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语言flush」JAVA语言的相关特点

博主:adminadmin 2022-12-19 13:09:08 64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java语言flush,以及JAVA语言的相关特点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flush是异步吗java

一、基本概念

同步和异步:

同步和异步是针对应用程序和内核的交互而言的。

同步指的是用户进程触发IO 操作并等待或者轮询的去查看IO 操作是否就绪;

而异步是指用户进程触发IO 操作以后便开始做自己的事情,而当IO 操作已经完成的时候会得到IO 完成的通知。

以银行取款为例:

同步 : 自己亲自出马持银行卡到银行取钱(使用同步 IO 时,Java 自己处理IO 读写);

异步 : 委托一小弟拿银行卡到银行取钱,然后给你(使用异步IO 时,Java 将 IO 读写委托给OS 处理,需要将数据缓冲区地址和大小传给OS(银行卡和密码),OS 需要支持异步IO操作API);

阻塞和非阻塞:阻塞和非阻塞是针对于进程在访问数据的时候,根据IO操作的就绪状态来采取的不同方式,说白了是一种读取或者写入操作方法的实现方式。

阻塞方式下,读取或者写入函数将一直等待;

而非阻塞方式下,读取或者写入方法会立即返回一个状态值。

以银行取款为例:

阻塞 : ATM排队取款,你只能等待(使用阻塞IO时,Java调用会一直阻塞到读写完成才返回);

非阻塞 : 柜台取款,取个号,然后坐在椅子上做其它事,等号广播会通知你办理,没到号你就不能去,你可以不断问大堂经理排到了没有,大堂经理如果说还没到你就不能去(使用非阻塞IO时,如果不能读写Java调用会马上返回,当IO事件分发器通知可读写时再继续进行读写,不断循环直到读写完成)

二、应用方式

2.1 BIO 编程

Blocking IO: 同步阻塞的编程方式。

BIO编程方式通常是在JDK1.4版本之前常用的编程方式。编程实现过程为:

首先,在服务端启动一个ServerSocket来监听网络请求,客户端启动Socket发起网络请求。

默认情况下ServerSocket回建立一个线程来处理此请求,如果服务端没有线程可用,客户端则会阻塞等待或遭到拒绝。

且建立好的连接,在通讯过程中,是同步的。在并发处理效率上比较低。大致结构如下:

同步并阻塞,服务器实现模式为一个连接一个线程,即客户端有连接请求时服务器端就需要启动一个线程进行处理,如果这个连接不做任何事情会造成不必要的线程开销,当然可以通过线程池机制改善。

BIO方式适用于连接数目比较小且固定的架构,这种方式对服务器资源要求比较高,并发局限于应用中,JDK1.4以前的唯一选择,但程序直观简单易理解。

使用线程池机制改善后的BIO模型图如下:

2.NIO 编程

Unblocking IO(New IO): 同步非阻塞的编程方式。

NIO本身是基于事件驱动思想来完成的,其主要想解决的是BIO的大并发问题。NIO基于Reactor,当socket有流可读或可写入socket时,操作系统会相应的通知引用程序进行处理,应用再将流读取到缓冲区或写入操作系统。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已经不是一个连接就要对应一个处理线程了,而是有效的请求,对应一个线程,当连接没有数据时,是没有工作线程来处理的。

NIO的最重要的地方是,当一个连接创建后,不需要对应一个线程,这个连接会被注册到多路复用器上面。所以,所有的连接只需要一个线程就可以搞定,当这个线程中的多路复用器进行轮询的时候,发现连接上有请求的话,才开启一个线程进行处理,也就是一个请求一个线程模式。

在NIO的处理方式中,当一个请求来的话,开启线程进行处理,可能会等待后端应用的资源(JDBC连接等),其实这个线程就被阻塞了,当并发上来的话,还是会有BIO一样的问题

3.AIO编程

Asynchronous IO: 异步非阻塞的编程方式。

与NIO不同,当进行读写操作时,只须直接调用API的read或write方法即可。这两种方法均为异步的,对于读操作而言,当有流可读取时,操作系统会将可读的流传入read方法的缓冲区,并通知应用程序;对于写操作而言,当操作系统将write方法传递的流写入完毕时,操作系统主动通知应用程序。即可以理解为,read/write方法都是异步的,完成后会主动调用回调函数。在JDK1.7中,这部分内容被称作NIO.2,主要在java.nio.channels包下增加了下面四个异步通道:AsynchronousSocketChannel、AsynchronousServerSocketChannel、AsynchronousFileChannel、AsynchronousDatagramChannel。

java中 flush方法的作用是什么?

flush() 是清空,而不是刷新啊。\x0d\x0a一般主要用在IO中,即清空缓冲区数据,就是说你用读写流的时候,其实数据是先被读到了内存中,然后用数据写到文件中,当你数据读完的时候不代表你的数据已经写完了,因为还有一部分有可能会留在内存这个缓冲区中。这时候如果你调用了 close()方法关闭了读写流,那么这部分数据就会丢失,所以应该在关闭读写流之前先flush(),先清空数据。

java 中的flush函数问题

输出的print语句,是把输出的字符串放到输出缓存里的。而这个缓存一般得等到满的时候才会把这些东西打印到控制台上。所以有时候没能及时的打印出来。为了让缓存里的字符串马上打印出来。就可以用out.flush来强制将缓冲区里的东西打印出来。

java中,PrintWriter类的flush()是做什么用的?

flush,字面上是冲刷的意思。flush()方法用于强制将内存缓冲区的数据流刷入文件。进行流的操作时,数据首先会被读到内存中,然后再写到文件中。在进行流的操作时,我们都知道最后需要调用out.close()这个方法,如果最后调用了.close()方法的话,是不需要在这之前调用.flush()的,因为.close()方法内部会自动调用.flush()。

java的IO流 flush()方法

java的IO流 flush()方法jdk中的定义:

public void flush() throws IOException

刷新此输出流并强制写出所有缓冲的输出字节。

flush 的常规协定是:如果此输出流的实现已经缓冲了以前写入的任何字节,则调用此方法指示应将这些字节立即写入它们预期的目标。

如果此流的预期目标是由基础操作系统提供的一个抽象(如一个文件),则刷新此流只能保证将以前写入到流的字节传递给操作系统进行写入,但不保证能将这些字节实际写入到物理设备(如磁盘驱动器)。

OutputStream 的 flush 方法不执行任何操作。

指定者:

接口 Flushable 中的 flush

抛出:

IOException - 如果发生 I/O 错误。

java中flush的具体用法。

FileOutPutStream继承outputStream,并不提供flush方法的重写,所以无论内容多少,write都会将二进制流直接传递给底层操作系统的I/O,flush无效果而Buffered系列的输入输出流函数单。

从Buffered这个单词就可以看出他们是使用缓冲区的,应用程序每次IO都要和设备进行通信,效率很低,因此缓冲区为了提高效率,当写入设备时,先写入缓冲区,等到缓冲区有足够多的数据时,就整体写入设备

使用BufferedXXXStream。默认缓冲区大小是8K。读的时候会一直填满缓冲区(或者文件读取完毕),写的时候也是等缓冲区满了之后(或者执行flush操作)才将内容送入内核缓冲区。

效率高的原因就是避免了每读一个字节都要陷入操作系统内核(这是个耗时的操作)。

flush()方法是输出储存在内存中全部的内容(批量输出)。 常用比如FileWriter类中就是一个典型,除了可以使用flush输出,最后调用close方法也会批量输出。

关于java语言flush和JAVA语言的相关特点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The End

发布于:2022-12-19,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首码项目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