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mcs」javaMC手机版

博主:adminadmin 2022-12-26 23:30:13 53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javamcs,以及javaMC手机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计算机2级JAVA都考些什么?

计算机2级JAVA都考些什么?

国计算机等级考试2级JAVA语言 考试大纲2008年最新版??

基本要求:

??1. 掌握Java语言的特点,实现机制和体系结构。

??2. 掌握Java语言中面向物件的特性。

??3. 掌握Java语言提供的资料型别和结构。

??4. 掌握Java语言程式设计的基本技术。

??5. 会编写Java使用者介面程式。

??6. 会编写Java简单应用程式。

??7. 会编写Java小应用程式(Applet)。

??8. 了解Java的应用。

考试内容:

?一、 Java语言的特点和实现机制

?二、 Java体系结构

??1. JDK目录结构。

??2. Java的API结构。

??3. 开发环境设定。

??4. Java程式结构。

?三、 Java语言中面向物件的特性。

??1. 面向物件程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类的基本组成和使用。

??3. 物件的生成、使用和删除。

??4. 介面与包。

??5. Java类库中常用类和介面。

?四、 Java简单资料型别及运算

??1. 变数和常量。

??2. 基本资料型别及转换。

??3. Java类库中对简单资料型别的类包装。

??4. 运算子和表示式运算。

??5. 阵列和字串。

?五、 Java语言的基本语句

??1. 表示式语句。

??2. 条件语句。

??3. 回圈语句。

??4. 注释语句。

??5. 异常处理。

?六、 Java程式设计技术基础

??1. 执行绪的概念和使用。

??2. 同步与共享。

??3. 序列化概念和目的。

??4. 序列化方法。

??5. 序列化的举例。

??6. 基于文字的应用。

??7. 档案和档案I/O。

??8. 汇集(collections)介面。

?七、 编写使用者介面程式

??1. 图形使用者介面。

??2. AWT库简介。

??3. Swing简介。

??4. AWT与Swing比较。

?八、 编写小应用程式(Applet)

??1. 小应用程式概念。

??2. 安全机制。

??3. Applet执行过程。

??4. Applet的图形绘制。

??5. Applet的视窗。

??6. Applet的工作环境。

??7. Java Application 和Applet。

?九、 Java的应用

?十、 J2DK的下载和操作。

??

考试方式:

??笔试:90分钟,满分100分,其中含公共基础知识部分的30分。

??上机操作:90分钟,满分100分。

??上机题目型别要求:

??(1) 基本操作。

??(2) 简单应用。

??(3) 综合应用。

计算机2级考试都考些什么???

全国计算机2级主要有二级C或是C++、二级Pascal、二级QBasic、二级Fortran、二级Foxbase,java,VB等类别,但是无论考什么种类都要考基础知识。上面只要过一种就算过2级。

计算机4级都考些什么?

四级有三个方向 网路工程师 软体测试工程师 资料库工程师

网路工程师

基本要求

1.了解大型网路系统规划、管理方法;

2.具备中小型网路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能力;

3.掌握中小型网路系统组建、装置配置除错的基本技术;

4.掌握企事业单位中小型网路系统现场维护与管理基本技术;

5.了解网路技术的发展。

考试内容

一、网路规划与设计

1.网路需求分析。

2.网路规划设计。

3.网路装置及选型。

4.网路综合布线方案设计。

5.接人技术方案设计

6.IP地址规划与路由设计。

7.网路系统安全设计

二、网路构建

1.区域网组网技术。

(1)网线制作方法、

(2)交换机配置与使用方法。

(3)交换机埠的基本配置。

(4)交换机VLAN配置。

(5)交换机STP配置。

2.路由器配置与使用。

(1)路由器基本操作与配置方法

(2)路由器介面配置

(3)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

(4)RIP动态路由配置。

(5)OSPF动态路由配置。

3.路由器高阶功能。

(1)设定路由器为DHCP伺服器。

(2)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

(3)配置GRE协议。

(4)配置IPSec协议。

(5)配置MPLS协议。

4.无线网路装置安装与除错。

三、网路环境与应用系统的安装除错

1.网路环境配置。

2. 伺服器安装除错)

3.E—mail伺服器安装除错

4. FTP伺服器安装除错。

5. DNS伺服器安装除错。

四、网路安全技术与网路管理

1.网路安全。

(1)网路防病毒软体与防火墙的安装与使用。

(2)网站系统管理与维护。

(3)网路攻击防护与漏洞查询。

(4)网路资料备份与恢复装置的安装与使用。

(5)其他网路安全软体的安装与使用。

2.网路管理。

(1)管理与维护网路使用者帐户。

(2)利用工具软体监控和管理网路系统。

(3)查询与排除网路装置故障。

(4)常用网路管理软体的安装与使用。

五、上机操作

在模拟网路环境下完成以下考核内容:

1、交换机配置与使用。

2、路由器基本操作与配置方法。

3、网路环境与应用系统安装除错的基本方法。

4、网路管理与安全装置、软体安装、除错的基本方法。

软体测试工程师

基本要求:

1.熟悉软体质量、软体测试及软体质量保证的基础知识;

