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java开发者大会的词条
今天给各位分享java开发者大会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JAVA语言在未来的几年会被淘汰吗?
- 2、长天科技西安分公司 怎么样?我接到offer了,但是很犹豫,本人从事了3年java开发,去这个公司发展合适吗?
- 3、什么是JAWA
- 4、JAVA的主要应用领域是什么?
JAVA语言在未来的几年会被淘汰吗?
作为一种语言,Java在过去十年中取得了其他任何语言都无法比拟的成绩。而在中国市场,虽然在技术上一直能和国际上保持同步,但是应用却总是略显滞后。重新反思中国Java的十年发展历程,除了赞誉与庆贺外,更有现实意义的做法是,认真考虑如何为中国Java的未来发展继续涵养水土。
国外芳菲尽 国内始盛开
如果我们随便在北京街头拉住一个用手机的人问,是否知道彩信?应该所有人都会说知道;但是如果我们再问,知不知道Java技术?能够回答上来的人就非常稀少——事实上,彩信业务正是采用了这一并不为普通人熟知的Java技术。正像很多Java技术人员一再强调的那样——Java就在你身边,并且无处不在。
从全球来看,有关Java的故事可谓充满传奇,比如那些不可思议的成功,比如失之交臂的良机,还有更多纠缠不清的官司。十年来,Java编程语言及平台已经成功地应用在网络计算及移动等各应用领域,比如移动电话、个人电脑、跨国金融系统和卫星通信等。历史上从没有过像Java这样能够如此广泛地被应用的平台,目前全球Java经济价值已经超过1200亿美元。当初Sun公司推出Java时提出的口号是:“编写一次,到处运行”。十年来,Java的跨平台和开放特性已经得到公认,此外,Java语言还具有面向对象、类似于C和C++的表达语法、良好的安全性等优秀特性,在许多方面成为Cobol和C++等语言的继任者,受到全球开发人员的青睐,并已成为企业级应用的首选开发平台。就在今年7月份, IBM与Sun 刚刚宣布将两家公司签署的Java技术协议延长10年,目标是为全球Java团体中的将近400万开发人员提供长期稳定性保证。BEA公司也宣布了一个一揽子计划,开发业界首个全面支持各种主要开源框架的J2EE应用环境。这些举措都肯定了跨平台Java兼容性的价值和必要性。
而在中国市场,Java无论在企业级应用,还是在面向大众的服务方面都取得了不少进展,尤其在中国的电信、金融等关键性业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在中国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已经正式推出基于Java的无线增值服务,并在积极准备基于Java的3G增值服务。在Java Card方面,Sun公司与中国银联共同建立了Java Card联合实验室,从技术到方案进行全面合作。此外,很多业内公司也以Java的标准体系为基础开发了相当多的应用软件,比如用友公司从1998年开始在Java上进行开发。目前,用友的ERP 5正在研发中,明年即将推出。但是如果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横向比较的话,我们只能说,中国Java似乎从来没有吸引过足够多的目光。
“Java的发展如同火箭升空,当初没有人会想到它能飞这么远”,Sun总裁兼首席运营官Jonathan Schwartz曾在Java十周年庆典上这样说。然而,我们在欢庆之余,应该注意的是,对照国内外Java的发展,我们似乎看到一个“国外芳菲尽,国内始盛开”的局面。就在2005 Java中国开发者大会召开前不久,Sun中国工程研究院院长宫力转任微软互联网技术部(中国区)总经理,作为Java在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的出走或许从一个侧面显露了中国Java发展之路上的一丝阴霾。
Java易得 一将难求
Sun大中华区软件、ISV和Java业务总监黄震认为,Java入门容易,但是精通不易。这就好像会画中国画的人不少,业余爱好者很多,但真正能够成为画家的很少。而在中国的Java人才,似乎不只是精通者不够多,真正愿意学习运用Java语言的爱好者数量也不容乐观。
小李是北京某高校计算机系研究生,对Java技术研习颇深,一度担任该校BBS论坛Java技术讨论版的版主。但他表示,他并不准备去考Java认证(即Java开发者资格认证考试),原因是他不想交那个1500元钱的认证费。
事实上,在全国范围内像小李这样能够运用Java但是没有得到认证的技术人员并不少。这种情形造成今天我们在统计国内Java开发者数量的时候总是不够精确。数据显示,今年全球Java开发者达到了450万,而在中国,这个数字只有10万不到。对此,有“中国Java之父”之称的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王克宏表示,如果真正把统计范围严格界定在“开发者”上的话(即便把像小李那样未取得认证的技术人员考虑进去),中国真正的Java开发者或许也仅有5万人左右。这与中国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地位以及Java的巨大市场潜力相比,是极其不相称的。
那么,为什么中国的Java开发者如此之少呢?
