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基础知识考核」java基础知识考核题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java基础知识考核,以及java基础知识考核题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Java基础知识汇总(一)
Java语言基础组成
关键字:什么是关键字:java赋予了特殊意义的单词;
特点如何:所有的字母都要小写,java是严格区分大小写的,eg: public static void class interfaced等;
注释:作用是什么?
1、注解说明程序;2、调试程序代码
Java中常用的三种注释方式:
1、//单行注释,能嵌套多行注释;
2、/**/多行注释:能嵌套单行注释,不能嵌套多行注释,因为结尾不对;
3、/***/文档注释,可以通过javadoc来提取,生成说明书,放到网页 文中,这也是和/**/的区别;
注意:在面试的时候,如果有上机题,一定要写注释,体现其自己的专业性;增加获胜的几率;
标示符:程序当中自己定义的一些名称,
规则:0-9数字,a-z26个字母,_以及$组成,注意区分特殊的标示符是否合法,不能以数字开头,不能使用关键字,(扩展:_和$符号的使用;eg:Demo_1$Test)
扩展:java基础当中一些常见规范:包、类以及接口、变量、常量、等书写要注意哪些规范
提到了一种思想,也就是在日后写代码中自己应该养得成习惯,如下
大体步骤:
1、进行需求分析
2、整理思路
3、设计步骤
4、测试
以后编写程序的时候应该耐着性子把这些步骤写出来,要知道,万丈高楼平地起,这对自己打下鉴定的基础是非常有必要的
总结:代码仅仅是思想的一种体现,先思想在写代码;
【怎么学好Java】Java学习注重的是实战项目、多动手,你要是真心学Java可以加微信:【858568103】,定期有Java视频教程更新,还有人交流学习互相帮助解决各种问题,有专人讲解上课。只要自己认真,在加上一起交流,你会学到很多的在别的地方学不到的Java最新技术和知识以及项目实战!验证码:【156】
java基础知识
1. PATH环境变量。
作用是指定命令搜索路径,在命令行下面执行命令如javac编译java程序时,它会到PATH变量所指定的路径中查找看是否能找到相应的命令程序。我们需要把jdk安装目录下的bin目录增加到现有的PATH变量中,bin目录中包含经常要用到的可执行文件如javac/java/javadoc等待,设置好PATH变量后,就可以在任何目录下执行javac/java等工具了。
CLASSPATH环境变量。
作用是指定类搜索路径,要使用已经编写好的类,前提当然是能够找到它们了,JVM就是通过CLASSPATH来寻找类的。我们需要把jdk安装目录下的lib子目录中的dt.jar和tools.jar设置到CLASSPATH中,当然,当前目录“.”也必须加入到该变量中。
2、public class Test {
/**
* @param arg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int sum=0;//设定一个变量,求和的值
for(int i=1;i=100;i++){
sum=sum+i;
}
System.out.println("1+2+3+....+100的和:"+sum);
}
}
3、import java.util.Arrays;
public class Test {
/**
* @param arg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int str[]={1,3,9,5,4,8,2};
Arrays.sort(str);
System.out.println("数组中最大数:"+str[str.length-1]);
}
}
4、public class Test {
/**
* @param arg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String str="abc.java.txt";//定义一个变量设置文件名称
System.out.println(str.substring(str.lastIndexOf(".")+1));
}
}
5、public class Student {
private String name;//姓名
private int age;//年龄
private double score;//成绩
public Student(String name,int age,double score){
this.name=name;
this.age=age;
this.score=score;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public double getScore() {
return score;
}
public void setScore(double score) {
this.score = score;
}
}
6、我就不贴代码了。你自己创建借个对象。然后把五个对象的成绩放在一个数组中,直接调用Arrays.sort(数组名) 这个方法排序输出就ok了。
7、方法:可以使用文件流来读写。楼主可根据文件的类型选择是字节流还是字符流来实现。如果楼主还需要,可以把代码写出来
8、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是基于连接的协议,也就是说,在正式收发数据前,必须和对方建立可靠的连接。一个TCP连接必须要经过三次“对话”才能建立起来,其中的过程非常复杂,我们这里只做简单、形象的介绍,你只要做到能够理解这个过程即可。我们来看看这三次对话的简单过程:主机A向主机B发出连接请求数据包:“我想给你发数据,可以吗?”,这是第一次对话;主机B向主机A发送同意连接和要求同步(同步就是两台主机一个在发送,一个在接收,协调工作)的数据包:“可以,你什么时候发?”,这是第二次对话;主机A再发出一个数据包确认主机B的要求同步:“我现在就发,你接着吧!”,这是第三次对话。三次“对话”的目的是使数据包的发送和接收同步,经过三次“对话”之后,主机A才向主机B正式发送数据。
TCP协议能为应用程序提供可靠的通信连接,使一台计算机发出的字节流无差错地发往网络上的其他计算机,对可靠性要求高的数据通信系统往往使用TCP协议传输数据。
面向非连接的UDP协议
“面向非连接”就是在正式通信前不必与对方先建立连接,不管对方状态就直接发送。这与现在风行的手机短信非常相似:你在发短信的时候,只需要输入对方手机号就OK了。
UDP(User Data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与TCP相对应的协议。它是面向非连接的协议,它不与对方建立连接,而是直接就把数据包发送过去!
