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计算降雨」降雨水量 计算

博主:adminadmin 2022-11-29 04:50:08 67

今天给各位分享java计算降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降雨水量 计算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降雨量怎么计算?

降雨量一般用雨量筒测定,所以降水量中可能包含少量的露、霜和松等。气象学中常有年、月、日、12小时、6小时甚至1小时的降水量,6小时中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6小时降水量;24小时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24小时降水量。

一个旬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旬降水量……一年中,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年降水量”。 液态降水量称为雨量,有时两者也作为同义词。单位时间的降水量称为降水强度,常用mm/h或mm/min为单位。单位时间的雨量称为雨强。

把一个地方多年的年降水量平均起来,就称为这个地方的“平均年雨量”。例如,北京的平均年雨量是532.0毫米,上海的平均年雨量是1166.1毫米。

扩展资料:

降雨的基本要素

(1)降雨历时和降雨时间:降雨历时是指一次降雨的持续时间,即一场降雨自始至终所经历的时间。降雨时间是指对应某一降雨量而言的时段长,在此时间内,降雨并不一定是持续的。降雨历时和降雨时间均以min、h计。

(2)降雨强度:指单位时间内的降雨量,以mm/min或mm/h计。

(3)降雨面积:指某次降雨所笼罩的水平面积,以km2计。

(4)暴雨中心:指暴雨强度较集中的局部地区。

雨量的等级划分

小雨:1d(或24h)降雨量小于10mm者。

中雨:1d(或24h)降雨量10~25mm者。

大雨:1d(或24h)降雨量25~50mm者。

暴雨:1d(或24h)降雨量50~100mm者。

大暴雨:1d(或24h)降雨量100~250mm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降雨量

Java的问题,请各位达人帮帮忙!

没太看明白你翻译的意思 是这个意思吗??

public class 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rainfall = new int[7];

rainfall[0] = 10;

rainfall[1] = 0;

rainfall[2] = 100;

rainfall[3] = 50;

rainfall[4] = 50;

rainfall[5] = 0;

rainfall[6] = 10;

int count = new Sort().count(rainfall); //一周总数

System.out.println(count);

}

public int count(int[] a){

int count = 0;

for (int i = 0; i a.length; i++) {

count +=a[i];

}

return count;

}

这个C程序的目的很简单,计算每年的总降雨量,年平均降雨量,月平均降雨量,编译器没报错,

for(y=0;yYRS;y++)

{

for(m=0;mMONTHS;m++)

total+=ar[y][m];

printf("%d%10.1f\n",1990+y,total);

}

你要计算每年的total,但是这里的total是不断累加的,每次外循环时应该把total置为0;

下面那个函数也一样

降雨量怎么算

降雨量的测量过程:

1、雨量筒的直径为20cm,内装一个漏斗和一个瓶子。

2、量杯的直径为4cm,它和雨量筒是配套使用的。

测量时,将雨量筒中的雨水倒在量杯中,根据杯上的刻度数值就可读出当天的降雨量。

扩展资料

以下是雨量等级:

①日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下称为小雨,

②日降雨量10.0-24.9毫米为中雨,

③日降雨量25.0-49.9毫米为大雨,

④日降雨量为50.0-99.9毫米是暴雨,

⑤日降雨量为100.0-250.0毫米是大暴雨,

⑥日降雨量超过250.0毫米的称为特大暴雨。

区域(流域)平均降雨量计算方法

降雨的空间分布从理论来讲为一个连续函数,即

式中: p - 时段或者次降雨量;x,y 地面某一点的坐标

因此区域(流域)平均降雨量计算公式为:

但是空间内每一点的降雨量是未知的即降雨量的函数无法用数学表达式描述。

因此必须考虑利用有限的雨量站网测得的降雨量来近似计算空间内的平均降雨量。即化为离散形式:

式中: 分为n个计算单元

ai——第i个计算单元的面积

pi——第i个计算单元的降雨量

常用方法汇总如下:

1 等雨量线法

等雨量线的基本思想是用等雨量线离散化计算区域,则相邻两条于两线之间的面积即可作为一个计算单元。

假设相邻两条等雨量线之间的降雨量呈线性变化,相邻两条等雨量线的算术平均值可以代表该计算单元的降雨量。

2 泰森多边形法

泰森多边形的主要思想:利用垂直平分线对区域进行分割。具体做法:根据计算区域内的雨量站网,以雨量站为顶点连接成若干个不嵌套的锐角三角形。然后对每个三角形求重心(三条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然后利用这些重心,就可以将计算区域划分成若干计算单元,可以保证在每个计算单元的中心附近有一个雨量站。

3 权重平均法

根据计算单元附近的雨量站与计算单元的相对位置赋予权重,然后加权平均。

4 距离平方倒数法

计算降雨量的公式

测定降雨量常用的仪器有雨量筒和量杯。测量时,将雨量筒中的雨水倒在量杯中,根据杯上的刻度就可知道当天的降雨量。降雨量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一般以毫米为单位,它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

我国气象局规定:小雨是指24小时内降水量不超过10毫米的雨;小到中雨为5毫米-16.9毫米;中雨为10毫米-24.9毫米;中到大雨为17毫米-37.9毫米;大雨为25毫米-49.9毫米;大到暴雨为38毫米-74.9毫米。24小时内雨量超过50毫米的称为暴雨,超过100毫米的称为大暴雨,超过250毫米的称为特大暴雨。

在天气预报中,“小雨”、“中雨”、“大雨”、“暴雨”,以及“大暴雨”、“特大暴雨”在气象学中都有明确的科学界定。比如,“零星小雨”指降水时间很短,降水量不超过0.1毫米;“有时有小雨”意即天气阴沉,有时会有短时降水出现;“阵雨”指的是在夏季降水开始和终止都很突然,一阵大,一阵小,雨量较大;“雷阵雨”则是指下阵雨时伴着雷鸣电闪;“局部地区有雨”指小范围地区有降水发生,分布没有规律。

气象预报把下雨、下雪都叫做降水,降水的多少叫降水量,表示降水量的单位通常用毫米。1毫米的降水量是指单位面积上水深1毫米。

1毫米降水落到田地里有多少呢,每亩地面积是666.7平方米,因此,1毫米降水量就等于每亩地里增加0.667立方米的水。每立方米的水是1000公斤,这样,1毫米降水量也就等于向每亩地浇了约650公斤水。据测定,降5毫米的雨,可使旱地浸透3厘米~6厘米。

关于java计算降雨和降雨水量 计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The End

发布于:2022-11-29,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首码项目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