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rpc示例」grpc生成java代码
今天给各位分享javarpc示例的知识,其中也会对grpc生成java代码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java webservice例子,例子完整,最好有注释,demo也行!但是一定要完整!谢谢!
- 2、thinkphp jsonrpc java怎么调用
- 3、RPC框架(1 - 实现服务端注册一个服务)
- 4、java protobuf 定义rpc服务怎么调用
- 5、分析JAVA中几种常用的RPC框架
- 6、如何实现一个简单的RPC框
java webservice例子,例子完整,最好有注释,demo也行!但是一定要完整!谢谢!
刚好 我这两天也在学webservice,给你一个我才学的例子
1.解压axis压缩包,然后解压,取出里面的webapps里面的axis项目放到tomcat中的webapps中,然后启动tomcat
项目的发布有两种形式
1.即时发布
直接在axis中放置java源文件,注意后缀名字改为.jws.注意源文件中不要有任何的导包语句
详细步骤如下
1.直接在axis目录下编写java源文件,写好后把后缀名改为jws。如Demo.jws
2.重启动服务器,在浏览器中输入,点开后得到一个网址
3.在myeclipse中导入网址,可以执行里面的方法就可以了。
2.定制发布
编写要发布为服务器javaBean
编写生成class文件放在tomcat中的axis中的webinf中的classes中
编写deploy.wsdd文件描述服务器的名称入口等信息。
详细步骤
以一个add为例子
1.编写javaBean代码
public class add {
public Integer getAdd(Integer a, Integer b){
return a+b;
}
}
2.将class文件放入axis中的webinf下的classes中
注意,如果该类有包的话,就要建立相应的文件名,如
package com.ssh.webservice
那么classes文件下就要有相应的com文件夹,ssh文件夹,webservice文件夹
3.写上他的描述文件wsdd文件
描述文件直接放到classes中即可,名字为deploy.wsdd,文件为
deployment xmlns="" xmlns:java=""
service name="Add" provider="java:RPC"
list中显示的名字
parameter name="className" value="add"/
调用的类
parameter name="allowedMethods" value="*"/
指定调用的方法
/service
/deployment
4.编写批处理文件.bat文件,如下
set classpath=%classpath%;E:\ur2001Tomcat\apache-tomcat-6.0.32\webapps\axis\WEB-INF\lib\axis.jar;
set classpath=%classpath%;E:\ur2001Tomcat\apache-tomcat-6.0.32\webapps\axis\WEB-INF\lib\axis-ant.jar;
set classpath=%classpath%;E:\ur2001Tomcat\apache-tomcat-6.0.32\webapps\axis\WEB-INF\lib\commons-discovery-0.2.jar;
set classpath=%classpath%;E:\ur2001Tomcat\apache-tomcat-6.0.32\webapps\axis\WEB-INF\lib\commons-logging-1.0.4.jar;
set classpath=%classpath%;E:\ur2001Tomcat\apache-tomcat-6.0.32\webapps\axis\WEB-INF\lib\jaxrpc.jar;
set classpath=%classpath%;E:\ur2001Tomcat\apache-tomcat-6.0.32\webapps\axis\WEB-INF\lib\log4j-1.2.8.jar;
set classpath=%classpath%;E:\ur2001Tomcat\apache-tomcat-6.0.32\webapps\axis\WEB-INF\lib\saaj.jar;
set classpath=%classpath%;E:\ur2001Tomcat\apache-tomcat-6.0.32\webapps\axis\WEB-INF\libwsdl4j-1.5.1.jar
java org.apache.axis.client.AdminClient E:\ur2001Tomcat\apache-tomcat-6.0.32\webapps\axis\WEB-INF\classes\deploy.wsdd
然后运行该批处理文件
5.启动服务器,在浏览器中输入项目的发布地址,如就会有已个list,然后点进方法
6.编写客户端代码,如下
package com.ssh.client;
import org.apache.axis.client.Call;
import org.apache.axis.client.Service;
import javax.xml.namespace.QName;
public class Test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 args) {
try {
String endpoint =
"";
这个地址是值xml文件中的最后一行的local地址
Service service = new Service();
Call call = (Call) service.createCall();
call.setTargetEndpointAddress( new java.net.URL(endpoint) );
call.setOperationName(new QName("getMessage") );
指定调用的方法
String ret = (String) call.invoke( new Object[] { } );
如果有参数需要传入的话直接在括号里面写上1,2,2等
System.out.println(ret);
} catch (Exception e) {
System.err.println(e.toString());
}
}
}
我这里还有webservice的教学视屏,要的话说一声
thinkphp jsonrpc java怎么调用
服务端示例:
?php
namespace Rpc\Controller;
use Think\Controller\JsonRpcController;
class JsonApiController extends JsonRpcController
{
public function index(){
return 'Hello, JsonRPC!';
}
// 支持参数传入
public function test($name=''){
return "Hello, {$name}!";
}
}
客户端示例:
vendor('jsonRPC.jsonRPCClient');
$client = new \jsonRPCClient('');
$result = $client-index();
var_dump($result); // 结果:Hello, JsonRPC!