UDP适用于一次只传送少量数据、对可靠性要求不高的应用环境。比如,我们经常使用“ping”命令来测试两台主机之间TCP/IP通信是否正常,其实“ping”命令的原理就是向对方主机发送UDP数据包,然后对方主机确认收到数据包,如果数据包是否到达的消息及时反馈回来,那么网络就是通的。例如,在默认状态下,一次“ping”操作发送4个数据包(如图2所示)。大家可以看到,发送的数据包数量是4包,收到的也是4包(因为对方主机收到后会发回一个确认收到的数据包)。这充分说明了UDP协议是面向非连接的协议,没有建立连接的过程。正因为UDP协议没有连接的过程,所以它的通信效果高;但也正因为如此,它的可靠性不如TCP协议高。QQ就使用UDP发消息,因此有时会出现收不到消息的情况。
TCP协议和UDP协议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适用于不同要求的通信环境。
9、form id="register" name="register" method="post" action=""
table width="380" border="0"
tr
td width="93" height="37"用户名:/td
td width="271"
input type="text" name="username" id="username" /
/td
/tr
tr
td height="30"密码:/td
tdinput type="password" name="pwd" id="pwd" //td
/tr
tr
td height="26"确认密码:/td
tdinput type="password" name="confirmpwd" id="confirmpwd" //td
/tr
tr
td height="33"性别:/td
td
input type="radio" name="sex" value="女" /
男
input type="radio" name="sex" value="男" /
女/td
/tr
tr
td城市:/td
td
select name="city" id="city"
option value="" selected="selected"/option
option value="深圳市"深圳市/option
option value="上海市"上海市/option
/select
/td
/tr
tr
td兴趣爱好:/td
tdlabel
input type="checkbox" name="hobby" id="mountain" value="mountain" /
爬山
input type="checkbox" name="hobby" id="basketball" value="basketball" /
篮球
input type="checkbox" name="hobby" id="swimming" value="swimming" /
游泳/label/td
/tr
tr
td简介:/td
td
textarea name="introduce" cols="30" id="introduce" rows="3"/textarea
/td
/tr
tr
td /td
tdlabel
input type="button" name="Submit" value="提交" onclick="check()"/
/label/td
/tr
/table
/form
10、我给你写个js,你在代码中调用这个方法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function check(){
//判断用户名
var username=document.getElementById("username").value;
//定义正则表达式,用户名必须是字母数字或下划线, 不能以数字开头
var regex1=/^[A-Za-z_][0-9A-Za-z_]$/
var s=document.getElementById("username").value;
alert(regex1.test(s));
return;
if(regex1.test(username)){
alert("用户名必须是字母数字或下划线, 不能以数字开头");
return;
}
//判断密码
//定义正则表达式,密码必须6-16位字母数字下划线
var regex2=/^[0-9A-Za-z_]{6,16}$/
var pwd=document.getElementById("pwd").value;
if(regex2.test(pwd)==false){
alert("密码必须6-16位字母数字下划线");
return;
}
//判断确认密码
var confirmpwd=document.getElementById("confirmpwd");
if(pwd.value!=confirmpwd.value){
alert("两次密码输入不一致,请重新输入!");
return;
}
//判断性别、城市、爱好、简介
var sex=document.getElementsByName("sex");
var city=document.getElementById("city");
var hobby=document.getElementsByName("hobby");
var introduce=document.getElementById("introduce");
var t=0;
for(var i=0;isex.length;i++){
if(sex[i].checked==true){
t++;
}
}
if(t==0){
alert("请选择性别!");
return;
}
t=0;
for(var i=0;ihobby.length;i++){
if(hobby[i].checked==true){
t++;
}
}
if(t==0){
alert("请选择爱好!");
return;
}
if(city.value==""){
alert("城市不能为空,请选择城市");
return;
}
if(introduce.value==""||introduce.value.length==0){
alert("个人简介不能为空");
return;
}
}
/script
以上有不对的地方尽请指出,谢谢
必备的Java的基础知识有哪些?
