456789
可以通过web.xml中的子元素async-supportedtrue/async-supported使得DispatcherServlet支持异步.此外的任何Filter参与异步语法处理必须配置为支持ASYNC分派器类型。这样可以确保Spring Framework提供的所有filter都能够异步分发.自从它们继承了OncePerRequestFilter之后.并且在runtime的时候会check filter是否需要被异步调用分发.
下面是web.xml的配置示例:
web-app xmlns=""
xmlns:xsi=""
xsi:schemaLocation="
"
version="3.0"
filter
filter-nameSpring OpenEntityManagerInViewFilter/filter-name
filter-classorg.springframework.~.OpenEntityManagerInViewFilter/filter-class
async-supportedtrue/async-supported
/filter
filter-mapping
filter-nameSpring OpenEntityManagerInViewFilter/filter-name
url-pattern/*/url-pattern
dispatcherREQUEST/dispatcher
dispatcherASYNC/dispatcher
/filter-mapping
/web-app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如果使用Sevlet3,Java配置可以通过WebApplicationInitializer,你同样需要像在web.xml中一样,设置”asyncSupported”标签为ASYNC.为了简化这个配置,考虑继承AbstractDispatcherServletInitializer或者AbstractAnnotationConfigDispatcherServletInitializer。它们会自动设置这些选项,使它很容易注册过滤器实例。
7.2. Spring MVC配置
Spring MVC提供Java Config与MVC namespace作为选择用来配置处理异步request.WebMvcConfigurer可以通过configureAsyncSupport来进行配置,而xml可以通过子元素来进行配置.
如果你不想依赖Servlet容器(e.g. Tomcat是10)配置的值,允许你配置异步请求默认的timeout值。你可以配置AsyncTaskExecutor用来包含Callable实例作为controller方法的返回值.强烈建议配置这个属性,因为在默认情况下Spring MVC使用SimpleAsyncTaskExecutor。Spring MVC中Java配置与namespace允许你注册CallableProcessingInterceptor与DeferredResultProcessingInterceptor实例.
如果你想覆盖DeferredResult的默认过期时间,你可以选择使用合适的构造器.同样的,对于Callable,你可以通过WebAsyncTask来包装它并且使用相应的构造器来定制化过期时间.WebAsyncTask的构造器同样允许你提供一个AsyncTaskExecutor.
因为水平有限,翻译不足之处还望见谅。
原文地址:spring-framework-reference-4.2.6.RELEASE
怎样写一个javaee企业应用实验,体系结构中包含web层,ejb层与jpa
转载1. 1.本文主要技术采用了Servlet + JSP + EJB 3.0 + JPA,开发环境用的是EclipseHelios + JDK 1.6 + JBOSS 5.1 + MySQL 5.1数据库。
2. 2. 示例场景:用户通过Web页面对Employee进行创建、查找和删除。这个小例子重点是演示JPA的使用。JPA是JavaPersistence API的缩写,主要是将关系数据库的操作对象化,它的j2ee的标准规范,由于其自身简单易用的优点,也是SAP推荐使用的数据库技术。
3. 3.准备工作:
(1) 安装JBOSS 5.1
(2) 安装MySQL 5.1
(3) 给Jboss配置数据源
首先启动mysql后,创建一个数据库叫ejbtest,然后创建一个用户jboss,密码是password,并将ejbtest的权限赋给它。
然后在路径jboss-5.1.0.GA/server/default/deploy下放入mysql-ds.xml文件。
Mysql-ds.xml:
datasources
local-tx-datasource
jndi-nameMySqlDS/jndi-name
connection-urljdbc:mysql://localhost:3306/ejbtest/connection-url
driver-classcom.mysql.jdbc.Driver/driver-class
user-namejboss/user-name
passwordpassword/password
/local-tx-datasource
/datasources
4. 4.开发
4.1先创建一个EJB Project,名字叫EmployeeEJB。
然后在META-INF目录下新建一个persistence.xml文件
4.2开始创建我们的Entity Bean:Employee类,它是一个简单的Java Bean。
package com.sap.demo.ejb.employee.model;
import javax.persistence.Entity;
import javax.persistence.Id;
@Entity
public class Employee {
@Id
privateint id;
publicint getId() {
returnid;
}
publicvoid setId(int id) {
this.id= id;
}
publicString getName() {
returnname;
}
public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name;
}
privateString name;
}
4.3 在ejb项目中创建一个Local的SessionBean,名字叫EmployeeServicel,它的主要功能是对employee进行数据的操作,包括创建、查找、删除。
接口声明:
package com.sap.demo.ejb.employee.ejb;
import javax.ejb.Local;
importcom.sap.demo.ejb.employee.model.Employee;
@Local
public interface EmployeeServiceLocal {
publicEmployee createEmployee(int id, String name);
publicEmployee findEmployee(int id);
publicvoid deleteEmployee(int id);
}
这里是接口的实现:
package com.sap.demo.ejb.employee.ejb;
import javax.ejb.Stateless;
import javax.ejb.TransactionAttribute;
import javax.ejb.TransactionAttributeType;
import javax.persistence.EntityManager;
import javax.persistence.PersistenceContext;
importcom.sap.demo.ejb.employee.model.Employee;
/**
*Session Bean implementation class EmployeeService
*/
@Stateless
public class EmployeeService implementsEmployeeServiceLocal {
@PersistenceContext(unitName= "EmployeeDS")
privateEntityManager em;
@Override
publicEmployee createEmployee(int id, String name) {
Employeeemp = new Employee();
emp.setId(id);
emp.setName(name);
em.persist(emp);
returnemp;
}
@Override
@TransactionAttribute(TransactionAttributeType.SUPPORTS)
publicEmployee findEmployee(int id) {
returnem.find(Employee.class, new Integer(id));
}
@Override
publicvoid deleteEmployee(int id) {
Employeeemp = findEmployee(id);
if(emp != null) {
em.remove(emp);
}
}
}
这样EJB项目就创建完毕了。
4 4.4 然后创建Web Project,名字叫EmployeeWeb。这个项目很简单,包含一个Servlet和两个页面index.jsp和result.jsp。用户在index.jsp对employee进行创建、查找、删除,然后由result.jsp负责展示结果。
Index.jsp
%@ pagelanguage="java" 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ISO-8859-1"
pageEncoding="ISO-8859-1"%
!DOCTYPE htmlPUBLIC "-//W3C//DTDHTML 4.01 Transitional//EN" ""
html
head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content="text/html; charset=ISO-8859-1"
titleInsert titlehere/title
/head
body
FORM ACTION="ShowResult"
Id:
INPUTTYPE="text" NAME="id"/P
Name:
INPUTTYPE="TEXT" NAME="name"/
INPUTTYPE="hidden" NAME="method"VALUE="create" /
INPUTTYPE="SUBMIT" VALUE="Createemployee and show result."