$result = $client-test('deeka');
var_dump($result); // 结果:Hello, deeka!
RPC框架(1 - 实现服务端注册一个服务)
基于这样一个假设,那就是客户端已经知道了服务端的地址,这部分会由后续的服务发现机制完善。通用接口
hello方法需要传递一个对象,HelloObject对象,定义如下:
注意这个对象需要实现 Serializable 接口,因为它需要在调用过程中从客户端传递给服务端。
接着我们在服务端对这个接口进行实现,实现的方式也很简单,返回一个字符串就行:
服务端需要哪些信息,才能唯一确定服务端需要调用的接口的方法呢?
那么服务端知道以上四个条件,就可以找到这个方法并且调用了。我们把这四个条件写到一个对象里,到时候传输时传输这个对象就行了。即 RpcRequest 对象:
那么服务器调用完这个方法后,需要给客户端返回哪些信息呢?
如果调用成功的话,显然需要返回值,如果调用失败了,就需要失败的信息,这里封装成一个 RpcResponse 对象:
这里还多写了两个静态方法,用于快速生成成功与失败的响应对象。其中,statusCode属性可以自行定义,客户端服务端一致即可。
客户端方面,由于在 客户端这一侧我们并没有接口的具体实现类,就没有办法直接生成实例对象 。这时,我们可以 通过动态代理的方式生成实例,并且调用方法时生成需要的RpcRequest对象并且发送给服务端 。
这里我们采用JDK动态代理,代理类是需要实现 InvocationHandler 接口的。
我们需要传递host和port来指明服务端的位置。并且使用getProxy()方法来生成代理对象。
InvocationHandler 接口需要实现invoke()方法,来指明代理对象的方法被调用时的动作。 在这里,我们显然就需要生成一个RpcRequest对象,发送出去,然后返回从服务端接收到的结果即可:
生成RpcRequest很简单,我 使用Builder模式来生成这个对象 。发送的逻辑我使用了一个RpcClient对象来实现,这个对象的作用, 就是将一个对象发过去,并且接收返回的对象。
我的实现很简单,直接使用Java的序列化方式,通过Socket传输。 创建一个Socket,获取ObjectOutputStream对象,然后把需要发送的对象传进去即可,接收时获取ObjectInputStream对象,readObject()方法就可以获得一个返回的对象。
服务端的实现就简单多了, 使用一个ServerSocket监听某个端口,循环接收连接请求,如果发来了请求就创建一个线程,在新线程中处理调用。 这里创建线程采用线程池:
这里简化了一下, RpcServer暂时只能注册一个接口,即对外提供一个接口的调用服务,添加register方法,在注册完一个服务后立刻开始监听:
这里向工作线程WorkerThread传入了socket和用于服务端实例service。
WorkerThread实现了Runnable接口,用于接收RpcRequest对象,解析并且调用,生成RpcResponse对象并传输回去。 run方法如下:
其中,通过class.getMethod方法,传入方法名和方法参数类型即可获得Method对象。如果你上面RpcRequest中使用String数组来存储方法参数类型的话,这里你就需要通过反射生成对应的Class数组了。通过method.invoke方法,传入对象实例和参数,即可调用并且获得返回值。
服务端侧,我们已经在上面实现了一个HelloService的实现类HelloServiceImpl,我们只需要创建一个RpcServer并且把这个实现类注册进去就行了:
服务端开放在9000端口。
客户端方面,我们需要通过动态代理,生成代理对象,并且调用,动态代理会自动帮我们向服务端发送请求的:
我们这里生成了一个HelloObject对象作为方法的参数。
首先启动服务端,再启动客户端,测试结果:
java protobuf 定义rpc服务怎么调用
1.,选择其中的win版本下载,我选择的是protoc-2.4.1-win32.zip
2.下载一个protobuf-java-2.4.1.jar文件(注意,要与你刚才下的proto.exe版本相同)
然后就开始开发了。
步骤:
1.用记事本编写一个.proto文件:
}如:编写的是test.proto
package protobuf;
option java_package = "com.sq.protobuf";
option java_outer_classname = "FirstProtobuf";
message testBuf {
required int32 ID = 1;
required string Url = 2;
}
将其放在与刚解压的protoc.exe同级目录中。
2.在cmd中,到protoc-2.4.1-win32文件夹下,
执行
E:\protoc-2.4.1-win32 protoc.exe --java_out=./ test.proto
则可以找到的一个生成的FirstProtobuf.java文件。
