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java文件实时同步框架的词条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java文件实时同步框架,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有关java的flush()问题-----实现同步写文件
- 2、java 目前市面上比较火的框架有哪些?
- 3、java多线程开发的同步机制有哪些
- 4、用java 实现 h2数据库和mysql数据库实时数据同步
- 5、java 分布式数据同步通过什么实现的
- 6、java如何实现两台计算机之间文件夹同步更新
有关java的flush()问题-----实现同步写文件
flush()写在out.println(str)后;会有BUG,可能存在接受线程还没接受运行时间到期,恰巧写入线程又执行out.println(str);这要就数据丢失了,这个几率很小,但可能存在。。。
java 目前市面上比较火的框架有哪些?
Java 始终排在第一位,这使它成为有史以来最著名的软件编程语言之一。及时的更新和新版本发布使它成为一种充满活力的、有竞争力的编程语言。
2020年最常用的java框架
十大常用框架:
一、SpringMVC
二、Spring
三、Mybatis
四、Dubbo
五、Maven
六、RabbitMQ
七、Log4j
八、Ehcache
九、Redis
十、Shiro
一、SpringMVC
Spring Web MVC是一种基于Java的实现了Web MVC设计模式的请求驱动类型的轻量级Web框架,即使用了MVC架构模式的思想,将web层进行职责解耦,基于请求驱动指的就是使用请求-响应模型,框架的目的就是帮助我们简化开发,Spring Web MVC也是要简化我们日常Web开发的。
模型(Model )封装了应用程序的数据和一般他们会组成的POJO。
视图(View)是负责呈现模型数据和一般它生成的HTML输出,客户端的浏览器能够解释。
控制器(Controller )负责处理用户的请求,并建立适当的模型,并把它传递给视图渲染。
Spring的web模型 - 视图 - 控制器(MVC)框架是围绕着处理所有的HTTP请求和响应的DispatcherServlet的设计。
Spring Web MVC处理请求的流程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具体执行步骤如下:
1、 首先用户发送请求————前端控制器,前端控制器根据请求信息(如URL)来决定选择哪一个页面控制器进行处理并把请求委托给它,即以前的控制器的控制逻辑部分;图2-1中的1、2步骤;
2、 页面控制器接收到请求后,进行功能处理,首先需要收集和绑定请求参数到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在Spring Web MVC中叫命令对象,并进行验证,然后将命令对象委托给业务对象进行处理;处理完毕后返回一个ModelAndView(模型数据和逻辑视图名);图2-1中的3、4、5步骤;
3、 前端控制器收回控制权,然后根据返回的逻辑视图名,选择相应的视图进行渲染,并把模型数据传入以便视图渲染;图2-1中的步骤6、7;
4、 前端控制器再次收回控制权,将响应返回给用户,图2-1中的步骤8;至此整个结束。
二、Spring
2.1、IOC容器:
IOC容器就是具有依赖注入功能的容器,IOC容器负责实例化、定位、配置应用程序中的对象及建立这些对象间的依赖。应用程序无需直接在代码中new相关的对象,应用程序由IOC容器进行组装。在Spring中BeanFactory是IOC容器的实际代表者。
2.2、AOP:
简单地说,就是将那些与业务无关,却为业务模块所共同调用的逻辑或责任封装起来,便于减少系统的重复代码,降低模块间的耦合度,并有利于未来的可操作性和可维护性。AOP代表的是一个横向的关系
AOP用来封装横切关注点,具体可以在下面的场景中使用:
Authentication 权限
Caching 缓存
Context passing 内容传递
Error handling 错误处理
Lazy loading 懒加载
Debugging 调试
logging, tracing, profiling and monitoring 记录跟踪 优化 校准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性能优化
