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数据逻辑」JAVA逻辑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java数据逻辑,以及JAVA逻辑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JAVA中的逻辑关系
- 2、JAVA数据结构有哪几种?
- 3、在java开发中什么是业务逻辑?
- 4、什么是JAVA逻辑实现??
- 5、Java中删除问题的逻辑不会怎么办呢?
- 6、怎么理解java中的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表示层
JAVA中的逻辑关系
(sum%4==0sum%100!=0||sum%400==0)
这个表达式一般是用来判断是不是闰年的,sum%4==0sum%100!=0这一段是说sum能被整除但却不能被100整除,||sum%400==0是说能被400整除,这两种情况刚好就是判断是不是闰年的标准。
在java中,判断一个数能不能被另一个整数整除一般是用取模(余)运算符 % 并看结果为不为0来判别的。比如,当2002除以4取余,结果是2,那么我们就得到2002不能被4整除,而2008除以4取余,结果是0,就是说2008能被4整除。
能被4整除不能写成sum==1,因为在java中这个表达式是判断sum的值等不等于1的,它返回的是逻辑值(boolean类型,只有true和false两种值) ,在java中由于有逻辑值这个类型,所以0和1只是数字类型或字符串类型,不能代表真和假。
在C语言中,没有逻辑值这种类型,所以0代表假(false),而非0代表真(true),1是非0值,当然也是真。
这是两种语言在数据类型上的差别。
JAVA数据结构有哪几种?
数组、栈 、队列、链表、树、堆 、图、散列表 。
1:数组是计算机编程语言上,对于“Array”的中文称呼,是用于储存多个相同类型数据的集合。
2:栈是限定仅在表尾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的线性表,栈者,存储货物或供旅客住宿的地方,可引申为仓库、中转站,引入到计算机领域里,就是指数据暂时存储的地方,所以才有进栈、出栈的说法。
3: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它只允许在表的前端进行删除操作,而在表的后端进行插入操作。
4:链表,一种物理存储单元上非连续、非顺序的存储结构,数据元素的逻辑顺序是通过链表中的指针链接次序实现的。
5:哈希表,是根据关键码值而直接进行访问的数据结构。也就是说,它通过把关键码值映射到表中一个位置来访问记录,以加快查找的速度。
在java开发中什么是业务逻辑?
Java开发中的业务逻辑就是处理数据的逻辑。学习Java开发,推荐千锋教育,致力于打造中国互联网全产业链人才服务平台,总共开设13大热门课程,每月更新前沿技术,业内强师授课,只为高品质教学,教学大纲紧跟企业需求,值得信赖。
不一样的项目有不一样的功能,不一样的功能须要不一样的实现,实现这些核心功能的代码就叫业务逻辑。业务逻辑是指一个实体单元为了向另外一个实体单元提供服务,应该具有的规则与流程。业务逻辑的内容包括四个部分:领域实体,定义了业务中的对象,对象有属性和行为;业务规则,定义了须要完成一个动做,必须知足的条件;数据完整性,某些数据不可少;工做流,定义了领域实体之间的交互关系。
想要了解更多有关于java开发的相关问题,推荐咨询千锋教育。千锋教育面授课程包括:HTML5大前端培训、Java+分布式开发培训、Python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培训、全领域实战UI/UE设计设计培训、云计算培训、全栈软件测试培训、大数据+人工智能培训、智能物联网+嵌入式培训、Unity游戏开发培训、网络安全培训、区块链培训、影视剪辑包装培训、游戏原画培训、全媒体运营培训等,实力强大,欢迎咨询。
什么是JAVA逻辑实现??
你这个问题怎么回答都可以,1楼从语法角度解析了JAVA的逻辑实现。我理解的逻辑实现就是指代码的流程逻辑。即实现一个功能要怎么做的流程,即第一步应该怎么做,第二步应该怎么做,举个例子向数据库插入一条数据,应该有什么逻辑:
1、加载数据库驱动,获取数据库连接
2、书写SQL,使用JDBC执行SQL
3、关闭数据库连接。
这是业务流程角度的JAVA逻辑实现。
Java中删除问题的逻辑不会怎么办呢?
