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onvif协议」java onvif协议
今天给各位分享Javaonvif协议的知识,其中也会对java onvif协议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Onvif协议接入分析学习总结(设备取流)
- 2、网络通信 ONVIF 协议 详细介绍?
- 3、Onvif协议接入分析学习总结(基础部分)
- 4、onvif协议是什么?
- 5、onvif协议网络传输协议下,时延小于多少?
- 6、onvif协议是什么
Onvif协议接入分析学习总结(设备取流)
首先,你需要清楚知道前端IPC的ip地址、Onvif协议监听的端口(一般都是80)以及用户名密码(一般为登录IPC的用户名密码,海康设备IPC需要登录IPC的web端在配置添加Onvif用户)。
其次你需要知道IPC请求的各个服务支持的协议地址如:(默认80端口,同:),一般需要知道Devicemgmt的地址就可以通过这个协议地址往下操作。
如果你不知道IPC的ip以及port等信息,那你就需要使用一些Onvif的测试工具如 ONVIF Device Test Tool和 ONVIF Device Manager 通过Onvif的Discovery协议(广播发现)获取IPC的ip和port信息。
拿到这些信息后就可以开始向设备请求信息获取取流的RTSP地址。
目前一些需要的信令的Onvif官网地址:
1、其他服务地址获取-------- GetServices (推荐)或者 GetCapabilities
该请求是获取各个服务的XAddr(如)以及能力集。
取流过程通过该信令请求获取Media(如)或者Media2(如)的服务地址。
2、设备的通道信息获取-------- Media-GetProfiles (或者 Media2-GetProfiles )
根据返回的信息记录保存ProfileToken。
里面重点的几个关键信息为VideoSourceConfiguration、VideoEncoderConfiguration。
VideoSourceConfiguration对应的是视频源配置,可以理解为一个摄像头,或者一个监控护画面,一个视频。
VideoEncoderConfiguration对应的是视频编码配置,可以理解为一个视频源对应不同的画面配置,一个视频对应的标清、高清或者超清等等(主码流、副码流、第三码流等)。
一个Profile下对应有一个VideoSourceConfiguration和一个唯一VideoEncoderConfiguration。
一个VideoSourceConfiguration可以对应多个VideoEncoderConfiguration。
3、设备的RTSP的流地址获取-------- Media-GetStreamUri (或者 Media2-GetStreamUri )
请求只需带上ProfileToken,设备会返回对应的Uri。
4、播放Uri
可以通过RTSP客户端播放实时流。
网络通信 ONVIF 协议 详细介绍?
ONVIF致力于通过全球性的开放接口标准来推进网络视频在安防市场的应用,这一接口标准将确保不同厂商生产的网络视频产品具有互通性。2008年11月,论坛正式发布了ONVIF第一版规范——ONVIF核心规范1.0。随着视频监控的网络化应用,产业链的分工将越来越细。有些厂商专门做摄像头,有些厂商专门做DVS,有些厂商则可能专门做平台等,然后通过集成商进行集成,提供给最终客户。这种产业合作模式,已经迫切的需要行业提供越来越标准化的接口平台。
为此,2008年5月,由安讯士联合博世及索尼公司三方宣布将携手共同成立一个国际开放型网络视频产品标准网络接口开发论坛,取名为ONVIF(开放型网络视频接口论坛),并以公开、开放的原则共同制定开放性行业标准。
ONVIF标准将为网络视频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定义通用协议,包括装置搜寻、实时视频、音频、元数据和控制信息等。网络视频产品由此所能提供的多种可能性,使终端用户,集成商,顾问和生产厂商能够轻松地从中获益,并获得高性价比、更灵活的解决方案、市场扩张的机会以及更低的风险。