Persistence 持久化
Resource pooling 资源池
Synchronization 同步
Transactions 事务
三、Mybatis
MyBatis 是支持普通 SQL查询,存储过程和高级映射的优秀持久层框架。MyBatis 消除了几乎所有的JDBC代码和参数的手工设置以及结果集的检索。MyBatis 使用简单的 XML或注解用于配置和原始映射,将接口和 Java 的POJOs(Plain Old Java Objects,普通的 Java对象)映射成数据库中的记录。
总体流程:
(1)加载配置并初始化
触发条件:加载配置文件
将SQL的配置信息加载成为一个个MappedStatement对象(包括了传入参数映射配置、执行的SQL语句、结果映射配置),存储在内存中。
(2)接收调用请求
触发条件:调用Mybatis提供的API
传入参数:为SQL的ID和传入参数对象
处理过程:将请求传递给下层的请求处理层进行处理。
(3)处理操作请求
触发条件:API接口层传递请求过来
传入参数:为SQL的ID和传入参数对象
处理过程:
(A)根据SQL的ID查找对应的MappedStatement对象。
(B)根据传入参数对象解析MappedStatement对象,得到最终要执行的SQL和执行传入参数。
©获取数据库连接,根据得到的最终SQL语句和执行传入参数到数据库执行,并得到执行结果。
(D)根据MappedStatement对象中的结果映射配置对得到的执行结果进行转换处理,并得到最终的处理结果。
(E)释放连接资源。
(4)返回处理结果将最终的处理结果返回
MyBatis 最强大的特性之一就是它的动态语句功能。如果您以前有使用JDBC或者类似框架的经历,您就会明白把SQL语句条件连接在一起是多么的痛苦,要确保不能忘记空格或者不要在columns列后面省略一个逗号等。动态语句能够完全解决掉这些痛苦。
四、Dubbo
Dubbo是一个分布式服务框架,致力于提供高性能和透明化的RPC(远程过程调用协议)远程服务调用方案,以及SOA服务治理方案。简单的说,dubbo就是个服务框架,如果没有分布式的需求,其实是不需要用的,只有在分布式的时候,才有dubbo这样的分布式服务框架的需求,并且本质上是个服务调用的东东,说白了就是个远程服务调用的分布式框架。
1、透明化的远程方法调用,就像调用本地方法一样调用远程方法,只需简单配置,没有任何API侵入。
2、软负载均衡及容错机制,可在内网替代F5等硬件负载均衡器,降低成本,减少单点。
3、 服务自动注册与发现,不再需要写死服务提供方地址,注册中心基于接口名查询服务提供者的IP地址,并且能够平滑添加或删除服务提供者。
节点角色说明:
Provider: 暴露服务的服务提供方。
Consumer: 调用远程服务的服务消费方。
Registry: 服务注册与发现的注册中心。
Monitor: 统计服务的调用次调和调用时间的监控中心。
Container: 服务运行容器。
五、Maven
Maven这个个项目管理和构建自动化工具,越来越多的开发人员使用它来管理项目中的jar包。但是对于我们程序员来说,我们最关心的是它的项目构建功能。
六、RabbitMQ
消息队列一般是在项目中,将一些无需即时返回且耗时的操作提取出来,进行了异步处理,而这种异步处理的方式大大的节省了服务器的请求响应时间,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吞吐量。
RabbitMQ是用Erlang实现的一个高并发高可靠AMQP消息队列服务器。
Erlang是一门动态类型的函数式编程语言。对应到Erlang里,每个Actor对应着一个Erlang进程,进程之间通过消息传递进行通信。相比共享内存,进程间通过消息传递来通信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消除了直接的锁开销(不考虑Erlang虚拟机底层实现中的锁应用)。
AMQP(Advanced Message Queue Protocol)定义了一种消息系统规范。这个规范描述了在一个分布式的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如何通过消息交互。
七、Log4j
日志记录的优先级,分为OFF、FATAL、ERROR、WARN、INFO、DEBUG、ALL或者您定义的级别。
八、Ehcache