王克宏教授是国内最早关注Java、同时也是能够坚持至今的专家之一。他表示,从总体情况看,Java在中国并不被“学院派”看好,比如直到现在,北京大学计算机系仍然没有系统地教授Java课程。从全国来看,500多所高等学校的计算机系也只有不到一半在开设Java 课程。
但是,在Java1995年刚刚出世的时候,它在中国的情形并非如此。王克宏教授形容当时科技人员对Java可谓“穷追不舍”,甚至在全国掀起了一个“学Java、用Java、推广Java”的热潮,全国性的Java 技术交流会陆陆续续也开了7届。当时,《网络世界》报社(当时名为《国际电子报》)曾经举办了Java技术讲座连载和一次全国性的Java大赛。从那时起,王克宏教授等人发表了一系列的技术文章来推动Java在中国的发展。
然而,就在几年之后,当年参加Java大赛的很多人却都远离了Java。王克宏教授认为那些人之所以选择放弃,大多出于三种原因,一是因为2000年的网络泡沫;二是嫌弃Java速度不够快(当然,今天Java的开发速度和运行速度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三是因为总是看不到有说服力的实用案例。至今,甚至也有人偏激得认为Java不过是一种“玩具”而已。
王克宏教授表示,国内 Java与国外相比,除了人数较少之外,其差距还表现在: 能开出高档的Java课程(如J2EE, Web Services)的培训单位并不多, 难以满足培训高级Java人才的需要。其次,媒体对Java的宣传报道力度还不够强,这就制约了Java技术在中国的发展。
当然,在中国的Java人才数量上,也存在不同意见。Sun中国公司负责Java网上社区的高级技术社区经理蒋清野说,目前中国Java的相关社区可谓蓬勃发展,比如CSDN、Java Research、水木社区的Java版等,其中,规模最大的Java社区是Sun中国技术社区,其注册用户已经达到16万;CSDN的注册数达到80万,其中Java用户占到一半。中国Java用户协会在全国200多所大学成立了用户分会。从具体数量上讲,蒋清野认为,中国用Java进行过商业开发的人员大约在45万左右,像中国电信行业80%的软件都是采用Java编写的,短信和手机游戏等业务全部是采用Java编写。
据黄震透露,这次9月份的Java中国大会将会有140多位专家直接从美国来到中国,同大家进行技术交流。他认为,目前国内缺乏的正是这样的Java技术交流学习机会,而中国的合作伙伴提出的最多的要求也正是培训。
不管如何,无论Java人才是多是少,技术人员的用武之地还在于能够找到足够多的用户。或许事实正如黄震所说——在中国,有创意的Java开发人员相对较少,同时,有创意的用户也比较少。
应用之间 橘枳之变
和黄震的意见一样,在王克宏教授看来,Java在中国不被“学院派”看好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的事实是Java在中国同样也并未被“市场派”看好。现在的情况是,在Java应用的广度与深度方面,中国内地不只是比不上欧美地区,而且比中国港澳地区也略显不足。
我们在采访王克宏教授的过程中,王教授一共出示了三个版本的名片,其中除了在清华大学的教授职衔之外,“清华- iT Frontier株式会社知识工程联合实验室”主任的头衔更值得注意。
故事开始于《网络世界》报社(当时名为《国际电子报》)在1996年举办的那次全国性Java大赛。比较出人意料的情节是,就在Java在国内的发展慢慢沉寂之时,日本人却通过那次大赛认识了王克宏等人。很快,日本iT Frontier株式会社派专人找到了王克宏教授。这家株式会社是由日本三菱商事和日本IBM在2001年将原AST等在内的五个主营信息产业的公司合并后成立的以信息系统集成为主营业务的软件企业。双方随后成立了“清华- iT Frontier株式会社知识工程联合实验室”,由王克宏任主任,从此双方开始了至今已经长达8年的国际合作。
王克宏教授谈及Java技术在国内一些企业那里的遭遇时颇为激动,他说:“如果我们的技术不行的话,日本人不会来找我们。但是为什么这么好的技术在国内一些企业和用户那里得不到应用和重视呢?” 比如,王教授带领下开发出的Webform(电子表单自动生成系统及其可视化开发工具)采用Java标准,便于电子表单的网络传输,同时解决了浏览器/Web服务器应用环境下的打印问题。日本的建设省就采用了这一系统并要求所有的人员都要学习掌握。然而,这样一个系统却在国内的推广使用中在一些部门和企业那里遭到了冷遇。王把其中的主要原因归结为渠道问题和关系问题(或者说机制问题和观念问题)。但是,作为一个纯粹的技术人员,王教授显然并不愿意把宝贵的时间浪费这些事情上。