2.掌握程式码检查、走查与评审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3.掌握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的测试用例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4.掌握单元测试和整合测试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5.了解系统测试、效能测试和可靠性测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6.了解面向物件软体和WEB应用软体测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7.掌握软体测试过程管理的基本知识和管理方法;

8.熟悉软体测试的标准和文件;

9.掌握QESuite软体测试过程管理平台和QESat/C++软体分析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考试内容:

一、软体测试的基本概念

1.软体质量的概念。

2.软体测试的目标和原则。

3.软体测试的心理学。

4.软体测试的经济学。

5.软体质量保证。

二、软体测试的型别及其在软体开发过程中的地位

1.软体开发阶段。

2.规划阶段的测试。

3.设计阶段的测试。

4.编码阶段的测试。

5.验收和维护阶段的测试。

三、程式码检查、走查与评审

1.桌面检查。

2.程式码走查。

3.程式码检查。

4.同行评审。

四、覆盖率(白盒)测试

1.覆盖率测试。

2.逻辑结构的覆盖率测试。

3.路径覆盖率测试。

4.资料流测试。

5.程式变异测试。

6.基于覆盖的测试用例选择。

五、功能(黑盒)测试

1.边界值测试。

2.等价类测试。

3.基于因果图的测试。

4.基于决策表的测试。

5.基于状态图的测试。

6.基于场景的测试。

7.比较测试。

六、单元测试和整合测试

1.单元测试的目标和模型。

2.单元测试策略。

3.单元测试分析。

4.单元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原则。

5.整合测试基本概念。

6.整合测试策略。

7.整合测试分析。

8.整合测试用例设计原则。

七、系统测试

1.系统测试概念。

2.系统测试方法。

3.系统测试的实施。

八、软体效能测试和可靠性测试

1.软体效能的概念。

2.效能测试的执行。

3.软体可靠性的概念。

4.可靠性预计。

5.可靠性分析方法。

6.软体可靠性测试的执行。

九、面向物件软体的测试

1.面向物件软体测试的问题。

2.面向物件软体测试模型。

3.面向物件软体的测试策略。

4.面向物件软体的单元测试。

5.面向物件软体的整合测试。

6.面向物件软体的系统测试。

十、Web应用测试

1.应用伺服器的分类和特征。

2.Web应用系统的特点。

3.Web应用系统的测试策略。

4.Web应用系统测试技术。

5.Web应用系统安全测试。

十一、其他测试

1.相容性测试。

2.易用性测试。

3.GUI测试。

4.构件测试。

5.极限测试。

6.文件测试。

十二、软体测试过程和管理

1.软体测试过程概念。

2.测试组织管理。

3.测试计划的制定。

4.测试步骤的确定。

5.测试环境管理。

6.软体测试风险分析和成本管理。

7.测试文件管理。

8.测试的复用与维护。

十三、软体测试自动化

1.测试自动化的原理、方法。

2.测试用例自动生成。

3.测试执行自动化。

4.测试结果比较自动化。

5.测试工具的分类和选择。

6.测试工具的主流产品介绍。

十四、软体测试的标准和文件

1.软体测试的标准。

2.软体测试的文件。

十五、软体测试实践

1.软体测试过程管理。

(1)软体测试过程管理概念。

(2)测试的设计。

(3)测试的准备。

(4)测试的执行。

(5)软体问题报告和软体问题生命周期。

(6)测试的总结。

(7)QESuite软体测试过程管理平台。

2.白盒测试实践。 (1)被测程式说明。 (2)静态分析。 (3)被测程式的插装和动态测试。 (4)QESAT/C++白盒测试工具

资料库工程师

基本要求:

1.掌握资料库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

2.能够使用SQL语言实现资料库操作;

3.具备资料库系统安装、配置及资料库管理与维护的基本技能;

4.掌握资料库管理与维护的基本方法;

5.掌握资料库效能优化的基本方法;

6.了解资料库应用系统的生命周期及其设计、开发过程;

7.熟悉常用的资料库管理和开发工具,具备用指定的工具管理和开发简单资料库应用系统的能力;

8.了解资料库技术的最新发展。

一、资料库应用系统分析及规划

1.软体工程与软体生命周期。

2.资料库系统生命周期。

3.资料库开发方法与工具。

4.资料库应用体系结构。

5.资料库应用介面。

二、资料库设计及实现

1.概念设计。

2.逻辑设计。

3.物理设计。

4.资料库物件实现及操作。

三、资料库储存技术

1.储存与档案结构。

2. 索引技术。

四、并发控制技术

1.事务管理。

2.并发控制技术。

3.死锁处理。

五、资料库管理与维护

1、资料完整性。

2、资料库安全性。

3、资料库可靠性。

4、监控分析。

5、引数调整。

6、查询优化。

7、空间管理。

六、资料库技术的发展与新技术

1、分散式资料库。

2、物件资料库。

3、并行资料库。

4、资料仓库与资料探勘。

从今年上半年开始,计算机四级考试取消了上级考试

另外买一本书,比如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教程---资料库工程师另外做做历年来的试题,应该就可以过了

计算机2级都考些什么。好过吗

看你考什么了 不是怎么难 好好学一下就可以考过

计算机二级都考些什么?

笔试和上机!买份模拟题做做就行了!

计算机四级都考些什么?