据了解,目前有部分企业和电信运营商已经制定了与之相关的业内规范,也有一些企业联盟提出了一些互联互通的企业标准。ONVIF则是面向全球,出发点是制订一个完全开放的标准。这项标准的主要目标在于推动不同品牌网络视频设备之间的整合,协助制造商,软件开发人员以及独立软件厂商确保产品的互联互通性,很适合于企业级市场。
从ONVIF的官方网站上可了解,从去年年底已经正式对外招收会员。同时为适应各种不同的参与级别,ONVIF还提供了不同等级的会员资格,可以选择高级、中级或用户会员级别。论坛目前接纳的会员已有近40家。其中,高级会员有12家,除了三家发起公司外,松下、三星、思科、西门子、TI等著名品牌位列其中,而国内的海康威视和浙江大华也是ONVIF论坛的高级会员。
推行标准的过程也是净化市场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整合安防市场资源,减少大量重复开发的劳动,和无谓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消耗,提高产品的可靠性。更大的互通和兼容性有利于产业的集体升级,最终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实惠。相信统一的开放型标准平台将极大促进安防监控业的健康发展。
Onvif协议接入分析学习总结(基础部分)
1、Onvif协议是基于TCP协议传输的一套网络视频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定义通用协议,所以你首先需要搞定TCP传输协议。
2、Onvif协议的信令是Body为SOAP信息的HTTP协议信息,所以你需要了解一些HTTP协议的内容,以及详细了解SOAP协议,以及XML协议。
以上是一条Onvif客户端向前端设备发起的获取设备信息的请求,可以看到头部是一段HTTP的Header,里面包含了一些基础信息,默认是短连接,只有事件的PULL模式会用到长连接需要在头部设置Keep-alive(HTTP协议),否则默认短连接。
底下是一段HTTP的Body,SOAP协议是一种基于XML的协议,主要格式就是
上面的SOAP请求没有带Header是因为该设备并没有鉴权相关的内容,而一般设备都会需要鉴权内容,Header里应该包含用户密码等信息,用户鉴权这个需要在后面文章讲解,Onvif支持两种鉴权方式,一种是WS-UsernameToken(常用,需要理解并实现),另外是Digest(RTSP取流也会用到的鉴权方式,可以尝试了解)。
一般的Onvif信令请求的这个s:Envolope后面跟的xmlns:tds=""表面你Body里的请求是哪个WSDL里面的设置,这里的tds设置好了就是后面请求需要带的域名,即tds:GetDeviceInformation。目前基本的的WSDL都有默认的域名设置,如tds表明,tan表明等。
s:Body后面跟的就是Onvif协议设定的请求内容如:
那边s:Body如下:
3、Onvif协议实现的请求队列最好为串行队列,同时建议实现的是同步请求。虽然Onvif协议是支持前端IPC的设备配置更新时产生事件并上报,但是目前市面上的厂家并没有实现该事件,所以异步无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请根据使用场景择优选择)。
4、接下来就是理解Onvif协议,根据你所需要的设备信息去实现对于的Onvif信令,然后建立TCP连接发送信令获取数据。
5、设备在线状态的判断,Onvif协议里面并没有保活机制(只有Discovery协议里有上线发Hell机制,下线发Bye的机制,但是这是正常设备下线流程,真实环境很少有),所以安照Onvif标准实现的话,你是无法感知设备是否可用。
这里提供一种思路,就是自己实现一种保活机制,设置定时器,定时向设备发送GetDeviceInformation信令,通过该信令的响应判断前端设备是否可用。
6、Onvif协议里一般常用的功能:
设备基础信息
设备事件管理
设备媒体相关(编解码相关)
设备回放
设备输入输出
设备云台控制相关
设备媒体相关(版本2.0)
设备发现
设备分析模块(移动侦测,遮挡报警等)
onvif协议是什么?
