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算法思路」Java算法基础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java算法思路,以及Java算法基础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求一java算法的思路
- 2、java用递归算法求 1-2+3-4+5-6......+
- 3、JAVA 分红酒问题算法 (只求一个算法思路 即可)
- 4、请给出java几种排序方法
- 5、java 设计算法,计算用后缀表示法表示的算术表达式的值。
- 6、java层次遍历算法思路?
求一java算法的思路
简单的说一下思路,把第一个数拿出来a1,因为每次都是从他开始从他结束。其余的n-1个数排列组合一下,排列成a2',a3',....an'.那么两组数据就已经被决定出来了。a组里面就是(a1,a2')(a3',a4')....b组里(a2',a3')...就出来了。所以我感觉有(n-1)!个这样的数据。不知道对不对,嘻嘻!想得太简单了?给我加点分帮你把代码写出来吧!
java用递归算法求 1-2+3-4+5-6......+
思路:先用递归求出一个数的阶乘,接着for循环累加求和。参考代码:pre t="code" l="cpp"#includestdio.h
int fun(int n){
if(n==1) return 1;//递归结束条件
return n*fun(n-1);//递归式
}
int main()
{
int sum=0,i;
for(i=1;i=6;i++)//for循环累加求和
sum+=fun(i);
printf("%d\n",sum);
return 0;
}
/*
运行结果:
873
*/
JAVA 分红酒问题算法 (只求一个算法思路 即可)
好难啊哥,你这是考数学的吧?
不过,貌似有办法。思路是肯定有的。首先,要有个判断函数,用来判断初始状态能否操作成最终状态,如果不可以,直接return-1;else 就进入操作函数里面,操作函数外定义一个记录操作次数的变量,比如op吧,这个操作十之八九可以写成一个循环。while(!=最终状态){ op++;然后,各种操作。。 } 最后你把op return回去就好。难点在于,判断函数怎么写,操作函数怎么写。关于判断函数,四个瓶子,也就是四个变量,这四个变量是有关系的,有的是不等关系,有的是相等关系。反正,你各种找关系就是了。肯定能写出判断函数的。 至于操作函数,判断函数如果你能写出来,它应该也不是问题了。因为你对这四个变量的关系已经理解的足够充分了。。。以上个人愚见,希望能有所帮助。。如果你判断函数找不出来,再联系我啊。。
请给出java几种排序方法
java常见的排序分为:
1 插入类排序
主要就是对于一个已经有序的序列中,插入一个新的记录。它包括:直接插入排序,折半插入排序和希尔排序
2 交换类排序
这类排序的核心就是每次比较都要“交换”,在每一趟排序都会两两发生一系列的“交换”排序,但是每一趟排序都会让一个记录排序到它的最终位置上。它包括:起泡排序,快速排序
3 选择类排序
每一趟排序都从一系列数据中选择一个最大或最小的记录,将它放置到第一个或最后一个为位置交换,只有在选择后才交换,比起交换类排序,减少了交换记录的时间。属于它的排序:简单选择排序,堆排序
4 归并类排序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序序列合并成一个新的序列
5 基数排序
主要基于多个关键字排序的。
下面针对上面所述的算法,讲解一些常用的java代码写的算法
二 插入类排序之直接插入排序
直接插入排序,一般对于已经有序的队列排序效果好。
基本思想:每趟将一个待排序的关键字按照大小插入到已经排序好的位置上。
算法思路,从后往前先找到要插入的位置,如果小于则就交换,将元素向后移动,将要插入数据插入该位置即可。时间复杂度为O(n2),空间复杂度为O(1)
package sort.algorithm;
public class DirectInsert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int data[] = { 2, 6, 10, 3, 9, 80, 1, 16, 27, 20 };
int temp, j;
for (int i = 1; i data.length; i++) {
temp = data[i];
j = i - 1;
// 每次比较都是对于已经有序的
while (j = 0 data[j] temp) {
data[j + 1] = data[j];
j--;
}
data[j + 1] = temp;
}
// 输出排序好的数据
for (int k = 0; k data.length; k++) {
System.out.print(data[k] + " ");
}
}
}
三 插入类排序之折半插入排序(二分法排序)
条件:在一个已经有序的队列中,插入一个新的元素
折半插入排序记录的比较次数与初始序列无关
思想:折半插入就是首先将队列中取最小位置low和最大位置high,然后算出中间位置mid
将中间位置mid与待插入的数据data进行比较,
如果mid大于data,则就表示插入的数据在mid的左边,high=mid-1;
如果mid小于data,则就表示插入的数据在mid的右边,low=mid+1
最后整体进行右移操作。
时间复杂度O(n2),空间复杂度O(1)
package sort.algorithm;
//折半插入排序
public class HalfInsert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data[] = { 2, 6, 10, 3, 9, 80, 1, 16, 27, 20 };