EhCache 是一个纯Java的进程内缓存框架,具有快速、精干等特点,是Hibernate中默认的CacheProvider。Ehcache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开源Java分布式缓存。主要面向通用缓存,Java EE和轻量级容器。它具有内存和磁盘存储,缓存加载器,缓存扩展,缓存异常处理程序,一个gzip缓存servlet过滤器,支持REST和SOAP api等特点。
优点:
1、 快速
2、 简单
3、 多种缓存策略
4、缓存数据有两级:内存和磁盘,因此无需担心容量问题
5、 缓存数据会在虚拟机重启的过程中写入磁盘
6、可以通过RMI、可插入API等方式进行分布式缓存
7、 具有缓存和缓存管理器的侦听接口
8、支持多缓存管理器实例,以及一个实例的多个缓存区域
9、提供Hibernate的缓存实现
缺点:
1、使用磁盘Cache的时候非常占用磁盘空间:这是因为DiskCache的算法简单,该算法简单也导致Cache的效率非常高。它只是对元素直接追加存储。因此搜索元素的时候非常的快。如果使用DiskCache的,在很频繁的应用中,很快磁盘会满。
2、不能保证数据的安全:当突然kill掉java的时候,可能会产生冲突,EhCache的解决方法是如果文件冲突了,则重建cache。这对于Cache数据需要保存的时候可能不利。当然,Cache只是简单的加速,而不能保证数据的安全。如果想保证数据的存储安全,可以使用Bekeley DB Java Edition版本。这是个嵌入式数据库。可以确保存储安全和空间的利用率。
九、Redis
redis是一个key-value存储系统。和Memcached类似,它支持存储的value类型相对更多,包括string(字符串)、list(链表)、set(集合)、zset(sorted set –有序集合)和hash(哈希类型)。这些数据类型都支持push/pop、add/remove及取交集并集和差集及更丰富的操作,而且这些操作都是原子性的。在此基础上,redis支持各种不同方式的排序。与memcached一样,为了保证效率,数据都是缓存在内存中。区别的是redis会周期性的把更新的数据写入磁盘或者把修改操作写入追加的记录文件,并且在此基础上实现了master-slave(主从)同步。
Redis数据库完全在内存中,使用磁盘仅用于持久性。相比许多键值数据存储,Redis拥有一套较为丰富的数据类型。Redis可以将数据复制到任意数量的从服务器。
1.2、Redis优点:
(1)异常快速:Redis的速度非常快,每秒能执行约11万集合,每秒约81000+条记录。
(2)支持丰富的数据类型:Redis支持最大多数开发人员已经知道像列表,集合,有序集合,散列数据类型。这使得它非常容易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我们知道哪些问题是可以处理通过它的数据类型更好。
(3)操作都是原子性:所有Redis操作是原子的,这保证了如果两个客户端同时访问的Redis服务器将获得更新后的值。
(4)多功能实用工具:Redis是一个多实用的工具,可以在多个用例如缓存,消息,队列使用(Redis原生支持发布/订阅),任何短暂的数据,应用程序,如Web应用程序会话,网页命中计数等。
1.3、Redis缺点:
(1)单线程
(2)耗内存
十、Shiro
Apache Shiro是Java的一个安全框架,旨在简化身份验证和授权。Shiro在JavaSE和JavaEE项目中都可以使用。它主要用来处理身份认证,授权,企业会话管理和加密等。Shiro的具体功能点如下:
(1)身份认证/登录,验证用户是不是拥有相应的身份;
(2)授权,即权限验证,验证某个已认证的用户是否拥有某个权限;即判断用户是否能做事情,常见的如:验证某个用户是否拥有某个角色。或者细粒度的验证某个用户对某个资源是否具有某个权限;
(3)会话管理,即用户登录后就是一次会话,在没有退出之前,它的所有信息都在会话中;会话可以是普通JavaSE环境的,也可以是如Web环境的;
(4)加密,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如密码加密存储到数据库,而不是明文存储;
(5)Web支持,可以非常容易的集成到Web环境;
Caching:缓存,比如用户登录后,其用户信息、拥有的角色/权限不必每次去查,这样可以提高效率;
(6)shiro支持多线程应用的并发验证,即如在一个线程中开启另一个线程,能把权限自动传播过去;
(7)提供测试支持;
(8)允许一个用户假装为另一个用户(如果他们允许)的身份进行访问;
