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afinal的简单介绍

博主:adminadmin 2022-12-14 17:15:09 67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javaafinal,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afinalDB 修改用户表里的的两项数据 用afinalDB语句怎么写

今天给大家介绍下#afinal#来操作android的数据库sqlite。

#afinal#是一个android的orm、ioc快速开发框架,里面包含了四大功能:空间的id绑定和事件绑定功能;网络图片的显示功能(里面包含了强大的缓存框架);数据库sqlite的操作功能;http数据的读取功能(支持ajax方式读取);

#afinal#开源网址:

这篇文章主要是介绍afinal的功能之一FinalDb组件,其他组件请关注我的博客吧,以后将会一一介绍:

# afinal#的FinalDb组件是android的一个轻量级的orm框架,使用简单,一行代码就可以完成数据库的各种操作功能。

首先我们来创建一个测试实体类 User.java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package com.devchina.ormdemo;

import java.util.Date;

public class User {

private int id;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String email;

private Date registerDate;

private Double money;

/////////////getter and setter 不能省略哦///////////////

public int getId() {

return id;

}

public void setId(int id) {

this.id = id;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String getEmail() {

return email;

}

public void setEmail(String email) {

this.email = email;

}

public Date getRegisterDate() {

return registerDate;

}

public void setRegisterDate(Date registerDate) {

this.registerDate = registerDate;

}

public Double getMoney() {

return money;

}

public void setMoney(Double money) {

this.money = money;

}

}

这个实体类要注意一点就是getter和setter是不能省略的哦,,,,因为afinal的finalDb最终会调用setter去给实体类的属性赋值。

现在实体类创建完毕了,我们来写我们的第一个demo:

AfinalOrmDemoActivity.java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package com.devchina.ormdemo;

import java.util.Date;

import java.util.List;

import net.tsz.afinal.FinalActivity;

import net.tsz.afinal.FinalDb;

import net.tsz.afinal.annotation.view.ViewInject;

import android.os.Bundle;

import android.util.Log;

import android.widget.TextView;

public class AfinalOrmDemoActivity extends FinalActivity {

@ViewInject(id=R.id.textView) TextView textView; //这里使用了afinal的ioc功能,以后将会讲到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main);

FinalDb db = FinalDb.create(this);

User user = new User();

user.setEmail("afinal@tsz.net");

user.setName("探索者");

user.setRegisterDate(new Date());

db.save(user);

ListUser userList = db.findAll(User.class);//查询所有的用户

Log.e("AfinalOrmDemoActivity", "用户数量:"+ (userList!=null?userList.size():0));

textView.setText(userList.get(0).getName()+":"+user.getRegisterDate());

}

}

很简单吧,就一个FinalDb db = FinalDb.create(this),然后db.save(user);就可以把我们定义的实体类保存到数据库去啦。我们来看输出日志:

什么?就这样就保存到sqlite数据库里面去了?可是我们还没有创建数据库,也没有创建表呀?怎么可能?

这里,我要跟大家说的是afinal自己去创建啦,简单吧。

我们来看下adt的File Exploer 查看database目录,下面确实有一个afinal.db文件,如下图:

我们把afinal.db导出来后,通过sqlite数据库打开afinal.db,如下图:

同时afinal自动给我们创建来表:com_devchina_ormdemo_User,由此看出afinal会以类名为表名自动创建表:我们再过来看下表的数据:

到这里,相信大家能明白了,原理afinal自动给我们创建了数据库afinal.db同时给我们创建了表com_devchina_ormdemo_User,保存的时候,afinal自动把数据保存到sqlite表里面去了。

这时候,估计大家的疑问又起来了

afinal自动创建了数据库afinal.db,同时自动创建了表com_devchina_ormdemo_User。可是,我们不想创建数据库afinal.db,也不想让我们的表示com_devchina_ormdemo_User,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这一些呀,afinal都已经想好了。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下afinal的orm注解功能。

第一个,配置数据库中的表名 net.tsz.afinal.annotation.sqlite.Table,我们来给user,java配置一下: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package com.devchina.ormdemo;

import java.util.Date;

import net.tsz.afinal.annotation.sqlite.Table;

@Table(name="user_test")

public class User {

private int id;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String email;

private Date registerDate;

private Double money;