具体在行业软件中,王教授认为,国内用Java开发的应用软件还不多,可以说在中国,应用推广的局面还没有完全打开,尤其是在能充分体现Java特色(跨平台、多线程)的领域,如金融信息管理、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等行业,成熟的Java应用软件还不多见。而对于一些企业对自己研究成果的合作事宜,王克宏并不赞同,他表示:“有的企业(甚至校办企业)都曾经找过我们洽谈有关的合作事宜,但是他们提出的条件都是要一次买断产品的知识产权。这是典型的‘种树的时候不来,等到摘桃的时候就做得很绝’。这种合作方式我们当然不会答应。”
除了中国企业和从业人员对Java的自行学习摸索外,Sun、BEA和IBM等国际公司在中国对Java的推广也很重要。尤其是当中国的很多企业对于能从Java技术上能否及时赚到钱心里没底的时候,这些公司在中国的活动就具备了更大的意义。
黄震对Java在中国的发展就颇为乐观。他表示,目前北京的软件产业规模占到了全国的三分之二,90%的企业都有Java部门。根据中国软件产业协会的统计,超过三分之二的软件企业在采用Java进行开发。比如东软目前有超过4000人的Java开发人员;中国工商银行的开发部门中有许多Java开发人员,开发银行自身的系统。中国台湾的保健卡和中国香港银行的网上银行都是由Java开发成功的。据悉,在9月份的Java中国大会上还将评选出5个Java优秀应用企业。
此外,Sun在中国市场的JCOE(Java技术应用中心)目前已经达到了35家。Sun公司正是借助着这个“JCOE”帮助众多企业成功地提高了其Java技术应用水平。比如用友软件工程、神州数码软件、东软软件、北京华胜天成和MDCL都是全球第一批通过Sun的JCOE认证的合作伙伴。
作为中国市场成功用户的代表, 中国联通在今年4月8日举办了“2005中国联通UniJa开发商大会”。在2004年11月1日UniJa业务正式商用的半年时间内,UniJa业务的注册用户数已经突破14万,应用数量也增加到近300款。美国Sun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斯科特·麦克尼利的到会似乎表明,中国市场的潜力之大并未被忽视。
黄震在接受采访中把十年前Java进入中国比作播种,但是种子播下了,Sun还要为把种子培育成森林做很多工作。王克宏教授也表示,Sun在中国推广Java的力度并不够。这样看来,避免Java在应用上上演一出新版的“橘枳之变”还需要中外企业一起加快努力。
十年树木 未为晚也
“当初我开始宣传Java的时候,就有同行说王克宏是不是要搞自己的Java虚拟机。但是我们认为,集中精力做应用会更好一些”,王克宏在谈及自己的联合实验室时表示,“我们的优势在于,已经有过8年多的国际合作经验;但是我们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市场意识不强,制约了我们的发展。”
据了解,从1998年开始,清华- iT Frontier株式会社知识工程联合实验室共有77人次参加了在旧金山的Java大会,而最近的两个项目是中标了新华社的新闻标准管理系统和国家环保总局的项目。目前前者已经在试用,后者也已接近完成。
对于将来Java的发展,王克宏主要强调了七个方面。一是工具的优化,开发工具的集成优化。比如IBM的Eclipse的集成开发环境就做得很好。二是开放源代码。王表示,其实他并不太看重开源,但是他认为工具要开放,比如功能上的选择、扩充开放等,但内库系统就不用开放,要适可而止,适度开放。三是重视中国市场;四是行业软件;五是抓住网络计算模式下的主流模式即 Web服务。六是抓住J2EE 平台的核心技术。所谓的“J2EE与 .NET之争”,人们已经不再关心谁长谁短,而是关心谁能用它尽快赚到钱。实践证明:能同时支持J2EE和.NET的架构更为用户所接受和欢迎。七是抓住移动计算(移动Java)的关键技术。不少厂商能提供各色各样的用Java实现的电子设备,而这些移动设备均是在J2ME平台的支持下,例如Sun公司开发出“移动信息开发平台”(MIDP, Mobile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Platform),已经成功应用到手机。