(9)记住我,这个是非常常见的功能,即一次登录后,下次再来的话不用登录了。
文字描述可能并不能让猿友们完全理解具体功能的意思。下面我们以登录验证为例,向猿友们介绍Shiro的使用。至于其他功能点,猿友们用到的时候再去深究其用法也不迟。
十一、设计模式
这个算不上框架,可自行忽略,不过我认为设计模式的思想很有必要了解一下。
思想:
开闭原则:
开闭原则就是说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在程序需要进行拓展的时候,不能去修改原有的代码。
针对接口编程,针对接口编程,依赖于抽象而不依赖于具体。
尽量使用合成/聚合的方式,而不是使用继承。
一个实体应当尽量少的与其他实体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使得系统功能模块相对独立。
使用多个隔离的接口,比使用单个接口要好。
里氏代换原则:
(1)子类的能力必须大于等于父类,即父类可以使用的方法,子类都可以使用。
(2)返回值也是同样的道理。假设一个父类方法返回一个List,子类返回一个ArrayList,这当然可以。如果父类方法返回一个ArrayList,子类返回一个List,就说不通了。这里子类返回值的能力是比父类小的。
(3)还有抛出异常的情况。任何子类方法可以声明抛出父类方法声明异常的子类。 而不能声明抛出父类没有声明的异常。
java多线程开发的同步机制有哪些
Java同步
标签: 分类:
一、关键字:
thread(线程)、thread-safe(线程安全)、intercurrent(并发的)
synchronized(同步的)、asynchronized(异步的)、
volatile(易变的)、atomic(原子的)、share(共享)
二、总结背景:
一次读写共享文件编写,嚯,好家伙,竟然揪出这些零碎而又是一路的知识点。于是乎,Google和翻阅了《Java参考大全》、《Effective Java Second Edition》,特此总结一下供日后工作学习参考。
三、概念:
1、 什么时候必须同步?什么叫同步?如何同步?
要跨线程维护正确的可见性,只要在几个线程之间共享非 final 变量,就必须使用 synchronized(或 volatile)以确保一个线程可以看见另一个线程做的更改。
为了在线程之间进行可靠的通信,也为了互斥访问,同步是必须的。这归因于java语言规范的内存模型,它规定了:一个线程所做的变化何时以及如何变成对其它线程可见。
因为多线程将异步行为引进程序,所以在需要同步时,必须有一种方法强制进行。例如:如果2个线程想要通信并且要共享一个复杂的数据结构,如链表,此时需要
确保它们互不冲突,也就是必须阻止B线程在A线程读数据的过程中向链表里面写数据(A获得了锁,B必须等A释放了该锁)。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java在一个旧的的进程同步模型——监控器(Monitor)的基础上实现了一个巧妙的方案:监控器是一个控制机制,可以认为是一个
很小的、只能容纳一个线程的盒子,一旦一个线程进入监控器,其它的线程必须等待,直到那个线程退出监控为止。通过这种方式,一个监控器可以保证共享资源在
同一时刻只可被一个线程使用。这种方式称之为同步。(一旦一个线程进入一个实例的任何同步方法,别的线程将不能进入该同一实例的其它同步方法,但是该实例
的非同步方法仍然能够被调用)。
错误的理解:同步嘛,就是几个线程可以同时进行访问。
同步和多线程关系:没多线程环境就不需要同步;有多线程环境也不一定需要同步。
锁提供了两种主要特性:互斥(mutual exclusion) 和可见性(visibility)。
互斥即一次只允许一个线程持有某个特定的锁,因此可使用该特性实现对共享数据的协调访问协议,这样,一次就只有一个线程能够使用该共享数据。
可见性要更加复杂一些,documents它必须确保释放锁之前对共享数据做出的更改对于随后获得该锁的另一个线程是可见的 —— 如果没有同步机制提供的这种可见性保证,线程看到的共享变量可能是修改前的值或不一致的值,这将引发许多严重问题
小结:为了防止多个线程并发对同一数据的修改,所以需要同步,否则会造成数据不一致(就是所谓的:线程安全。如java集合框架中Hashtable和
Vector是线程安全的。我们的大部分程序都不是线程安全的,因为没有进行同步,而且我们没有必要,因为大部分情况根本没有多线程环境)。
2、 什么叫原子的(原子操作)?
Java原子操作是指:不会被打断地的操作。(就是做到互斥 和可见性?!)