计算机四级的考试内容基本覆盖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四年课程.基本内容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作业系统,离散数学,资料库原理,资讯理论基础.计算机网路技术,软体工程.比试3小时,满分100,还有上机程式设计,题目通常一道,要求用C语言.满分100.笔试和上机单独一项过60可获得单项四级证书,两项均通过获得四级证书.单项通过后,在最近的下一次通过另外一项,同样可获得四级证书.

每年的考试大纲有所不同.

计算机一级都考些什么

一级证主要分类下面几种:

级别 科目/类别 考试形式

一级 MS Office 上机

一级 B 上机

一级 WPS Office 上机

就这些!

省级计算机2级VB都考些什么啊

笔试考的好像要丰富点哦,有比较基础的概念题和一些属性操作,那要靠你记了,难点的是程式设计题,大都是和数学有点关,主要考回圈的运用,还有就是公共基础知识30分。

机试分三部分,前两部分的题目考得简单,主要考对控制元件属性的运用。第三部分难了,考档案操作,也就是怎样开启档案、读出档案内容到阵列中,再按照题目要求对阵列操作后,得到最后结果放回指定的档案中。最后一道题可能会给你提供部分编好的程式,也可能什么都不提供,你得自己编完全部。

说太多没用的,笔试你得多背些概念,主要是公共基础知识。其他的要靠你多上机,上机多了什么都解决了(注意加强对档案那部分的练习,很重要的哦…………)

vb很有意思的,建议你学点api函式的知识。

计算机文管二级都考些什么?

Ⅰ、考试目的

本考试考查考生以下知识与能力:

1.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

2.掌握资料结构与演算法、作业系统和计算机网路的基本知识;

3.掌握典型微型计算机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4.具有使用汇编语言和高阶语言程式设计的能力;

5.具有微型计算机应用系统扩充套件和介面设计的初步能力。

Ⅱ、考试内容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识记)

1.计算机中的数制及其转换;

2.计算机程式码的概念及常用程式码:

数值程式码:多位元组数,BCD码,原码、反码和补码,定点数和浮点数;

字元程式码:ASCⅡ码、中文程式码;

指令程式码;

3.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4.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工作过程:

⑴.微型计算机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

⑵.微型计算机工作过程;

5.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知识;

6.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

7.计算机英语。

二.资料结构与演算法基础(领会)

1.资料型别与资料结构的基本概念;

2.线性表的定义及其逻辑结构、储存结构(顺序储存、链式储存)和基本操作;

3.栈、伫列的定义及其逻辑结构、储存结构和基本操作;

4.树形结构的基本概念;

5.二叉树的表示和遍历演算法;

6.排序的基本概念和排序演算法(选择排序、插入排序、气泡排序);

7.检索的基本概念和检索演算法(顺序查询、二分查询)。

三.作业系统(识记)

1.作业系统的基本概念、主要功能、分类;

2.程序管理、储存管理、装置管理、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

四.计算机网路(识记)

1.计算机网路功能、结构与分类;

2.ISO/OSI计算机网路体系结构基本知识;

3.区域网技术;

4.网路互连装置;

5.网路互连协议TCP/IP;

6.Inter和Intra基本知识。

五.微机组成原理、介面技术及应用

本部份含有“8086/8088CPU系列”和“MCS-51系列微控制器”,考生应当掌握其中一部份。

8086/8088CPU系列

1.8086/8088微处理器组成及工作原理(识记)

⑴.8086/8088CPU结构与功能;

⑵.指令系统:指令格式、定址方式、指令的执行过程。

2.组合语言(简单应用)

⑴.组合语言语句格式;

⑵.常用伪操作:符号定义、资料定义、段定义、过程定义;

⑶.巨集汇编:巨集定义与巨集呼叫

⑷.组合语言程式设计: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回圈结构、子程式;

⑸.常用DOS和BIOS中断呼叫;

⑹.组合语言程式的上机过程、DEBUG常用命令的使用。

3.储存器(识记)

⑴.半导体储存器的分类、基本结构、特点、主要技术指标;

⑵.PC微机储存系统与DOS记忆体空间分配;

⑶.快取记忆体和虚拟储存系统基本知识。

4.I/O介面基础(领会)

⑴.I/O介面基本知识;

⑵.I/O传送方式:无条件传送方式、查询方式、中断方式、DMA方式;

⑶.I/O介面编址方式;

⑷.常用I/O埠地址译码方法。

5.中断系统(领会)

⑴.中断系统基本知识;

⑵.PC机中断系统及其使用。

6.PC微机并行介面及其使用

7.序列介面(领会)

⑴.序列通讯基本知识;

⑵.PC微机序列介面及其使用。

8.PC微机可程式设计定时/计数器介面及其使用(领会)

9.输入输出通道的介面技术(领会)

⑴.感测器基本知识;

⑵.多路模拟开关、取样保持器基本知识;

⑶.开关量输入输出、隔离、驱动基本知识及其介面;

⑷.D/A、A/D基本知识。

10.常用汇流排(识记)

⑴.汇流排基本概念;

⑵.ISA汇流排及应用;

⑶.RS232C、USB汇流排基本知识。

11.常用介面晶片(识记)

74LS138、74LS373、74LS273、74LS244、74LS245、8255A、8155、8259A、8251A、8253、ADC0809、

DAC0832。

11.微机介面应用(综合应用)