对数据进行逻辑删除,一般存在以下原因:
防止数据误删除,不能找回数据;
这些数据还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比如用户的注册信息;
虽然这些数据可以删除,但是这些数据还有关联数据,这些关联数据不能删除。
对数据进行逻辑删除,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但是,逻辑删除也会带来的一些问题:
数据库表的数据冗余,导致查询缓慢;
写sql进行数据处理时需要排除那些已经逻辑删除的数据,这就会导致sql复杂,容易出错,特别是涉及多表查询时;
进行逻辑删除时,还需要考虑与之相关的数据怎么处理;
还有,如果数据表的某个字段要求唯一,并强制约束,比如用户表中的登录用户名字段,设计为逻辑删除的话,一旦有新的同用户名记录就无法插入。但如果不将该字段设置为唯一性约束的,那么在每次插入数据的时候,都需先进行一次查询,看看有无未(逻辑)删除的同名记录存在,低效率是一回事,而且在高并发的系统中,很难保证其正确性。
首先要思考要不要用逻辑删除
这一点很重要,不要盲目使用逻辑删除,首先要看是否有必要采用逻辑删除。因为采用物理删除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不会有历史数据,数据间的关联关系也不会出错,还能节省数据库空间。采用物理删除,业务处理起来很清爽。所以如果没有必要,那么可以优先采用物理删除,从而避免逻辑删除引入的麻烦。比如说本人这次碰到的情况,实际上项目中并不需要逻辑删除,没有这方面需求,这些历史数据也没什么价值。所以这个问题就是当初的开发人员盲目采用了逻辑删除,而没有考虑周全导致的。基于这个情况,直接修改为物理删除解决问题。
当然,某些情况下必须使用逻辑删除,尤其是在现在越来越注重数据价值的环境下。比如历史数据有价值,项目对历史数据有存档要求,或者需要历史数据进行恢复等, 这些情况就必须采用逻辑删除了。
那么逻辑删除该采用怎样的设计呢?
方案1:增加delete_token字段(需要设置默认值,如“defaultToken”),与原来的unique key 组成联合主键.
delete_token字段作用:用来标识该条记录被删除,而不是通过原来的status或enabled字段来区分该记录是否已删除。
比如本文开头我碰到的情况,可以增加一个字段delete_token字段,与原来的字段A组成联合主键。比如删除表T中数据记录1时,delete_token可以更新为该条记录的主键id或者生成的唯一随机值(如UUID),用该方案可解决不能插入已删除数据的问题。同时也要注意,表T的关联关系表也需要进行类似的处理。
优点:不需要引入新表
缺点:若业务量较大或增删频繁,那么数据增长速度会很快,导致一张表中数据量太大,对表的操作效率会降低。
结论:适用于数据量较小、增删不频繁的场景。
方案2:增加备份表(删除记录表)
每张表都设计一张对应的备份表,用于存储删除的数据。表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原表基础上增加删除时间、删除操作者之类的字段。这样在删除数据时,对于原表,相当于是物理删除,然后再备份表中插入新的记录。注意:关联关系表也需要备份表。
优点:跟物理删除类似,不会有数据冲突的问题。同时也满足了逻辑删除的需求。将在用的业务数据与历史数据区分开,业务结构更清晰。
缺点:需要逻辑删除的数据都要有对应备份表。
怎么理解java中的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表示层
三层架构(3-tier application) 通常意义上的三层架构就是将整个业务应用划分为:表现层(UI)、业务逻辑层(BLL)、数据访问层(DAL)。区分层次的目的即为了“高内聚,低耦合”的思想。
1、表现层(UI):通俗讲就是展现给用户的界面,即用户在使用一个系统的时候他的所见所得。(负责展示而已)
2、业务逻辑层(BLL):针对具体问题的操作,也可以说是对数据层的操作,对数据业务逻辑处理。(关键在于由原始数据抽象出逻辑数据)能够提供interface\API层次上所有的功能。,“中间业务层”的实际目的是将“数据访问层”的最基础的存储逻辑组合起来,形成一种业务规则
3、数据访问层(DAL):该层所做事务直接操作数据库,针对数据的增添、删除、修改、查找等。(关键在于粒度的把握)要保证“数据访问层”的中的函数功能的原子性!即最小性和不可再分。“数据访问层”只管负责存储或读取数据就可以了。
多写写项目,多了解项目结构大概就能知道这样的好处了
java数据逻辑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JAVA逻辑、java数据逻辑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