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多线程建设」java多线程开发

博主:adminadmin 2022-11-30 03:51:06 64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java多线程建设,以及java多线程开发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java 如何实现多线程

java中多线程的实现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继承java.lang.Thread类,另一种是实现java.lang.Runnable接口。下面是两种方式的简单代码。继承Thread类方式:import java.lang.Thread; //用集成Thread类方式实现多线程。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 T t1=new T(); T t2=new T(); //更改新线程名称 t1.setName("t1"); t2.setName("t2"); //启动线程 t1.start(); t2.start(); } } class T extends Thread{ //重写run()方法 public void run(){ System.out.println(this.getName()); } }输出结果为:t1t2实现Runnable接口方式:在使用Runnable接口时需要建立一个Thread实例。因此,无论是通过Thread类还是Runnable接口建立线程,都必须建立Thread类或它的子类的实例。import java.lang.*; //用实现Runnable接口的方式实现多线程。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 T t1=new T(); T t2=new T(); //一定要实例化Thread对象,将实现Runnable接口的对象作为参数传入。 Thread th1=new Thread(t1,"t1"); Thread th2=new Thread(t2,"t2"); //启动线程 th1.start(); th2.start(); } } class T implements Runnable{ //重写run()方法 public void run(){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输出结果为:t1t2public void run()方法是JAVA中线程的执行体方法,所有线程的操作都是从run方法开始,有点类似于main()方法,即主线程。

如何用Java编写多线程

在java中要想实现多线程,有两种手段,一种是继续Thread类,另外一种是实现Runable接口。

对于直接继承Thread的类来说,代码大致框架是:

?

123456789101112 class 类名 extends Thread{ 方法1; 方法2; … public void run(){ // other code… } 属性1; 属性2; … }

先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 /** * @author Rollen-Holt 继承Thread类,直接调用run方法 * */class hello extends Thread { public hello() { } public hello(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void run() { for (int i = 0; i 5; i++) { System.out.println(name + "运行 " + i);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hello h1=new hello("A"); hello h2=new hello("B"); h1.run(); h2.run(); } private String name; }

【运行结果】:

A运行 0

A运行 1

A运行 2

A运行 3

A运行 4

B运行 0

B运行 1

B运行 2

B运行 3

B运行 4

我们会发现这些都是顺序执行的,说明我们的调用方法不对,应该调用的是start()方法。

当我们把上面的主函数修改为如下所示的时候:

?

123456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hello h1=new hello("A"); hello h2=new hello("B"); h1.start(); h2.start(); }

然后运行程序,输出的可能的结果如下:

A运行 0

B运行 0

B运行 1

B运行 2

B运行 3

B运行 4

A运行 1

A运行 2

A运行 3

A运行 4

因为需要用到CPU的资源,所以每次的运行结果基本是都不一样的,呵呵。

注意:虽然我们在这里调用的是start()方法,但是实际上调用的还是run()方法的主体。

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直接调用run()方法呢?

我的理解是:线程的运行需要本地操作系统的支持。

如果你查看start的源代码的时候,会发现:

?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start() { /** * This method is not invoked for the main method thread or "system" * group threads created/set up by the VM. Any new functionality added * to this method in the future may have to also be added to the VM. * * A zero status value corresponds to state "NEW". */ if (threadStatus != 0 || this != me) throw new IllegalThreadStateException(); group.add(this); start0(); if (stopBeforeStart) { stop0(throwableFromStop); } } private native void start0();

注意我用红色加粗的那一条语句,说明此处调用的是start0()。并且这个这个方法用了native关键字,次关键字表示调用本地操作系统的函数。因为多线程的实现需要本地操作系统的支持。

但是start方法重复调用的话,会出现java.lang.IllegalThreadStateException异常。

通过实现Runnable接口:

大致框架是:

?

123456789101112 class 类名 implements Runnable{ 方法1; 方法2; … public void run(){ // other code… } 属性1; 属性2; … }

来先看一个小例子吧:

?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 * @author Rollen-Holt 实现Runnable接口 * */class hello implements Runnable { public hello() { } public hello(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void run() { for (int i = 0; i 5; i++) { System.out.println(name + "运行 " + i);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hello h1=new hello("线程A"); Thread demo= new Thread(h1); hello h2=new hello("线程B"); Thread demo1=new Thread(h2); demo.start(); demo1.start(); } private String name; }

【可能的运行结果】:

线程A运行 0

线程B运行 0

线程B运行 1

线程B运行 2

线程B运行 3

线程B运行 4

线程A运行 1

线程A运行 2

线程A运行 3

线程A运行 4

关于选择继承Thread还是实现Runnable接口?

其实Thread也是实现Runnable接口的:

?