⑴.I/O埠译码电路设计与分析;

⑵.组合语言程式设计。

说说java锁有哪些种类,以及区别

锁作为并发共享数据,保证一致性的工具,在JAVA平台有多种实现(如 synchronized 和 ReentrantLock等等 ) 。这些已经写好提供的锁为我们开发提供了便利,但是锁的具体性质以及类型却很少被提及。本系列文章将分析JAVA下常见的锁名称以及特性,为大家答疑解惑。

1、自旋锁

自旋锁是采用让当前线程不停地的在循环体内执行实现的,当循环的条件被其他线程改变时 才能进入临界区。如下

01 public class SpinLock {

02

03 private AtomicReferenceThread sign =newAtomicReference();

04

05 public void lock(){

06 Thread current = Thread.currentThread();

07 while(!sign .compareAndSet(null, current)){

08 }

09 }

10

11 public void unlock (){

12 Thread current = Thread.currentThread();

13 sign .compareAndSet(current, null);

14 }

15 }

使用了CAS原子操作,lock函数将owner设置为当前线程,并且预测原来的值为空。unlock函数将owner设置为null,并且预测值为当前线程。

当有第二个线程调用lock操作时由于owner值不为空,导致循环一直被执行,直至第一个线程调用unlock函数将owner设置为null,第二个线程才能进入临界区。

由于自旋锁只是将当前线程不停地执行循环体,不进行线程状态的改变,所以响应速度更快。但当线程数不停增加时,性能下降明显,因为每个线程都需要执行,占用CPU时间。如果线程竞争不激烈,并且保持锁的时间段。适合使用自旋锁。

注:该例子为非公平锁,获得锁的先后顺序,不会按照进入lock的先后顺序进行。

Java锁的种类以及辨析(二):自旋锁的其他种类

锁作为并发共享数据,保证一致性的工具,在JAVA平台有多种实现(如 synchronized 和 ReentrantLock等等 ) 。这些已经写好提供的锁为我们开发提供了便利,但是锁的具体性质以及类型却很少被提及。本系列文章将分析JAVA下常见的锁名称以及特性,为大家答疑解惑。

2.自旋锁的其他种类

上篇我们讲到了自旋锁,在自旋锁中 另有三种常见的锁形式:TicketLock ,CLHlock 和MCSlock

Ticket锁主要解决的是访问顺序的问题,主要的问题是在多核cpu上

01 package com.alipay.titan.dcc.dal.entity;

02

03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atomic.AtomicInteger;

04

05 public class TicketLock {

06 private AtomicInteger serviceNum = new AtomicInteger();

07 private AtomicInteger ticketNum = new AtomicInteger();

08 private static final ThreadLocalInteger LOCAL = new ThreadLocalInteger();

09

10 public void lock() {

11 int myticket = ticketNum.getAndIncrement();

12 LOCAL.set(myticket);

13 while (myticket != serviceNum.get()) {

14 }

15

16 }

17

18 public void unlock() {

19 int myticket = LOCAL.get();

20 serviceNum.compareAndSet(myticket, myticket + 1);

21 }

22 }

每次都要查询一个serviceNum 服务号,影响性能(必须要到主内存读取,并阻止其他cpu修改)。

CLHLock 和MCSLock 则是两种类型相似的公平锁,采用链表的形式进行排序,

01 importjava.util.concurrent.atomic.AtomicReferenceFieldUpdater;

02

03 public class CLHLock {

04 public static class CLHNode {

05 private volatile boolean isLocked = true;

06 }

07

08 @SuppressWarnings("unused")

09 private volatileCLHNode tail;

10 private static finalThreadLocalCLHNode LOCAL = new ThreadLocalCLHNode();

11 private static finalAtomicReferenceFieldUpdaterCLHLock, CLHNode UPDATER = AtomicReferenceFieldUpdater.newUpdater(CLHLock.class,

12 CLHNode.class,"tail");

13

14 public void lock() {

15 CLHNode node = new CLHNode();

16 LOCAL.set(node);

17 CLHNode preNode = UPDATER.getAndSet(this, node);

18 if (preNode != null) {

19 while (preNode.isLocked) {

20 }

21 preNode = null;

22 LOCAL.set(node);

23 }

24 }

25

26 public void unlock() {

27 CLHNode node = LOCAL.get();

28 if (!UPDATER.compareAndSet(this, node,null)) {

29 node.isLocked = false;

30 }

31 node = null;

32 }

33 }

CLHlock是不停的查询前驱变量, 导致不适合在NUMA 架构下使用(在这种结构下,每个线程分布在不同的物理内存区域)

MCSLock则是对本地变量的节点进行循环。不存在CLHlock 的问题。

01 importjava.util.concurrent.atomic.AtomicReferenceFieldUpdater;

02

03 public class MCSLock {

04 public static class MCSNode {

05 volatile MCSNode next;

06 volatile boolean isLocked = true;

07 }

08

09 private static finalThreadLocalMCSNode NODE = new ThreadLocalMCSNode();

10 @SuppressWarnings("unused")

11 private volatileMCSNode queue;

12 private static finalAtomicReferenceFieldUpdaterMCSLock, MCSNode UPDATER = AtomicReferenceFieldUpdater.newUpdater(MCSLock.class,