那难道原子操作就可以真的达到线程安全同步效果了吗?实际上有一些原子操作不一定是线程安全的。
那么,原子操作在什么情况下不是线程安全的呢?也许是这个原因导致的:java线程允许线程在自己的内存区保存变量的副本。允许线程使用本地的私有拷贝进
行工作而非每次都使用主存的值是为了提高性能(本人愚见:虽然原子操作是线程安全的,可各线程在得到变量(读操作)后,就是各自玩
弄自己的副本了,更新操作(写操作)因未写入主存中,导致其它线程不可见)。
那该如何解决呢?因此需要通过java同步机制。
在java中,32位或者更少位数的赋值是原子的。在一个32位的硬件平台上,除了double和long型的其它原始类型通常都
是使用32位进行表示,而double和long通常使用64位表示。另外,对象引用使用本机指针实现,通常也是32位的。对这些32位的类型的操作是原
子的。
这些原始类型通常使用32位或者64位表示,这又引入了另一个小小的神话:原始类型的大小是由语言保证的。这是不对的。java语言保证的是原始类型的表
数范围而非JVM中的存储大小。因此,int型总是有相同的表数范围。在一个JVM上可能使用32位实现,而在另一个JVM上可能是64位的。在此再次强
调:在所有平台上被保证的是表数范围,32位以及更小的值的操作是原子的。
3、 不要搞混了:同步、异步
举个例子:普通B/S模式(同步)AJAX技术(异步)
同步:提交请求-等待服务器处理-处理完返回 这个期间客户端浏览器不能干任何事
异步:请求通过事件触发-服务器处理(这是浏览器仍然可以作其他事情)-处理完毕
可见,彼“同步”非此“同步”——我们说的java中的那个共享数据同步(synchronized)
一个同步的对象是指行为(动作),一个是同步的对象是指物质(共享数据)。
4、 Java同步机制有4种实现方式:(部分引用网上资源)
① ThreadLocal ② synchronized( ) ③ wait() 与 notify() ④ volatile
目的:都是为了解决多线程中的对同一变量的访问冲突
ThreadLocal
ThreadLocal 保证不同线程拥有不同实例,相同线程一定拥有相同的实例,即为每一个使用该变量的线程提供一个该变量值的副本,每一个线程都可以独立改变自己的副本,而不是与其它线程的副本冲突。
优势:提供了线程安全的共享对象
与其它同步机制的区别:同步机制是为了同步多个线程对相同资源的并发访问,是为了多个线程之间进行通信;而 ThreadLocal 是隔离多个线程的数据共享,从根本上就不在多个线程之间共享资源,这样当然不需要多个线程进行同步了。
volatile
volatile 修饰的成员变量在每次被线程访问时,都强迫从共享内存中重读该成员变量的值。而且,当成员变量发生变化时,强迫线程将变化值回写到共享内存。
优势:这样在任何时刻,两个不同的线程总是看到某个成员变量的同一个值。
缘由:Java
语言规范中指出,为了获得最佳速度,允许线程保存共享成员变量的私有拷贝,而且只当线程进入或者离开同步代码块时才与共享成员变量的原
始值对比。这样当多个线程同时与某个对象交互时,就必须要注意到要让线程及时的得到共享成员变量的变化。而 volatile
关键字就是提示 VM :对于这个成员变量不能保存它的私有拷贝,而应直接与共享成员变量交互。
使用技巧:在两个或者更多的线程访问的成员变量上使用 volatile 。当要访问的变量已在 synchronized 代码块中,或者为常量时,不必使用。
线程为了提高效率,将某成员变量(如A)拷贝了一份(如B),线程中对A的访问其实访问的是B。只在某些动作时才进行A和B的同步,因此存在A和B不一致
的情况。volatile就是用来避免这种情况的。
volatile告诉jvm,它所修饰的变量不保留拷贝,直接访问主内存中的(读操作多时使用较好;线程间需要通信,本条做不到)
Volatile 变量具有 synchronized 的可见性特性,但是不具备原子特性。这就是说线程能够自动发现 volatile
变量的最新值。Volatile
变量可用于提供线程安全,但是只能应用于非常有限的一组用例:多个变量之间或者某个变量的当前值与修改后值
之间没有约束。
您只能在有限的一些情形下使用 volatile 变量替代锁。要使 volatile 变量提供理想的线程安全,必须同时满足下面两个条件:
对变量的写操作不依赖于当前值;该变量没有包含在具有其他变量的不变式中。
sleep() vs wait()