12345678 class Thread implements Runnable { //… public void run() { if (target != null) { target.run(); } } }

其实Thread中的run方法调用的是Runnable接口的run方法。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Thread和Runnable都实现了run方法,这种操作模式其实就是代理模式。关于代理模式,我曾经写过一个小例子呵呵,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

Thread和Runnable的区别:

如果一个类继承Thread,则不适合资源共享。但是如果实现了Runable接口的话,则很容易的实现资源共享。

?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 /** * @author Rollen-Holt 继承Thread类,不能资源共享 * */class hello extends Thread { public void run() { for (int i = 0; i 7; i++) { if (count 0) { System.out.println("count= " + count--);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hello h1 = new hello(); hello h2 = new hello(); hello h3 = new hello(); h1.start(); h2.start(); h3.start(); } private int count = 5; }

【运行结果】:

count= 5

count= 4

count= 3

count= 2

count= 1

count= 5

count= 4

count= 3

count= 2

count= 1

count= 5

count= 4

count= 3

count= 2

count= 1

大家可以想象,如果这个是一个买票系统的话,如果count表示的是车票的数量的话,说明并没有实现资源的共享。

我们换为Runnable接口:

?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 * @author Rollen-Holt 继承Thread类,不能资源共享 * */class hello implements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 for (int i = 0; i 7; i++) { if (count 0) { System.out.println("count= " + count--);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hello he=new hello(); new Thread(he).start(); } private int count = 5; }

【运行结果】:

count= 5

count= 4

count= 3

count= 2

count= 1

总结一下吧:

实现Runnable接口比继承Thread类所具有的优势:

1):适合多个相同的程序代码的线程去处理同一个资源

2):可以避免java中的单继承的限制

3):增加程序的健壮性,代码可以被多个线程共享,代码和数据独立。

所以,本人建议大家劲量实现接口。

?

Java语言:Java多线程怎样创建

Java提供了线程类Thread来创建多线程的程序。其实,创建线程与创建普通的类的对象的操作是一样的,而线程就是Thread类或其子类的实例对象。每个Thread对象描述了一个单独的线程。要产生一个线程,有两种方法:

需要从Java.lang.Thread类派生一个新的线程类,重载它的run()方法;

实现Runnalbe接口,重载Runnalbe接口中的run()方法。

但,为什么Java要提供两种方法来创建线程呢?它们都有哪些区别?相比而言,哪一种方法更好呢?

在Java中,类仅支持单继承,也就是说,当定义一个新的类的时候,它只能扩展一个外部类.这样,如果创建自定义线程类的时候是通过扩展 Thread类的方法来实现的,那么这个自定义类就不能再去扩展其他的类,也就无法实现更加复杂的功能。因此,如果自定义类必

须扩展其他的类,那么就可以使用实现Runnable接口的方法来定义该类为线程类,这样就可以避免Java单继承所带来的局限性。

还有一点最重要的就是使用实现Runnable接口的方式创建的线程可以处理同一资源,从而实现资源的共享.

(1)通过扩展Thread类来创建多线程

假设一个影院有三个售票口,分别用于向儿童、成人和老人售票。影院为每个窗口放有100张电影票,分别是儿童票、成人票和老人票。三个窗口需要同时卖票,而现在只有一个售票员,这个售票员就相当于一个CPU,三个窗口就相当于三个线程。通过程序来看一看是如

何创建这三个线程的。

public class MutliThread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 args){

MutliThread m1=new MutliThread("Window 1");

MutliThread m2=new MutliThread("Window 2");

MutliThread m3=new MutliThread("Window 3");

m1.start();

m2.start();

m3.start();

}

}

class MutliThread extends Thread{

private int ticket=100;//每个线程都拥有100张票

MutliThread(String name){

super(name);//调用父类带参数的构造方法

}

public void run(){

while(ticket0){

System.out.println(ticket--+" is saled by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程序中定义一个线程类,它扩展了Thread类。利用扩展的线程类在MutliThreadDemo类的主方法中创建了三个线程对象,并通过start()方法分别将它们启动。

从结果可以看到,每个线程分别对应100张电影票,之间并无任何关系,这就说明每个线程之间是平等的,没有优先级关系,因此都有机会得到CPU的处理。但是结果显示这三个线程并不是依次交替执行,而是在三个线程同时被执行的情况下,有的线程被分配时间片的机

会多,票被提前卖完,而有的线程被分配时间片的机会比较少,票迟一些卖完。

可见,利用扩展Thread类创建的多个线程,虽然执行的是相同的代码,但彼此相互独立,且各自拥有自己的资源,互不干扰。

(2)通过实现Runnable接口来创建多线程

public class MutliThreadDemo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 args){

MutliThread m1=new MutliThread("Window 1");

MutliThread m2=new MutliThread("Window 2");

MutliThread m3=new MutliThread("Window 3");

Thread t1=new Thread(m1);

Thread t2=new Thread(m2);

Thread t3=new Thread(m3);

t1.start();

t2.start();

t3.start();

}

}

class MutliThread implements Runnable{

private int ticket=100;//每个线程都拥有100张票

private String name;

MutliThread(String name){

this.name=name;

}

public void run(){

while(ticket0){

System.out.println(ticket--+" is saled by "+name);