13 MCSNode.class,"queue");

14

15 public void lock() {

16 MCSNode currentNode = new MCSNode();

17 NODE.set(currentNode);

18 MCSNode preNode = UPDATER.getAndSet(this, currentNode);

19 if (preNode != null) {

20 preNode.next = currentNode;

21 while (currentNode.isLocked) {

22

23 }

24 }

25 }

26

27 public void unlock() {

28 MCSNode currentNode = NODE.get();

29 if (currentNode.next == null) {

30 if (UPDATER.compareAndSet(this, currentNode, null)) {

31

32 } else {

33 while (currentNode.next == null) {

34 }

35 }

36 } else {

37 currentNode.next.isLocked = false;

38 currentNode.next = null;

39 }

40 }

41 }

使用公司MCS系统时安装了JAVA,可是每次使用总提示没有安装,如何解决?

需要做的是:

安装jre前,先确认安装jre的版本是i586还是64的,如果是i586版本,请使用32位的ie浏览器,如果是64位的请使用64位的ie浏览器,不能够混用。通过安装包名称的最后几位看,-i586或-x64来区分。

修改ie安全级别,允许MCS.ZOOMLION.COM执行小应用程序。

下载系统安装证书,然后点击安装证书。

安装完jre后,在控制面板中设定java运行环境中的安全策略,添加例外站点,添加允许MCS.ZOOMLION.COM执行applet。

用对应的ie打开,会弹出是否允许运行小程序,点击允许的复选框,然后点击确认,ie会下载applet,等待。

初学java,写了一个小测试程序,老有错 问题一:点击draw时不显示画布上的点,要对frame操作才显示

先把 MyCanvas添加到面板上!下面是改后的代码,那地方有注释

public XL()

{

jf=new JFrame("测试");

jp=new JPanel();

jb1=new JButton("draw");

jb2=new JButton("clear");

jp.add(jb1);

jp.add(jb2);

MyListener mal=new MyListener();

jb1.addActionListener(mal);

jb2.addActionListener(mal);

jf.add(jp,BorderLayout.NORTH);

mcs=new MyCanvas();

jf.add(mcs ,BorderLayout.CENTER); //先把Canvas添加到面板就可以了

}

JAVA控制台出问题

出了就出了,不要大惊小怪!

不就是个空指针异常吗?

说明网页浏览器上的JAVA的APPLET小应用程序有问题

什么是单片机?可以用JAVA吗

单片机定义

单片机是指一个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完整计算机系统。尽管他的大部分功能集成在一块小芯片上,但是它具有一个完整计算机所需要的大部分部件:CPU、内存、内部和外部总线系统,目前大部分还会具有外存。同时集成诸如通讯接口、定时器,实时时钟等外围设备。而现在最强大的单片机系统甚至可以将声音、图像、网络、复杂的输入输出系统集成在一块芯片上。

单片机也被称为微控制器(Microcontroler),是因为它最早被用在工业控制领域。单片机由芯片内仅有CPU的专用处理器发展而来。最早的设计理念是通过将大量外围设备和CPU集成在一个芯片中,使计算机系统更小,更容易集成进复杂的而对提及要求严格的控制设备当中。INTEL的Z80是最早按照这种思想设计出的处理器,从此以后,单片机和专用处理器的发展便分道扬镳。

早期的单片机都是8位或4位的。其中最成功的是INTEL的8031,因为简单可靠而性能不错获得了很大的好评。此后在8031上发展出了MCS51系列单片机系统。基于这一系统的单片机系统直到现在还在广泛使用。随着工业控制领域要求的提高,开始出现了16位单片机,但因为性价比不理想并未得到很广泛的应用。90年代后随着消费电子产品大发展,单片机技术得到了巨大的提高。随着INTEL i960系列特别是后来的ARM系列的广泛应用,32位单片机迅速取代16位单片机的高端地位,并且进入主流市场。而传统的8位单片机的性能也得到了飞速提高,处理能力比起80年代提高了数百倍。目前,高端的32位单片机主频已经超过300MHz,性能直追90年代中期的专用处理器,而普通的型号出厂价格跌落至1美元,最高端的型号也只有10美元。当代单片机系统已经不再只在裸机环境下开发和使用,大量专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被广泛应用在全系列的单片机上。而在作为掌上电脑和手机核心处理的高端单片机甚至可以直接使用专用的Windows和Linux操作系统。

单片机比专用处理器更适合应用于嵌入式系统,因此它得到了最多的应用。事实上单片机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计算机。现代人类生活中所用的几乎每件电子和机械产品中都会集成有单片机。手机、电话、计算器、家用电器、电子玩具、掌上电脑以及鼠标等电脑配件中都配有1-2部单片机。而个人电脑中也会有为数不少的单片机在工作。汽车上一般配备40多部单片机,复杂的工业控制系统上甚至可能有数百台单片机在同时工作!单片机的数量不仅远超过PC机和其他计算的综合,甚至比人类的数量还要多。

[编辑本段]单片机介绍

单片机又称单片微控制器,它不是完成某一个逻辑功能的芯片,而是把一个计算机系统集成到一个芯片上。概括的讲:一块芯片就成了一台计算机。它的体积小、质量轻、价格便宜、为学习、应用和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学习使用单片机是了解计算机原理与结构的最佳选择。