3.在MyEclipse中新建一个java project,建立包com.sq.protobuf,然后将刚才生成的FirstProtobuf.java文件放在其下面。
此时会报错,因为没有引入jar包,在package视图下,将protobuf-java-2.4.1.jar引入,即可解决问题。
分析JAVA中几种常用的RPC框架
HTTP/1.1 协议规定的 HTTP 请求方法有 OPTIONS、GET、HEAD、POST、PUT、DELETE、TRACE、CONNECT 这几种。其中,POST 一般用来向服务端提交数据,本文主要讨论 POST 提交数据的几种方式。
我们知道,HTTP 协议是以 ASCII 码传输,建立在 TCP/IP 协议之上的应用层规范。规范把 HTTP 请求分为三个部分:状态行、请求头、消息主体。类似于下面形式:
method request-URL version headers entity-body
协议规定,POST 提交的数据必须放在消息主体(entity-body)中,但协议并没有规定数据必须使用什么编码方式。实际上,开发者完全可以自己决定消息主体的格式,只要最后发送的 HTTP 请求满足上面的格式就可以。
如何实现一个简单的RPC框
0,服务接口定义---Echo.java
/*
* 定义了服务器提供的服务类型 */public interface Echo { public String echo(String string);
}
一,客户端代码分析--实现类:MainClient.java
客户端实现包括:获得一个代理对象,并使用该代理对象调用服务器的服务。获取代理对象时,需要指定被代理的类(相当于服务器端提供的服务名),Server IP,Port,这样客户端就能找到服务端的服务了。
延伸:分布式环境下,Client如何打到Server的服务?---因为,在服务器中运行的某些服务不像标准服务有着固定的端口,如HTTP的80端口。
一种解决方法是:在运行服务的每台机器上都运行一个特殊的守护进程,该守护进程负责跟踪位于该机器中每一项服务所使用的端口;此外,守护进程还监听一个特定的已经端口,Client通过这个端口与守护进程联系,请求得到指定服务的端口。
复杂的RPC实现框架中,比如可以把服务注册到ZooKeeper中,Client也从ZooKeeper中查询服务。参考:一个更复杂的RPC框架实现
Echo echo = RPC.getProxy(Echo.class, "127.0.0.1", 20382);
System.out.println(echo.echo("hello,hello"));//使用代理对象调用服务器的服务.并将结果输出
二,服务器端分析--实现类:MainServer.java
服务器实现包括:创建一个服务器对象,将它能提供的服务注册,并启动进程监听客户端的连接
Server server = new RPC.RPCServer(); /*
* server 启动后,需要注册server端能够提供的服务,这样client使用 服务的名字、
* 服务器的IP、以及服务所运行的端口 来调用 server 的服务 */
server.register(Echo.class, RemoteEcho.class);//注册服务的名字
server.register(AnOtherEchoService.class, AnOtherEchoServiceImpl.class);
server.start();//启动server
三,服务器监听Client连接分析----实现类:Listener.java
当server.start()后,它要创建一个Listener对象,这是一个线程类,该线程用来监听Client连接。
public void start() {
System.out.println("启动服务器");
/*
* server 启动时,需要Listener监听是否有client的请求连接
* listener 是一个线程,由它来监听连接 */
listener = new Listener(this); this.isRuning = true;
listener.start();//listener 是一个线程类,start()后会执行线程的run方法
}
其实,监听连接就是JAVA ServerSocket类和Socket类提供的相关功能而已。
/*
* accept()是一个阻塞方法,server_socket 一直等待client 是否有连接到来 */
Socket client = server_socket.accept();//建立一条TCP连接
四,动态代理对象 生成---RPC.java
客户端只需要编写生成代理对象,用代理对象去调用远程服务的代码即可。但是,底层的功能如:建立连接,序列化(本例中也没有考虑),跨语言调用(未考虑)...是由RPC框架完成的。
当MainClient 语句:RPC.getProxy(Echo.class, "127.0.0.1", 20382);执行时,会由
/*
* @param Class[]{} 该参数声明了动态生成的代理对象实现了的接口,即 clazz 所代表的接口类型 .
