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tpsjava的词条

博主:adminadmin 2022-12-29 09:24:09 65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tpsjava,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java多线程详细理解?

多线程:指的是这个程序(一个进程)运行时产生了不止一个线程

并行与并发:

并行:多个cpu实例或者多台机器同时执行一段处理逻辑,是真正的同时。

并发:通过cpu调度算法,让用户看上去同时执行,实际上从cpu操作层面不是真正的同时。并发往往在场景中有公用的资源,那么针对这个公用的资源往往产生瓶颈,我们会用TPS或者QPS来反应这个系统的处理能力。

线程安全:经常用来描绘一段代码。指在并发的情况之下,该代码经过多线程使用,线程的调度顺序不影响任何结果。这个时候使用多线程,我们只需要关注系统的内存,cpu是不是够用即可。反过来,线程不安全就意味着线程的调度顺序会影响最终结果,如不加事务的转账代码: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同步:Java中的同步指的是通过人为的控制和调度,保证共享资源的多线程访问成为线程安全,来保证结果的准确。如上面的代码简单加入@synchronized关键字。在保证结果准确的同时,提高性能,才是优秀的程序。线程安全的优先级高于性能。

优化tomcat下java请求的TPS有什么分析方法

可能的问题很多:

1、服务端吞吐量达到上限, 根据楼主提示,可能性较小

2、网络带宽限制, 如果测试环境是公共环境或者百兆交换机的话,注意此项。

3、测试压力源(测试机器、客户端)的性能限制,如果测试的压力源性能不够,单纯增加用户是无法提高压力的,可以考虑增加测试机器试一试。

java 多线程问题 真的提高了效率吗?

你钻了牛角尖了。不要从cpu耗时上看,并行一般是为了任务处理。并发是为了资源共享和资源的充分利用。二者可比性不大。

你所说的cpu一般是指,分时系统中的cpu,比如linux,其中一个用户A的一个线程要30个小时完成,另外一个用户B的线程需要1000个小时。而且其中需要用户不断响应,如果没有并发,B用户先开始,A用户需要等待1030小时。如果使用并发,A用户可能四五十个小时就搞定了。如果A和B都比较有money,一人买一台,没有这个问题的。这就是并行。资源充足怎么着都行,资源不足只能找折中方案了。

如果你觉得这是进程的概念,java里一样的。你做过web开发吧。你肯定不想每个请求都分一个服务器吧。开发一个网页,一台电脑同时有上千个人访问你的tomcat,一般不会有问题。浏览也顺畅。这就是并发的作用。这种情况如果使用单线程。一千个人有999个人等着看你的网页,而第一个人操作的时候cpu大部分时间是空闲的。怎么利用起来就成了个问题。这也叫效率。

如果确实必须要考虑问题处理的效率问题。你访问数据库的时候用过线程池吗?是不是能缩短访问数据库所耗费的时间。所以效率高不高不能只看cpu用了多少时间。你可以再考虑考虑,不用多线程,你怎么设计一个单线程程序,同时监听键盘和麦克风的信息录入?

其实计算机底层是有天然的异步特性的。这个东西就是中断。有些耗时的io操作,什么时候处理完是可以不用管的。剩下的无关线程就可以自由自在的进行了。这样效率是不是也高了。

单cpu一般也是多核的。

java中多线程地并发运行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好处?

如果并发的线程数量很多,并且每个线程都是执行一个时间很短的任务就结束了,这样频繁创建线程就会大大降低系统的效率,因为频繁创建线程和销毁线程需要时间。因此我们可以用多线程处理并发运行,提高资源利用率;

举例

 假如有一个工厂,工厂里面有10个工人,每个工人同时只能做一件任务。

因此只要当10个工人中有工人是空闲的,来了任务就分配给空闲的工人做;

当10个工人都有任务在做时,如果还来了任务,就把任务进行排队等待;

如果说新任务数目增长的速度远远大于工人做任务的速度,那么此时工厂主管可能会想补救措施,比如重新招4个临时工人进来;

然后就将任务也分配给这4个临时工人做;

如果说着14个工人做任务的速度还是不够,此时工厂主管可能就要考虑不再接收新的任务或者抛弃前面的一些任务了。

当这14个工人当中有人空闲时,而新任务增长的速度又比较缓慢,工厂主管可能就考虑辞掉4个临时工了,只保持原来的10个工人,毕竟请额外的工人是要花钱的。

Java问题,泛型问题,通过实例对象获取T的类型如:public class Base{}

在父类的构造方法中,获取泛型的具体类型

import java.lang.reflect.ParameterizedType;

import java.lang.reflect.Type;

import com.opensymphony.xwork2.ModelDriven;

/**

* 工具类直接返回ModelDriven的对象

*/

public class ModelBaseActionT extends BaseAction implements ModelDrivenT {

protected T model;

/**

* 通过反射,获取泛型的具体类型并实例化这个类型

*/

public ModelBaseAction() {

// 获取反射的类型

java.lang.reflect.Type cls = super.getClass().getGenericSuperclass();

if (cls instanceof ParameterizedType) {

ParameterizedType pt = (ParameterizedType) cls;

// 获取所有放到泛型里面的类型

Type[] tps = pt.getActualTypeArguments();

System.err.println(tps[0].getTypeName());

try {

// 实例化这个泛型所代表的类对象

model = (T) Class.forName(tps[0].getTypeName()).newInstance();

} catch (Exception e)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没有默认构造方法", e);

}

}

}

@Override

public final T getModel() {

return model;

}

}

tpsjava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tpsjava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The End

发布于:2022-12-29,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首码项目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