单片机内部也用和电脑功能类似的模块,比如CPU,内存,并行总线,还有和硬盘作用相同的存储器件,不同的是它的这些部件性能都相对我们的家用电脑弱很多,不过价钱也是低的,一般不超过10元即可......用它来做一些控制电器一类不是很复杂的工作足矣了。我们现在用的全自动滚筒洗衣机、排烟罩、VCD等等的家电里面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它主要是作为控制部分的核心部件。

它是一种在线式实时控制计算机,在线式就是现场控制,需要的是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较低的成本,这也是和离线式计算机的(比如家用PC)的主要区别。

单片机是靠程序的,并且可以修改。通过不同的程序实现不同的功能,尤其是特殊的独特的一些功能,这是别的器件需要费很大力气才能做到的,有些则是花大力气也很难做到的。一个不是很复杂的功能要是用美国50年代开发的74系列,或者60年代的CD4000系列这些纯硬件来搞定的话,电路一定是一块大PCB板!但是如果要是用美国70年代成功投放市场的系列单片机,结果就会有天壤之别!只因为单片机的通过你编写的程序可以实现高智能,高效率,以及高可靠性!

由于单片机对成本是敏感的,所以目前占统治地位的软件还是最低级汇编语言,它是除了二进制机器码以上最低级的语言了,既然这么低级为什么还要用呢?很多高级的语言已经达到了可视化编程的水平为什么不用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单片机没有家用计算机那样的CPU,也没有像硬盘那样的海量存储设备。一个可视化高级语言编写的小程序里面即使只有一个按钮,也会达到几十K的尺寸!对于家用PC的硬盘来讲没什么,可是对于单片机来讲是不能接受的。 单片机在硬件资源方面的利用率必须很高才行,所以汇编虽然原始却还是在大量使用。一样的道理,如果把巨型计算机上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拿到家用PC上来运行,家用PC的也是承受不了的。

可以说,二十世纪跨越了三个“电”的时代,即电气时代、电子时代和现已进入的电脑时代。不过,这种电脑,通常是指个人计算机,简称PC机。它由主机、键盘、显示器等组成。还有一类计算机,大多数人却不怎么熟悉。这种计算机就是把智能赋予各种机械的单片机(亦称微控制器)。顾名思义,这种计算机的最小系统只用了一片集成电路,即可进行简单运算和控制。因为它体积小,通常都藏在被控机械的“肚子”里。它在整个装置中,起着有如人类头脑的作用,它出了毛病,整个装置就瘫痪了。现在,这种单片机的使用领域已十分广泛,如智能仪表、实时工控、通讯设备、导航系统、家用电器等。各种产品一旦用上了单片机,就能起到使产品升级换代的功效,常在产品名称前冠以形容词——“智能型”,如智能型洗衣机等。现在有些工厂的技术人员或其它业余电子开发者搞出来的某些产品,不是电路太复杂,就是功能太简单且极易被仿制。究其原因,可能就卡在产品未使用单片机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上。

单片机历史

单片机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经历了SCM、MCU、SoC三大阶段。

1.SCM即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阶段,主要是寻求最佳的单片形态嵌入式系统的最佳体系结构。“创新模式”获得成功,奠定了SCM与通用计算机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在开创嵌入式系统独立发展道路上,Intel公司功不可没。

2.MCU即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ler Unit)阶段,主要的技术发展方向是:不断扩展满足嵌入式应用时,对象系统要求的各种外围电路与接口电路,突显其对象的智能化控制能力。它所涉及的领域都与对象系统相关,因此,发展MCU的重任不可避免地落在电气、电子技术厂家。从这一角度来看,Intel逐渐淡出MCU的发展也有其客观因素。在发展MCU方面,最著名的厂家当数Philips公司。

Philips公司以其在嵌入式应用方面的巨大优势,将MCS-51从单片微型计算机迅速发展到微控制器。因此,当我们回顾嵌入式系统发展道路时,不要忘记Intel和Philips的历史功绩。

3.单片机是嵌入式系统的独立发展之路,向MCU阶段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寻求应用系统在芯片上的最大化解决;因此,专用单片机的发展自然形成了SoC化趋势。随着微电子技术、IC设计、EDA工具的发展,基于SoC的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会有较大的发展。因此,对单片机的理解可以从单片微型计算机、单片微控制器延伸到单片应用系统。

[编辑本段]单片机的应用领域

目前单片机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几乎很难找到哪个领域没有单片机的踪迹。导弹的导航装置,飞机上各种仪表的控制,计算机的网络通讯与数据传输,工业自动化过程的实时控制和数据处理,广泛使用的各种智能IC卡,民用豪华轿车的安全保障系统,录象机、摄象机、全自动洗衣机的控制,以及程控玩具、电子宠物等等,这些都离不开单片机。更不用说自动控制领域的机器人、智能仪表、医疗器械了。因此,单片机的学习、开发与应用将造就一批计算机应用与智能化控制的科学家、工程师。

单片机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家用电器、医用设备、航空航天、专用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及过程控制等领域,大致可分如下几个范畴:

1.在智能仪器仪表上的应用

单片机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控制功能强、扩展灵活、微型化和使用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中,结合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可实现诸如电压、功率、频率、湿度、温度、流量、速度、厚度、角度、长度、硬度、元素、压力等物理量的测量。采用单片机控制使得仪器仪表数字化、智能化、微型化,且功能比起采用电子或数字电路更加强大。例如精密的测量设备(功率计,示波器,各种分析仪)。

2.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

用单片机可以构成形式多样的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例如工厂流水线的智能化管理,电梯智能化控制、各种报警系统,与计算机联网构成二级控制系统等。

3.在家用电器中的应用

可以这样说,现在的家用电器基本上都采用了单片机控制,从电饭褒、洗衣机、电冰箱、空调机、彩电、其他音响视频器材、再到电子秤量设备,五花八门,无所不在。

4.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领域中的应用

现代的单片机普遍具备通信接口,可以很方便地与计算机进行数据通信,为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设备间的应用提供了极好的物质条件,现在的通信设备基本上都实现了单片机智能控制,从手机,电话机、小型程控交换机、楼宇自动通信呼叫系统、列车无线通信、再到日常工作中随处可见的移动电话,集群移动通信,无线电对讲机等。

5.单片机在医用设备领域中的应用

单片机在医用设备中的用途亦相当广泛,例如医用呼吸机,各种分析仪,监护仪,超声诊断设备及病床呼叫系统等等。

6.在各种大型电器中的模块化应用

某些专用单片机设计用于实现特定功能,从而在各种电路中进行模块化应用,而不要求使用人员了解其内部结构。如音乐集成单片机,看似简单的功能,微缩在纯电子芯片中(有别于磁带机的原理),就需要复杂的类似于计算机的原理。如:音乐信号以数字的形式存于存储器中(类似于ROM),由微控制器读出,转化为模拟音乐电信号(类似于声卡)。

在大型电路中,这种模块化应用极大地缩小了体积,简化了电路,降低了损坏、错误率,也方便于更换。

此外,单片机在工商,金融,科研、教育,国防航空航天等领域都有着十分广泛的用途。

[编辑本段]学习应中六大重要部分

单片机学习应中的六大重要部分

一、总线:我们知道,一个电路总是由元器件通过电线连接而成的,在模拟电路中,连线并不成为一个问题,因为各器件间一般是串行关系,各器件之间的连线并不很多,但计算机电路却不一样,它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各器件都要与微处理器相连,各器件之间的工作必须相互协调,所以就需要的连线就很多了,如果仍如同模拟电路一样,在各微处理器和各器件间单独连线,则线的数量将多得惊人,所以在微处理机中引入了总线的概念,各个器件共同享用连线,所有器件的8根数据线全部接到8根公用的线上,即相当于各个器件并联起来,但仅这样还不行,如果有两个器件同时送出数据,一个为0,一个为1,那么,接收方接收到的究竟是什么呢?这种情况是不允许的,所以要通过控制线进行控制,使器件分时工作,任何时候只能有一个器件发送数据(可以有多个器件同时接收)。器件的数据线也就被称为数据总线,器件所有的控制线被称为控制总线。在单片机内部或者外部存储器及其它器件中有存储单元,这些存储单元要被分配地址,才能使用,分配地址当然也是以电信号的形式给出的,由于存储单元比较多,所以,用于地址分配的线也较多,这些线被称为地址总线。

二、数据、地址、指令:之所以将这三者放在一起,是因为这三者的本质都是一样的——数字,或者说都是一串‘0’和‘1’组成的序列。换言之,地址、指令也都是数据。指令:由单片机芯片的设计者规定的一种数字,它与我们常用的指令助记符有着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不可以由单片机的开发者更改。地址:是寻找单片机内部、外部的存储单元、输入输出口的依据,内部单元的地址值已由芯片设计者规定好,不可更改,外部的单元可以由单片机开发者自行决定,但有一些地址单元是一定要有的(详见程序的执行过程)。数据:这是由微处理机处理的对象,在各种不同的应用电路中各不相同,一般而言,被处理的数据可能有这么几种情况:

1•地址(如MOV DPTR,#1000H),即地址1000H送入DPTR。

2•方式字或控制字(如MOV TMOD,#3),3即是控制字。

3•常数(如MOV TH0,#10H)10H即定时常数。

4•实际输出值(如P1口接彩灯,要灯全亮,则执行指令:MOV P1,#0FFH,要灯全暗,则执行指令:MOV P1,#00H)这里0FFH和00H都是实际输出值。又如用于LED的字形码,也是实际输出的值。

理解了地址、指令的本质,就不难理解程序运行过程中为什么会跑飞,会把数据当成指令来执行了。

三、P0口、P2口和P3的第二功能用法:初学时往往对P0口、P2口和P3口的第二功能用法迷惑不解,认为第二功能和原功能之间要有一个切换的过程,或者说要有一条指令,事实上,各端口的第二功能完全是自动的,不需要用指令来转换。如P3.6、P3.7分别是WR、RD信号,当微片理机外接RAM或有外部I/O口时,它们被用作第二功能,不能作为通用I/O口使用,只要一微处理机一执行到MOVX指令,就会有相应的信号从P3.6或P3.7送出,不需要事先用指令说明。事实上‘不能作为通用I/O口使用’也并不是‘不能’而是(使用者)‘不会’将其作为通用I/O口使用。你完全可以在指令中按排一条SETB P3.7的指令,并且当单片机执行到这条指令时,也会使P3.7变为高电平,但使用者不会这么去做,因为这通常这会导致系统的崩溃。

