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高级分布锁」java分布式锁使用场景

博主:adminadmin 2022-12-23 11:03:08 81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java高级分布锁,以及java分布式锁使用场景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高并发没锁可不行,三种分布式锁详解

Java中的锁主要包括synchronized锁和JUC包中的锁,这些锁都是针对单个JVM实例上的锁,对于分布式环境如果我们需要加锁就显得无能为力。在单个JVM实例上,锁的竞争者通常是一些不同的线程,而在分布式环境中,锁的竞争者通常是一些不同的线程或者进程。如何实现在分布式环境中对一个对象进行加锁呢?答案就是分布式锁。

目前分布式锁的实现方案主要包括三种:

基于数据库实现分布式锁主要是利用数据库的唯一索引来实现,唯一索引天然具有排他性,这刚好符合我们对锁的要求:同一时刻只能允许一个竞争者获取锁。加锁时我们在数据库中插入一条锁记录,利用业务id进行防重。当第一个竞争者加锁成功后,第二个竞争者再来加锁就会抛出唯一索引冲突,如果抛出这个异常,我们就判定当前竞争者加锁失败。防重业务id需要我们自己来定义,例如我们的锁对象是一个方法,则我们的业务防重id就是这个方法的名字,如果锁定的对象是一个类,则业务防重id就是这个类名。

基于缓存实现分布式锁:理论上来说使用缓存来实现分布式锁的效率最高,加锁速度最快,因为Redis几乎都是纯内存操作,而基于数据库的方案和基于Zookeeper的方案都会涉及到磁盘文件IO,效率相对低下。一般使用Redis来实现分布式锁都是利用Redis的 SETNX key value 这个命令,只有当key不存在时才会执行成功,如果key已经存在则命令执行失败。

基于Zookeeper:Zookeeper一般用作配置中心,其实现分布式锁的原理和Redis类似,我们在Zookeeper中创建瞬时节点,利用节点不能重复创建的特性来保证排他性。

在实现分布式锁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一些问题,例如:分布式锁是否可重入,分布式锁的释放时机,分布式锁服务端是否有单点问题等。

上面已经分析了基于数据库实现分布式锁的基本原理:通过唯一索引保持排他性,加锁时插入一条记录,解锁是删除这条记录。下面我们就简要实现一下基于数据库的分布式锁。

id字段是数据库的自增id,unique_mutex字段就是我们的防重id,也就是加锁的对象,此对象唯一。在这张表上我们加了一个唯一索引,保证unique_mutex唯一性。holder_id代表竞争到锁的持有者id。

如果当前sql执行成功代表加锁成功,如果抛出唯一索引异常(DuplicatedKeyException)则代表加锁失败,当前锁已经被其他竞争者获取。

解锁很简单,直接删除此条记录即可。

是否可重入 :就以上的方案来说,我们实现的分布式锁是不可重入的,即是是同一个竞争者,在获取锁后未释放锁之前再来加锁,一样会加锁失败,因此是不可重入的。解决不可重入问题也很简单:加锁时判断记录中是否存在unique_mutex的记录,如果存在且holder_id和当前竞争者id相同,则加锁成功。这样就可以解决不可重入问题。

锁释放时机 :设想如果一个竞争者获取锁时候,进程挂了,此时distributed_lock表中的这条记录就会一直存在,其他竞争者无法加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每次加锁之前我们先判断已经存在的记录的创建时间和当前系统时间之间的差是否已经超过超时时间,如果已经超过则先删除这条记录,再插入新的记录。另外在解锁时,必须是锁的持有者来解锁,其他竞争者无法解锁。这点可以通过holder_id字段来判定。

数据库单点问题 :单个数据库容易产生单点问题:如果数据库挂了,我们的锁服务就挂了。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考虑实现数据库的高可用方案,例如MySQL的MHA高可用解决方案。

使用Jedis来和Redis通信。

可以看到,我们加锁就一行代码:

jedis.set(String key, String value, String nxxx, String expx, int time);

这个set()方法一共五个形参:

第一个为key,我们使用key来当锁,因为key是唯一的。

第二个为value,这里写的是锁竞争者的id,在解锁时,我们需要判断当前解锁的竞争者id是否为锁持有者。

第三个为nxxx,这个参数我们填的是NX,意思是SET IF NOT EXIST,即当key不存在时,我们进行set操作;若key已经存在,则不做任何操作。

第四个为expx,这个参数我们传的是PX,意思是我们要给这个key加一个过期时间的设置,具体时间由第五个参数决定;

第五个参数为time,与第四个参数相呼应,代表key的过期时间。

总的来说,执行上面的set()方法就只会导致两种结果:1.当前没有锁(key不存在),那么久进行加锁操作,并对锁设置一个有效期,同时value表示加锁的客户端。2.已经有锁存在,不做任何操作。

上述解锁请求中, SET_IF_NOT_EXIST (不存在则执行)保证了加锁请求的排他性,缓存超时机制保证了即使一个竞争者加锁之后挂了,也不会产生死锁问题:超时之后其他竞争者依然可以获取锁。通过设置value为竞争者的id,保证了只有锁的持有者才能来解锁,否则任何竞争者都能解锁,那岂不是乱套了。

解锁的步骤:

注意到这里解锁其实是分为2个步骤,涉及到解锁操作的一个原子性操作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解锁的时候用Lua脚本来实现,因为Lua脚本可以保证操作的原子性。那么这里为什么需要保证这两个步骤的操作是原子操作呢?