/////////////getter and setter///////////////

//代码太长,略getter setter,开发中不能省略

}

这里和上边唯一不同的是 多了一个注解 @Table(name="user_test"),只要我们配置了这个以后,我们再来看下afinal创建的数据库和表: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来,afinal又自动给我们创建了表user_test,但是要注意的是com_devchina_ormdemo_User这个表afinal并没有去删除,所以这里也要提醒下大家,我们在重新设计了类的结构或者属性的时候,先手动删除掉直接的数据,否则就会有垃圾数据保存在数据库里面,当然,不删除也可以,不会有任何的影响。

在上面的讲述中,细心的朋友可能会注意到了一个问题,afinal自动把user的id的这个属性当做了主键。而且自动增长。

可是,可是在我们的开发过程中,我们的user可能没有id这个属性啊,可能是userId,或者又可能是其他我们喜欢的属性,那怎么办呢?

没有关系:afinal有给我们准备了另一个注解:net.tsz.afinal.annotation.sqlite.Id,通过这个,我们就可以给我们的实体类定义主键啦

afinal的主键机制是:

当给某个属性添加注解@id的时候,该属性就是主键(一个类中只有一个主键),保存在数据库中的列名为属性的名称,@Id(column="userId")给属性添加注解的时候,保存在数据库的列名是userId,当这个属性没有的时候,afinal自动回去该类查找_id属性,_id属性也没有的时候,afinal就会自动去查找id属性。如果连id属性也没有,那么afinal就报错啦,afinal的orm规则中,表示必须有主键的,而且只能有一个(目前暂时不支持复合主键)。

回到刚才的问题,afinal给我们自动创建数据库afinal.db,可是,我们不想创建让数据库名是afinal.db,那怎么办呢?

afinal的创建时候有多个方法的重载。

在create的方法中,

isDebug表示是否是debug模式,debug模式中,使用afinal操作数据库的时候就会答应SQL语句的log,

dbName就是数据库的名称啦。

所以这里,我们传入我们自己想要的数据库名称就行了。

其实afinal的FinalDb模块中,还有很多其他的功能,比如一对多,多对一的配置和注解等等。等待大家挖掘了。

afinal的orm注解中有:

Id-------注解注解

Property------属性注解

Table-------数据表注解

ManyToOne--------多对一注解

OneToMany---------一对多注解

Transient-------忽略属性注解(如果该属性添加这个注解,afinal的orm功能将忽略该属性)

源代下载地址:

里面没有jar包,自己去afinal的广发网站下载最新jar包

JAVA中哪个修饰符所定义的方法不能被子类覆盖AfinalBprotected

final private 修饰的方法不能被子类覆盖

protected 修饰的方法不能被不同包的子类覆盖

想自己学习Java,但是没有基础,怎么才能真正的入门呢?

自学java怎么算入门? 衡量标准是什么?

我从个人角度分为三个阶梯: 初学,入门,高手

第一: 初学 (理论知识阶段)

很多同学刚刚入门学习java,看书,或者看视频。这个阶段是积累理论知识的时候,相对比较容易,一个小知识点,信息量少,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就可以。

在这个阶段,很多同学学得很快,感觉编程好简单。

随着学习的深入,大多数同学会产生混乱。 为什么? 所有的技术背后都有原理,前面都有应用场景,不同应用场景有不同使用方法。 信息量逐级增加。

信息量逐级增大后,会有什么问题?

学到后面忘记前面。

新技术不断出现,感觉永远学不完。 丧失兴趣或信心。

理论知识阶段,更重要的是理解原理和规律, 知识点的细节记不住可后面查找。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 交流讨论,理解和总结。 多问为什么是关键!

第二: 入门 (熟练度)

一个项目从0到1的过程才是最宝贵的,也是初学者提升最大的部分。 但从书本或者视频中,很难学习这个过程。

技术的应用能力换句话说是 技术的分解排序能力, 当遇到一个需求,该如下实现?

基本的思路是 把需求分解成原子操作。 原子操作代表开发当中的基本操作,也就是在知识点当中学到的,比如数据库操作,sql,框架的基本使用等等。

如果能把需求分解为原子操作序列,开发完成只是时间快慢的问题。往往刚刚开始学习编程的同学,不善于或者懒得去思考。毕竟看视频是被动的,分析问题是主动思考。学习只是看看视频,本质上是思考的懒惰。

所以需要找大量的练习和项目案例进行实践!!!