而作为Sun大中华区软件、ISV和Java业务总监,黄震对Java在中国的发展认为在质量、性能和安全性等三方面存在不足。首先,Java的标准体系在中国还没有建立起来。只有建立起完善的标准体系,才能够保障质量标准。因此,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非常关键。其次,Java的性能要求还没有完善。最后,Java的安全研发环境还没有建立。中国应该尽快建立起Java的安全架构。他指出,在美国有一个Java标准化组织JCP(Java Community Process),BEA和IBM都是JCP的成员。而在中国没有JCP,因此,在中国目前没有Java的标准,也没有人去监控。从政府层面来看,记者也从信息产业部有关部门获悉,目前,信息产业部下属的中国通信标准协会正在制订Java终端规范,审批后将作为政府标准推行。信息产业部产品司亦将作为此次Java China大会的支持单位出现。Sun公司首席执行官斯科特·麦克尼利在2005年上半年的第五次访华期间,拜会了信息产业部、科技部、教育部、中国软件协会以及北京市政府等部门,专门参加了关于Unija的技术交流活动,并获得了中国政府有关部门的肯定。
用友公司作为Sun在中国市场的几十家JCOE之一,其在Java应用上的实践和观点无疑很大程度上也代表了中国企业对Java的态度。用友公司NC技术总监樊冠军表示,就Java技术本身来看,J2EE的推出是一个分水岭,Java从此变得越来越易于使用,大家看法也发生变化,编程更稳定,几乎不存在宕机。普遍的看法是,J2EE偏重后台,微软的.NET偏重在前台。正是基于这一观点,目前用友公司分成两条开发线,一个是采用微软架构,另一个是采用Java。用友公司共有250名Java开发人员。Java主要应用在高端行业,高端用户很认可。此外,樊冠军也表示,希望Java在Web界面方面将来易于使用,希望制订出一些更好的规范。
长天科技西安分公司 怎么样?我接到offer了,但是很犹豫,本人从事了3年java开发,去这个公司发展合适吗?
长天科技西安分公司还可以,选择就业单位推荐千锋教育,千锋教育现有教育培训、高校服务、企业服务三大业务板块。教育培训业务分为大学生技能培训和职后技能培训;高校服务业务主要提供校企合作全解决方案与定制服务;企业服务业务主要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综合服务。
java 语言是一门随时代快速发展的计算机语言程序,其深刻展示了程序编写的精髓,加上其简明严谨的结构及简洁的语法编写为其将来的发展及维护提供了保障。由于提供了网络应用的支持和多媒体的存取,会推动Internet和企业网络的Web的应用 。另外,为了保持Java的增长和推进Java社区的参与,Sun公司在Java One开发者大会上宣布开放Java核心源代码,以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Java社团活动中。来自Java社团和IBM等全球技术合作伙伴两方面的支持,Java技术在创新和社会进步上继续发挥强有力的重要作用 ,并且随着其程序编写难度的降低使得更多专业人员将精力放置于Java语言的编写与框架结构的设计中 。
想要了解更多有关Java培训的相关信息,推荐咨询千锋教育。千锋教育总部位于北京,目前已在20个城市成立分公司,现有教研讲师团队300余人。公司目前已与国内20000余家IT相关企业建立人才输送合作关系,每年培养泛IT人才近2万人,十年间累计培养超10余万泛IT人才,累计向互联网输出免费教学视频950余套,累积播放量超9800万余次,实力强大,值得选择。
什么是JAWA
Java是由Sun微系统公司所发展出来的程序语言,它本身是一种对象导向(Object-Oriented)的程序语言。JAVA目前在手机上应用最多的就是JAVA游戏。
Java也号称是能跨平台使用的语言,这主要是因为Java本身被编译之后,并不是直接产生可执行的码,而是产生一种中间码叫作 ByteCode,这种码必需在透过 Java 的直译器来解读它,才能够真正的被执行,所以只要平台上装有这种Java的直译器,就能解读ByteCode也就能执行Java编译过的程序,故与Java程序是在那种平台上被编译的,就完全没有干系了。Java写出来的程序可分为两类,分别是Java Applet与一般的Application,而Application 这一类就与一般的程序如C++的作用是比较类似的,是一个独立可执行的应用程序,像HotJava是一个浏览器,且就是使用Java程序所发展出来的。最常见的Java程序包括应用程序和applets。应用程序是单独的程序,诸如HotJava浏览器软件就是用Java语言编写的。 Applets类似于应用程序,但是它们不能单独运行, Applets可以在支持Java的浏览器中运行。Applet主要是内置于HTML网页中,在浏览时发挥作用。