设想:假设当前锁的持有者是竞争者1,竞争者1来解锁,成功执行第1步,判断自己就是锁持有者,这是还未执行第2步。这是锁过期了,然后竞争者2对这个key进行了加锁。加锁完成后,竞争者1又来执行第2步,此时错误产生了:竞争者1解锁了不属于自己持有的锁。可能会有人问为什么竞争者1执行完第1步之后突然停止了呢?这个问题其实很好回答,例如竞争者1所在的JVM发生了GC停顿,导致竞争者1的线程停顿。这样的情况发生的概率很低,但是请记住即使只有万分之一的概率,在线上环境中完全可能发生。因此必须保证这两个步骤的操作是原子操作。

是否可重入 :以上实现的锁是不可重入的,如果需要实现可重入,在 SET_IF_NOT_EXIST 之后,再判断key对应的value是否为当前竞争者id,如果是返回加锁成功,否则失败。

锁释放时机 :加锁时我们设置了key的超时,当超时后,如果还未解锁,则自动删除key达到解锁的目的。如果一个竞争者获取锁之后挂了,我们的锁服务最多也就在超时时间的这段时间之内不可用。

Redis单点问题 :如果需要保证锁服务的高可用,可以对Redis做高可用方案:Redis集群+主从切换。目前都有比较成熟的解决方案。

利用Zookeeper创建临时有序节点来实现分布式锁:

其基本思想类似于AQS中的等待队列,将请求排队处理。其流程图如下:

解决不可重入 :客户端加锁时将主机和线程信息写入锁中,下一次再来加锁时直接和序列最小的节点对比,如果相同,则加锁成功,锁重入。

锁释放时机 :由于我们创建的节点是顺序临时节点,当客户端获取锁成功之后突然session会话断开,ZK会自动删除这个临时节点。

单点问题 :ZK是集群部署的,主要一半以上的机器存活,就可以保证服务可用性。

Zookeeper第三方客户端curator中已经实现了基于Zookeeper的分布式锁。利用curator加锁和解锁的代码如下:

java分布式锁的实现方式有哪些

常用的有EJB、rmi、Web Service,还有Hessian、NIO等,它们的优缺点比较比下:

1:EJB

优势:可扩展性好,安全性强,支持分布式事务处理。

劣势:不能跨语言;配置相对复杂,不同J2EE容器之间很难做无缝迁移。

2:rmi

优势:面向对象的远程服务模型;基于TCP协议上的服务,执行速度快。

劣势:不能跨语言;每个远程对象都要绑定端口,不易维护;不支持分布式事务JTA,RMI框架对于安全性、事务、可扩展性的支持非常有限。

3: Web Service

优势:跨语言、跨,SOA思想的实现;安全性高;可以用来兼容legacy系统的功能

劣势:性能相对差,不支持两阶段事务

4:Hessian

优势:使用简单,速度快;跨语言,跨;可以用来兼容legacy系统的功能。

劣势:安全性的支持不够强,不支持两阶段事务。

5:NIO(Mina/Netty)

优点:基于TCP通信,效率上高于HTTP的方式,非阻塞IO应对高并发绰绰有余。根据具体的需要制定数据传输的格式,可扩展性强。

缺点:不能跨语言,无法穿透防火墙。

复制粘贴 不喜勿喷

JAVA锁有哪些种类,以及区别

常见的Java锁有下面这些:

公平锁/非公平锁

可重入锁

独享锁/共享锁

互斥锁/读写锁

乐观锁/悲观锁

分段锁

偏向锁/轻量级锁/重量级锁

自旋锁

这些分类并不是全是指锁的状态,有的指锁的特性,有的指锁的设计,下面总结的内容是对每个锁的名词进行一定的解释。

公平锁/非公平锁

公平锁是指多个线程按照申请锁的顺序来获取锁。

非公平锁是指多个线程获取锁的顺序并不是按照申请锁的顺序,有可能后申请的线程比先申请的线程优先获取锁。有可能,会造成优先级反转或者饥饿现象。

对于Java ReentrantLock而言,通过构造函数指定该锁是否是公平锁,默认是非公平锁。非公平锁的优点在于吞吐量比公平锁大。

对于Synchronized而言,也是一种非公平锁。由于其并不像ReentrantLock是通过AQS的来实现线程调度,所以并没有任何办法使其变成公平锁。

可重入锁

可重入锁又名递归锁,是指在同一个线程在外层方法获取锁的时候,在进入内层方法会自动获取锁。说的有点抽象,下面会有一个代码的示例。

对于Java ReentrantLock而言, 他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是一个可重入锁,其名字是Re entrant Lock重新进入锁。

对于Synchronized而言,也是一个可重入锁。可重入锁的一个好处是可一定程度避免死锁。

synchronized void setA() throws Exception{

   Thread.sleep(1000);

   setB();