/FORM
FORM ACTION="ShowResult"
Id:
INPUTTYPE="text" NAME="id"/
inputTYPE="hidden" NAME="method"VALUE="find" /
INPUTTYPE="SUBMIT" VALUE="Find employeeand show result."
/FORM
FORM ACTION="ShowResult"
Id:
INPUTTYPE="text" NAME="id"/
inputTYPE="hidden" NAME="method"VALUE="delete" /
INPUTTYPE="SUBMIT" VALUE="Deleteemployee and show result."
/FORM
/body
/html
result.jsp
%@ pagelanguage="java" 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ISO-8859-1"
pageEncoding="ISO-8859-1"%
!DOCTYPE htmlPUBLIC "-//W3C//DTDHTML 4.01 Transitional//EN" ""
html
head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content="text/html; charset=ISO-8859-1"
titleInsert titlehere/title
/head
body
jsp:useBean id="employee"type="com.sap.demo.ejb.employee.model.Employee"scope="request"/
id:jsp:getProperty name="employee"property="id"/,
name:jsp:getProperty name="employee"property="name"/
/body
/html
最后是Servlet ShowResult:
package com.sap.demo.ejb.servlets;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x.ejb.EJB;
import javax.servlet.RequestDispatcher;
import javax.servlet.ServletException;
import 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
import 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Request;
import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Response;
import com.sap.demo.ejb.employee.ejb.EmployeeServiceLocal;
importcom.sap.demo.ejb.employee.model.Employee;
/**
*Servlet implementation class ShowResult
*/
public class ShowResult extends HttpServlet {
private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1L;
@EJB
privateEmployeeServiceLocal service;
/**
*@see HttpServlet#HttpServlet()
*/
public ShowResult() {
super();
// TODO Auto-generated constructor stub
}
/**
* @see HttpServlet#doGet(HttpServletRequest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
protectedvoid doGet(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ServletException, IOException {
Stringmethod = request.getParameter("method");
if(method.equals("create")) {
Stringname = request.getParameter("name");
Stringids = request.getParameter("id");
intid = Integer.parseInt(ids);
Employeeem = service.createEmployee(id, name);
request.setAttribute("employee",em);
}elseif (method.equals("find")) {
Stringids = request.getParameter("id");
intid = Integer.parseInt(ids);
Employeeem = service.findEmployee(id);
request.setAttribute("employee",em);
}else if (method.equals("delete")){
Stringids = request.getParameter("id");
intid = Integer.parseInt(ids);
Employeeem = service.findEmployee(id);
if(em != null){
service.deleteEmployee(id);
request.setAttribute("employee",em);
}
}
RequestDispatcherdispatcher = request.getRequestDispatcher("result.jsp");
dispatcher.forward(request,response);
}
/**
* @see HttpServlet#doPost(HttpServletRequest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
protectedvoid doPost(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ServletException, IOException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
}
关于Java、javaEE、javax等的问题
举例:比如javaSE中的集合框架,你要先了解集合框架的组成部分,接口,抽象类。你可以搜索下javaSE的集合框架。这个肯定是积累的过程。建议你可以买本java基础一点的书籍。
然后在去下载一些项目示例来练习。自己从项目中找到自己所不懂的地方。
java 中|| 和 && 这类的符号都表示什么?
和||是一种逻辑运算符,是逻辑与,当两个数都为真,则结果为真。||是逻辑或,两个数任意一个为真,则结果为真。
举个例子:
1、a b
当a、b都为真时,结果为真。有一个为假或者都为假时结果为假。
2、a || b
当a、b有一个为真时,结果为真。a、b都为假时结果为假。
扩展资料:
在java中还有其他的逻辑符号,比如:!、|、
“!”是非运算符号,比如a为真,则!a则为假。a如果为假,则!a为真。
而“|”也是逻辑或,“”也是逻辑与,但是他们与“||”和“”有些区别,区别如下:
“”与“|”无论第一个判断条件是否成立,逻辑运算符前后两个条件都会进行判断。
“”与“||”,前者第一个条件不成立,后面的条件均不进行判断,返回false;后者第一个条件成立,后面的条件均不进行判断,返回true。
javaee示例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javaee笔记、javaee示例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