// 存放临时要插入的元素数据
int temp;
int low, mid, high;
for (int i = 1; i data.length; i++) {
temp = data[i];
// 在待插入排序的序号之前进行折半插入
low = 0;
high = i - 1;
while (low = high) {
mid = (low + high) / 2;
if (temp data[mid])
high = mid - 1;
else
// low=high的时候也就是找到了要插入的位置,
// 此时进入循环中,将low加1,则就是要插入的位置了
low = mid + 1;
}
// 找到了要插入的位置,从该位置一直到插入数据的位置之间数据向后移动
for (int j = i; j = low + 1; j--)
data[j] = data[j - 1];
// low已经代表了要插入的位置了
data[low] = temp;
}
for (int k = 0; k data.length; k++) {
System.out.print(data[k] + " ");
}
}
}
四 插入类排序之希尔排序
希尔排序,也叫缩小增量排序,目的就是尽可能的减少交换次数,每一个组内最后都是有序的。
将待续按照某一种规则分为几个子序列,不断缩小规则,最后用一个直接插入排序合成
空间复杂度为O(1),时间复杂度为O(nlog2n)
算法先将要排序的一组数按某个增量d(n/2,n为要排序数的个数)分成若干组,每组中记录的下标相差d.对每组中全部元素进行直接插入排序,然后再用一个较小的增量(d/2)对它进行分组,在每组中再进行直接插入排序。当增量减到1时,进行直接插入排序后,排序完成。
package sort.algorithm;
public class Shell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 = { 1, 54, 6, 3, 78, 34, 12, 45, 56, 100 };
double d1 = a.length;
int temp = 0;
while (true)
{
//利用这个在将组内倍数减小
//这里依次为5,3,2,1
d1 = Math.ceil(d1 / 2);
//d为增量每个分组之间索引的增量
int d = (int) d1;
//每个分组内部排序
for (int x = 0; x d; x++)
{
//组内利用直接插入排序
for (int i = x + d; i a.length; i += d) {
int j = i - d;
temp = a[i];
for (; j = 0 temp a[j]; j -= d) {
a[j + d] = a[j];
}
a[j + d] = temp;
}
}
if (d == 1)
break;
}
for (int i = 0; i a.length; i++)
System.out.print(a[i]+" ");
}
}
五 交换类排序之冒泡排序
交换类排序核心就是每次比较都要进行交换
冒泡排序:是一种交换排序
每一趟比较相邻的元素,较若大小不同则就会发生交换,每一趟排序都能将一个元素放到它最终的位置!每一趟就进行比较。
时间复杂度O(n2),空间复杂度O(1)
package sort.algorithm;
//冒泡排序:是一种交换排序
public class BubbleSort {
// 按照递增顺序排序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int data[] = { 2, 6, 10, 3, 9, 80, 1, 16, 27, 20, 13, 100, 37, 16 };
int temp = 0;
// 排序的比较趟数,每一趟都会将剩余最大数放在最后面
for (int i = 0; i data.length - 1; i++) {
// 每一趟从开始进行比较,将该元素与其余的元素进行比较
for (int j = 0; j data.length - 1; j++) {
if (data[j] data[j + 1]) {
temp = data[j];
data[j] = data[j + 1];
data[j + 1] = temp;
}
}
}
for (int i = 0; i data.length; i++)
System.out.print(data[i] + " ");
}
}
java 设计算法,计算用后缀表示法表示的算术表达式的值。
你好!
后缀表达式也称逆波兰表达式,其优点就在于可以方便的用栈实现表达式的值的计算。和你说一下思路吧:
·从头读入表达式
·如果遇到数则将其压入栈
·如果遇到运算符,从栈中弹出栈顶连个数,实行相应运算,将结果压入栈中
·直到表达式尾,此时栈中应该只有一个元素,即运算结果
·Over
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java层次遍历算法思路?
找个例子看一下就有了。比如递归前序遍历二叉树,即先根遍历。先遍历根节点,之后向下又是一个跟节点,在遍历做节点,在遍历右节点,依次下去,知道没有右节点结束。在遍历右边的部分,根节点,左节点,右节点,知道没有右节点是为止。至此遍历结束。书上有图一看就知道了。其他的遍历按照遍历算法一样。建议看下数据结构的遍历,讲的很详细。
java算法思路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Java算法基础、java算法思路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发布于:2022-11-29,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