}synchronized void setB() throws Exception{

   Thread.sleep(1000);

}

上面的代码就是一个可重入锁的一个特点,如果不是可重入锁的话,setB可能不会被当前线程执行,可能造成死锁。

独享锁/共享锁

独享锁是指该锁一次只能被一个线程所持有。

共享锁是指该锁可被多个线程所持有。

对于Java ReentrantLock而言,其是独享锁。但是对于Lock的另一个实现类ReadWriteLock,其读锁是共享锁,其写锁是独享锁。

读锁的共享锁可保证并发读是非常高效的,读写,写读 ,写写的过程是互斥的。

独享锁与共享锁也是通过AQS来实现的,通过实现不同的方法,来实现独享或者共享。

对于Synchronized而言,当然是独享锁。

互斥锁/读写锁

上面讲的独享锁/共享锁就是一种广义的说法,互斥锁/读写锁就是具体的实现。

互斥锁在Java中的具体实现就是ReentrantLock

读写锁在Java中的具体实现就是ReadWriteLock

乐观锁/悲观锁

乐观锁与悲观锁不是指具体的什么类型的锁,而是指看待并发同步的角度。

悲观锁认为对于同一个数据的并发操作,一定是会发生修改的,哪怕没有修改,也会认为修改。因此对于同一个数据的并发操作,悲观锁采取加锁的形式。悲观的认为,不加锁的并发操作一定会出问题。

乐观锁则认为对于同一个数据的并发操作,是不会发生修改的。在更新数据的时候,会采用尝试更新,不断重新的方式更新数据。乐观的认为,不加锁的并发操作是没有事情的。

从上面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悲观锁适合写操作非常多的场景,乐观锁适合读操作非常多的场景,不加锁会带来大量的性能提升。

悲观锁在Java中的使用,就是利用各种锁。

乐观锁在Java中的使用,是无锁编程,常常采用的是CAS算法,典型的例子就是原子类,通过CAS自旋实现原子操作的更新。

分段锁

分段锁其实是一种锁的设计,并不是具体的一种锁,对于ConcurrentHashMap而言,其并发的实现就是通过分段锁的形式来实现高效的并发操作。

我们以ConcurrentHashMap来说一下分段锁的含义以及设计思想,ConcurrentHashMap中的分段锁称为Segment,它即类似于HashMap(JDK7与JDK8中HashMap的实现)的结构,即内部拥有一个Entry数组,数组中的每个元素又是一个链表;同时又是一个ReentrantLock(Segment继承了ReentrantLock)。

当需要put元素的时候,并不是对整个hashmap进行加锁,而是先通过hashcode来知道他要放在那一个分段中,然后对这个分段进行加锁,所以当多线程put的时候,只要不是放在一个分段中,就实现了真正的并行的插入。

但是,在统计size的时候,可就是获取hashmap全局信息的时候,就需要获取所有的分段锁才能统计。

分段锁的设计目的是细化锁的粒度,当操作不需要更新整个数组的时候,就仅仅针对数组中的一项进行加锁操作。

偏向锁/轻量级锁/重量级锁

这三种锁是指锁的状态,并且是针对Synchronized。在Java 5通过引入锁升级的机制来实现高效Synchronized。这三种锁的状态是通过对象监视器在对象头中的字段来表明的。

偏向锁是指一段同步代码一直被一个线程所访问,那么该线程会自动获取锁。降低获取锁的代价。

轻量级锁是指当锁是偏向锁的时候,被另一个线程所访问,偏向锁就会升级为轻量级锁,其他线程会通过自旋的形式尝试获取锁,不会阻塞,提高性能。

重量级锁是指当锁为轻量级锁的时候,另一个线程虽然是自旋,但自旋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当自旋一定次数的时候,还没有获取到锁,就会进入阻塞,该锁膨胀为重量级锁。重量级锁会让其他申请的线程进入阻塞,性能降低。

自旋锁

在Java中,自旋锁是指尝试获取锁的线程不会立即阻塞,而是采用循环的方式去尝试获取锁,这样的好处是减少线程上下文切换的消耗,缺点是循环会消耗CPU。

java trylock能实现分布式锁吗

一、使用分布式锁要满足的几个条件:

系统是一个分布式系统(关键是分布式,单机的可以使用ReentrantLock或者synchronized代码块来实现)

共享资源(各个系统访问同一个资源,资源的载体可能是传统关系型数据库或者NoSQL)

同步访问(即有很多个进程同事访问同一个共享资源。没有同步访问,谁管你资源竞争不竞争)

二、应用的场景例子

管理后台的部署架构(多台tomcat服务器+redis【多台tomcat服务器访问一台redis】+mysql【多台tomcat服务器访问一台服务器上的mysql】)就满足使用分布式锁的条件。多台服务器要访问redis全局缓存的资源,如果不使用分布式锁就会出现问题。 看如下伪代码:

long N=0L;

//N从redis获取值

if(N5){

N++;

//N写回redis

}

复制代码

java高级分布锁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java分布式锁使用场景、java高级分布锁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The End

发布于:2022-12-23,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首码项目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