Java的目标是为了满足在一个充满各式各样不同种机器,不同操作系统平台的网络环境中开发软件。利用Java程序语言,可以在网页中加入各式各样的动态效果。可以放上一段动画,加入声音,也可以建立交互式网页等。
1.Java语言的出现
自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计算模式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集中计算模式、分散计算模式和网络计算模式。Internet的出现,为在网络计算模式下的科学计算和信息处理提供了良好平台。然而,要充分利用网络计算模式的功能与效益,平台的运行环境是个制约因素,而Java语言和Java技术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
1991年,SUN公司的Jame Gosling,Bill Joe等人试图为电视、烤箱等家用电器开发一种交互式的软件系统,这种应用需要的是那种小而可靠的系统,它能够移植,并且实时性好,适用于网络分布环境。流行的C++是自然的选择。不过,开发过程中遇到的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使他们意识到必须彻底解决问题了,最终,开发成功了一个名为Oak的软件,此中蕴藏着Java的原型,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1994年下半年,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环球信息网WWW的快速增长,促进了Java语言研制的进展,使得它逐渐成为Internet上倍受欢迎的开发与编程语言。1995年5月Java正式问世,一些著名的计算机公司纷纷购买了Java语言的使用权,如Microsoft、IBM、Netscape、Novell、Apple、DEC、SGI等。因此,Java语言被美国著名杂志PC Magazine评为1995年十大优秀科技产品(计算机类仅此一项入选)之一,随之大量出现了用Java编写的软件产品,受到工业界的重视与好评,认为“Java是八十年代以来计算机界的一件大事”。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在认真观察了一段时间后,确认“Java是长时间以来最卓越的程序设计语言”,并确定微软整个软件的开发战略从PC单机时代向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时代转移,而购买Java则是他的重大战略决策的实施部署。
因此,Java的诞生必将对整个计算机产业发生深远的影响,对传统的计算模型提出了新的挑战。SUN Microsystem公司的总裁Scott McNealy认为:Java对Internet和WWW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有人预言:Java将成为网络上的“世界语”,今后,用其他语言编写的软件统统都要用Java语言来改写。
2.Java语言的主要特点
Java语言是一种适用于网络编程的语言,它的基本结构与C++极为相似,但却简单得多。它集成了其它一些语言的特点和优势,又避开了它们的不足之处。它的主要特点如下:
2.1简单性
Java与C++相比,不再支持运算符重载、多级继承及广泛的自动强制等易混淆和较少使用的特性,而增加了内存空间自动垃圾收集的功能,复杂特性的省略和实用功能的增加使得开发变得简单而可靠。
简单化的另一个方面是Java的系统非常小,其基本解释和类支持部分只占40KB,附加的基本标准库和线程支持也只需增加175KB。因此,Java应用软件能在相当小的系统之上独立工作。
2.2平台独立性
这是Java最吸引人的地方。由于它采用先编译成中间码(字节码),然后装载与校验,再解释成不同的机器码来执行,即“Java虚拟机”的思想,“屏蔽”了具体的“平台环境”特性要求,使得只要能支持Java虚拟机,就可运行各种Java程序。
2.3面向对象的技术
面向对象(O-O)的技术是近年来软件开发中用得最为普遍的程序设计方法,,它通过把客观事物进行分类组合、参数封装、用成员变量来描述对象的性质、状态,而用方法(成员函数)来实现其行为和功能。O-O技术具有继承性、封装性、多态性等众多特点,Java在保留这些优点的基础上,又具有动态联编的特性,更能发挥出面向对象的优势。
2.4多线程