* 这表明了生成的代理对象它是一个它所实现了的接口类型的对象
* 从而就可以用它来调用它所实现的接口中定义的方法
*
* @param handler 生成代理实例对象时需要传递一个handler参数
* 这样当该 代理实例对象调用接口中定义的方法时,将会委托给InvocationHandler 接口中声明的invoke方法
* 此时,InvocationHandler 的invoke 方法将会被自动调用 */
T t = (T) Proxy.newProxyInstance(RPC.class.getClassLoader(), new Class[] {clazz}, handler); return t;
返回该代理对象,然后就会委托第三个参数 handler 自动执行 invoke(),invoke将客户端调用的所有相关信息封装到Invocation 对象中(后面分析)。然后执行第16行代码发起连接。
1 public Object invoke(Object proxy, Method method, Object[] args) throws Throwable { 2 Invocation invo = new Invocation(); 3 invo.setInterfaces(clazz); 4 5 //利用反射机制将java.lang.reflect.Method 所代表的方法名,参数 封装到 Invocation invo对象中 6 invo.setMethod(new org.jy.rpc.protocal.Method(method.getName(),method.getParameterTypes())); 7 invo.setParams(args); 8 9 /*10 * 当把需要调用的远程server端的方法名和参数封装到invo之后,Client 对象 就可以把 invo 作为参数 传递给服务器了.11 * 为什么需要这样做呢?InvocationHandler 的invoke方法是自动执行的,在该方法里面,它根据生成的代理对象 proxy (第一个参数)12 * 所实现的接口(由 Proxy.newProxyInstance()的第二个参数指定) 就可以知道这个接口中定义了哪些方法13 * InvocationHandler 的 invoke 方法的第二个参数Method method 就可以解析出接口中的方法名和参数了14 * 把它们封装进Invocation invo对象中,再将 invo 作为 client.invoke(invo)的参数 发送到服务器方15 */16 client.invoke(invo);//invoke 先调用init发起一个Socket连接,再将invo 发送至输出流中17 return invo.getResult();18 }
五,“客户端存根”--Client.java
最重要的是它的 invoke方法(注意与InvocationHandler的invoke()区分)。它负责建立连接,打开输入、输出流,向服务器发送字节数据。
1 public void invoke(Invocation invo) throws UnknownHostException, IOException, ClassNotFoundException {2 init();3 System.out.println("写入数据");4 oos.writeObject(invo);//将Client 需要调用的Server的 接口、方法、参数 封装起来 发给服务器5 oos.flush();6 ois = new ObjectInputStream(socket.getInputStream());//用来接收从 server 返回 回来的执行结果 的输入流7 Invocation result = (Invocation) ois.readObject();8 invo.setResult(result.getResult());//将结果 保存到 Invocation result对象中9 }
六,“服务器存根“---实现类:RPCServer.java
上面提到,服务器通过Listener监听客户端连接,当建立客户端连接后,Socket client = server_socket.accept(); 不再阻塞,服务器调用它的call()方法完成客户端请求的功能。也即,客户端请求的结果实际上是在服务器执行生成的。返回的结果是在Client.java 的 invoke() 方法里被读取出来 。call()再一次用到了JAVA反射(第11行) 参考:JAVA动态代理
1 public void call(Invocation invo) { 2 System.out.println(invo.getClass().getName()); 3 Object obj = serviceEngine.get(invo.getInterfaces().getName()); 4 if(obj!=null) { 5 try { 6 Method m = obj.getClass().getMethod(invo.getMethod().getMethodName(), invo.getMethod().getParams()); 7 /* 8 * 利用JAVA反射机制来执行java.lang.reflect.Method 所代表的方法 9 * @param result : 执行实际方法后 得到的 服务的执行结果10 */11 Object result = m.invoke(obj, invo.getParams());12 invo.setResult(result);//将服务的执行结果封装到invo对象中。在后面的代码中,将该对象写入到输出流中13 } catch (Throwable th) {14 th.printStackTrace();15 }16 } else {17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has no these class");18 }19 }
七,”RPC 编码、解码,协议的定义“---Invocation.java Method.java
其实,这里并不是那种实用的开源RPC框架如Thrift中所指的编码、IDL……上面两个类只是RPC实现过程中辅助完成Java动态代理的实现,说白了就是封装客户端需要调用的方法,然后指定生成的代理对象需要实现的接口(服务).
八,总结:
先运行MainServer.java启动服务器,然后,再运行MainClient.java 启动一个客户端连接服务器就可以看到执行结果。
当需要添加新的服务时:按以下步骤即可:①定义服务接口及其实现类,如:AnOtherEchoService.java ②:在MainServer.java中注册新添加的服务。
③:在MainClient.java中编写获得新服务的代理对象的代码,并用该代理对象调用新服务接口中声明的方法。
这样,在客户端就能够远程地调用服务器上的一个新服务了。
javarpc示例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grpc生成java代码、javarpc示例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发布于:2022-12-04,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