几年前,我开始撰写一系列关于如何开始使用Java的文章,我觉得有必要将一些非常详细的内容分成文章。这样,介绍性的内容会更容易理解。首先,让我向您介绍Java 8中的基本类型。正如标题中提到的,Java语言本身有8种基本类型。在下面的部分中,让我们看看这八种基本类型。我将介绍每种基本类型的具体用法和限制。
1、必备的Java的基础知识——Int基本类型
首先,Java整数是32位有符号(即正整数和负整数),用int关键字表示:
Int someNumber = 10;
当然,与所有基本类型一样,整数也有其局限性。因为它只有32位,所以它的值范围从-2147483648到2147483647。那可是个大数目!当然,我们可以使用以下技术在DrJava交互面板中确认这一点:
MAX_VALUE //打印2,147,483,647整数。MIN_VALUE //打印-2,147,483,648
自然,int是最常用的用于简单计算的整数类型。如果您需要更大的数字范围,请参阅下面的long。
2、必备的Java的基础知识——两个基本类型
与int不同,Java的double类型是一个64位浮点数,由double关键字表示:
双someNumber = 110.55;
需要注意的是,浮点数实际上是实数。换句话说,一个双精度浮点数包含一个小数点。
由于双精度类型是64位的,所以它可以表示比整数更多的数字。同样,我们可以使用交互面板来确认双精度类型的范围:
翻倍。MAX_VALUE / / 1.7976931348623157 e308双打印
重要的是要注意,负指数表示非常小的数字,而不是非常大的负数。所以这里的取值范围和整数不完全一样。
通常,double是Java中使用浮点数的默认选择。另一种选择是浮动。
3、必备的Java的基础知识——炭基类型
如我们所见,Java中的字符类型表示16个字符,由CHAR关键字表示:
Char someCharacter = 'f';
Java中的所有字符都用单引号表示。此外,双引号用于表示字符串。我们稍后会讲到字符串。(页面)
像往常一样,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代码来查找字符的范围:
的性格。MAX_VALUE / / print '??'字符。MIN_VALUE / /打印”
为了使这个范围有意义,我们可以把结果转换成整数(更多关于这个稍后):
(int)字符。输出65535(int)字符。min_value //输出0
如您所见,char类型是Java中唯一的无符号类型。换句话说,字符的值范围从0到65535,每个值映射到一个特定的字符。如果需要创建该范围之外的字符,可以组合一对字符。
4、必备的Java的基础知识——字节基类型
当我们讨论二进制时,我们实际上是在讨论比特的概念。字节由8位组成,字节是Java支持的基本类型之一。实际上,字节类型只不过是一个8位整数,其值从-128到127不等。可以猜到,字节由byte关键字表示:
someByte = 20;
同样,您可以使用以下代码片段来确认字节类型的值范围:
字节。输出127字节。min_value //打印-128
根据我的经验,字节类型在读取和处理原始数据时很有用。但一般来说,我们不会用它因为范围太小了。
以上就是《有哪些必备的Java的基础知识?想学好这个语言就要了解这些》的全部内容,环球网校的小编希望大家在刚开始从事编程工作时,可以先去学习一下Java,可以优化你的工作思维,小编祝您Java之路顺利。如果你想知道更多Java知识,可以点击本站的其他文章进行学习。
java基础知识 有哪些知识点 要全面 不用详细。。
第2章 一切都是对象
2.1 用句柄操纵对象
2.2 必须创建所有对象
2.2.1 保存在什么地方