多线程机制使应用程序能并行执行,Java有一套成熟的同步原语 ,保证了对共享数据的正确操作.通过使用多线程,程序设计者可以分别用不同的线程完成特定的行为,而不需要采用全局的事件循环机制,这样就很容易实现网络上实时的交互行为。
2.5动态性
Java的设计使它适合于一个不断发展的环境。在类库中可以自由地加入新的方法和实例变量而不会影响用户程序的执行。并且Java通过接口来支持多重继承,使之比严格的类继承具有更灵活的方式和扩展性。
2.6安全性
Java有建立在公共密钥技术基础上的确认技术.指示器语义的改变将使应用程序不能再去访问以前的数据结构或是私有数据,大多数病毒也就无法破坏数据.因而,用Java可以构造出无病毒、安全的系统。
Java语言除上述主要特点外,还有高性能、分布性、强大性、解释性、可移植性等,此处不再 赘述。
3.Java语言的发展
Java自正式问世以来已经历了四年的历程,时间虽短,发展极快。一年一度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世界Java One语言开发者大会(Java One Developer Conference)盛况空前正说明了这一点。四年中每年的Java One大会,既是了解Java最新技术动态、应用成果和下一步发展趋势的最好场所,又是推动下一年Java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首届Java One大会于1996年召开,各届简况如下:
1996年5月29-31日,第一届,出席会议者6500余人,来自工业界的超过一半。有人评价说:“这是近年计算机界最光辉的一次盛会”。工业界相当看好Java语言,认为它的使用将会引起一场软件革命:从软件的设计风格、设计方法、设计目标到设计过程,都会产生彻底的变革,“甚至会改变此星球的生活方式”。
1997年,第二届,出席会议者10000人。Java的追随者不断增加,应用开发迅速起步。
1998年3月24-27日,第三届,出席会议者14000余人(注册人数),注册门票售价1195美元,否则1395美元,即使如此,仍有不少人不惜工本,挤入会场。本次会议除了软件巨头微软未参加会议外,几乎所有的计算机公司都参加了。展厅内设300多个展台,先后举行了90场专题讨论会,每场参加的人数从千人至五六千人不等。会议的主题是:通过Java的培训来带动Java软件的开发和技术研究,从而发展生产力,获取高额利润,提高生活质量,推动信息产业的进步。会议展出的内容大致如下: Java开发工具软件,如:JMF、JDK、Symantec Visual Cafe、Java Dynamic Management Kit、JFC、JNDI、Java Studio 等;
企业信息管理解决方案软件,如:EJB(Enterprise JavaBeans);
基于Java技术的信息家电,如:机顶盒、Java电话等;
个人信息综合服务(Java戒指)、社会信息综合查询亭(Kiosk);
电子商务软件、智能卡、Java Card API 等;
网络计算环境下的Java服务器软件、远程方法调用(RMI)、基于Java技术的移动计算设备;
JMS(Java Message Service)用于出版、票据订阅的软件;
JOS(Java OS)、基于Java技术的NC和Java Station。
1999年6月15-18日,第四届,出席会议者达20000人,300多家厂商参展,举办400多场技术讲座,555名演讲者慷慨陈词,精彩纷呈。这次大会的主要特点是:
Java框架结构被梳理清晰
本次JavaOne大会上,Sun公司的一个重大举措就是公布了Java平台的最新架构。重新定义的Java平台以Java 2为核心,由面向企业和服务器市场的企业版Java 2(J2EE)、面向传统PC客户机市场的标准版Java 2(J2SE)和面向信息电器等后PC终端设备市场的Micro版Java 2(J2ME)三大部分组成。其中,J2EE包括Enterprise JavaBeans(EJB)、Java Server Pages Java Servlets、Java Mail API和Java Massage Service组成。而J2ME则是原有的Personal Java、EmbeddedJava、JavaCard以及刚刚推出的Kjava组成。虽然新框架结构中的内容都是已有的,但这样重新定义和组合,使得Java平台的概念简单化,从而变得易于理解,更适合于进行市场推广。
2)重点放在企业平台