第三: 高手(业务和性能)

程序员是把理论知识组合应用起来解决用户的问题。(或者提高用户的效率)

第三个等级的知识更加多元化,不同行业涉及不同的领域知识,信息量也是增大。

业务解决用户的问题,可以赚钱。

性能用最小的资源,解决用户的问题,可以省钱。

所以在企业开发中,需要考虑更多和成本,时间,用户等相关的问题。

总结: 掌握理论知识后,需要大量的代码去实践,才算入门。

分享下学习路线,供你参考一下!

希望能帮到你,望采纳!!

如果需要学习的资料,可私信找我获取,免费提供~

java多线程,对象锁是什么概念?

java线程:

1.线程中一些基本术语和概念

1.1线程的几个状态

初始化状态

就绪状态

运行状态

阻塞状态

终止状态

1.2 Daemon线程

Daemon线程区别一般线程之处是:主程序一旦结束,Daemon线程就会结束。

1.3锁的定义

为了协调多个并发运行的线程使用共享资源才引入了锁的概念。

1.4死锁

任何多线程应用程序都有死锁风险。当一组线程中的每一个都在等待一个只

有该组中另一个线程才能引起的事件时,我们就说这组线程死锁了。换一个说法

就是一组线程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在等待别的成员占有的资源时候,就可以说这组

线程进入了死锁。死锁的最简单情形是:线程 A 持有对象 X 的独占锁,并且

在等待对象 Y 的锁,而线程 B 持有对象 Y 的独占锁,却在等待对象 X 的锁。

除非有某种方法来打破对锁的等待(Java 锁定不支持这种方法),否则死锁的线

程将永远等下去。

1.5.Java对象关于锁的几个方法

1.5.1 wait方法

wait方法是java根对象Object含有的方法,表示等待获取某个锁。在wait方法进入前,会释放相应的锁,在wait方法返回时,会再次获得某个锁。

如果wait()方法不带有参数,那只有当持有该对象锁的其他线程调用了notify或者notifyAll方法,才有可能再次获得该对象的锁。

如果wait()方法带有参数,比如:wait(10),那当持有该对象锁的其他线程调用了notify或者notifyAll方法,或者指定时间已经过去了,才有可能再次获得该对象的锁。

参考 thread.lock.SleepAndWait

1.5.2 notify/notifyAll方法

这里我就不再说明了。哈哈,偷点懒。

1.5.3 yield方法

yield()会自动放弃CPU,有时比sleep更能提升性能。

1.6锁对象(实例方法的锁)

在同步代码块中使用锁的时候,担当锁的对象可以是这个代码所在对象本身或者一个单独的对象担任,但是一定要确保锁对象不能为空。如果对一个null对象加锁,会产生异常的。原则上不要选择一个可能在锁的作用域中会改变值的实例变量作为锁对象。

锁对象,一种是对象自己担任,一种是定义一个普通的对象作为private property来担任,另外一种是建立一个新的类,然后用该类的实例来担任。

参考 :

thread.lock.UseSelfAsLock,使用对象自己做锁对象

thread.lock.UseObjAsLock 使用一个实例对象作锁对象

thread.lock.UseAFinalObjAsLock使用常量对象作为一个锁对象

1.7类锁

实例方法存在同步的问题,同样,类方法也存在需要同步的情形。一般类方法的类锁是一个static object来担任的。当然也可以采用类本身的类对象来作为类锁。

一个类的实例方法可以获得该类实例锁,还可以尝试去访问类方法,包含类同步方法,去获得类锁。

一个类的类方法,可以尝试获得类锁,但是不可以尝试直接获得实例锁。需要先生成一个实例,然后在申请获得这个实例的实例锁。

参考

thread.lock.UseStaticObjAsStaticLock 使用类的属性对象作为类锁。

thread.lock.UseClassAsStaticLock使用类的类对象作为类锁

1.8.线程安全方法与线程不安全方法

如果一个对象的所有的public方法都是同步方法,也就是说是public方法是线程安全的,那该对象的private方法,在不考虑继承的情况下,可以设置为不是线程安全的方法。