2.2.2 特殊情况:主类型
2.2.3 Java中的数组
2.3 绝对不要清除对象
2.3.1 作用域
2.3.2 对象的作用域
2.4 新建数据类型:类
2.4.1 字段和方法
2.5 方法、自变量和返回值
2.5.1 自变量列表
2.6 构建Java程序
2.6.1 名字的可见性
2.6.2 使用其他组件
2.6.3 static关键字
2.7 我们的第一个Java程序
2.8 注释和嵌入文档
2.8.1 注释文档
2.8.2 具体语法
2.8.3 嵌入HTML
2.8.4 @see:引用其他类
2.8.5 类文档标记
2.8.6 变量文档标记
2.8.7 方法文档标记
2.8.8 文档示例
2.9 编码样式
2.10 总结
2.11 练习
第3章 控制程序流程
3.1 使用Java运算符
3.1.1 优先级
3.1.2 赋值
3.1.3 算术运算符
3.1.4 自动递增和递减
3.1.5 关系运算符
3.1.6 逻辑运算符
3.1.7 按位运算符
3.1.8 移位运算符
3.1.9 三元if-else运算符
3.1.10 逗号运算符
3.1.11 字串运算符+
3.1.12 运算符常规操作规则
3.1.13 造型运算符
3.1.14 Java没有“sizeof”
3.1.15 复习计算顺序
3.1.16 运算符总结
3.2 执行控制
3.2.1 真和假
3.2.2 if-else
3.2.3 反复
3.2.4 do-while
3.2.5 for
3.2.6 中断和继续
3.2.7 切换
3.3 总结
3.4 练习
第4章 初始化和清除
4.1 由构建器保证初始化
4.2 方法过载
4.2.1 区分过载方法
4.2.2 主类型的过载
4.2.3 返回值过载
4.2.4 默认构建器
4.2.5 this关键字
4.3 清除:收尾和垃圾收集
4.3.1 finalize()用途何在
4.3.2 必须执行清除
4.4 成员初始化
4.4.1 规定初始化
4.4.2 构建器初始化
4.5 数组初始化
4.5.1 多维数组
4.6 总结
4.7 练习
第5章 隐藏实施过程
5.1 包:库单元
5.1.1 创建独一无二的包名
5.1.2 自定义工具库
5.1.3 利用导入改变行为
5.1.4 包的停用
5.2 Java访问指示符
5.2.1 “友好的”
5.2.2 public:接口访问
5.2.3 private:不能接触
5.2.4 protected:“友好的一种”
5.3 接口与实现
5.4 类访问
5.5 总结
5.6 练习
第6章 类再生
6.1 合成的语法
6.2 继承的语法
6.2.1 初始化基础类
6.3 合成与继承的结合
6.3.1 确保正确的清除
6.3.2 名字的隐藏
6.4 到底选择合成还是继承
6.5 protected
6.6 递增开发
6.7 上溯造型
6.7.1 何谓“上溯造型”?
6.8 final关键字
6.8.1 final数据
6.8.2 final方法
6.8.3 final类
6.8.4 final的注意事项
6.9 初始化和类装载
6.9.1 继承初始化
6.10 总结
6.11 练习
第7章 多形性
7.1 上溯造型
7.1.1 为什么要上溯造型
7.2 深入理解
7.2.1 方法调用的绑定
7.2.2 产生正确的行为
7.2.3 扩展性
7.3 覆盖与过载
7.4 抽象类和方法
7.5 接口
7.5.1 Java的“多重继承”
7.5.2 通过继承扩展接口
7.5.3 常数分组
7.5.4 初始化接口中的字段
7.6 内部类
7.6.1 内部类和上溯造型
7.6.2 方法和作用域中的内部类
7.6.3 链接到外部类
7.6.4 static内部类
7.6.5 引用外部类对象
7.6.6 从内部类继承
7.6.7 内部类可以覆盖吗?