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企业计算模式正摒弃C/S结构而采用Web-Browser结构,此即瘦客户端/胖服务器、大容量数据库的3层或N层体系结构。由于Java的特点,使得它在开发服务器端的应用程序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面向服务器端的J2EE为当今逐渐流行的N层体系结构提供了一个标准的Java计算平台:界面一致、工具简易、丰富、Web页面互联便捷,从而能大大加速和简化各种应用系统的开发。
3) 加速后PC时代的进程
计算机的发展创造了Internet,但是计算机现在却不是访问Internet的唯一方式。正在出现的信息化、智能化的消费类电子产品打破了PC作为信息终端的垄断地位,成为人类进入Internet的新门户。信息终端的多元化预示着所谓后PC(post-PC)时代的到来。消费类的信息终端量大面广,是典型的瘦客户机,其本身的资源和能力不能与PC相比,但必须更加智能化,并对服务器端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Java平台恰恰满足了这种要求。本次大会推出的Kjava虚拟机能运行在16以上的微处理器上,占用内存少,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在资源有限的设备上方便地开发出各种各样的应用,直接运行在不同的消费类或其它电子设备上;而Jini的出现为Java网络连接提供了公共标准,使得任何Java设备都可以连入网络中被自动识别,并可充分利用网络上已有的各种资源。大力推进Jini的发展是Sun公司加速后PC时代进程的一项重要策略。
4)应用系统异彩纷呈
与上届大会一样,展出内容有:应用工具、应用系统、信息家电等。特别在实时系统开发方面,以IBM为首开发出了应用于工业实时环境的Java嵌入系统,展现出Java在工业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
Java语言的出现和发展,得到了IT业界的青睐,它像一面大旗,凝聚了世界众多的厂商与Sun公司一道,结成了对抗微软垄断的联盟。许多知名厂商纷纷购买Java许可证,目前已有90多万个软件开发商加入了Java阵营,1亿个Java最终用户,几千种Java应用软件产品,1500余种Java书籍(自Java问世4年来,平均每天出版一本)。这真是IT业界的盛事!
IBM公司提出“高举Java大旗,全力以赴”的口号,它在全世界的11个国家有28个实验室,集聚了2500余名技术人员,全天侯24小时进行全方位开发;芯片巨人Intel提出“抓住时机,占领Java阵地”!决心使Intel芯片系统成为开发Java应用运行的最佳平台;Novell则宣称“Java是Novell的未来,未来是服务器端Java的市场”;作为Java发明者的Sun公司,坚持“保卫Java大旗,发展Java之路”的方针,通过对Java的“研究椘拦坛构造棽馐酬推广”的过程,从而占领市场。此外,HP、Oracle、Apple、Sybase、Netscape、Informix、3Com、Motorola等公司均是Sun的坚强同盟。 在我国,Java的引进与开发起步早,发展水平基本与世界同步。目前,Sun公司已在中国建成了由5个授权中心、20多个Internet/Intarnet Java解决方案中心和10所Java大学、若干培训中心组成的三级结构。全面推动Java在中国的普及、应用、研究、开发,培养了数以十万计的Java开发人员。此外,Sun还牵头成立了中外软件厂商的开发联盟。
在中国,Java的开发可以说是“人才济济,成果累累”。如清华大学王克宏教授带领的课题组面向全国,自96年开始举办了多期Java培训班和讲座,开设了数期本科生、研究生Java课程,出版了“Java系列丛书”10余册 ,承担了国家“九五”攻关项目“基于Java技术的交互式远程教学系统”,并与日本就Java开发进行了国际合作,成绩斐然;东大阿派下属的宝钢东软软件技术研究中心是国内是首屈一指的Java研发骨干企业,该中心从95年起就开始了Java的研发,目前,已掌握了Personal Java的核心移植技术,并成功地将JVM移植到汽车导航平台。此外,他们还开发出支持Jini协议的即插即用网络打印机软件,以及一套Jini信息家电网络的可视化演示环境,完成了基于JavaBeans的组件化软件开发及运行支持环境等多项成果;在台湾,22家知名计算机公司成立了“Java联盟”,并在台北建立了“Java开发中心”,新竹建立了“Java语言实验室”;在香港,举行了全岛Java杯比赛,掀起了学习Java的热潮 。Java的浪潮汹涌澎湃,席卷全球!