ONVIF,原意为开放型网络视频接口论坛,即 Open Network Video Interface Forum 。
是安讯士、博世、索尼等三家公司在2008年共同成立的一个国际性、开放型网络视频产品标准网络接口的开发论坛,后来由这个技术开发论坛共同制定的开放性行业标准,就用该论坛的大写字母命名,即ONVIF 网络视频标准规范,习惯简称为:ONVIF协议。
ONVIF致力于通过全球性的开放接口标准来推进网络视频在安防市场的应用,这一接口标准将确保不同厂商生产的网络视频产品具有互通性。
扩展资料
ONVIF的规范作用
ONVIF规范描述了网络视频的模型、接口、数据类型以及数据交互的模式。并复用了一些现有的标准,如WS系列标准等。ONVIF规范的目标是实现一个网络视频框架协议,使不同厂商所生产的网络视频产品(包括摄录前端、录像设备等)完全互通。
ONVIF规范中设备管理和控制部分所定义的接口均以Web Services的形式提供。ONVIF规范涵盖了完全的XML及WSDL的定义。每一个支持ONVIF规范的终端设备均须提供与功能相应的Web Service。服务端与客户端的数据交互采用SOAP协议。ONVIF中的其他部分比如音视频流则通过RTP/RTSP进行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onvif
onvif协议网络传输协议下,时延小于多少?
onvif 是协议, 跟时延没关系。 时延跟网速和网络环境有关。
另外,缓存跟ONVIF也没关系, 正常一个监控高清头,每秒传输5M左右。 10个最少50M.
onvif协议是什么
一、什么是ONVIF?
形成
2008年5月,由安讯士(AXIS)联合博世(BOSCH)及索尼(SONY)公司三方宣布携手共同成立一个国际开放型网络视频产品标准网络接口开发论坛,取名为ONVIF(Open Network Video Interface Forum,开放型网络视频接口论坛),并以公开、开放的原则共同制定开放性行业标准。ONVIF标准将为网络视频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定义通用协议,包括装置搜寻、实时视频、音频、元数据和控制信息等。截止到2011年3月,已有279个公司加入ONVIF成为会员。2008年11月,论坛正式发布了ONVIF第一版规范。
2010年11月,论坛发布了ONVIF第二版规范。规范涉及设备发现、实时音视频、摄像头PTZ控制、录像控制、视频分析等方面。
2. 规范作用
ONVIF规范描述了网络视频的模型、接口、数据类型以及数据交互的模式。并复用了一些现有的标准,如WS系列标准等。ONVIF规范的目标是实现一个网络视频框架协议,使不同厂商所生产的网络视频产品(包括摄录前端、录像设备等)完全互通。
ONVIF规范中设备管理和控制部分所定义的接口均以Web Services的形式提供,设备作为服务提供者为服务端。ONVIF规范涵盖了完全的XML及WSDL的定义。每一个支持ONVIF规范的终端设备均须提供与功能相应的Web Service。服务端与客户端的数据交互采用SOAP协议。ONVIF中的其他部分比如音视频流则通过RTP/RTSP进行 。
3.规范优势
协同性:不同厂商所提供的产品,均可以通过一个统一的“语言”来进行交流。方便了系统的集成。
灵活性:终端用户和集成用户不需要被某些设备的固有解决方案所束缚。大大降低了开发成本。
质量保证:不断扩展的规范将由市场来导向,遵循规范的同时也满足主流的用户需求。
由于采用WSDL+XML模式,使ONVIF规范的后续扩展不会遇到太多的麻烦。XML极强的扩展性与SOAP协议开发的便捷性将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和使用ONVIF规范。
ONVIF组织日益扩大,与同领域的PSIA,HDCCTV相比,占据了绝对的人员优势。会员企业不乏国内外著名的设备制造商与集成商。一套规范、协议的生命周期,与市场占有率是息息相关的。而ONVIF规范的发展则正是由市场来导向,由用户来充实的。每一个成员企业都拥有加强、扩充ONVIF规范的权利。ONVIF规范所涵盖的领域将不断增大。目前门禁系统的相关内容也即将被纳入ONVIF规范之中。在安防、监控系统急速发展的今天,效率和质量的领先所带来的价值不言而喻。ONVIF协议提供了这样的潜质。
Javaonvif协议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java onvif协议、Javaonvif协议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发布于:2022-12-19,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