参考 thread.lock.SynMethrodAndNotSynMethrod

1.9类锁和实例锁混合使用

在实例方法中混合使用类锁和实例锁;可以根据前面说的那样使用实例锁和类锁。

在类方法中混合使用类锁和实例锁,可以根据前面说的那样使用类锁,为了使用实例锁,先得生成一个实例,然后实例锁。

参考 thread.lock.StaticLockAndObjLock

1.10锁的粒度问题。

为了解决对象锁的粒度过粗,会导死锁出现的可能性加大,锁的粒度过细,会程序开发维护的工作加大。对于锁的粒度大小,这完全要根据实际开发需要来考虑,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1.11.读写锁

一个读写锁支持多个线程同时访问一个对象,但是在同一时刻只有一个线程可以修改此对象,并且在访问进行时不能修改。

有2种调度策略,一种是读锁优先,另外就是写锁优先。

参考 thread.lock.ReadWriteLock

1.12 volatile

在Java中设置变量值的操作,除了long和double类型的变量外都是原子操作,也就是说,对于变量值的简单读写操作没有必要进行同步。这在JVM 1.2之前,Java的内存模型实现总是从主存读取变量,是不需要进行特别的注意的。而随着JVM的成熟和优化,现在在多线程环境下volatile关键字的使用变得非常重要。在当前的Java内存模型下,线程可以把变量保存在本地内存(比如机器的寄存器)中,而不是直接在主存中进行读写。这就可能造成一个线程在主存中修改了一个变量的值,而另外一个线程还继续使用它在寄存器中的变量值的拷贝,造成数据的不一致。要解决这个问题,只需要像在本程序中的这样,把该变量声明为volatile(不稳定的)即可,这就指示JVM,这个变量是不稳定的,每次使用它都到主存中进行读取。一般说来,多任务环境下各任务间共享的标志都应该加volatile修饰。

2.线程之间的通讯

在其他语言中,线程之间可以通过消息队列,共享内存,管道等方式来实现

线程之间的通讯,但是java中可以不采用这样方式,关注的是线程之间的同步。

只要保证相关方法运行的线程安全,信息共享是自然就可以显现了。

2.1屏障

屏障就是这样的一个等待点: 一组线程在这一点被同步,这些线程合并各自的结果或者运行到整体任务的下一阶段。

参考:

thread.lock. BarrierUseExample

thread.lock.Barrier

2.2.锁工具类

提供对线程锁的获取,释放功能。展示了锁的获取释放过程。可以作为一个工具类来使用。

参考:thread.lock. BusyFlag

2.3.条件变量

条件变量是POSIX线程模型提供的一种同步类型,和java中的等待通知机制类似。

虽然java中已经有了等待通知机制,但是为了减少在notify/notifyAll方法中

线程调度的开销,把一些不需要激活的线程屏蔽出去,引入了条件变量。

Java中2个(多个)条件变量可以是同一个互斥体(锁对象)。

参考:thread.lock.CondVar 条件变量类

常见的应用情形:

一个锁控制多个信号通道(例如:多个变量),虽然可以采用简单java等待通知机制,但是线程调度效率不高,而且线程可读性也不是太好,这时候可以采用创建一个锁对象(BusyFlag实例),同时使用这个BusyFlag实例来创建多个条件变量(CondVar 实例)。

经常使用到CondVar类的地方是缓冲区管理,比如:管道操作之类的。先创建一个BusyFlag实例,然后创建CondVar 实例,用这个条件变量描述缓冲区是否为空,另外创建CondVar 实例作条件变量述缓冲区是否满。

现实中,马路的红绿灯,就可以采用条件变量来描述。

3. Java线程调度

3.1 Java优先级

java的优先级别共有10种,加上虚拟机自己使用的优先级别=0这种,总共11种。

大多数情况来说,java线程的优先级设置越高(最高=10),那线程越优先运行。

3.2. 绿色线程

线程运行在虚拟机内,操作系统根本不知道这类线程的存在。

线程是由虚拟机调度的。

3.3 本地线程

线程是由运行虚拟机的操作系统完成的。

3.4 Windows本地线程

操作系统,完全能够看得到虚拟机内的每一个线程,同时虚拟机的线程和操作系统的线程是一一对应的。Java的线程调度室由操作系统底层线程决定的。

在win32平台下,windows线程只有6个优先级别。和java线程优先级别对应如下:

Java线程优先级 Windows 95/nt/2000线程优先级

0 THREAD_ PRIORITY_IDLE

1(Thread.MIN_PRIORITY) THREAD_ PRIORITY_LOWEST

2 THREAD_ PRIORITY_LOWEST

3 THREAD_ PRIORITY_BELOW_NORMAL

4 THREAD_ PRIORITY_BELOW_NORMAL

5 (Thread.NORM_PRIORITY) THREAD_ PRIORITY _NORMAL

6 THREAD_ PRIORITY _ABOVE_NORMAL

7 THREAD_ PRIORITY _ABOVE_NORMA

8 THREAD_ PRIORITY _HIGHEST

9 THREAD_ PRIORITY _HIGHEST

10 (Thread.MAX_PRIORITY) THREAD_ PRIORITY _CRITICAL

3.5线程优先级倒置与继承

如果一个线程持有锁(假设该线程名字=ThreadA,优先级别=5),另外一个线程(假设该线程名字=ThreadB,优先级别=7),现在该线程(ThreadA)处于运行状态,但是线程ThreadB申请需要持有ThreadA所获得的锁,这时候,为了避免死锁,线程A提高其运行的优先级别(提高到ThreadB的优先级别=7),而线程ThreadB为了等待获得锁,降低线程优先级别(降低到ThreadA原来的优先级别=5).

上述的这种情况,对于ThreadA,继承了ThreadB的优先级别,这成为优先级别的继承;对于ThreadB暂时降低了优先级别,成为优先级别的倒置。

当然,一旦线程ThreadA持有的锁释放了,其优先级别也会回到原来的优先级别(优先级别=5)。线程ThreadB获得了相应的锁,那优先级别也会恢复到与原来的值(优先级别=7)。

3.6循环调度

具有同样优先级的线程相互抢占成为循环调度。

4.线程池

创建一个线程也是需要一定代价的,为了降低这个代价,采用了和普通对象池的思想建立线程池,以供系统使用。

线程消耗包括内存和其它系统资源在内的大量资源。除了 Thread 对象所需的内存之外,每个线程都需要两个可能很大的执行调用堆栈。除此以外,JVM 可能会为每个 Java 线程创建一个本机线程,这些本机线程将消耗额外的系统资源。最后,虽然线程之间切换的调度开销很小,但如果有很多线程,环境切换也可能严重地影响程序的性能。

使用线程池的方式是,先建立对象池,然后申请使用线程,程序线程运行,运行完毕,把线程返回线程池。

使用线程池的风险:同步错误和死锁,与池有关的死锁、资源不足和线程泄漏。

大家有空可以研究一下tomcat的线程池实现原理思想。

实际上是tomcat已经在从线程池的使用线程时候加上了事件处理机制。

个人认为,线程池之类的实现,一般不要自己实现,因为自己实现主要是稳定性等方面可能作的不够好。

可以参考 apache的jakarta-tomcat-5.5.6的相关代码,具体是:

jakarta-tomcat-connectors\util\java\org\apache\tomcat\util\threads的相关代码

5工作队列

使用工作队列的好处是不象直接使用线程池那样,当线城池中没有线程可以使用的时

候,使用者需要处于等待状态,不能进行其他任务的处理。

工作队列的工作原理是:

采用后台线程处理方式,客户端把任务提交给工作队列,工作队列有一组内部可以工作线程,这些工作线程从工作队列中取出任务运行,一个任务完成后,就从队列获取下一个任务进行处理。当工作队列中没有任务可以处理时候,工作线程就处于等待状态,直到获得新的任务时候,才进行新的处理。

afinal实体类必须要有一个值为id吗

可以的

resultClass="Map"

java 中把结果集转化为Map就可以了,map中的键为字段名,值为结果集中的值

不过一般不建议这么用,一般sql语句比较灵活,结果集的列数不固定的时候才这么用,一般还是建议用实体来封装数据

关于javaafinal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The End

发布于:2022-12-14,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首码项目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