4. Java技术
Java发展至今日,已不仅仅是一种编程语言,实际上已形成了一门技术.其内容包括:
1)Java软件包
Java语言及其编程技术、JavaOS、Java开发环境与工具、Java语言的各种软件包、数据库接口JDBC等。
2)Java虚拟机及其规范
3) Java嵌入技术(Java芯片)
已推出的有Java戒指、Java卡等。1999年8月2日,Sun公司宣布名为MAJC的专门为Java语言设计的的芯片优化研制成功,欲与Intel试比高低。该芯片在设计时采用了模块式高性能计算引擎,实质为一种芯片级并行处理机,能以更有效的方式分解计算任务,特别适合处理多媒体数据。Sun公司希望通过MAJC芯片的发布催生出一个基于Java语言的微处理器家族,与Intel公司竞争。设想中的Java处理器将应用在从低价消费电子产品到高端因特网服务器领域。
4)Java计算
基于Java技术的企业Internet/Intranet信息系统以及其他应用系统。
5)Jini技术
1999年初正式发布后,立刻得到业界的广泛支持。Jini的出现为Java网络连接提供了公共标准,使得任何Java设备都可以连入网络中被自动识别,并可充分利用网络上已有的各种资源。它把网络上的各类设备(包括消费类电子设备如移动电话、PDA、DTV、HPC、NC、游戏机、电冰箱、智能卡等等)和各种软件组合成一个单一、动态的分布式系统,使网络更易于操纵、易于管理,具有更高的可配置性。Jini将使网络具有自发性,它的出现大大扩展了“计算”和“计算机”的含义,极大地简化了网络操作,对家庭用户来说,使用网上设备即插即用,就像使用电话一样方便。Java和Jini 不仅可以不依赖于Windows为代表的操作系统,而且引导着信息产业的潮流,使Sun公司能在未来的、非PC类电子产品的数字化市场中强占制高点。
6)Jiro平台
异质网络环境中安装的存储系统的多样性和分布性,给存储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用户和开发人员都希望能有一种技术,能更好地促进企业存储管理方案的开发。而Jiro平台正是解决此问题的革命性方案。Jiro平台实现了Java和Jini 技术,它是一个便于用户管理异质网络上由各种服务器、存储和设备组成的混合环境的开放式存储管理平台。它对操作系统是中立的。Jiro为跨异质存储局域网(SAN)的管理服务和设备提供了一个开放平台,允许服务器、存储和联网设备在异质网络环境中无缝地协同工作。Jiro平台为开发者带来的好处有:
允许开发者利用各种实现管理存储网络的目标功能创建应用;
提供了一个可以在各种应用、服务和设备之间交互操作的组件模型;
允许设备易被增加、删除;
允许应用或服务被自动更新。
1999年7月,Sun发布了正式的Jiro规范草案,供公众讨论、修改。目前,Jiro平台的团体成员已超过25家,支持Jiro平台的厂商超过300家。有眼光的厂商纷纷加入到这些组行列,从而加快了Jiro的发展。
结语
Java自问世以来,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在IT业界掀起了研究、开发它的浪潮,显示了“鹏程万里”的美好前景。作为一种与底层硬件无关的、“编写一次,到处运行”的高级语言和计算平台,Java天生就具有将网络上的各个平台连成一体的能力,真正实现了“网络就是计算机”的理念。以Java为代表的网络的成长,改变了我们的联系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经营方式。它的来到使我们目睹了一场类似印刷术的重大变革。毫无疑问,它将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这就是:Java加速人类进入网络时代!
Java是当今IT产业和人类文明的创新和希望!
JAVA的主要应用领域是什么?
1、大型网站,主要使用JAVA EE,最有名例子就是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阿里巴巴、淘宝、京东。
2、大型企业级应用,主要使用JAVA EE,比如大型企业管理系统,CRM系统,ERP系统2.1有关通信及网络的大型企业:移动、联通、电信、网通主要的信息化都是JAVA2.2有关金融行的大型企业,所有的银行、证券公司,互联网金融; 2.3大型管理系统,如:供应链,客户管理系统,物流系统。
3、电子政务,主要使用JAVA EE,相关的政府部门绝大多数的信息化系统是JAVA开发的。
4、游戏,很多手机游戏都是用JAVA开发的。包括大型网游的后台数据统计都是java。
5、嵌入式设备及消费类电子产品,主要用 JAVA ME,无线手持设备、通信终端、医疗设备、信息家电(如数字电视、机顶盒、电冰箱)、汽车电子设备等是比较热门的Java应用领域,这方面的应用例子有中国联通CDMA 1X网络中基于Java技术的无线。
6、各大旅游网站基本都是使用java做的开发。
7、出行的交通工具的订票系统绝大部分也是使用java开发的。
8、流行的大数据,最主流的大数据框架Hadoop的应用主要用Java开发。Java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它在大数据领域的地位,目前很多的大数据架构都是通过Java来完成的。
关于java开发者大会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发布于:2022-12-28,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