四、程序的执行过程: 单片机在通电复位后8051内的程序计数器(PC)中的值为‘0000’,所以程序总是从‘0000’单元开始执行,也就是说:在系统的ROM中一定要存在‘0000’这个单元,并且在‘0000’单元中存放的一定是一条指令。

五、堆栈: 堆栈是一个区域,是用来存放数据的,这个区域本身没有任何特殊之处,就是内部RAM的一部份,特殊的是它存放和取用数据的方式,即所谓的‘先进后出,后进先出’,并且堆栈有特殊的数据传输指令,即‘PUSH’和‘POP’,有一个特殊的专为其服务的单元,即堆栈指针SP,每当执一次PUSH指令时,SP就(在原来值的基础上)自动加1,每当执行一次POP指令,SP就(在原来值的基础上)自动减1。由于SP中的值可以用指令加以改变,所以只要在程序开始阶段更改了SP的值,就可以把堆栈设置在规定的内存单元中,如在程序开始时,用一条MOV SP,#5FH指令,就时把堆栈设置在从内存单元60H开始的单元中。一般程序的开头总有这么一条设置堆栈指针的指令,因为开机时,SP的初始值为07H,这样就使堆栈从08H单元开始往后,而08H到1FH这个区域正是8031的第二、三、四工作寄存器区,经常要被使用,这会造成数据的混乱。不同作者编写程序时,初始化堆栈指令也不完全相同,这是作者的习惯问题。当设置好堆栈区后,并不意味着该区域成为一种专用内存,它还是可以象普通内存区域一样使用,只是一般情况下编程者不会把它当成普通内存用了。

六、单片机的开发过程: 这里所说的开发过程并不是一般书中所说的从任务分析开始,我们假设已设计并制作好硬件,下面就是编写软件的工作。在编写软件之前,首先要确定一些常数、地址,事实上这些常数、地址在设计阶段已被直接或间接地确定下来了。如当某器件的连线设计好后,其地址也就被确定了,当器件的功能被确定下来后,其控制字也就被确定了。然后用文本编辑器(如EDIT、CCED等)编写软件,编写好后,用编译器对源程序文件编译,查错,直到没有语法错误,除了极简单的程序外,一般应用仿真机对软件进行调试,直到程序运行正确为止。运行正确后,就可以写片(将程序固化在EPROM中)。在源程序被编译后,生成了扩展名为HEX的目标文件,一般编程器能够识别这种格式的文件,只要将此文件调入即可写片。在此,为使大家对整个过程有个认识,举一例说明:

ORG 0000H

LJMP START

ORG 040H

START:

MOV SP,#5FH ;设堆栈

LOOP:

NOP

LJMP LOOP ;循环

END ;结束

[编辑本段]单片机学习

目前,很多人对汇编语言并不认可。可以说,掌握用C语言单片机编程很重要,可以大大提高开发的效率。不过初学者可以不了解单片机的汇编语言,但一定要了解单片机具体性能和特点,不然在单片机领域是比较致命的。如果不考虑单片机硬件资源,在KEIL中用C胡乱编程,结果只能是出了问题无法解决!可以肯定的说,最好的C语言单片机工程师都是从汇编走出来的编程者因为单片机的C语言虽然是高级语言,但是它不同于台式机个人电脑上的VC++什么的单片机的硬件资源不是非常强大,不同于我们用VC、VB等高级语言在台式PC上写程序毕竟台式电脑的硬件非常强大,所以才可以不考虑硬件资源的问题。

以8051单片机为例讲解单片机的引脚及相关功能;

《单片机引脚图》

40个引脚按引脚功能大致可分为4个种类:电源、时钟、控制和I/O引脚。

⒈ 电源:

⑴ VCC - 芯片电源,接+5V;

⑵ VSS - 接地端;

注:用万用表测试单片机引脚电压一般为0v或者5v,这是标准的TTL电平。但有时候在单片机程序正在工作时候测试结果并不是这个值而是介于0v-5v之间,其实这是万用表的响应速度没这么快而已,在某一个瞬间单片机引脚电压仍保持在0v或者5v。

⒉ 时钟:XTAL1、XTAL2 - 晶体振荡电路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

⒊ 控制线:控制线共有4根,

⑴ ALE/PROG:地址锁存允许/片内EPROM编程脉冲

① ALE功能:用来锁存P0口送出的低8位地址

② PROG功能:片内有EPROM的芯片,在EPROM编程期间,此引脚输入编程脉冲。

⑵ PSEN:外ROM读选通信号。

⑶ RST/VPD:复位/备用电源。

① RST(Reset)功能:复位信号输入端。

② VPD功能:在Vcc掉电情况下,接备用电源。

⑷ EA/Vpp:内外ROM选择/片内EPROM编程电源。

① EA功能:内外ROM选择端。

② Vpp功能:片内有EPROM的芯片,在EPROM编程期间,施加编程电源Vpp。

⒋ I/O线

javamcs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javaMC手机版、javamcs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The End

发布于:2022-12-26,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首码项目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