sleep是线程类(Thread)的方法,导致此线程暂停执行指定时间,把执行机会给其他线程,但是监控状态依然保持,到时后会自动恢复。调用sleep不会释放对象锁。
wait是Object类的方法,对此对象调用wait方法导致本线程放弃对象锁,进入等待此对象的等待锁定池,只有针对此对象发出notify方法(或notifyAll)后本线程才进入对象锁定池准备获得对象锁进入运行状态。
(如果变量被声明为volatile,在每次访问时都会和主存一致;如果变量在同步方法或者同步块中被访问,当在方法或者块的入口处获得锁以及方法或者块退出时释放锁时变量被同步。)
用java 实现 h2数据库和mysql数据库实时数据同步
1、h2数据库你写一个dao类(例如:insert方法),mysql也写一个mydao类(例如:insertmysql()),
当往h2数据库执行插入的时候 new dao().inser(sql);
new mydao().insertmysql(sql);
2、也可以直接到数据库操作写存储过程和游标自动同步。
3、使用第三方插件。有很多这样子的平台做企业数据一体化的
java 分布式数据同步通过什么实现的
Java是一种跨平台,适合于分布式计算环境的面向对象编程语言。
具体来说,它具有如下特性:
简单性、面向对象、分布式、解释型、可靠、安全、平台无关、可移植、高性能、多线程、动态性等。
下面我们将重点介绍Java语言的面向对象、平台无关、分布式、多线程、可靠和安全等特性。
1.面向对象
面向对象其实是现实世界模型的自然延伸。现实世界中任何实体都可以看作是对象。对象之间通过消息相互作用。另外,现实世界中任何实体都可归属于某类事物,任何对象都是某一类事物的实例。如果说传统的过程式编程语言是以过程为中心以算法为驱动的话,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则是以对象为中心以消息为驱动。用公式表示,过程式编程语言为:程序=算法+数据;面向对象编程语言为:程序=对象+消息。
所有面向对象编程语言都支持三个概念:封装、多态性和继承,Java也不例外。现实世界中的对象均有属性和行为,映射到计算机程序上,属性则表示对象的数据,行为表示对象的方法(其作用是处理数据或同外界交互)。所谓封装,就是用一个自主式框架把对象的数据和方法联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可以说,对象是支持封装的手段,是封装的基本单位。Java语言的封装性较强,因为Java无全程变量,无主函数,在Java中绝大部分成员是对象,只有简单的数字类型、字符类型和布尔类型除外。而对于这些类型,Java也提供了相应的对象类型以便与其他对象交互操作。
多态性就是多种表现形式,具体来说,可以用“一个对外接口,多个内在实现方法”表示。举一个例子,计算机中的堆栈可以存储各种格式的数据,包括整型,浮点或字符。不管存储的是何种数据,堆栈的算法实现是一样的。针对不同的数据类型,编程人员不必手工选择,只需使用统一接口名,系统可自动选择。运算符重载(operatoroverload)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优秀的多态机制体现,但由于考虑到它会使程序变得难以理解,所以Java最后还是把它取消了。
继承是指一个对象直接使用另一对象的属性和方法。事实上,我们遇到的很多实体都有继承的含义。例如,若把汽车看成一个实体,它可以分成多个子实体,如:卡车、公共汽车等。这些子实体都具有汽车的特性,因此,汽车是它们的“父亲”,而这些子实体则是汽车的“孩子”。Java提供给用户一系列类(class),Java的类有层次结构,子类可以继承父类的属性和方法。与另外一些面向对象编程语言不同,Java只支持单一继承。
2平台无关性
Java是平台无关的语言是指用Java写的应用程序不用修改就可在不同的软硬件平台上运行。平台无关有两种:源代码级和目标代码级。C和C++具有一定程度的源代码级平台无关,表明用C或C++写的应用程序不用修改只需重新编译就可以在不同平台上运行。
Java主要靠Java虚拟机(JVM)在目标码级实现平台无关性。JVM是一种抽象机器,它附着在具体操作系统之上,本身具有一套虚机器指令,并有自己的栈、寄存器组等。但JVM通常是在软件上而不是在硬件上实现。(目前,SUN系统公司已经设计实现了Java芯片,主要使用在网络计算机NC上。