7.6.8 内部类标识符
7.6.9 为什么要用内部类:控制框架
7.7 构建器和多形性
7.7.1 构建器的调用顺序
7.7.2 继承和finalize()
7.7.3 构建器内部的多形性方法的行为
7.8 通过继承进行设计
7.8.1 纯继承与扩展
7.8.2 下溯造型与运行期类型标识
7.9 总结
7.10 练习
第8章 对象的容纳
8.1 数组
8.1.1 数组和第一类对象
8.1.2 数组的返回
8.2 集合
8.2.1 缺点:类型未知
8.3 枚举器(反复器)
8.4 集合的类型
8.4.1 Vector
8.4.2 BitSet
8.4.3 Stack
8.4.4 Hashtable
8.4.5 再论枚举器
8.5 排序
8.6 通用集合库
8.7 新集合
8.7.1 使用Collections
8.7.2 使用Lists
8.7.3 使用Sets
8.7.4 使用Maps
8.7.5 决定实施方案
8.7.6 未支持的操作
8.7.7 排序和搜索
8.7.8 实用工具
8.8 总结
8.9 练习
第9章 违例差错控制
9.1 基本违例
9.1.1 违例自变量
9.2 违例的捕获
9.2.1 try块
9.2.2 违例控制器
9.2.3 违例规范
9.2.4 捕获所有违例
9.2.5 重新“掷”出违例
9.3 标准Java违例
9.3.1 RuntimeException的特殊情况
9.4 创建自己的违例
9.5 违例的限制
9.6 用finally清除
9.6.1 用finally做什么
9.6.2 缺点:丢失的违例
9.7 构建器
9.8 违例匹配
9.8.1 违例准则
9.9 总结
9.10 练习
第10章 Java IO系统
10.1 输入和输出
10.1.1 InputStream的类型
10.1.2 OutputStream的类型
10.2 增添属性和有用的接口
10.2.1 通过FilterInputStream从InputStream里读入数据
10.2.2 通过FilterOutputStream向OutputStream里写入数据
10.3 本身的缺陷:RandomAccessFile
10.4 File类
10.4.1 目录列表器
10.4.2 检查与创建目录
10.5 IO流的典型应用
10.5.1 输入流
10.5.2 输出流
10.5.3 快捷文件处理
10.5.4 从标准输入中读取数据
10.5.5 管道数据流
10.6 StreamTokenizer
10.6.1 StringTokenizer
10.7 Java 1.1的IO流
10.7.1 数据的发起与接收
10.7.2 修改数据流的行为
10.7.3 未改变的类
10.7.4 一个例子
10.7.5 重定向标准IO
10.8 压缩
10.8.1 用GZIP进行简单压缩
10.8.2 用Zip进行多文件保存
10.8.3 Java归档(jar)实用程序
10.9 对象串联
10.9.1 寻找类
10.9.2 序列化的控制
10.9.3 利用“持久性”
10.10 总结
10.11 练习
第11章 运行期类型鉴定
11.1 对RTTI的需要
11.1.1 Class对象
11.1.2 造型前的检查
11.2 RTTI语法
11.3 反射:运行期类信息
11.3.1 一个类方法提取器
11.4 总结
11.5 练习
第12章 传递和返回对象
12.1 传递句柄
12.1.1 别名问题
12.2 制作本地副本
12.2.1 按值传递
12.2.2 克隆对象
12.2.3 使类具有克隆能力
12.2.4 成功的克隆
12.2.5 Object.clone()的效果
12.2.6 克隆合成对象
12.2.7 用Vector进行深层复制
12.2.8 通过序列化进行深层复制
12.2.9 使克隆具有更大的深度
12.2.10 为什么有这个奇怪的设计
12.3 克隆的控制
12.3.1 副本构建器
12.4 只读类
12.4.1 创建只读类
12.4.2 “一成不变”的弊端
12.4.3 不变字串
12.4.4 String和StringBuffer类
12.4.5 字串的特殊性
JAVA基础知识
实现排序有好几种,我随便写一种给你参考下吧。
EXP:实现Comparator接口来比较对象,实现排序功能。
1.定义一个学生类Student .java,须重写toString()方法。
public class Student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rivate int score;
public Student(String name, int age, int score) {
super();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this.score = score;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public int getScore() {
return score;
}
public void setScore(int score) {
this.score = score;
}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Student [name=" + name + ", age=" + age + ", score=" + score
+ "]";
}
}
2.写一个比较类MyComparator.java,须实现Comparator接口
public class MyComparator implements ComparatorStudent {
public int compare(Student s1, Student s2) {
if (s1.getScore() s2.getScore()) {
return 1;
} else if (s1.getScore() s2.getScore()) {
return -1;
} else {
return 0;
}
}
}
3.写一个测试类Test.java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new Test().sort();
}
private void sort() {
Student s1 = new Student("小明", 20, 150);
Student s2 = new Student("小艾", 20, 100);
Student s3 = new Student("小白", 20, 190);
Student s4 = new Student("小黑", 20, 90);
Student s5 = new Student("小黄", 20, 130);
ListStudent list = new ArrayListStudent();
list.add(s1);
list.add(s2);
list.add(s3);
list.add(s4);
list.add(s5);
Collections.sort(list, new MyComparator());
System.out.println(list);
}
}
4.输出结果:
[Student [name=小黑, age=20, score=90],
Student [name=小艾, age=20, score=100],
Student [name=小黄, age=20, score=130],
Student [name=小明, age=20, score=150],
Student [name=小白, age=20, score=190]]
关于java基础知识考核和java基础知识考核题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