}

}

}

由于这三个线程也是彼此独立,各自拥有自己的资源,即100张电影票,因此程序输出的结果和(1)结果大同小异。均是各自线程对自己的100张票进行单独的处理,互不影响。

可见,只要现实的情况要求保证新建线程彼此相互独立,各自拥有资源,且互不干扰,采用哪个方式来创建多线程都是可以的。因为这两种方式创建的多线程程序能够实现相同的功能。

由于这三个线程也是彼此独立,各自拥有自己的资源,即100张电影票,因此程序输出的结果和例4.2.1的结果大同小异。均是各自线程对自己的100张票进行单独的处理,互不影响。

可见,只要现实的情况要求保证新建线程彼此相互独立,各自拥有资源,且互不干扰,采用哪个方式来创建多线程都是可以的。因为这两种方式创建的多线程程序能够实现相同的功能。

(3)通过实现Runnable接口来实现线程间的资源共享

现实中也存在这样的情况,比如模拟一个火车站的售票系统,假如当日从A地发往B地的火车票只有100张,且允许所有窗口卖这100张票,那么每一个窗口也相当于一个线程,但是这时和前面的例子不同之处就在于所有线程处理的资源是同一个资源,即100张车票。如果

还用前面的方式来创建线程显然是无法实现的,这种情况该怎样处理呢?看下面这个程序,程序代码如下所示:

public class MutliThreadDemo3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 args){

MutliThread m=new MutliThread();

Thread t1=new Thread(m,"Window 1");

Thread t2=new Thread(m,"Window 2");

Thread t3=new Thread(m,"Window 3");

t1.start();

t2.start();

t3.start();

}

}

class MutliThread implements Runnable{

private int ticket=100;//每个线程都拥有100张票

public void run(){

while(ticket0){

System.out.println(ticket--+" is saled by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结果正如前面分析的那样,程序在内存中仅创建了一个资源,而新建的三个线程都是基于访问这同一资源的,并且由于每个线程上所运行的是相同的代码,因此它们执行的功能也是相同的。

可见,如果现实问题中要求必须创建多个线程来执行同一任务,而且这多个线程之间还将共享同一个资源,那么就可以使用实现Runnable接口的方式来创建多线程程序。而这一功能通过扩展Thread类是无法实现的,读者想想看,为什么?

实现Runnable接口相对于扩展Thread类来说,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程序的健壮性,使代码能够被多个线程共享,而且代码和数据资源相对独立,从而特别适合多个具有相同代码的线程去处理同一资源的情况。这样一来,线程、代码和数据资源三者

有效分离,很好地体现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因此,几乎所有的多线程程序都是通过实现Runnable接口的方式来完成的。

多线程的java 程序如何编写?

Java 给多线程编程提供了内置的支持。 一条线程指的是进程中一个单一顺序的控制流,一个进程中可以并发多个线程,每条线程并行执行不同的任务。

新建状态:

使用 new 关键字和 Thread 类或其子类建立一个线程对象后,该线程对象就处于新建状态。它保持这个状态直到程序 start() 这个线程。

就绪状态:

当线程对象调用了start()方法之后,该线程就进入就绪状态。就绪状态的线程处于就绪队列中,要等待JVM里线程调度器的调度。

运行状态:

如果就绪状态的线程获取 CPU 资源,就可以执行 run(),此时线程便处于运行状态。处于运行状态的线程最为复杂,它可以变为阻塞状态、就绪状态和死亡状态。

阻塞状态:

如果一个线程执行了sleep(睡眠)、suspend(挂起)等方法,失去所占用资源之后,该线程就从运行状态进入阻塞状态。在睡眠时间已到或获得设备资源后可以重新进入就绪状态。可以分为三种:

等待阻塞:运行状态中的线程执行 wait() 方法,使线程进入到等待阻塞状态。

同步阻塞:线程在获取 synchronized 同步锁失败(因为同步锁被其他线程占用)。

其他阻塞:通过调用线程的 sleep() 或 join() 发出了 I/O 请求时,线程就会进入到阻塞状态。当sleep() 状态超时,join() 等待线程终止或超时,或者 I/O 处理完毕,线程重新转入就绪状态。

死亡状态:

一个运行状态的线程完成任务或者其他终止条件发生时,该线程就切换到终止状态。

java如何实现多线程

继承Thread类,然后构建该类对象,调用start();

或者实现Runnable 接口,构建该实现类对象,然后构建线程对象,同样调用start方法。如:

//第一种

public class A extends Thread{

public void run(){

system.out.println("a");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A a1 = new A();//创建线程1

A a2 = new A();//创建线程2

a1.start();//线程1启动

a2.start();//线程2启动

}

}

//第二种

public class B implements Runnable{

public void run(){

System.out.println("b");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B b = new B();

Thread t1= new Thread(b);

Thread t2 =new Thread(b);

t1.start();

t2.start();

}

}

关于java多线程建设和java多线程开发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The End

发布于:2022-11-30,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首码项目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