另外,Java芯片的出现也会使Java更容易嵌入到家用电器中。)JVM是Java平台无关的基础,在JVM上,有一个Java解释器用来解释Java编译器编译后的程序。Java编程人员在编写完软件后,通过Java编译器将Java源程序编译为JVM的字节代码。任何一台机器只要配备了Java解释器,就可以运行这个程序,而不管这种字节码是在何种平台上生成的。另外,Java采用的是基于IEEE标准的数据类型。通过JVM保证数据类型的一致性,也确保了Java的平台无关性。
Java的平台无关性具有深远意义。首先,它使得编程人员所梦寐以求的事情(开发一次软件在任意平台上运行)变成事实,这将大大加快和促进软件产品的开发。其次Java的平台无关性正好迎合了“网络计算机”思想。如果大量常用的应用软件(如字处理软件等)都用Java重新编写,并且放在某个Internet服务器上,那么具有NC的用户将不需要占用大量空间安装软件,他们只需要一个
Java解释器,每当需要使用某种应用软件时,下载该软件的字节代码即可,运行结果也可以发回服务器。目前,已有数家公司开始使用这种新型的计算模式构筑自己的企业信息系统。
3分布式
分布式包括数据分布和操作分布。数据分布是指数据可以分散在网络的不同主机上,操作分布是指把一个计算分散在不同主机上处理。
Java支持WWW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式,因此,它支持这两种分布性。对于前者,Java提供了一个叫作URL的对象,利用这个对象,你可以打开并访问具有相同URL地址上的对象,访问方式与访问本地文件系统相同。对于后者,Java的applet小程序可以从服务器下载到客户端,即部分计算在客户端进行,提高系统执行效率。
Java提供了一整套网络类库,开发人员可以利用类库进行网络程序设计,方便得实现Java的分布式特性。
4可靠性和安全性
Java最初设计目的是应用于电子类消费产品,因此要求较高的可靠性。Java虽然源于C++,但它消除了许多C++不可靠因素,可以防止许多编程错误。首先,Java是强类型的语言,要求显式的方法声明,这保证了编译器可以发现方法调用错误,保证程序更加可靠;其次,Java不支持指针,这杜绝了内存的非法访问;第三,Java的自动单元收集防止了内存丢失等动态内存分配导致的问题;第四,Java解释器运行时实施检查,可以发现数组和字符串访问的越界,最后,Java提供了异常处理机制,程序员可以把一组错误代码放在一个地方,这样可以简化错误处理任务便于恢复。
由于Java主要用于网络应用程序开发,因此对安全性有较高的要求。如果没有安全保证,用户从网络下载程序执行就非常危险。Java通过自己的安全机制防止了病毒程序的产生和下载程序对本地系统的威胁破坏。当Java字节码进入解释器时,首先必须经过字节码校验器的检查,然后,Java解释器将决定程序中类的内存布局,随后,类装载器负责把来自网络的类装载到单独的内存区域,避免应用程序之间相互干扰破坏。最后,客户端用户还可以限制从网络上装载的类只能访问某些文件系统。
上述几种机制结合起来,使得Java成为安全的编程语言。
5多线程
线程是操作系统的一种新概念,它又被称作轻量进程,是比传统进程更小的可并发执行的单位。
C和C++采用单线程体系结构,而Java却提供了多线程支持。
Java在两方面支持多线程。一方面,Java环境本身就是多线程的。若干个系统线程运行负责必要的无用单元回收,系统维护等系统级操作;另一方面,Java语言内置多线程控制,可以大大简化多线程应用程序开发。Java提供了一个类Thread,由它负责启动运行,终止线程,并可检查线程状态。Java的线程还包括一组同步原语。这些原语负责对线程实行并发控制。利用Java的多线程编程接口,开发人员可以方便得写出支持多线程的应用程序,提高程序执行效率。必须注意地是,Java的多线程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受运行时支持平台的限制。例如,如果操作系统本身不支持多线程,Java的多线程特性可能就表现不出来。
希望对你有帮助!
java如何实现两台计算机之间文件夹同步更新
实现两台电脑同步文件夹的方法:
1、在登录完成之后,客户端会自动弹出配置向导。
2、选择目标文件夹之后,客户端会自动在该文件夹下面生成名为“”的同步文件夹。
即可实现成功。
关于java文件实时同步框架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